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四百六十章 回纥骑兵进入唐境,合黎山之战

小说:大唐天将军 作者:落叶凋谢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0:44 源网站:2k小说网
  “把握好时间,立刻按照枢密使的计划布置。白亭海以北的回纥轻骑,驱九留一,让他们得以知晓我军主力的动向。”

  李瑄赞同封常清的建议。

  但现在还不能动,得等到居延海再传来消息后,唐军才可以“顺理成章”的撤兵。

  “臣等遵旨!”

  众将领旨道。

  ……

  居延海。

  曾经无边无际的居延海,因黑河水系东移变迁及上游农田灌溉截流等影响,湖面萎缩为东、西两个湖泊,古居延城消失。

  即便如此,大唐居延海还能维持住一定程度的战略。

  新建立的居延军城,夯土城墙高达两丈五尺。

  里面各类仓库一应俱全,可以容纳上万人。

  在居延城外,有一个个军屯,还有牧场,以减少朝廷的供给。

  毕竟凉州城距离此一千七百多里,运输物资麻烦。

  “轰隆隆!”

  居延海北方,尘土飞扬,万马奔腾。

  回纥的狼头大纛,在迎风飘荡。

  放眼望去,全气势汹汹的回纥骑兵。

  为首者,正是莫贺达干所推荐的顿桑特勤。

  他是草原中赫赫有名的回纥王室猛将。

  与回纥骑兵随行的,还有上万匹备用马,以及一些牛羊,携带有大量物资。

  所以顿桑特勤的行军速度并不快。

  从大唐发现顿桑特勤的骑兵,到顿桑特勤到达居延海,用了近四天的时间。

  “回纥骑兵已至居延海,大概两万余骑,快去白亭海禀告至尊……”

  宁寇军的军长向斥候吩咐道。

  然后又道:“准备死守居延城,以免回纥强攻。”

  “遵命!”

  宁寇军的诸校、尉领命。

  城外的牲畜、战马都已经运送到城内。

  他们收到军令,不得出居延城。

  居延城专门引有护城河,以居延城的五千士卒,凭借强弩和收集的雷石滚木,回纥想攻破非常困难。

  毕竟回纥人本就不善于攻城,只有最普通的攻城器械。

  如果回纥死磕居延城,正中唐军下怀。

  大唐可以改变方略,在回纥骑兵头破血流的时候,从合黎山一带支援。

  “唐军怎当缩头乌龟,不怕我们南下踏入他们的疆土吗?”

  居延城北仅三里的地方,顿桑特勤骑在战马上,遥望城墙。

  本以为他们到来时,唐军为防止回纥入疆土,会出骑迎战。

  哪怕是轻骑追逐游射。

  回纥骑兵最烦的就是唐军缩在城池中。

  据他们所知,居延城留守的唐军不少,强攻非为上策。

  若短时间内未攻下居延城,将耽误他们的战略。

  “回特勤,我军精骑席卷,唐军不足力战,所以据守居延城才是明智。此时,居延海唐军已向白亭海方向求援。”

  回纥此行的副将向顿桑特勤回答道。

  “照你说,我军是否先拿下居延城?将后顾之忧除去!”

  顿桑特勤向副将询问道。

  “城上人头攒动,拥有强弩,不能强攻。否则会贻误战机。”

  副将向顿桑特勤回答道。

  他是移地健的心腹,一切以突入大唐境内,截断丝绸之路,使唐军回援为主。

  在他看来,进攻居延城太勉强了。

  “我们寇掠河西走廊,突围时若被居延海的骑兵截断,后果不堪设想。”

  顿桑特勤虽然勇猛无畏,是十姓回纥排行前三的猛将。但他要为麾下儿郎们考虑。

  踏入龙潭虎穴,尽可能地将一部分儿郎带回去。

  “我们不管不顾,直接从居延城下南下,或许能将城中唐军引出来。”

  回纥副将如此回答。

  “好,试一试。”

  顿桑特勤也认为唐军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顺着张掖水,南下至张掖。

  “呜呜……”

  号角声吹响,回纥骑兵洪流迅速南下。

  “胆小鬼,懦夫……”

  “唐狗,出来受死!”

  “原来唐军徒有虚名,只会在城中当缩头乌龟。”

  “我们要去凉州城抢金银珠宝,抢粮食,抢他们白嫩的女人……”

  “哈哈……”

  他们路过居延城的时候朝着居延城扬刀狼嚎,对城上的唐军疯狂嘲讽,污言秽语。

  本来对这一战还没有自信。现看到宁寇军据守不出的怂样,顿时升腾起莫大的底气。

  原来唐军不过如此。

  回纥精骑南征北战,比唐军更有勇气。

  这个时候。就是天可汗到来,也得被他们抽一巴掌。

  “咻!”

  顿桑特勤还向着城楼方向射一支箭矢。

  虽箭矢的力道无法射到城楼上,但这是对唐军的羞辱。

  目视敌人进入疆土,屁都不敢放一句。

  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情吗?

