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事实。
后来的复社,通过舆论,和在朝中的关系,甚至可以决定内阁辅臣的人选。
这是朱由检绝对不能答应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坚决取缔复社的一个重要原因。
顾炎武听朱由检这么说,再次叩首道:“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乃天下人之天下。”
顾炎武这话说完后,以头叩地,静等朱由检发落。
一旁的王夫之和瞿式佀两人,听顾炎武这么说,脸上也露出了担忧之色。
哪知,朱由检并未发怒,神情依旧很是平静。
“卿所说,朕亦是赞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但一个国家却不需要那么多的声音。”
“顾卿所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共治,则会导致权力分散,职权模糊,削弱国家的力量,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说到这里,朱由检径直站起身,走到顾炎武跟前,俯首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亲手将之扶起来,继续道:“当今之世,和战国大争之世何其像也。”
“西边的欧罗巴人,已经驾驶他们的舰船,横行大洋,跑马圈地。”
“大明当如何?”
“止步不前?还是迎头赶上?”
“止步不前,那大明迟早有一日,也会被欧罗巴人盯上,届时就会出现无数个建奴。”
“若神州有失,朕和卿等当如何?”
“迎头赶上?则需要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应对当今的局势,卿等以为如何?”
不等三人开口,朱由检继续道:“唐太宗曾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卿等三人皆是饱学之士,自当知道,自周以后,中原可有三百年之王朝?”
“为何中原历史总是周而复返,一个王朝兴起,一个王朝覆灭?”
“归根结底还是财富的过于集中,一个王朝兴起之时,天下财富并非集中在某些人的手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财富逐渐流入了少数人。”
“这样就会造成, 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百姓们没有土地,没有财富,连肚皮都填不饱的时候,就会烽烟四起。”
“届时,又会是群雄逐鹿,待一个新的王朝诞生。”
“而想要打破这个魔咒,就需要重新分配天下财富,这就是朕现在正在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朕会行雷霆手段,取缔复社等一干学社的原因,因为他们代表的,就是那些少数人,并非是天下。”
朱由检后边的话虽是有些偏题,但也让面前的三人, 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
“锦衣卫那里有不少西方传教士,其中不乏有许多颇具才学之人,相比我大明传统儒学,西学亦有不少可取之处,卿等如有兴趣的话,朕可以让你们见见他们。”
“古人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你们可以有一些收获。”
“学生等谢陛下。”
三人齐齐施礼道。
朱由检走回御座前,重新坐下,说起了征召三人的正事儿。
“朕之所以让方以智,向朕举荐你等,乃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交给你们三人。”
“请陛下吩咐,学生等一定鞠躬尽瘁。”
朱由检笑着摆手道:“鞠躬尽瘁就算了,好生做好自己的差事就行。”
“朕有意发行大明报刊,上面刊登一些朝廷的政令,朝堂最新动向,以及海外奇闻,借此开民智,兴国家。”
三人闻言,皆是心头一震。
作为读书人中的翘楚,他们可是太清楚这么做的目的了。
一旦这个什么大明报刊发行整个大明的话,那对天下来说,绝对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后来的复社,通过舆论,和在朝中的关系,甚至可以决定内阁辅臣的人选。
这是朱由检绝对不能答应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坚决取缔复社的一个重要原因。
顾炎武听朱由检这么说,再次叩首道:“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 乃天下人之天下。”
顾炎武这话说完后,以头叩地,静等朱由检发落。
一旁的王夫之和瞿式佀两人,听顾炎武这么说,脸上也露出了担忧之色。
哪知,朱由检并未发怒,神情依旧很是平静。
“卿所说,朕亦是赞同,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但一个国家却不需要那么多的声音。”
“顾卿所说,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共治,则会导致权力分散,职权模糊,削弱国家的力量,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
说到这里,朱由检径直站起身,走到顾炎武跟前,俯首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亲手将之扶起来,继续道:“当今之世,和战国大争之世何其像也。”
“西边的欧罗巴人,已经驾驶他们的舰船,横行大洋,跑马圈地。”
“大明当如何?”
“止步不前?还是迎头赶上?”
“止步不前,那大明迟早有一日,也会被欧罗巴人盯上,届时就会出现无数个建奴。”
“若神州有失,朕和卿等当如何?”
“迎头赶上?则需要集中所有的力量,以应对当今的局势,卿等以为如何?”
不等三人开口,朱由检继续道:“唐太宗曾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卿等三人皆是饱学之士,自当知道,自周以后,中原可有三百年之王朝?”
“为何中原历史总是周而复返,一个王朝兴起,一个王朝覆灭?”
“归根结底还是财富的过于集中,一个王朝兴起之时,天下财富并非集中在某些人的手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财富逐渐流入了少数人。”
“这样就会造成, 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百姓们没有土地,没有财富,连肚皮都填不饱的时候,就会烽烟四起。”
“届时,又会是群雄逐鹿,待一个新的王朝诞生。”
“而想要打破这个魔咒,就需要重新分配天下财富,这就是朕现在正在做的。”
“这也是为什么,朕会行雷霆手段,取缔复社等一干学社的原因,因为他们代表的,就是那些少数人,并非是天下。”
朱由检后边的话虽是有些偏题,但也让面前的三人, 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
“锦衣卫那里有不少西方传教士,其中不乏有许多颇具才学之人,相比我大明传统儒学,西学亦有不少可取之处,卿等如有兴趣的话,朕可以让你们见见他们。”
“古人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许你们可以有一些收获。”
“学生等谢陛下。”
三人齐齐施礼道。
朱由检走回御座前,重新坐下,说起了征召三人的正事儿。
“朕之所以让方以智,向朕举荐你等,乃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交给你们三人。”
“请陛下吩咐,学生等一定鞠躬尽瘁。”
朱由检笑着摆手道:“鞠躬尽瘁就算了,好生做好自己的差事就行。”
“朕有意发行大明报刊,上面刊登一些朝廷的政令,朝堂最新动向,以及海外奇闻,借此开民智,兴国家。”
三人闻言,皆是心头一震。
作为读书人中的翘楚,他们可是太清楚这么做的目的了。
一旦这个什么大明报刊发行整个大明的话,那对天下来说,绝对会带来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