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啊,您看哈,如今您所居住的这皇宫,还是前朝遗留下的,虽说自太上皇建国至今,每年也多有修缮,但总归不是新皇宫您说呢?”
“如今别说是长安周边,便是关内道以南如岐州、华州等地的百姓们,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百姓们都盖起了崭新的砖瓦房,不少添丁多的更是早早的盖了好几间呢。”
工部尚书段伦上前一边说着,一边还时不时眼神示意一下周围的几个同僚。
众人又是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殿下,以前咱大唐立国不久,还有突厥袭扰和威胁,自是国库空虚,内外吃紧,如今新政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您功不可没啊。”
“该当盖个新的皇宫了。”
李承乾左右看看。
甘露殿本身乃是自家父皇的寝殿,平日也作为御书房和亲信们私下议事的场所,尽管也依旧是沿用的前朝的宫殿。
但各种设施却是在自家父皇的装点下,看起来颇让人感到舒心。
古朴的梁柱上雕刻着精致的龙凤图案,金碧辉煌的藻井下,一盏盏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殿内陈设着精美的瓷器和古董,自从大唐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后,甘露殿和皇宫里的窗户也早就换成了玻璃窗,晌午的阳光照进殿内,让每一处细节更显皇家的尊贵与雅致。
“嘶......你们觉得这皇宫不好吗?孤觉得很不错啊。”
李承乾没觉得有什么重建皇宫的必要。
他好似没有看到房玄龄等人苦涩又无奈的表情,叹息一声。
“诸位也是我朝廷的肱骨,孤知道诸位是关心孤,想要让孤过得舒坦些,但眼下的日子孤很满意,政务不少,但也好在有几个弟弟帮衬,倒也能够接受。”
“朝廷不算太有钱,但孤若是想做什么,想要征讨哪里却也是轻轻松松。”
“新罗和高句丽那边正在逐步被我真正的大唐纳入囊中,倭国成了我大唐的矿场,还有高原吐蕃,戒日等国也正在被我大唐抽取精血,孤觉得这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坦。”
他笑了笑,脸上是毫不作假的真诚笑容。
“皇宫是前朝的又如何?孤和孤的母后,还有弟弟妹妹们不也住得很好?”
“若是孤嫌弃这前朝遗留下来的宫殿,那是不是也该嫌弃那些前朝遗留下来的百姓?”
他说着,目光看向此刻几人之中,从前朝就为官的王珪、裴寂还有萧瑀几人。
“王老,还有魏国公、宋国公你们也是前朝延续至今的老臣,尤其是宋国公更是与孤也算沾亲带故,难道宋国公觉得,孤应该厌弃你们吗?”
几人顿时老脸动容,眼中更是蓄满激动的泪光。
呜咽一声,竟是扑通的跪在了李承乾的面前。
“殿下.......臣,臣惭愧!”
“臣,臣等只是不想殿下您,您吃苦......古来帝王,若有人能将这天下治理得有殿下您三分,不,一分!他们都必定要大兴土木,设奇观,不过是新修一座皇宫罢了,您值得啊!”
“是啊殿下,先不说您已经下令全国不得征发徭役,便是百姓们听说了您要修建新皇宫,也断然不会有人说什么的啊!”
百官激动的不能自已。
人群的后面,今日同样上朝后一同前来甘露殿的太子少师孔颖达,以及太子少傅虞世南,两人更是连连感叹。
“殿下之贤明,绝非古之圣贤可比......”孔颖达感叹一声。
老泪纵横。
“殿下乃真为民之贤,行之可见,言之可闻。”虞世南这个名义上李承乾的老师之一,如今在面对那桌案前的学生,竟也是升起了一股强烈的钦佩之情。
甘露殿内,李承乾让王德给一众肱骨老臣们看座倒茶。
站起身踱着步子,来到了一旁甘露殿的一幅巨大堪舆图前。
负手而立,少年英姿,明明只是站在了一幅堪舆图前,却是让刚刚坐下的房玄龄等人,有种屹立于泰山之巅,陪同这位储君殿下,俯瞰苍生的豪迈之感。
“孤知晓诸位的想法,无非就是担心孤的那些弟弟们一个个的府邸奢华,家仆无数,最后反倒显得还住在前朝皇宫的孤落了下乘,引得民间议论。”
李承乾微笑着回头看着又慌忙站起来的众人,一只手在面前一幅堪舆图前一挥。
满是傲然神气。
“谁说孤的皇宫寒酸了?这天下便是孤的皇宫,百姓三餐之乐胜却孤食御膳珍馐之乐,江水湖河福泽两岸万灵,莫不比孤宫阙海池之盛?”
李承乾摇摇头,想到今年财政竟然能宽裕出来一亿两千万唐元的预算,能够让大唐舰船下饺子一般,把大唐星辰日月旗插遍世间所有土地,整个人的心情就愈发的唯美起来。
他回头,看着神色灰败,一个个惭愧又是羞赧的大臣们,微微一笑。
“诸位,天下黔首百姓当为孤皇宫之青砖汉瓦,诸位牧民英杰可为孤四方宫墙,重修皇宫之事不必再提......”
