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袁熙传 枭雄

小说:三国袁熙传 作者:0历史的天空0 更新时间:2025-01-23 20:05:42 源网站:2k小说网
  若天下承平,要澄清吏治,让袁绍去做,难度要小一些,袁绍的履历够,家族背景也够,个人能力也够。

  但你让曹操去做,阻碍那就大了,虽然他能力非凡,但身份地位背景,都还差点火候,镇不住那一帮宵小。

  袁绍天生就是,为治世而生的,作为**领袖,新一代的权臣,世家的话事人,袁阀掌门人,非袁绍莫属。

  在治世,若没有袁绍的关照,曹操活不过三集,他是压抑的苦闷的。

  乱世之枭雄,对曹操来说,这是公允的,治世之能臣,这有待商榷,在和平年代,世家不会搭理曹操的。

  若没有袁绍这样,宿有威望的大哥,镇着场子的话,没人鸟曹操的。

  但乱世就不同了,曹操就可以整合,天下四海的资源,为其所用了。

  “你我生逢乱世,皆是身不由己,为龙为蛇,虽有天命,亦当人为。”袁熙站在黎阳渡口,眺望着涛涛黄河。

  191年,河北,黎阳。

  晋太宗,宣武帝,实录。

  袁熙此次南下,是奉袁绍之命,前往陈留张邈那,欲重申盟约之好。

  当然,还有韩馥避难一事。

  重中之重的是,袁熙要会见曹操,这才是此行的重点,也关系着,兖州未来局势,这是袁绍特别授意的。

  袁熙:曹操,世之枭雄也。

  董卓一系列操作下,西北方向暂时安定下来,马腾和韩遂心中,多少还是有了些隔阂,当然这需要时间。

  而袁绍这一边,也安定了冀州,消除了内部隐患,平息了韩馥影响。

  东西两大霸主,都稳住了基本盘,但是,没有了敌人的董卓,逐渐松懈了下来,再次恢复了骄奢**逸。

  而袁绍刚好相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北方大敌公孙瓒,还在渤海磨刀霍霍,战斗并没有结束。

  至于南边的刘表,将很快见到,袁绍派来的使者,大公子袁谭。

  他已经提前收到风声,洞悉两大霸主虚实后,刘表果断选择了袁绍。

  毕竟,董卓年纪大了,雄心壮志不再,而袁绍正当壮年,雄姿英发、虎视河北,再加上为了牵制袁术。

  刘表经过深思熟虑,还有谋士蒯良、蒯越的意见,他同意结盟袁绍。

  对于枭雄来说,他们最大的敌人,或许不是别人,而是时不我待。

  董卓即便再强大,也抵不过时间的刻刀,比起袁绍等枭雄,他年纪确实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可奈何。

  董卓膝下无子,只得传位牛辅,这也让其他诸侯,更加肆无忌惮。

  传承对于枭雄还说,这是相当重要的,那不仅是权力的继承,更是**理念的延续,可是董卓他断代了。

  董卓:天下诸侯,欺我老矣。

  至于幽州方向,袁绍派去的使者,吃了刘虞的闭门羹,拒不接见辛评。

  对此,辛评并不以为意,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袁绍使者在幽州的事实。

  同时,他派了三波手下,不断前往游说刘虞,但是都遭到了拒绝。

  虽然刘虞问心无愧,但袁绍出使幽州的事,还是被公孙瓒得知了。

  这让他很是恼火,但公孙瓒身处南皮,一时间还腾不出手来,他也只能暂时隐忍了下来,不过这事没完。

  袁绍的联盟政策,除了刘虞之外,基本上都成功了,对袁术的合围,已经搭建完毕,袁绍将腾出更多精力。

  面对枭雄公孙瓒,袁绍可不敢马虎,幽州的白马义从,那可是顶端战力,比董卓的西凉军,也不遑多让。

  辛评的骚操作,也确实隔应到了公孙瓒,不管他信不信,他对刘虞的态度,那就是,卧榻之处岂容他人。

  公孙瓒与袁绍争雄,那么必须稳定幽州,刘虞这个潜在隐患,他是一定要处理的,哪怕刘虞是个好人。

  董卓之后的枭雄,袁绍的**能力,可以排到前几了,河北霸主之名,可不是白叫的,那可是战绩可查的。

  191年,渤海南皮战场。

  公孙瓒背信弃义,将黄巾军诓骗到对岸后,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望着逃窜的黄巾军,公孙瓒冷冷一笑,“传令下去,一个不留。”

  闻言,公孙范咽了下口水,他没有违逆公孙瓒,“大哥,此事我晓得。”

  说罢,他便大踏步离开了,翻身上马、抽出配剑,“将士们听令,随我追杀黄巾军,一个不留,一个不留。”

  呼!!!哈!!!威武!!!得到军令后,公孙军将士们,无不振奋激昂,战场上从来都是,压抑的血腥的,他们也是人,他们需要释放。

  但结果就是,失败的一方,将被胜利的一方,进行惨无人赌的屠戮。

  战争从来都是,血腥的、暴力的、毁灭的,潘多拉魔盒打开后,嗜血的魔王,将毁不受控制,抛弃仁义、道德、廉耻,向众生挥动屠戮之刃。

  南皮之战,公孙瓒赢得胜利,但也丧失了人心,短期内看不出什么,一旦当他势弱了,便是众叛亲离之时。

  天下攻略,单纯的武力镇压,是达不成目标的,没有**的辅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后继乏力底蕴不足。

  一个成功的枭雄,从来都是两手并用,**为主、军事为辅,服则抚之、叛则讨之,布之以德、宣之以威。

  后来,袁绍攻打公孙瓒,便是六分**,四分军事,将公孙肢解了。

  《袁阀》巴氏先祖,保佑小子。

  小智:袁熙,咱们的命运,将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袁熙:哼,咱们才不一样。

  小智:我们只是剧本不同。

  袁熙:不不不,在我的剧本中,小智你这废物,恐怕活不过三集。

  小智:额,你说的也许没错,不过,我完蛋的话,你也将不存在吧。

  袁熙:嗯?你是在威胁我?

  小智:不,这是你的错觉,这只是我的一个,不太成熟的小意见。

  袁熙:哼,但愿你别挂掉。

  诸葛亮,字,孔明,先生二十七岁,出山辅佐刘备,五十四岁,病逝五丈原,中间整整二十七年,为刘备,为蜀汉,为少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卧龙一出,天下三分。

  总会有新晋寒门,成为新的世家,也总会有老牌世家,跌落成为寒门,每一任皇帝周围,就会有新的宗室,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而不是一潭死水,给人以绝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治国亦然。

  一个健康国家,最重要的就是,流动性和公正性,同时有着,正常的上升渠道,才能散发出,蓬勃生机。

  任何事物,老而不死是为贼,袁隗选择死亡,让袁家浴火重生,也就是这个道理,很残酷是吗?这就天道。

  天道无情,是以有情,天道有情,是以无情,当生则生,当死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