  唐军的普通士卒忿忿不平,但军长却保持定力。

  他们的任务不是这些。

  别看回纥骑兵现在叫得欢,翻越合黎山的时候,将是回纥的坟墓。

  届时,他们宁寇军就能阻断回纥后路,将回纥骑兵全部留下。

  就这样,回纥顺着居延古道,一路奔行数十里……

  “居延城唐军是否追来?”

  日落黄昏,顿桑特勤向副将问道。

  “回特勤,唐军还龟在居延城中,连探马都未派出。”

  回纥副将尴尬地回道。

  他一直以为唐军就算不正面迎击,也会派兵在他们后面骚扰,阻碍他们南下的步伐。

  他们设计将居延海的唐军骑兵铲除,将来突围时就不再有后顾之忧。

  没想到唐军一龟到底,让回纥骑兵骑虎难下。

  顿桑特勤和回纥副将都清楚此行将面对围追堵截,九死一生。

  若后路被居延海骑兵阻断,那就是十死无生。

  “不管了,全力南下,进攻张掖,兵逼凉州。”

  “怀仁可汗建立回纥,使十姓一统,取代突厥;英武可汗强大回纥,有如今的幅员辽阔。现两位大可汗都已归天,我们不能让这份基业,毁在我们的手中。”

  “现回纥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应当机立断,策应大可汗所率领的主力。天神会保佑我们!”

  顿桑特勤拔出刀,沉声说道。

  他明白当前的处境。

  大可汗用他,是看中他的勇气。

  不能再犹豫了。

  “末将赞同。”

  回纥副将只能认同顿桑特勤的话。

  现如今,唯有一拼。

  当天安营扎寨后,翌日一早,回纥全力南下。

  由于居延古道路途艰难,回纥大军用了十三天时间,才到达合黎山。

  传说中,合黎山即是上古时期的昆仑山,为上古华夏族传说中神话人物生活的仙境。

  由于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所以合黎山又被称为人祖山。

  大禹也曾导弱水至于合黎。

  这是华夏自古不可或缺的山脉。

  此时此刻,截断合黎山的居延古道山口,二百多名唐军立栅栏驻守。

  距离此地十几里外的谷地,一座座营垒布置,郭虚己已经赶到这里,亲自指挥步兵,利用险要,伏击回纥于合黎山外,以保住河西走廊的繁华地带。

  “报……回纥骑兵距离前方山口只有二十五里左右……”

  探马向郭虚己禀报道。

  “全军备战!”

  郭虚己下达军令。

  现郭虚己麾下的步兵超过两万,骑兵两千。

  还征调河西诸胡五千胡骑。

  拥有神臂弩三千张,擘张弩两千张。

  相比于初来乍到的回纥骑兵,唐军对合黎山的地形了如指掌。

  “诸位将军,回纥骑兵入合黎山,为死路一条。西汉的时候,霍去病在合黎山一带歼灭匈奴三万余人,俘虏两千。以使华夏奠定河西,武功威名至今流传。”

  “今我们再次于合黎山与游牧胡部战,应不减先人的风采。至尊在白亭海等待我们的胜利。为军功和荣誉而战吧……”

  在大军调动前,郭虚己召集所有少尉以上的军官,鼓舞军心。

  一定要领导好麾下步卒,按计划行事,痛击胡骑。

  他们要的不是“胡骑铩羽而归”,而是像霍去病一样,完成一次歼灭战。

  “末将遵命!”

  将校们拱手领命,士气高昂。

  本以为征伐草原,没有他们步兵的功绩,还为此郁闷。

  没想到回纥送上门来。

  得到调兵命令后,哪怕是远在敦煌的步兵,也以最快速度整备好物资,急行军赶到合黎山。

  为防止有回纥细作。

  唐军征调步兵的时候,就开始封锁合黎山等任何可以离开河西走廊的通道。

  地方上,设计关卡,核实任何一名商人的身份。

  如果是回纥人,哪怕是清白的商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囚禁再说。

  等战后再释放。

  ……

  “启禀特勤,前方古道山口,有唐军设计到栅栏。他们还在布置鹿角,阻碍我部行军。”

  探马向顿桑特勤禀报。

  “唐军人数是多少?”

  顿桑特勤又道。

  “大概二百余人。”

  探马回答。

  “哈哈……唐军仓促组织,二百多人,岂能阻止我两万勇士。大军速行,强行将唐军栅栏冲破。”

  顿桑特勤大笑一声。

  唐军发现他们很正常。

  他们认为,在十几天时间内,唐军最多调遣数千兵马阻碍,这对他们不足为惧。

  回纥副将也没有说什么。

  到了这一步,他们携带的牛羊都快被吃完了,没有退路可言。

  回纥骑兵浩浩荡荡地到达合黎山第一个明确的山口。

  山口起伏超过数十丈,唐军的二百多士卒显得太稀少。

  栅栏看似布置的严密,鹿角也有三重,但二百名唐军无法有效守卫。

  “进攻!”

