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73章 德川幕府和满清

小说: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作者:听风煮雨夜 更新时间:2025-02-04 20: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庄远道闻言,却只是不屑的嗤笑一声道。

  “呵呵,是吗?”

  “本官看却是不尽然。”

  “打不动的只是尔等清妖,我大唐,还是能打的。”

  这话庄远道说的很是自信。

  “我大唐仅用几千人就能打下大沽口,打下天津,若非王上心系赈灾,只要随便再派兵增援一下大沽口,京城很快就是我大唐的了。”

  庄远道这话非但是在显摆唐军的战斗力,更多的还是在用天津来威胁清廷,告诉清廷的使团,老子是有能力威胁你的京师的。

  迫使清廷使团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落入下风。

  庄远道此言一出,宝鋆和沈桂芬两人便是当即脸色一沉。

  宝鋆眉头蹙起,开口反驳。

  “庄大人这话不对。”

  “天津那边的战事,若非我大清想要和谈,不想战端继续扩大,仅凭尔等之数千兵马,想要占稳天津,是绝不可能的。”

  沈桂芬也是忙开口附和,表示我大清若想收复天津,必然是可以做到的。

  庄远道不屑的嗤笑一声。

  “既然贵方以为我自己可以从我大唐手上夺回天津。”

  “那不妨一试!”

  “我们这边可以等你们试完再接着谈。”

  据庄远道所知,这段时间以来,大唐没少通过海运往天津运输军械粮草,加固天津的城防。

  现如今天津的防务,绝对能够称得上一句固若金汤。

  唐军刚攻占天津的时候,清军都无力收复天津重镇,就更别说是现在了。

  唐军这段时间在天津可不是吃干饭的。

  宝鋆和沈桂芬闻言,脸上的表情都是一滞。

  庄远道说话实在太直接!

  但却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不服就打,这是双方有争端时,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只可惜,这个方法虽然简单有效,但清军却用不了。

  深吸一口气,宝鋆按捺住自己的怒火,开口说道。

  “既然本官今日特地前来,便是有诚意想要和大唐和谈的。”

  “希望大唐这边也能有诚意一些。”

  宝鋆的话语中,已然隐隐有了服软的意思。

  “还请庄大人直言,贵方究竟想要什么,才肯和我大清讲和。”

  庄远道闻言,伸出三根手指道。

  “第一,清国方面需要为炸毁黄河大堤,以至黄河改道之事,向我大唐做出赔偿,赔偿金额合计银元一亿块。”

  “第二,清国皇帝需昭告天下去皇帝位,并向我大唐称臣。”

  “第三,清国需全面退出关内,并割让辽东半岛给大唐,向大唐求和。”

  “唯有如此,大唐方会考虑答应停火。”

  很明显,庄远道在狮子大开口。

  虽然他知道满清不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提出来试一试。

  万一对方就答应了呢?

  反正现如今的战场上,是唐军占优,谈判的主动权在唐军手上。

  既然如此,庄远道自然不怕谈崩。

  听完大唐这边提出的三个条件,宝鋆和沈桂芬两人皆是忍不住面面相觑。

  旋即,他们心中便燃起了怒火。

  沈桂芬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不可能!”

  “这样的条件我大清绝对不可能答应!”

  沈桂芬的情绪很是亢奋,他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

  一旁的宝鋆也是沉着脸说道。

  “我大清对于和谈是有诚意的。”

  “希望大唐方面能够提出些有切实意义的要求,不要和我等开玩笑。”

  庄远道见此,直接翘起了二郎腿,神色不屑的反问道。

  “是吗?”

  “那不知清国方面可以接受什么条件?”

  宝鋆闻言,当即知道有的谈,脸色稍有好转,然后说道。

  “对灾区进行赔偿可以,但一亿两白银不可能。”

  “大清这边最多能出一百万两。”

  银元是大唐的说法,满清那边自然是继续用两来表示单位。

  一亿两白银满清能拿得出来吗?

  答案是肯定的。

  满清八旗搜刮天下财富二百年,从上到下都可谓是肥的流油。

  只要八旗肯出钱出力,别说一亿两白银,即便翻个几倍,也能拿的出来。

  但问题是,大清是爱新觉罗家的大清,凭什么要八旗出钱来保大清?

  这是不可能的!当然,皇帝其实也是有钱的。

  不说别的,光是那紫禁城和圆明园内的珍宝,只要奕能舍得发卖,所获也将不计其数。

  但还是那句话,大清是八旗共同的大清,凭什么光他爱新觉罗家出钱来保?

