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秘书:“……”
带着孩子来上课的确不容易。
别说小孩熬不到这个点,她都有些哈欠连天。
平日里除了遇到特殊情况加班,哪会这么晚还不休息。
她正要开口,孟东梅从隔壁教室过来。
“沈穗,收拾好了吗?老焦来接我了,我俩送你们娘俩回家。”
虽说那特务啥的都给抓了。
但最近小心点也挺好。
送沈穗回家也就多绕一段路,晚点回家而已。
不是啥大事。
孟东梅这一嗓子刚巧把小满喊醒。
不过坐在车横梁小座位上,小姑娘又有点昏昏欲睡。
“要不回头把孩子放我家,第二天我顺路把她捎少年宫去就是了。”
大人受点罪没什么,但孩子跟着折腾,也挺遭罪的。
要是靳敏在的话,大可以把孩子塞给靳敏照看下。
实在不行还可以让靳敏去沈穗家住两宿。
跟靳敏说,她肯定十分乐意。
至于邓瑞民乐意与否,管他呢。
这不是去上海了嘛。
没法。
丢到邻居家也不行,毕竟回到家都快十点半了。
邻居家早就睡了。
而且就沈穗那几个邻居,一家三四口挤在一个屋里。
塞个孩子过去睡哪儿还是回事呢。
想来想去,孟东梅觉得放自家最合适。
沈穗单手骑车,另一只手抓着昏昏欲睡的小满,“不用这么麻烦,下周靳敏应该就回来了,到时候让她帮我照看小满。”
老焦忽然好奇,“小靳在上海那边咋样?”
他听媳妇提了一嘴,说靳敏去上海卖牛仔裤去了。
可真大胆。
“还不错,那边市场大,出货还挺快的。”
上海那边出货比沈穗预料的还要快。
沈穗刚跟杜小风确定了苏州那边的发货清单,就接到了靳敏的电话,“要不再往上海这边发点货?”
之前三人带走了三千条牛仔裤。
如今已经走出去三分之二。
剩下这一千条,估计后天就能出的差不多。
其实,要不是因为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些牛仔裤早就出完了。
“反正苏州那边也得拿货,正好火车终点站是上海。”靳敏笑着道:“那就顺带着也往上海发点货嘛。”
就算卖不完,也就是搭个给乘务员的路费钱而已。
高价牛仔裤在上海这边卖的很好,其次男士牛仔裤卖的也不错。
“你多弄点喇叭裤,那个款式卖的也好。”
靳敏这些天在上海的街上看到好些喇叭裤。
而且听谈凯歌说,上海的服装厂也有心做这个款式。
沈穗弄得衣服要引领风潮啦!
靳敏想想就激动。
她恨不得能把这些个牛仔裤卖遍全国。
可惜,她们的库存有限。
那些布料做了大概有一万七千条牛仔裤。
现在出了得有一半了吧?
过去担心卖不完,现在担心卖不太久。
靳敏苦恼,这也算甜蜜的烦恼吧。
实际上这一万七千余条牛仔裤,零散加起来,已经出了差不多有一半。
再加上刚才苏州的百货公司预定的那一千五百条,沈穗的记账本上,出货量正式突破五位数。
对沈穗而言,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她可能有些忙不过来。
因为要加皮标的缘故,沈穗把一部分牛仔裤弄到了家里。
东厢房、正屋的东梢间里都堆满了衣服。
之前发货还有靳敏帮忙,这次就她一个人……
总不能喊孟东梅来吧?
好在,沈穗在包子铺揪了胡俊兰和汪婶。
“帮我打包发货,我另外给你们算钱。”
汪婶觉得沈穗未免太客气了点。
不就是帮个忙嘛,哪用得着这么客气。
下午,接过沈穗递来的红包。
汪婶偷偷看了眼。
好家伙,竟然是大团结。
而且还是两张!
“这活好,不知道往后还有没有?”汪婶悄咪咪的问胡俊兰。
毕竟胡俊兰跟沈穗更熟嘛。
“不知道,有的话咱就干,没有就算了。”胡俊兰笑了笑,“真要是有这活,沈穗也是先找咱们。”
“也对。”汪婶笑呵呵的把钱收好,“流不到外人那里去。”
不过她俩也够忙的,这不,又得马上去包子铺那边包包子,准备傍晚那一波生意。
沈穗也不清闲。
货发出去了,再看账本。
存量又减少了一部分。
现在还剩下差不多五千条牛仔裤。
沈穗面临一个问题。
是再进布料加工生产,还是把库存都清了再说呢?
入秋甚至现在西北、东北都是深秋天气,马上就要入冬。
北方卖牛仔裤肯定不如之前好卖。
南方那边还好点,但进入冬季也都冷。
除了广东那边。
总不能说,再把牛仔裤卖到广州吧?
那可真就是冷笑话版的“出口转内销”了。
沈穗想了想,下班前给何锦秋打了个电话。
不过何锦秋这会子不在,接电话的人沈穗不认识。
“你有什么事?”程嘉敏有些不耐烦,“何锦秋家里头出了事,最近请假了。”
家里出了事!
沈穗心都紧了下,“她人没事吧?”
“她男人在外面找了个人,怀里头还抱着个小的,你说她人有没有事?”程嘉敏掩不住的嘲弄。
工作上两人旗鼓相当,可家庭方面,自己可胜过何锦秋太多。
何锦秋可是从北方远嫁过来的。
如今闹到这地步,怕不是要离婚收场。
离了婚,她还会在厂里继续干吗?