  回纥骑兵想直接冲过去是不可能的,顿桑特勤挑选数百名勇士下马,持长矛和盾牌,向唐军进攻。

  又令上千名弓箭手掩护。

  一旦靠近,就向唐军抛射箭矢。

  唐军在山口只有二十架强弩,其余都是弓箭,盾牌。

  由一名营长指挥。

  “不要乱,准备用盾牌防御箭矢。待回纥兵毁掉鹿角后,立刻撤退。”

  营长镇静自若地安抚麾下。

  麾下士卒在栅栏前,将强弩举起。

  “嘣……”

  回纥士卒距离唐军百步的时候,唐军率先发动神臂弩。

  几名没有盾牌的回纥士卒应声而倒。

  可惜唐军的强弩太少,不仅没使回纥士卒畏惧,反而使他们奔跑的速度更快。

  他们挺着矛,眼神凶狠。

  “嗖嗖嗖……”

  唐军弓箭手开始抛射,依旧无法对回纥士卒造成大伤害。

  换来的却是回纥上千名弓箭手的一齐抛射。

  使唐军不得不放弃强弩,弓箭。

  蹲在盾牌下面。

  回纥士卒趁此时机,来到鹿角旁,开始合力挑开扎在泥土中的鹿角。

  由于回纥士卒距离唐军太近,回纥弓箭手不敢再进行抛射,以免误伤。

  不远处回纥骑兵的加油喝声,震动山谷。

  唐军借此机会,弓箭手、强弩手齐射,杀伤数十人。

  但一个个鹿角被回纥士卒毁掉,他们眼看就要冲到栅栏前。

  “撤退!”

  唐军营长知道不能再挡,下令撤退。

  不少唐军还将强弩和弓箭丢下,一副丢盔弃甲的模样。

  “唐军果然胆小!毁坏栅栏,立刻追击!”

  顿桑特勤下达命令。

  “特勤,山谷险地,小心埋伏。”

  回纥副将向顿桑特勤劝道。

  他觉得唐军撤退地太利索。

  “我军出其不意南下,唐军来不及调兵,应迅速翻过合黎山。”

  顿桑特勤不以为然。

  唐军只有二百余人,他们两万大军,唐军若坚守才是**。

  “为以防万一,先派一部为前锋,为主力探路。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谨慎起见,回纥副将向顿桑特勤建议。

  “就依你所言!”

  顿桑特勤觉得副将言之有理。

  “咔嚓!”

  将唐军的栅栏全部推倒后,回纥只能看到唐军的背影。

  一队一千人的回纥骑兵,大吼着追击唐军。

  唐军放弃兵器,拼命地逃跑。

  好在山口使回纥骑兵无法狂奔。

  “咴……”

  当到达一个拐口时,回纥奔跑的战马扬蹄惨叫,将十几名回纥骑兵甩下马。

  更有几名战马打滚栽在地上,爬不起来。

  “不好,是唐军的铁蒺藜。”

  回纥将领连忙勒马。

  即便如此,依旧有数十骑踏上满地的铁蒺藜,步入后尘。

  回纥前锋的其他骑兵这才停下。

  原来唐军将铁蒺藜上撒有黄土和青草。

  唐军逃兵绕着铁蒺藜而过,回纥骑兵防不胜防。

  唐军也因此逃脱回纥骑兵的追击。

  “唐军这是在拖延我们南下河西走廊的步伐,速速清理铁蒺藜,为主力趟开道路。”

  顿桑特勤似乎明白唐军的目的。

  唐军只要拖住他们的步兵,调援军回来,就可以将他们扼杀。

  顿桑特勤的目的是冲到河西走廊的旷野上,大杀四方,吸引唐军骑兵回援。

  若唐军只是步兵就将险要堵住,让他们无法到达河西走廊。

  那么大可汗的计划就会失败,回纥将灭亡。

  用半个时辰,回纥士卒才将铁蒺藜全部清理。

  但之前的唐军已经跑没影,他们无法再追上。

  前锋再次开动,不足二里。他们又被铁蒺藜拦住。

  回纥又得耗费时间去清理铁蒺藜。

  不久后,又遇到大唐设立的陷马坑。

  一处不是很显要的山谷,唐军又有数百人埋伏,向回纥前锋丢雷石滚木,杀死杀伤数十骑。

  正是因为不太险要,雷石滚木大部分都能躲避。

  “这是唐军心虚的表现。他们没有多少士卒,只能像苍蝇一样烦人。让前锋不要怕死,主力跟进,尽快冲入河西走廊,那里任我们驰骋……”

  顿桑特勤反倒是心安。

  他令大军紧跟着前锋。

  让前锋付出一点代价,为主力铺路。

  一旦到达河西走廊,唐军的步兵根本拦不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