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桥!”

  萧方轻描淡写的竖起了两根手指。

  “浮桥?”

  众人齐呼,眼眸中茫然依旧,未能领悟到这两个字的深意。

  萧方手中羽扇便在沙盘上一划,不紧不慢道:

  “臣的计策,便是调甘兴霸的水师溯黄河西进,由渭口进入渭水,假意要运送我大军强渡渭水,攻取对岸的渭口城。”

  “幼常的计策依旧要用,陛下可以主力在此佯装强渡,却另派三万兵马前往上游,趁夜令兴霸以战船于渭水之上,搭建一座浮桥!”

  “浮桥一成,我大军便可踏桥过河,速度远胜于乘船渡河,等到曹操阻击的大军前来时,我三万大军早已尽数渡往南岸,立起了营寨,站稳了脚跟。”

  “这就是臣的浮桥之计!”

  众人恍然大悟,帐中霎时间是一片惊喜议论。

  “浮桥!在渭水上搭浮桥,这是闻所未闻之事啊,丞相,这当真可行吗?”

  刘备惊喜之余又心存几分担忧。

  毕竟萧方这条计策,太过“异想天开”,此前还从未有过先例。

  “陛下放心,臣此计必可功成!”

  萧方淡淡一笑,却是一脸胸有成竹。

  这渭水上搭浮桥,在老刘那里没有先例,在萧方这里可是有现成的战例。

  当年曹操平定关中之时,被马超的西凉联军阻于渭水北岸,便是用了这浮桥之计,成功渡过了渡河。

  萧方这一次,不过是继蒲坂关一战后,让曹操再被自己的回旋镖打中一次。

  眼见萧方如此笃定,刘备精神顿时振奋起来,目光急是看向沙盘,钩勒起了萧方计策。

  “丞相用计,果然是奇谋百出,凡人难以预料!”

  法正啧啧赞叹后,向刘备一拱手:

  “陛下,丞相此计虽然前无古人,实在是天马行空,但臣以为确实可行。”

  “这渭水两岸远不及黄河长江宽,现下又值枯水期,水势也不大。”

  “臣以为,若是我们操作得法的话,应该能以战船在水上搭起一座浮桥,供我军如履平地,踏桥过河!”

  “臣赞同萧丞相的计策!”

  其余众谋臣也纷纷赞同。

  “好!”

  刘备再无顾虑,欣然大喝:

  “就依幼常和丞相之策,我们声东击西,以浮桥于上游偷渡渭水!”

  …

  七日后,清晨时分。

  汉营营门大开,数以万计的汉军徐徐出营,进至河滩一线。

  岸边,近百余艘船筏已然停靠。

  随着刘备一声令下,汉军士卒便开始井然有序的登船上筏。

  一场规模空前的强渡之战,似乎已近在眼前。

  汉军的大动干戈,立时为秦军斥侯察觉,迅速将消息送往了南岸渭口城。

  “大耳贼当真集结大军,准备渡河?”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神色一震,急是喝问道。

  “回禀陛下,汉军确实在北岸大举集结,至少有十余万之众。”

  “汉军现下已经在登船,看这声势,应该是想强行渡河。”

  曹操眉头深锁,拳头悄然握紧。

  自两军对峙于渭水后,刘备便一直按兵不动,未发片筏过河。

  今日刘备却突然要渡河一战,且一上手就是尽起大军,十来万人马要强渡渭水。

  往年吃过的种种亏,上过的种种当,令曹操不由警觉了起来,总觉着刘备又在憋着什么坏,此次的进攻应该不会那么简单。

  “陛下,据我斥侯侦知,刘备以换防甬道守军为名,前几日调走了近三万兵马。”

  “且根据今晨的情报,汉军在北岸的战船,少了近四十余艘。”

  “臣猜测,刘备若然有诈,必是想以主力佯攻我渭口一线,实则令那三万人马,于上游偷渡渭水立营。”

  “臣以为陛下要做的,乃是加派侦骑,严密监视上游动向,好及时发现刘备于何处偷渡。”

  “同时我们还当留出三万左右的步骑,随时准备前去阻击刘备偷渡之军!”

  郭嘉看出了曹操担忧所在,当即道出了自己的判断。

  张松旋即也省悟,自然不甘落后,忙道:

  “奉孝所说之事,臣其实也注意到了。”

  “刘备战船只不见了四十余艘,最多一次性运送三千左右人马渡河,远不足以在南岸迅速立营站稳脚跟。”

  “我们以三万兵马做预备队,十倍人马,足以将登岸的汉军一口气吃掉,令刘备的图谋落空!”

  听得两位谋臣所说,曹操眼前豁然开朗,旋即想明白了其中玄机。

  “奉孝永年言之有理,你们说的没错,大耳贼无非是想声东击西,从上游偷渡罢了,朕有何惧!”

