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账东西!”

  “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朱标感觉快有些不认识自己这个儿子了。

  胆子太大了!

  “父王息怒!”

  “愤怒只会让您失去判断能力。”

  “我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那就证明其中是错的。”

  “我一个十岁的小孩子都能看出来的问题,难道您不觉得,这问题很严重吗?”

  朱标闻言一愣,紧紧盯着朱雄英。

  看到朱雄英认真的表情,又联想到他在弥留之际看到的老神仙。

  一套下来,朱标终于冷静下来。

  “那好!”

  “那你说说,大明的问题在哪?”

  见朱标冷静下来,朱雄英直接站起来缓缓说道。

  “其他的国策,其实没什么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封王的问题上!”

  “封王?”

  “封王有什么不对?”

  “那可都是你的叔叔们!”

  朱标很是不解。

  “是叔叔不假,可他们拥有兵权,可汉朝的七国之乱,晋的八王之乱,这些您应该知道吧?”

  “这点你能想到,你皇爷爷会想不到?”

  “宗法有令,藩王私下不得会面,一年一朝,且不能同时而来。”

  “于此不就杜绝了藩王作乱的问题了吗?”

  朱雄英却是摇了摇头。

  “父王,您想得也太简单了吧?”

  “当一个人受到了生命威胁,管你什么律法?”

  “虽然他们都是王爷一般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如果人家有野心呢?”

  “他还会跟你讲宗法吗?”

  “就算这些叔叔们不会,您能保证他们的后代不会吗?你能保证以后的藩王不会吗?”

  毕竟正德年间,第四代宁王朱宸濠就造反了。

  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恢复已裁撤的护卫,畜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

  朱标闻言却是摇了摇头:“你这是强词夺理!”

  “你要这么说,人人都会造反了!”

  “好!”

  “算我强词夺理!”

  “咱们换个方向说!”

  “皇帝的儿子都封王,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次子庶子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又封。”

  “再返回来,我大明将来若真的千秋万代,不知道多少个皇帝。”

  “皇位的儿子封王,将来您的儿子也封王,您的儿子的儿子也封王。”

  “大明就这么大,届时有多少土地给他们封?”

  “百年以后,我大明宗室子弟会达到多少人?”

  “而且这些人都由朝廷供养,他们又不能从事任何行业。”

  “届时朝廷的税收将有一半甚至更多,要拿去供养宗室子弟。”

  “税收都拿去供养宗室子弟了,那其他呢?”

  “军饷呢?官员的俸禄呢?”

  “如果遇到个什么天灾人祸呢?”

  “朝廷没钱了,如何?增加税收?”

  “那跟前元有何不同?”

  “届时我大明又出一个朱重八,把我大明灭了?”

  朱雄英的话让朱标越听越心惊。

  “难道,我大明最终也会落得跟前元一个下场吗?”

  朱标此时内心已经翻起了滔天巨浪。

  “父王,现在看来,没什么,那是因为大明刚刚立国。”

  “宗室子弟不多,朝廷负担不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员越来越多。”

  “将来定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朱标面色凝重的看着朱雄英。

  “那依你之见,当如何解决这个弊端?”

  “递减制度!”

  “亲王之子封郡王,郡王之子封镇国将军,以此类推。”

  “雄英,你可知道,如此,可会把你所有的叔叔都给得罪了。”

  “尤其是你二叔、三叔、四叔他们!”

  朱雄英当然知道朱标他说的是大明的九大塞王,他们手里都有重兵。

  “父王,他们首先是大明的亲王,其次才是您的弟弟,是叔叔们重要,还是大明重要?”

  “您认为呢?”

  朱标震惊的看着朱雄英,他万万没想到,朱雄英年纪轻轻就能如此狠辣。

  朱标似乎在朱雄英身上看到了朱元璋的影子。

  朱标为难了!

  一边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一边是自己弟弟们!

  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确实难以抉择!

  “那按照你说的,逐步递减,那将来他们没了爵位,没有朝廷的供奉。”

  “他们要如何生存?”

  “简单,要么跟四叔他们一样,上战场为国效力。”

  “想要获得爵位,就要立功,或者经商。”

  “立功?经商?”

  朱雄英点点头。

  “立功,我可以理解,毕竟老四他们也在边塞。”

  “经商,那不是与民争利吗?”

  “父王,这经商可不是与民争利,盐铁这些东西不是朝廷在掌控吗?”

  “就让宗室之人去掌控,赚到的都是朝廷的,朝廷只负责给他发俸禄。”

  朱标闻言,也感觉可行。

  “你随为父,去找你皇爷爷!”

  “现在?”

  “对!”

  没等朱雄英说什么,就被朱标拉着往外走。

  ………………………………

  御书房!

  “是天塌了,还是地震了?”

  “需要咱大明太子深夜来找?”

  朱元璋抬起头看着朱标两父子。

  “皇爷爷,大明要亡了!”

  这话,差点没把朱标给吓死。

  “你说什么?”

  朱元璋眼含杀意。

  “父皇息怒!”

  “雄英胡言乱语,父皇息怒!”

  朱标连忙开口道。

  “到底怎么了?”

  “父皇……”

  随后朱标把朱雄英刚刚跟他说的话一一道出。

  朱元璋听后,久久没有说话,面色很不好看。

  …………

  朱元璋眉头紧皱:“雄英,这真是你说的?”

  “父王可以作证!”

  朱标点点头!

  “这么说,咱错了?”

  “很明显啊!”

  “雄英!”

  朱标连忙呵斥!

  “哈哈哈……”

  “你这臭小子,居然能出咱制定的国策有问题。”

  “还能看的这么远,不错!”

  谁知朱元璋根本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自己的孙子能指出自己的问题,还能给出方案。

  儿孙越是优秀,他就越高兴。

  “一个十岁的孩子都能看出来,咱居然看不出来,文武百官也没看出来。”

  “咱老了,雄英你长大了!”

  “嘿嘿……”

  “一般一般,天下第三!”

  “所以这就是你去秦淮河喝花酒的原因?”

  “啊这……”sxbiquge/read/73/73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