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沟通,不要在背后左思右想,一味地内耗,只会让婆媳关系越来越生分。高情商的儿媳妇,不会在儿子的面前说婆婆的坏话,应该用正面的方式来沟通。当然,婆婆也不要总说儿媳妇不好。
最重要的是,应该尽量减少育儿矛盾。
作家刘同说,任何事情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否则唯一的结果便是措手不及。
放在婆媳关系上,也是如此。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育儿观念上有很多的分歧,婆婆会用老一代人的带娃方式来教育儿媳妇。年轻人会用全新的育儿理念来说服婆婆,这样婆媳矛盾会越来越多。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宝妈尽量选择自己带娃。偶尔让公婆帮个忙就可以了,在婆媳关系中保持分寸感,给彼此留一点空间,不要越界,尽量自己带孩子,别和公婆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有的婆婆,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过得不好,看到儿媳妇现在很享福,就羡慕、嫉妒。婆婆和儿媳妇的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的经历,生活习惯,都有差异,各种观念也不一样,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
婆婆不要觉得自己对儿子好,就是对儿媳妇好,更不要把对儿子的付出,从儿媳妇身上讨回来。
还有的婆婆对于儿媳妇总是各种挑剔,看不惯。对于自己的儿子,却百般包容。婆婆对儿媳妇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干涉他们小夫妻的生活。
儿媳妇当初以为自己嫁入婆家,理所当然地成了这家的主人。事实上,婆婆可能还把儿媳当成外人。儿媳妇也不要觉得自己生了孩子,是给公婆生的,要考虑宝宝是小夫妻自己的,不要把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依赖于老人。
丈夫做好沟通的桥梁。作为男人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好婆媳关系的催化剂。在婆媳之间多传好听的话语,而不是在中间传递一些负面的信息。
婆媳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摆正彼此的位置。用尊重对方的态度相处,这样婆媳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
在傅亦瑶看来,新型的的婆媳关系,就是彼此尊重,保持一定的界限感。长辈有边界,晚辈有规矩相处有分寸。一家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子女有子女的幸福,彼此挂念,互不干涉,常常探望,相亲相爱。处理好婆媳关系,家庭才会幸福,婆媳少些抱怨,多些宽容和理解,日子才能越来越好,家运也会越来越兴旺。
不过,傅亦瑶也清楚,她们之间,暂时做不到这样和谐、温暖。但是,她也不会因为之前的矛盾,就阻止米巨磊和父母之间的来往。反而,她会督促米巨磊尽可能的多多关心他的父母。不让他的父母有太大的落差感。
人们常说,爱一个人,要爱一个本来就很好的人,而不是对你好的人。因为只对你好他可以伪装,伪装一天,伪装一年,但他伪装不了一辈子。但是,对所有人都好,他一天都伪装不了。
一个因为对你好,而让你喜欢上他的人,就像是月亮一样。你的喜欢,便是他的发光源。等到你不喜欢他的时候,他身上便再也散发不出光芒,这时的你,便会看见他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的缺点。
而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他就像是太阳一样,自身就具备发光源。哪怕是没了你的喜欢,他身上也依旧具备很多让人心动的优点,让人讨厌不起来。
我们容易被爱情蒙蔽住双眼,但重要的是要及时清醒过来,看清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到底是因为他对你好,还是因为他本身就很好?
跟前者在一起,可以享受片刻欢愉。而跟后者在一起,却能学习到对方身上的优秀品质,开阔自己当下的眼界。
对你好的人,身上具有你注视的光芒。
有人说,“自己曾经很喜欢过某一个对象,那时觉得他身上像拥有万丈光芒一样,时刻吸引着自己的视线。可很久以后再遇到时,却发现他身上的光芒消失了。原来,他那时身上的光芒,是我投去的目光。”
在感情里面,我们都会喜欢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觉得他体贴入微,温柔细腻,给予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多的甜蜜。但也就是这个一开始对自己很好的人,最后竟也成了伤害自己最深的人。
如果你迷恋上一个对你很好的人,那么自己该反省一下,你是喜欢他对你的照顾,还是喜欢他这个人身上某些优秀的品质?
一个因为爱你而对你好的人,今后若是不爱你了,也可以对你不好。
当一个人喜欢你的时候,他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都会倾向于照顾你的方向,让你觉得,这个人真好。可当爱情的潮水褪去后,他是否还会对你一如从前呢?