  曹操脸上燃起讽意,当即喝道:

  “曹真,庞德,于禁听令!”

  “朕命尔等率三万步骑,于大营待命,随时出发去上游截击偷渡汉军!”

  三将慨然得令。

  曹操目光望向北面,冷笑道:

  “其余诸将,率我主力往岸边布防,咱们就陪大耳贼演一出好戏!”

  众将大笑。

  于是曹操便策马出城,率六万余主力大军,列阵于渭水南岸,坐等给对岸渡河的汉军以迎头痛击。

  北岸。

  刘备立马岸边,正远望着南岸方向,秦军的动向看的是一清二楚。

  一艘哨船自南而来,将秦军的详细情报带了回来。

  六万秦军列阵于南岸,严阵以待!

  “曹操有近九万兵马,却只以六万人马列阵于南岸,显然是留下了三万人马做备用。”

  “若臣猜测不错,曹贼必是猜到我们可能从上游偷渡,留下的这三万人马,必是打算用来阻击我偷渡之军!”

  萧方羽扇遥指着对方,冷笑着道破了曹操意图。

  刘备亦是冷笑道:“可惜啊,曹贼作梦也不会料到,我们偷渡之军不是乘船过河,而是要踏桥过河!”

  说罢。

  刘备马鞭一扬,喝道:

  “传令苏飞,运送兵马渡河,先给曹操摆出一副要强渡渭水的架势!”

  号令传下,战鼓声响。

  百余艘船筏徐徐驶出栈桥,向着对岸的秦军阵地驶去。

  汉军的强渡之战,已是近在眼前。

  船筏出发未久,刘备第二道号令传下,三柱狼烟号火即刻在大营之中升起。

  三柱狼烟,冲上云宵,方圆数十里皆能依稀可见。

  …

  上游二十里处。

  三万汉军士卒,正潜藏于北岸不远处的树林之中。

  黄忠,马超,张郃等众将,目光正死死的盯着下游渭口方向。

  “狼烟起了,汉升老将军,狼烟起了!”

  “陛下已经对南岸发动佯攻,该是我们动手的时候了!”

  马超手指着东南方向狼烟,兴奋的叫说道。

  黄忠亦是兴奋起来,目光转向了不远处的岸边方向,意味深长道:

  “接下来,就要看兴霸和他的水军,能以多快的速度建起一座浮桥,助我大军踏桥过河了。”

  三万汉军将士的目光,满怀着期待,齐刷刷的望向了北岸方向。

  渭水北岸,苇丛之中。

  四十余艘汉军战船,近千余名水军士卒,正潜藏于苇丛之内,同样目光远望着下游方向。

  三柱狼烟,同时也映入了他们的眼帘之中。

  “陛下的信号发出了,还等什么,全都给我动起来,即刻搭建浮桥!”

  甘宁一跃而起,挥手大喝。

  令旗摇动,各船即刻开出了苇丛,飞驰向了渭水。

  四十余艘战船,很快便一字排开,横列在了渭水水面之上。

  两道粗大的铁索,将战船的两端连接,最后延伸向了两岸,加以固定。

  战船甲板之上,一张张宽大的木板,则尽数被铺展在战船之间。

  一个时辰之后,天光大亮之时,一道浮桥终于在渭水之上架起。

  甘宁看着自己的杰作,脸是浮现出满意的笑容,接着大笑道:

  “速速向黄汉升他们传信,浮桥已成,令他们即刻率军过河!”

  号令传下,又是三柱狼烟,升起在了北岸桥头方向。

  躲藏在丛林之中的黄忠诸将,即刻率令三万步骑出了树林,直奔岸边。

  三万人马,便满怀着欣喜与忐忑,迅速踏桥过河。

  不到半个时辰,便有一万五千余士卒,顺利的通过浮桥,踏下了渭水南岸。

  “萧丞相这浮桥之计,当真是神来之笔啊。”

  “那曹贼作梦也不会想到,我们竟然在转瞬之间,便能将三万人马渡往南岸吧…”

  黄忠望着下游渭口方向,口中感慨万千,眼中难掩赞叹敬佩之色。

  旋即长刀一挥,喝道:

  “传令下去,命后续人马加快过河,一个时辰之内,三万兵马必须要全部过河。”

  “已经过河的各部,即刻给我修筑营墙,构建工事,准备迎击秦军来攻!”

  “再向陛下报捷,就让我们浮桥之计已成,请他即刻率主力前来上游过河!”

  一道道号令传下。

  北岸的汉军将士们,士气高昂,争先恐后的踏桥过河。

  已经登上南岸的士卒们,则是迅速扎立营栅,设立鹿角,挖掘壕沟,于南岸一线修筑营盘。

  这一幕。

  不远处的秦军斥侯,看的是清清楚楚,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这怎么可能,汉军竟然…竟然在渭水之上,修了一座桥?”

  “糟了,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快,快回渭口大营,向陛下禀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