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9年,从零打造749局! 第125章 一步一磕头

小说:重生89年,从零打造749局! 作者:青山如故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6:00 源网站:新笔趣阁
  张广柱此刻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刘叔,我不是人,我知道错了。

  我现在就想把老娘安葬,您不看我,也看看我娘的面子,别让她这么孤零零的走。”

  村长也是个心软的人,尤其是看到张广柱披麻戴孝按礼数叩头报丧,便也看出了他的悔改之意。

  人死为大需入土为安,这事儿没有拒绝的道理。

  “行,小子,我给你喊路,带你去挨家挨户报丧,让邻里街坊的都来帮忙,送婶子最后一程!”

  张广柱闻言便要再度下跪,村长赶忙将其扶住。

  一老一少这么一前一后的朝着村子里走去,每到一户人家,村长都会扯着嗓子喊一声:

  “孝子报丧!”

  但凡是听到这一声的人,基本都会开门出来查看,披麻戴孝的张广柱按规矩不能进到人屋里,所以只能在门外叩头,求邻里街坊搭把手帮个忙。

  这事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先前搭建灵堂时冷冷清清,是因为大家都看不惯张广柱这两口子,也替老太太觉得不值。

  而且这两口子不会做人,老太太死了以后就要闷声停灵,谁也不知会一声,就算有人想来,都不知道怎么进门。

  如今听说张广柱挨家挨户报丧,很多人甚至都不需要张广柱磕头过来,便匆匆忙忙地招呼自家人迎了过去。

  一些看着张广柱长大的老人,此时也抹起了眼泪,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张广柱说:

  “你这孩子,街里街坊的哪个不是你叔叔婶子,还能真忍心叫你一步一磕头,挨家报丧吗?

  我们气的是你这混蛋小子之前干的那些事儿,现在你这孩子能披麻戴孝,诚心悔改,也算我们这些老家伙,没白疼你一场。”

  张广柱痛哭着连连点头,看他这个样子,很多人都叹了口气。

  “行了行了,老少爷们,别的事回头再说,先把这白事办了,人死为大!”

  资历最老的老爷子都发话了,村民们纷纷应了一声。

  “谁来喊号子?”

  村民中有人问了这么一句,大家面面相觑,这的确是个问题。

  “我来!”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从远处传来,所有人寻声看去,张广柱在看到说话之人的那一刻,脸上悲痛的表情更重了几分。

  一时间,村民们纷纷安静了下来,而张广柱则是喊了一声:

  “舅!”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张广柱的舅舅,老太太的亲弟弟。

  张广柱一步一磕头,朝着舅舅走去。

  最终,张广柱跪在了舅舅的面前,应了老辈的规矩。

  爹死随便埋,娘死等舅来。

  娘亲舅大,孝子贤孙一步一磕头迎舅来是代代相传的规矩。

  这当舅舅的瞪着张广柱,抬手就要打,但手却悬在了半空,又狠狠放下。

  他没有将张广柱扶起来,而是抬头看着乡亲们,大手一挥:

  “老少爷们们!”

  “哎!”

  村民们齐齐回了一声,这声音把胡建军几人都吓了一跳。

  “孝子求过了吧?”

  “哎!”

  “孝子下跪了吧?”

  “哎!”

  “一家有事吧?”

  村长每喊一声,村民们均会齐声回应,这阵仗震撼人心,声音如雷贯耳。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这涉及到了胡建军的知识盲区,不由得好奇问道。

  “这是在喊白事号子,意思是请乡里乡亲一同帮忙。

  这个村子里的人,大多都是当年闯关东过来的,所以喊的是这种号子。

  咱们本地的号子和这还不一样,但平日里没人会乱喊,一旦喊了就一定是家中有人过世。”

  吴海涛小声的说道,生怕打扰到众人。

  随着当舅舅的最后一句号子出口,村民们异口同声应了一声,便朝着灵堂走去。

  “草席怎么行,老陈,你不是认识城里棺材铺的人吗,能不能送口棺材来?”

  “婶子这身衣服都脏了,来几个老娘们儿,给婶子换一身。记住了,上三下二五道领,让婶子干干净净的上路。”

  “来来来,帮个忙,腮帮子里塞上铜钱,点倒头灯,按规矩来!”

  村民们进入了灵堂,顿时便开始忙碌了起来,原本寒酸简陋的灵堂,在短短时间内便换了样貌。

  有人开车去城里拉棺材,也有几个大婶一起帮着老太太洗脸净身换上衣服。

  家家户户有桌子的贡献桌子,有餐具的贡献餐具,架起了大锅,煮上了米饭。

  饭菜熟了后的第一勺都要放在一个碗里,插上一根筷子,筷子头上绑上棉花疙瘩,放在灵堂就是倒头饭了。

  另一边的几个人也在忙活着,用面捏‘打狗饼’和‘打狗棒’,插在倒头饭上,寓意过恶狗岭不会被阻拦。

  老太太铺黄盖红,躺在灵堂里,前面放着丧盆,男的盆底钻五个眼,女的则是七个眼。

  张广柱跪在那,于丧盆中烧纸,还在不断抹着眼泪。

  灵堂内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处处透着人情味。

  难怪老辈人总说,远亲不如近邻。

  胡建军三人为了不影响别人,索性来到了灵堂外对面的戏台子处。

  老班主此刻已经带着徒弟们收拾好了东西,就差拆卸完戏台便要走了。

  三人站起对面抱着胳膊看着来来往往,热热闹闹的灵堂,心中感慨万千。

  “老太太若是能看到这一幕,也应该能安心了吧……”

  马玲儿点了点头:

  “终于一切都要结束了,没想到咱们单独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如此沉重。”

  “啧……啧……”

  就在此时,三人听到了一阵细微的声音,便循着声音看去。

  只见,一个穿着道袍,插着道簪的小道士正在不远处,一脸凝重的环顾着四周,还连连咋舌。

  这小道士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模样清秀,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老成。

  他手中拿着罗盘,时不时地低头查看,似乎在寻找什么。

  胡建军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

  “这小道士是哪来的?”胡建军低声问道。

  “不清楚,但看他这架势,像是有点门道。”马玲儿皱眉回答。

  小道士似乎察觉到了三人的目光,转过头来,眼神锐利地扫过他们,微微点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后继续他的巡视。

  “咱们要不要过去问问?”

  胡建军一边说着,一边率先走了过来,还没靠近就听到这小道士低声自语:

  “怪,怪啊,悬针见血的星象可不多见,而且还应在将星之地。

  这说明此地将有兵戈之险,血光之灾,大难临头啊……”

  【四更,求礼物!】sxbiquge/read/73/73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