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此刻他很喜欢你。
而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他本身教养就很好。
所以在爱情里,不要过分去迷恋一个对你好的人,而应该去爱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
本身就很好的人,他自己会发光。
在电视剧《曾少年》中,千喜跟筱舟两人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恋爱,毕业后一个前往国外留学,一个留在国内追求艺术梦想。可是异地恋成为两人之间的阻碍,加上为了千喜的演艺事业,筱舟只好选择与其分手。
分手后的千喜意志消沉,整日郁郁寡欢,最后身体出了问题,还意外怀上了老板的孩子。
筱舟回国后,千喜告知对方自己已经怀孕的实情。
但是对方却没有责怪她,反而平静地为她规划治疗。
千喜问:“你就不想知道孩子是谁的吗?”
筱舟答道:“不是你的嘛。”
简单的一句话,将千喜的心理防线击溃,泣不成声。
对于千喜而言,此刻的筱舟便是那个本身就很好的人了。
自身优秀的人具备善良的底线跟良好的人品,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之中,他都不会去故意伤害你。
本身就很好的人,就算离开了你的目光,他也会发自己的光。
所以,傅亦瑶不愿意因为这些小事儿来阻挡米巨磊发光,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不能因为他的介意和不释怀,就做一个不孝顺的人。
米巨磊一直是一个有原则的孝顺的人,他从不愚孝,不会因为所谓的孝顺来委屈自己,这对于自己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人啊,这一辈子,总不能事事都让自己满意,事事都顺自己的心思发展吧?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何以笙箫默》里的何以琛都会屈从于现实的温暖,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挣扎的呢?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所取舍啊!不委屈自己,不为难米巨磊,这就够了。所以,她不会介意米巨磊和他父母之间的往来,甚至还愿意他们之间有所往来,这足够能说明,自己并没有爱错人啊!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傅亦瑶也不例外啊!
男人入错行,一步错,步步错。最后都是无功而返。事业的方向若偏差,未来便布满迷茫与坎坷。男人的职业选择如同搭建人生的基石,基石不稳,大厦将倾。
女怕嫁错郎,错付真心给了不合适的人,生活便陷入无尽的哀怨与痛苦,人生的这两道关键选择题,真的需慎之又慎。
女人嫁错郎,无论你有多优秀,多聪明、能干也是徒劳无功,最后还是输得一塌涂地。女人的婚姻选择如同绘制生活的画卷,画笔错用,画面尽毁。
傅亦瑶不想自己的余生在后悔中度过,也不想米巨磊在亲子关系上留有遗憾,所以,她愿意让他去选择,给他空间,给他自由。
最重要的是,这阶段米家人的付出,傅亦瑶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虽然两个老人没有来看她,但她却知道,这是他们尊重自己意愿的表现,毕竟,如果他们真的来了,是米修的人能把他们拦在门外,还是自己能够做到闭门不见。
他们不来,反而是给足了自己尊重。而且,不管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儿子,还是为了自己肚子里没出生的下一代,他们让米修带来的东西,她都看到了,那些东西不是买上的你的下一代,而是特供的。如果老人对自己一点心都没有,那完全可以不管不顾,甚至可以选择孩子出生后只对孩子好。
傅亦瑶知道,有些时候,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有些人会带着私心教你做大度的事情,有些人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指责你,为何不退让;有些人满嘴仁义、一脸慈悲,但背后却谎话连篇。对精神上的洁癖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半人半鬼,任何人都难以置身于道德的高地。
稻盛和夫曾说:“对牛弹琴,并不表明牛愚笨,而是人的无知;狗仗人势,并不一定因为狗的狂躁,而可能是主人的邪恶。因此,看问题时不能只看表面,需要看本质。”
人性是多元的,善恶交织。不管是谁,都不要抱着高尚的道德幻想。实际上,接近看,世界上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半人半鬼的成分。
就像毛姆所说,“人的善恶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很多灰色地带。生活也并不是主人公大彻大悟、改邪归正的电影故事情节,很多时候都是曲折复杂,反复自我挣扎。”
生命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排列组合形成的善恶因果。人生便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因果承担责任,没有人能代替你,也没有人可以推脱你的责任。实际上,在你的眼中看到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你,而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真正的自我。
因此,当我们看到不好的人时,往往就是我们自我固有思维的反映,更深刻的修行使我们更明白内心自己和别人的联系,没有完美之人,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真正的宽容,并不是看到了真相也说出来,而是看破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但在面对他人时仍心怀宽容。即使我们讨厌某个人,也不应当当面翻脸,这是尊重的体现。人生中总会遇到自己难以忍受的人,也会遇到让自己难以理解的人。
只有拥有光明的心,你会都看到美好的一面,而心中没有爱,即使在花开的时间里你也会感到荒凉。在我们评价别人之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从对方的视角来看待事情。当我们更多地换位思考,更多的理解,人际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真正的调和。
人生就像依次使用各种类型的镜子,先用望远镜看远方,再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的细节,接着用放大镜看透彻,过度使用太阳镜会让我们看淡所有事物,而哈哈镜会让我们开怀大笑看世界。生命用于体验,而不是追求完美。如果揭示得太多人生将失去乐趣。傅亦瑶愿意放下对细节的执念,剩下的她觉得就让命运自己安排吧。
“还有,我之前呢,和哥说了,不希望两个老人来打扰我的孕期。但是,这阶段我也反思了一下,是我极端了。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吧!”
