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人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卷!

  无论什么行业,龙国人总能卷起来,卷出新花样,新高度。

  就拿员工来说。

  同样一份工作,为了拿到offer,有人六千愿意干,就有人愿意五千。

  当你觉得五千都够低的时候,还有人四千也愿意干。

  当你觉得四千都够低的时候,不乏三千也愿意干的猛人。

  当你觉得三千都惨不忍睹的时候,总能跳出愿意拿两千块工资的牲口。

  没办法,人太多了,就业竞争大,为了获得工作,大家只能卷。

  而现在,梁季昌的一篇《大米待遇的未来》。

  却让一众老板们开始卷起来了。

  在资本圈,尤其是在同行业内,消息都是互通的。

  当一线大厂施行大米待遇后,员工们开始嗷嗷叫,干起活来火花带闪电的消息传开后。

  二线公司也开始有样学样。

  老板们也不傻,一个个都是人精。

  既然大米待遇,确实可以提高员工们的战斗力和积极性,让公司获得更多的效益。

  这种能赚钱的事情,他们凭啥不干。

  连锁反应之下,二线公司,各省市的中型企业,也像盛浩装饰一样,纷纷下场加注。

  合着这大米待遇,就你们能搞?

  你们的员工打了鸡血变身赛亚人,我们公司的员工又是吃素的?

  并且,老板们还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原本薪资越底的企业,搞起大米待遇来,效果就更好。

  尤其是那些拿着三千多月薪的员工,在得知自已月薪上万,还有诸多福利后。

  一个个连本科都没考上,只上过野鸡大专的员工,为了工作,他居然开始看专业书籍上网课了你敢信?

  以前上大学天天逃课打游戏的他们,为了保住自已的高薪工作,天天下班回去给自已学习充电你敢信?

  那学习的劲头,但凡用在以前读书上,考个重本还不轻轻松松?

  那员工的成长速度,就跟年底养膘的猪一样,一天一个样。

  战斗力也是蹭蹭蹭的涨。

  连带着公司的效益,也天天猛增。

  而很多还不相信大米待遇,一直持观望态度的老板,在得知了很多同行的效果后,也开始行动起来。

  徽省,庐阳。

  一家公司的老板,为了施行大米待遇,更是不惜把自已房子给卖了。

  在房产局交易的时候,更是和自已老婆大吵一架。

  “你懂个毛线,有舍才有得。”

  “几十号员工,一个月就几十万。”

  “我只要施行大米待遇,他们就能给我赚几百万回来。”

  “我给得越多,他们就帮我赚得越多。”

  “赚得少,说明我给的还不够。”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鲁省,泉城。

  一个个体户老板,为了施行大米待遇,直接把自已房子车子抵押了。

  得知消息的员工,不到一个周就从同行嘴里抢回来一个百万大单。

  河省,国际庄。

  为了施行大米待遇,缺钱的老板下班后偷着去送外卖。

  一名富二代员工得知情况后,立马给公司投资了三百万。

  看到风向不对,及时醒悟过来的老板们很多。

  但同时,任然执迷不悟的老板,也同样不少。

  这群老板普遍拥有一定的资产,但又不多。

  开公司主要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享受那种被员工众星捧月的存在感。

  单纯就是想当老板,在一众亲朋好友面前彰显自已作为成功人士的成就感。

  在他们眼里,自已就是地主,花钱雇来的员工就是长工。

  既然花钱了,就要对自已言听计从。

  自已就要享受那种把员工呼来喝去的感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伟的前任老板。

  宜城。

  早上十点,鲁松平被自已的闹钟吵醒,悠闲地吃过早饭后,开着自已的老款奔驰e260去往公司。

  对于员工而言,迟到就是迟到,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该罚款就罚款。

  但对于鲁松平这样的老板而言,根本没有迟到一说。

  对于老板而言,和朋友喝茶打牌是工作,吃饭喝酒也是工作,哪怕出门旅游,也是换个环境思考工作。

  对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工作”的人来说,怎么可能有迟到一说呢。

  反而,很多员工,还不体谅自已的辛苦。

  还成天摸鱼,想着踩点下班。

  开车来到公司停车场,看着自已的奔驰车,鲁松平很是满意。

  一辆奔驰e260,就是很多工薪阶层的天花板,一辈子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开着它,自已就是老板,就是成功人士,就是鲁总。

  而打工人,就只配坐公交骑电瓶车上班。

  这个世界,就需要阶级,需要差距。

  要不然,怎么能凸显出自已的成功呢。

  进入电梯的时候,鲁松平对着手机整理了一下自已精致的发型,开始进入自已的老板状态。

  真好,又是享受当老板的一天。

  刻意板着脸的鲁松平进入公司后,本想叫两个昨天迟到的员工去办公室训话。

  可他却敏锐的发现,今天的办公室,气氛不对劲。

  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往坐在门口的几个员工,会率先起身喊他鲁总。

  而其他员工听到后,也会跟着起身和他主动打招呼。

  可今天早上,却没人叫他鲁总了。

  并且,员工看自已的眼神,一个比一个陌生、冰冷,全然没有以前见到自已时的畏惧和讨好。

  发现不对劲的鲁松平回到办公室,默默关上了大门。

  是因为昨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大米待遇吗?

  据说就连宜城这样的三线城市,很多公司都开始施行大米待遇了。

  是因为自已没涨工资,员工们有意见,闹情绪了?

  鲁松平昨天也看到了那篇文章,可是看了一半,他就没看了。

  对于鲁松平来说,用自已的钱,给员工涨工资,那还不成了割自已的肉。

  作为一个老板,不想着如何降低用工成本,反而想着涨工资,闹呢?

  还想着八小时工作制,30天带薪年假?

  这是牛马该有的待遇?

  可发现员工们的不对劲后,这下连鲁松平都开始犹豫起来。

  想着要不要忍痛,给员工们一人涨个两百。

  要不然,周末带去团建,吃顿火锅?

  正当鲁松平为了涨两百块都犹豫不决的时候,办公室的大门被敲响了。

  只见一名员工一脸平静地走了进来,直接把辞职报告放在了鲁松平的桌子上。

  很显然,鲁松平不愿意给他们涨薪,但想用高薪挖他们的公司可不止一家。

  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就连人事都排进了辞职的队伍。

  这下子,鲁松平终于慌了。

  “不就是想涨工资吗,我涨还不行?一人涨百分之十行不行。”

  一名员工把自已的辞职报告放在鲁松平的桌子上,并且直言不讳道。

  “鲁总,你知道公司为啥一直半死不活吗?”

  “为啥。”

  “因为你格局和你老二一样小。”sxbiquge/read/73/735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