  可话又说回来,满清即便能拿得出一亿两白银,必然也不可能真的给大唐。

  他们拿来犒赏军队,购置军火,开垦关外不香吗?

  干嘛平白给了大唐这个敌人!

  一百万块银元,就是当前满清的底线。

  宝鋆继续说道。

  “第二,大清皇帝不可能退位称臣,最多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至于说第三点,大清可以退出关外,但不是现在。”

  “大清最少需要十年时间来做迁移工作。”

  “并且,关外乃是我大清的龙兴之地,无论如何,大清也不可能割让关外的土地给唐国,这点没得商量。”

  庄远道闻言,却只是冷哼一声说道。

  “看来贵方对于停火谈判,是真的很没诚意。”

  “以上的三个条件,是停火谈判的基础,若贵方不愿答应,那便不必谈了,大家继续在战场上见分晓吧。”

  “……”

  双方的谈判使团激烈的争吵,围绕着几个条件,不断的来回拉扯。

  随着争吵,谈判的条件也是开始逐渐向着双方的心理预期而去。

  ……

  与此同时,李奕也是在自己的行辕内接见了德川幕府派来的特使幕府老中堀田正睦。

  看着自己对面这个穿着武士服,剃着月代头的小鬼子,李奕抬手示意对方坐下,然后说道。

  “首先,孤要代表灾区的百姓,向日本方面的无偿捐助,表示感谢。”

  “大唐和日本之间有着非常深厚的传统友谊,对此,孤很是珍视,并由衷的希望双方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堀田正睦闻言,当即下拜道。

  “能得王上盛赞,幕府上下不胜感激。”

  “日本愿与大唐万世修好,永不犯刀兵。”

  李奕笑呵呵的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他又继续说道。

  “使者此来的目的,孤已大致知晓。”

  “不管是幕府方面想要向大唐派遣遣唐使,亦或是想要大唐帮助幕府编练新军的事情,看在大唐和日本之间深厚的传统友谊的份上,这些事情大唐都可以答应。”

  堀田正睦闻言,当即十分振奋的下拜道。

  “外臣多谢王上隆恩。”

  “等到消息传回日本,幕府上下必然对大唐之恩典铭感五内……”

  李奕闻言,却只是摆手说道。

  “但是,孤这边有一件事情,尚需幕府协助。”

  堀田正睦闻言,当即说道。

  “还请王上示下,大唐但有所求,只要幕府能够做到,绝不推辞。”

  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越南不臣,悖逆大唐,孤决议征之。”

  “希望能够从日本方面借兵,从征越南.”

  “幕府方面不是想要大唐帮助幕府训练新军吗?新军想要成型,光在训练场上训练可不够。”

  “一支军队想要完成蜕变,还需上战场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才行。”

  “这次从征越南,就是幕府新军经历血与火锻炼的一次机会……”

  李奕的目的很明显,他要拉日本入伙,一起去打越南。

  而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一是因为唐军现在的兵力并不富裕。

  集中精锐主力,去打下越南的几座重镇不是问题。

  但是,打下越南的重镇之后,对城市外的乡野地区的清扫,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才能完成。

  且在这个过程中,估计伤亡还不会小。

  所以,李奕准备要拉小鬼子入伙,等唐军打下越南的重镇之后,让小鬼子去打治安战,去和猴子在越南的丛林里拉锯换命。

  进而减少唐军的兵力投入,以及伤亡。

  也就是让小鬼子去帮大唐攻占越南。

  除此之外,李奕也有想要借此扶持一下德川幕府的意思。

  举个不算恰当的例子,日本的德川幕府,就相当于是中国的满清。

  不打掉德川幕府,日本即便建立新军,搞工业化改革,甚至是建立新式学校,那也不过只是一个翻版的满清。

  甚至还不如满清!

  满清好歹也完成了中央集权。

  而幕府的**体制压根连中央集权都算不上,而是幕府与地方大名共治,很多地方强藩都具备相当大的实权。

  甚至随时可以拉起军队和幕府开干!

  且幕府头顶还有一个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天皇在。

  这也就使得德川幕府这个政权从根子上就先天不足,从建立的那一刻起便决定了他压根就不具备将整个日本进行整合,然后开始对外扩张的能力。

  德川幕府即便完成改革,他们的主要精力也不会放在对外扩张,而是会放在对内镇压上。

  所以,历史上的日本才会需要先倒幕,然后再进行明治维新中央集权,然后才能集中资源搞发展,最终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而李奕现在所要做的,便是扶持德川幕府,通过扶持德川幕府,来加剧日本内耗,打压日本的发展,掐断日本的未来,将日本变成大唐的忠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