傅亦瑶觉得,不管怎么样,不能让米巨磊做这样的“夹心馅饼”,不能让米巨磊变成别人嘴里“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人。当然,她也不会让自己单独面对他们,毕竟,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她现在的情况还是有些危险的。
“不用事事为我着想,瑶瑶。百因必有果,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也没必要因为所谓的人伦道德必须承担。”
有些人说,调节老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很累,身心俱疲那种,米巨磊十分庆幸,傅亦瑶给足了自己脸面和尊重,甚至给足了自己空间和自由。这样的老婆,这样的傅亦瑶,值得他守护一辈子。
“没有,真的没有,石头。你父母……人这一辈子,哪能不走错路,哪能不走弯路。我不否认,他们曾经的所作所为伤害了我,我心里也是很介意的。但是,这不代表我要记仇,我要记一辈子。石头,带着仇恨活着,很累。”sxbiquge/read/73/73887/ )
最重要的是,应该尽量减少育儿矛盾。
作家刘同说,任何事情不要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无论是情感,还是工作,否则唯一的结果便是措手不及。
放在婆媳关系上,也是如此。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育儿观念上有很多的分歧,婆婆会用老一代人的带娃方式来教育儿媳妇。年轻人会用全新的育儿理念来说服婆婆,这样婆媳矛盾会越来越多。
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宝妈尽量选择自己带娃。偶尔让公婆帮个忙就可以了,在婆媳关系中保持分寸感,给彼此留一点空间,不要越界,尽量自己带孩子,别和公婆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有的婆婆,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过得不好,看到儿媳妇现在很享福,就羡慕、嫉妒。婆婆和儿媳妇的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的经历,生活习惯,都有差异,各种观念也不一样,彼此之间要互相尊重。
婆婆不要觉得自己对儿子好,就是对儿媳妇好,更不要把对儿子的付出,从儿媳妇身上讨回来。
还有的婆婆对于儿媳妇总是各种挑剔,看不惯。对于自己的儿子,却百般包容。婆婆对儿媳妇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干涉他们小夫妻的生活。
儿媳妇当初以为自己嫁入婆家,理所当然地成了这家的主人。事实上,婆婆可能还把儿媳当成外人。儿媳妇也不要觉得自己生了孩子,是给公婆生的,要考虑宝宝是小夫妻自己的,不要把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依赖于老人。
丈夫做好沟通的桥梁。作为男人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好婆媳关系的催化剂。在婆媳之间多传好听的话语,而不是在中间传递一些负面的信息。
婆媳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摆正彼此的位置。用尊重对方的态度相处,这样婆媳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
在傅亦瑶看来,新型的的婆媳关系,就是彼此尊重,保持一定的界限感。长辈有边界,晚辈有规矩相处有分寸。一家人最好的状态,莫过于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子女有子女的幸福,彼此挂念,互不干涉,常常探望,相亲相爱。处理好婆媳关系,家庭才会幸福,婆媳少些抱怨,多些宽容和理解,日子才能越来越好,家运也会越来越兴旺。
不过,傅亦瑶也清楚,她们之间,暂时做不到这样和谐、温暖。但是,她也不会因为之前的矛盾,就阻止米巨磊和父母之间的来往。反而,她会督促米巨磊尽可能的多多关心他的父母。不让他的父母有太大的落差感。
人们常说,爱一个人,要爱一个本来就很好的人,而不是对你好的人。因为只对你好他可以伪装,伪装一天,伪装一年,但他伪装不了一辈子。但是,对所有人都好,他一天都伪装不了。
一个因为对你好,而让你喜欢上他的人,就像是月亮一样。你的喜欢,便是他的发光源。等到你不喜欢他的时候,他身上便再也散发不出光芒,这时的你,便会看见他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的缺点。
而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他就像是太阳一样,自身就具备发光源。哪怕是没了你的喜欢,他身上也依旧具备很多让人心动的优点,让人讨厌不起来。
我们容易被爱情蒙蔽住双眼,但重要的是要及时清醒过来,看清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到底是因为他对你好,还是因为他本身就很好?