“你是何锦秋的客户吗?要是有什么订单的话尽快了结,不然亏了钱什么的,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带着孩子来上课的确不容易。
别说小孩熬不到这个点,她都有些哈欠连天。
平日里除了遇到特殊情况加班,哪会这么晚还不休息。
她正要开口,孟东梅从隔壁教室过来。
“沈穗,收拾好了吗?老焦来接我了,我俩送你们娘俩回家。”
虽说那特务啥的都给抓了。
但最近小心点也挺好。
送沈穗回家也就多绕一段路,晚点回家而已。
不是啥大事。
孟东梅这一嗓子刚巧把小满喊醒。
不过坐在车横梁小座位上,小姑娘又有点昏昏欲睡。
“要不回头把孩子放我家,第二天我顺路把她捎少年宫去就是了。”
大人受点罪没什么,但孩子跟着折腾,也挺遭罪的。
要是靳敏在的话,大可以把孩子塞给靳敏照看下。
实在不行还可以让靳敏去沈穗家住两宿。
跟靳敏说,她肯定十分乐意。
至于邓瑞民乐意与否,管他呢。
这不是去上海了嘛。
没法。
丢到邻居家也不行,毕竟回到家都快十点半了。
邻居家早就睡了。
而且就沈穗那几个邻居,一家三四口挤在一个屋里。
塞个孩子过去睡哪儿还是回事呢。
想来想去,孟东梅觉得放自家最合适。
沈穗单手骑车,另一只手抓着昏昏欲睡的小满,“不用这么麻烦,下周靳敏应该就回来了,到时候让她帮我照看小满。”
老焦忽然好奇,“小靳在上海那边咋样?”
他听媳妇提了一嘴,说靳敏去上海卖牛仔裤去了。
可真大胆。
“还不错,那边市场大,出货还挺快的。”
上海那边出货比沈穗预料的还要快。
沈穗刚跟杜小风确定了苏州那边的发货清单,就接到了靳敏的电话,“要不再往上海这边发点货?”
之前三人带走了三千条牛仔裤。
如今已经走出去三分之二。
剩下这一千条,估计后天就能出的差不多。
其实,要不是因为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些牛仔裤早就出完了。
“反正苏州那边也得拿货,正好火车终点站是上海。”靳敏笑着道:“那就顺带着也往上海发点货嘛。”
就算卖不完,也就是搭个给乘务员的路费钱而已。
高价牛仔裤在上海这边卖的很好,其次男士牛仔裤卖的也不错。
“你多弄点喇叭裤,那个款式卖的也好。”
靳敏这些天在上海的街上看到好些喇叭裤。
而且听谈凯歌说,上海的服装厂也有心做这个款式。
沈穗弄得衣服要引领风潮啦!
靳敏想想就激动。
她恨不得能把这些个牛仔裤卖遍全国。
可惜,她们的库存有限。
那些布料做了大概有一万七千条牛仔裤。
现在出了得有一半了吧?
过去担心卖不完,现在担心卖不太久。
靳敏苦恼,这也算甜蜜的烦恼吧。
实际上这一万七千余条牛仔裤,零散加起来,已经出了差不多有一半。
再加上刚才苏州的百货公司预定的那一千五百条,沈穗的记账本上,出货量正式突破五位数。
对沈穗而言,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她可能有些忙不过来。
因为要加皮标的缘故,沈穗把一部分牛仔裤弄到了家里。
东厢房、正屋的东梢间里都堆满了衣服。
之前发货还有靳敏帮忙,这次就她一个人……
总不能喊孟东梅来吧?
好在,沈穗在包子铺揪了胡俊兰和汪婶。
“帮我打包发货,我另外给你们算钱。”
汪婶觉得沈穗未免太客气了点。
不就是帮个忙嘛,哪用得着这么客气。
下午,接过沈穗递来的红包。
汪婶偷偷看了眼。
好家伙,竟然是大团结。
而且还是两张!
“这活好,不知道往后还有没有?”汪婶悄咪咪的问胡俊兰。
毕竟胡俊兰跟沈穗更熟嘛。
“不知道,有的话咱就干,没有就算了。”胡俊兰笑了笑,“真要是有这活,沈穗也是先找咱们。”
“也对。”汪婶笑呵呵的把钱收好,“流不到外人那里去。”
不过她俩也够忙的,这不,又得马上去包子铺那边包包子,准备傍晚那一波生意。
沈穗也不清闲。
货发出去了,再看账本。
存量又减少了一部分。
现在还剩下差不多五千条牛仔裤。
沈穗面临一个问题。
是再进布料加工生产,还是把库存都清了再说呢?
入秋甚至现在西北、东北都是深秋天气,马上就要入冬。
北方卖牛仔裤肯定不如之前好卖。
南方那边还好点,但进入冬季也都冷。
除了广东那边。
总不能说,再把牛仔裤卖到广州吧?
那可真就是冷笑话版的“出口转内销”了。
沈穗想了想,下班前给何锦秋打了个电话。
不过何锦秋这会子不在,接电话的人沈穗不认识。
“你有什么事?”程嘉敏有些不耐烦,“何锦秋家里头出了事,最近请假了。”
家里出了事!
沈穗心都紧了下,“她人没事吧?”
“她男人在外面找了个人,怀里头还抱着个小的,你说她人有没有事?”程嘉敏掩不住的嘲弄。
工作上两人旗鼓相当,可家庭方面,自己可胜过何锦秋太多。
何锦秋可是从北方远嫁过来的。
如今闹到这地步,怕不是要离婚收场。
离了婚,她还会在厂里继续干吗?
“你是何锦秋的客户吗?要是有什么订单的话尽快了结,不然亏了钱什么的,可别怪我没提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