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铁血铸山河 第四十九章再艰难也要闯过去

小说:抗战:铁血铸山河 作者:小苏打掺了水 更新时间:2025-02-11 12:27:30 源网站:2k小说网
  本来计划很好,到了2月底,出了正月,部队正好出发。

  这个时候,气候也合适,而且不会太引人注意。

  但刚刚过了初七,胡团长派人报信,白狗子要来了。

  郑县长耐不住了,保安团已经训练两个月了,在他看来足够了。

  而且信阳也派人来问了,要求县里上报周边土匪和游击队的清剿进度。

  针对桐柏山的实际情况,上面准备派一个营到县城,督促剿匪工作。

  这要是白狗子来了,前面的工作可就全完了。

  那些武器弹药、物资装备,白狗子眼热不说,万一再指手画脚,那就不好办了。

  特务大队几个干部立即进行了紧急讨论,最后一致决定,2月3日也就是正月十一行动。

  胡团长首先申请,主动出击,带着队伍从县城里,到山口新集集合。

  特务大队也会提前到新集等待保安团,然后一路向西,走唐河、邓州进山。

  幸好,春节这段时间,已经提前把工作都安排好了。

  桐柏山留下了70多名战士,成立游击队,坚持游击战。

  一同留下的还有20多名地方同志,大部分是原先的伤员。

  桐柏山的革命形势很不错,就这样完全放弃,太可惜了。

  再说,也就三年时间,部队就会打回来。

  县长没有任何怀疑,看到胡团长这么上进,哪里会不支持。

  保安团700多人全体出动,甚至都没有留下一个看家的人。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库房里的那些箱子,都是空的。

  里面大部分的物资,都被保安团带走了。

  出发的时候,郑县长特意到了军营,给所有士兵训话、加油鼓劲。

  不管是游击队还是土匪,要求保安团予以全部消灭。

  另一边,刘福全、郭强、宋川、张彪几人也同样站在了大操场上,带着所有战士宣誓。

  两个主力连,新兵连、突击队、特战队,总共500多人。

  “同志们,今天,我们誓师出发,可不是逃避。”

  “总部发出了指示,值此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抗日救国是全体中国人面临的首要任务。”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

  “同志们,接下来的道路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我们可能受伤,甚至牺牲,你们怕吗?”

  “不怕!”

  “不怕!”

  操场上响起了震天的呼喊声。

  2月3日晚上,保安团、特务大队在新集会合。

  按照商定好的方案,特务大队立即进行了整编。

  一连、保安团一营、三营一连整合组建特务大队一营,三个连,437人。

  二连、保安团二营、三营二连整合组建特务大队二营,三个连,451人。

  新兵连、保安团三营三连整合成特务大队独立连,189人。

  突击队改称突击连,157人,特战队改称特战排,51人。

  加上警卫排38人,通讯班5人,后勤13人,指挥部6人,总人数1347人。

  看整编方案就知道,整个部队被打散了。

  红军、游击队、保安团、周边青壮年,组成了特务大队的大班底。

  张彪原先也提了建议,尽量不要打乱编制,担心战斗力下降。

  不过,刘福全想得更远,这个时候整编最合适。

  接下来的环境更加残酷,一旦各营不均衡,就会出大问题。

  当然,张彪考虑的也是对的,不能不考虑接下来的作战。

  主官暂时都没有动,一营长张猛,教导员余亮,副营长胡奇丰。

  二营长杨淮,教导员许飞,副营长吴辉。

  独立连连长李三牛,指导员王亚,突击连连长孙阳,指导员魏进。

  特战排排长韩宇,警卫排排长苏杭。

  胡正人被调到了大队,担任副大队长。

  作战序列,突击连在最前面,担任前锋。

  二营跟在突击连后面,再后面是独立连、一营,分成了四个部分。

  指挥部带着警卫排、特战排跟独立连在一起。

  要说整个队列中,最弱的可能就是独立连了。

  不管是新兵连,还是保安团的三连,都是新兵,战斗力确实不强。

  第二天傍晚,部队快速出发,向邓州方向疾奔。

  200多里路,至少是两天一夜才能到。

  这中间有很多危险,一旦遇到白狗子,可不止是耽误一点点时间了。

  不过,也有一个有利点,保安团的服装都没有换。

  这一路走下来,老百姓躲得远远的,根本不敢靠近,更别说去告密了。

  好几个关卡的保安队看着特务大队急匆匆过去,甚至都没有敢上来询问。

  刘福全就是在打时间差,等白狗子反应过来,队伍已经进山了。

  1000多人全副武装,光明正大行军,说是红军,也没人信呢。

  特别是突击连,最前面是侦察排,后面是突击排,最后是猎杀排。

  侦察排有5支花机关,20把驳壳枪,前进速度很快。

  突击排又不一样了,一挺机枪,10支花机关,火力强大。

  这些战士一个个就像出山的猛虎,凶神恶煞一般。

  天刚亮,部队到了唐河东岸的白马寺,这也是第一个休整地。

  接下来,有三条河要过,唐河、白河、汉水,只有过了汉水,才能进山。

  部队没有进村,就在村外找了个大树林。

  警卫排十几个战士进村,找到了最大的富户,买小麦。

  特务大队从桐柏带出来的干粮,没动。

  能找到粮食的地方,尽量保留干粮,以后进山,还不知要待多久呢。

  看到这些人的样子,富户吓了一跳,别说给钱,不给钱都行。

  按说,不给钱,才能保住身份的秘密,可是违反政策了,肯定不行。

  一千多斤小麦很快就变成了几千块大饼,还有几十锅稀饭。

  馒头肯定来不及了,不过做贴饼很快。

  战士们休息了四个多小时,被喊起来吃东西。

  乡亲们的腌萝卜最受欢迎,这可是下饭神菜。

  刘福全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战士们都吃了,老乡们可就没有了。

  这些腌萝卜可是老乡们保命的东西,有钱都买不到。

  没办法,宋主任出面,每家每户去送钱,别的也没有。

  山外可不敢耽误久了,战士们下午2点多,就开始出发了。

  老乡们都听说了,这些保安团是去山里剿匪。

  但是,很多人都感觉他们不像保安团,没有这么好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