跟前者在一起,可以享受片刻欢愉。而跟后者在一起,却能学习到对方身上的优秀品质,开阔自己当下的眼界。
对你好的人,身上具有你注视的光芒。
有人说,“自己曾经很喜欢过某一个对象,那时觉得他身上像拥有万丈光芒一样,时刻吸引着自己的视线。可很久以后再遇到时,却发现他身上的光芒消失了。原来,他那时身上的光芒,是我投去的目光。”
在感情里面,我们都会喜欢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觉得他体贴入微,温柔细腻,给予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多的甜蜜。但也就是这个一开始对自己很好的人,最后竟也成了伤害自己最深的人。
如果你迷恋上一个对你很好的人,那么自己该反省一下,你是喜欢他对你的照顾,还是喜欢他这个人身上某些优秀的品质?
一个因为爱你而对你好的人,今后若是不爱你了,也可以对你不好。
当一个人喜欢你的时候,他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都会倾向于照顾你的方向,让你觉得,这个人真好。可当爱情的潮水褪去后,他是否还会对你一如从前呢?
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此刻他很喜欢你。
而有的人对你好,是因为他本身教养就很好。
所以在爱情里,不要过分去迷恋一个对你好的人,而应该去爱一个本身就很好的人。
本身就很好的人,他自己会发光。
在电视剧《曾少年》中,千喜跟筱舟两人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恋爱,毕业后一个前往国外留学,一个留在国内追求艺术梦想。可是异地恋成为两人之间的阻碍,加上为了千喜的演艺事业,筱舟只好选择与其分手。
分手后的千喜意志消沉,整日郁郁寡欢,最后身体出了问题,还意外怀上了老板的孩子。
筱舟回国后,千喜告知对方自己已经怀孕的实情。
但是对方却没有责怪她,反而平静地为她规划治疗。
千喜问:“你就不想知道孩子是谁的吗?”
筱舟答道:“不是你的嘛。”
简单的一句话,将千喜的心理防线击溃,泣不成声。
对于千喜而言,此刻的筱舟便是那个本身就很好的人了。
自身优秀的人具备善良的底线跟良好的人品,不管你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之中,他都不会去故意伤害你。
本身就很好的人,就算离开了你的目光,他也会发自己的光。
所以,傅亦瑶不愿意因为这些小事儿来阻挡米巨磊发光,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不能因为他的介意和不释怀,就做一个不孝顺的人。
米巨磊一直是一个有原则的孝顺的人,他从不愚孝,不会因为所谓的孝顺来委屈自己,这对于自己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人啊,这一辈子,总不能事事都让自己满意,事事都顺自己的心思发展吧?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何以笙箫默》里的何以琛都会屈从于现实的温暖,那自己还有什么好挣扎的呢?
人这一辈子,总要有所取舍啊!不委屈自己,不为难米巨磊,这就够了。所以,她不会介意米巨磊和他父母之间的往来,甚至还愿意他们之间有所往来,这足够能说明,自己并没有爱错人啊!
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傅亦瑶也不例外啊!
