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第798章

小说: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1-23 05:14:33 源网站:2k小说网
  “来,说说怎么用启蒙教材,帮他们长见识。”

  陆知白道:

  “这第一本,我想命名为《幼学琼林》。此书的主要内容,是解读成语。

  借此,可以囊括天文、地理、岁时、人事等诸多方面。

  能让孩子们从小就对世间万象有所认知,拓宽他们的视野。”

  朱标不住点头,露出笑容,轻声应和:

  “嗯,这想法妙极,和三字经类似,格式却更活泼一些。”

  陆知白接着道:

  “对了,这个书,应该用骈文来写。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顿了顿,他说:

  “其二嘛,咱们干脆编写一本韵书,名曰《声韵启蒙》。

  写文章讲究韵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多读读对偶句,能为孩子们日后写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朱标听闻,不禁拍案叫好:

  “好啊!如此确实能让蒙童有言,且言之有物。你这一番用心之细腻,着实令人钦佩。”

  说着,朱标脸上浮现出一抹惭愧之色,叹道:

  “我平日里对那些弟弟、子侄,疏于教育,却未曾有这般深入的思考,实在是惭愧……”

  陆知白笑着宽解:

  “大哥言重了。您身为储君,整日忙于政务,肩负家国天下的重任,诸多事务缠身,实难事事兼顾。”

  朱标微微摇头,目光中满是关切:

  “可这些孩子的教育,关乎我大明未来,我也不应掉以轻心。”

  陆知白笑说:

  “殿下闲暇时去看看他们,但教育之责,主要还在师傅。

  对了,我打算修的第三本书,叫《增广贤文》。

  主要是寻章摘句,选取有韵的谚语、文献佳句,因而内容十分广泛。”

  朱标仍是频频点头。

  陆知白笑道:

  “在我预想中,这一本,不同于前两本的普及文史知识,重点更偏重于哲理。

  我们可以选经史子集中的偶句,比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朱标大笑起来,说:

  “见闻,声韵,哲理!如此就太完美了,堪称面面俱到。

  你可真是……”

  他想了一想,说:

  “忠勇可靠,目光长远,意在千秋!”

  陆知白淡淡一笑,说:

  “殿下谬赞啦!其实我只是……想让我家崽儿学得容易些,我头一回生孩子, 不晓得如何教养,似乎启蒙稍晚,生怕他是个小笨蛋,学不好……”

  朱标哈哈两声,道:

  “不要多心,我瞧着挺好,再说,人生还长,倒也不必事事争先。”

  他又说起正题,道:

  “你这三本书,再加上以往的教材,还有其他科目。

  我觉着就这般足矣,不必再添了,不然蒙童太累了。”

  陆知白点头称是。

  朱标说:

  “既如此,咱们便说说这编书委员会的筹备。你如何想的?”

  陆知白道:

  “此事涉及栖霞的新教材,我想,从那边选派一个了解新教材的。

  殿下这边,再派两三个人,一道儿编写三本新书。对了,还有一本注音方案。这些都需要插图的。”

  朱标略一思索,点头认同:

  “如此也比较合理。此事就由他们来对接,你统筹就好。”

  朱标略一沉思。

  问道:“你推荐的人,不会是……”

  陆知白说:“不错,我推荐范显祖。”

  朱标微微挑眉,哈哈笑道:“果然是范师傅!”

  范显祖之前是太子宾客,正二品的大儒!

  就因为反对陆知白建设春和大学,刚好那时候大学初建缺老师,所以朱元璋就把他扔到了大学。

  “正是他。”陆知白一样露出笑容说,“范显祖文采斐然,本身是大儒,且对栖霞事务比较熟悉。由他参与编写,定能让教材增色不少。”

  朱标细细思量一番,而后颔首赞同:

  “他和我手下的一些人也比较熟悉。有他助力,想必教材编写能事半功倍。”

  “有殿下应允,此事便妥了。”陆知白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与范显祖定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所托。”

  “好,我静候佳音。”朱标目光坚定,满含期许,“有什么难处,一定要开口。”

  陆知白回家之前就拐去了皇家科学院,找范显祖说了此事。

  范显祖听了,瞪大双眼,一双老眼中渐渐泛起了水光:

  “太子殿下还记得我……”

  陆知白觉得有些好笑。

  范显祖抹了抹眼睛,又拱手说:

  “侯爷的大恩大德,范某没齿难忘!”

  陆知白笑着说:“好啦。咱们也不是第一天认识了,就不必说这些了。

  你们好好做事吧,赶紧把初稿框架定下来,我好找人画插图。”

  插图自然是找邓姑姑来画,还有稿酬呢。

  这些图虽是彩色,最要紧的却是线条清晰,方便将来刻版印刷。

  至于幼学琼林、声韵启蒙、增广贤文这三本书,皆是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

  都还挺有意思的。虽然是古代孩子的启蒙书,却会让七八成的现代成年人,感到自己是个文盲……

  做好了人事安排,陆知白回家,抱着自家咿呀学语的小奶娃逗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