男人入错行,一步错,步步错。最后都是无功而返。事业的方向若偏差,未来便布满迷茫与坎坷。男人的职业选择如同搭建人生的基石,基石不稳,大厦将倾。
女怕嫁错郎,错付真心给了不合适的人,生活便陷入无尽的哀怨与痛苦,人生的这两道关键选择题,真的需慎之又慎。
女人嫁错郎,无论你有多优秀,多聪明、能干也是徒劳无功,最后还是输得一塌涂地。女人的婚姻选择如同绘制生活的画卷,画笔错用,画面尽毁。
傅亦瑶不想自己的余生在后悔中度过,也不想米巨磊在亲子关系上留有遗憾,所以,她愿意让他去选择,给他空间,给他自由。
最重要的是,这阶段米家人的付出,傅亦瑶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虽然两个老人没有来看她,但她却知道,这是他们尊重自己意愿的表现,毕竟,如果他们真的来了,是米修的人能把他们拦在门外,还是自己能够做到闭门不见。
他们不来,反而是给足了自己尊重。而且,不管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儿子,还是为了自己肚子里没出生的下一代,他们让米修带来的东西,她都看到了,那些东西不是买上的你的下一代,而是特供的。如果老人对自己一点心都没有,那完全可以不管不顾,甚至可以选择孩子出生后只对孩子好。
傅亦瑶知道,有些时候,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有些人会带着私心教你做大度的事情,有些人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指责你,为何不退让;有些人满嘴仁义、一脸慈悲,但背后却谎话连篇。对精神上的洁癖持怀疑态度,因为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半人半鬼,任何人都难以置身于道德的高地。
稻盛和夫曾说:“对牛弹琴,并不表明牛愚笨,而是人的无知;狗仗人势,并不一定因为狗的狂躁,而可能是主人的邪恶。因此,看问题时不能只看表面,需要看本质。”
人性是多元的,善恶交织。不管是谁,都不要抱着高尚的道德幻想。实际上,接近看,世界上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半人半鬼的成分。
就像毛姆所说,“人的善恶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着很多灰色地带。生活也并不是主人公大彻大悟、改邪归正的电影故事情节,很多时候都是曲折复杂,反复自我挣扎。”
生命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排列组合形成的善恶因果。人生便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因果承担责任,没有人能代替你,也没有人可以推脱你的责任。实际上,在你的眼中看到的自己,并不是真正的你,而你眼中的别人才是你真正的自我。
因此,当我们看到不好的人时,往往就是我们自我固有思维的反映,更深刻的修行使我们更明白内心自己和别人的联系,没有完美之人,每一个人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真正的宽容,并不是看到了真相也说出来,而是看破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但在面对他人时仍心怀宽容。即使我们讨厌某个人,也不应当当面翻脸,这是尊重的体现。人生中总会遇到自己难以忍受的人,也会遇到让自己难以理解的人。
只有拥有光明的心,你会都看到美好的一面,而心中没有爱,即使在花开的时间里你也会感到荒凉。在我们评价别人之前,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对方的立场,从对方的视角来看待事情。当我们更多地换位思考,更多的理解,人际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真正的调和。
人生就像依次使用各种类型的镜子,先用望远镜看远方,再用显微镜观察事物的细节,接着用放大镜看透彻,过度使用太阳镜会让我们看淡所有事物,而哈哈镜会让我们开怀大笑看世界。生命用于体验,而不是追求完美。如果揭示得太多人生将失去乐趣。傅亦瑶愿意放下对细节的执念,剩下的她觉得就让命运自己安排吧。
“还有,我之前呢,和哥说了,不希望两个老人来打扰我的孕期。但是,这阶段我也反思了一下,是我极端了。有些事情顺其自然吧!”
傅亦瑶觉得,不管怎么样,不能让米巨磊做这样的“夹心馅饼”,不能让米巨磊变成别人嘴里“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人。当然,她也不会让自己单独面对他们,毕竟,万一有什么突发情况,她现在的情况还是有些危险的。
“不用事事为我着想,瑶瑶。百因必有果,不是我们的错,我们也没必要因为所谓的人伦道德必须承担。”
有些人说,调节老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很累,身心俱疲那种,米巨磊十分庆幸,傅亦瑶给足了自己脸面和尊重,甚至给足了自己空间和自由。这样的老婆,这样的傅亦瑶,值得他守护一辈子。
“没有,真的没有,石头。你父母……人这一辈子,哪能不走错路,哪能不走弯路。我不否认,他们曾经的所作所为伤害了我,我心里也是很介意的。但是,这不代表我要记仇,我要记一辈子。石头,带着仇恨活着,很累。”sxbiquge/read/73/73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