当百官们从皇宫中走出的时候,一个个皆是神色复杂,羞愧难当。
他们彼此对视几眼,张了张嘴,最终却也是什么都没说,带着一肚子复杂难明的情绪,便是各自归家。
翌日,礼部尚书唐俭刚刚上值衙门,便看到太子殿下的贴身太监王公公,竟守候在门前,不由心头一紧,赶忙上前。
“王公公,可是太子殿下来了?若是有事,招呼老夫一声便是,哪里用得着亲自来礼部......”
王德笑了笑,将手中一卷东西递给对方。
“殿下并未前来,不过,昨日几位大人所言之事让殿下思之再三还是觉得心有不妥......”
唐俭一喜:“可是殿下答应了重修皇宫?”
王德笑着摇摇头,指着递给对方的那卷东西:“此乃殿下昨夜有感所作,交于礼部,刊印登报,同时也是告诫百官殿下之心。”
王德说着,行礼之后便是快步离开,独留下唐俭愣在当场。
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将手中的文卷展开。
遒劲锋锐的太子笔迹,映入眼帘的一行题目,便是让唐俭身上汗毛都竖了起来。
《江山宫赋》......
“孤闻昔者秦帝筑阿房,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然朱甍碧瓦终化焦土,椒兰金玉竟成劫灰。今朕观宫阙巍巍,忽有所悟:夫帝王之宫岂在砖石乎?”
“如今别说是长安周边,便是关内道以南如岐州、华州等地的百姓们,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百姓们都盖起了崭新的砖瓦房,不少添丁多的更是早早的盖了好几间呢。”
工部尚书段伦上前一边说着,一边还时不时眼神示意一下周围的几个同僚。
众人又是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殿下,以前咱大唐立国不久,还有突厥袭扰和威胁,自是国库空虚,内外吃紧,如今新政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您功不可没啊。”
“该当盖个新的皇宫了。”
李承乾左右看看。
甘露殿本身乃是自家父皇的寝殿,平日也作为御书房和亲信们私下议事的场所,尽管也依旧是沿用的前朝的宫殿。
但各种设施却是在自家父皇的装点下,看起来颇让人感到舒心。
古朴的梁柱上雕刻着精致的龙凤图案,金碧辉煌的藻井下,一盏盏宫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殿内陈设着精美的瓷器和古董,自从大唐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后,甘露殿和皇宫里的窗户也早就换成了玻璃窗,晌午的阳光照进殿内,让每一处细节更显皇家的尊贵与雅致。
“嘶......你们觉得这皇宫不好吗?孤觉得很不错啊。”
李承乾没觉得有什么重建皇宫的必要。
他好似没有看到房玄龄等人苦涩又无奈的表情,叹息一声。
“诸位也是我朝廷的肱骨,孤知道诸位是关心孤,想要让孤过得舒坦些,但眼下的日子孤很满意,政务不少,但也好在有几个弟弟帮衬,倒也能够接受。”
“朝廷不算太有钱,但孤若是想做什么,想要征讨哪里却也是轻轻松松。”
“新罗和高句丽那边正在逐步被我真正的大唐纳入囊中,倭国成了我大唐的矿场,还有高原吐蕃,戒日等国也正在被我大唐抽取精血,孤觉得这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舒坦。”
他笑了笑,脸上是毫不作假的真诚笑容。
“皇宫是前朝的又如何?孤和孤的母后,还有弟弟妹妹们不也住得很好?”
“若是孤嫌弃这前朝遗留下来的宫殿,那是不是也该嫌弃那些前朝遗留下来的百姓?”
他说着,目光看向此刻几人之中,从前朝就为官的王珪、裴寂还有萧瑀几人。
“王老,还有魏国公、宋国公你们也是前朝延续至今的老臣,尤其是宋国公更是与孤也算沾亲带故,难道宋国公觉得,孤应该厌弃你们吗?”
几人顿时老脸动容,眼中更是蓄满激动的泪光。
呜咽一声,竟是扑通的跪在了李承乾的面前。
“殿下.......臣,臣惭愧!”
“臣,臣等只是不想殿下您,您吃苦......古来帝王,若有人能将这天下治理得有殿下您三分,不,一分!他们都必定要大兴土木,设奇观,不过是新修一座皇宫罢了,您值得啊!”
“是啊殿下,先不说您已经下令全国不得征发徭役,便是百姓们听说了您要修建新皇宫,也断然不会有人说什么的啊!”
百官激动的不能自已。
人群的后面,今日同样上朝后一同前来甘露殿的太子少师孔颖达,以及太子少傅虞世南,两人更是连连感叹。
“殿下之贤明,绝非古之圣贤可比......”孔颖达感叹一声。
老泪纵横。
“殿下乃真为民之贤,行之可见,言之可闻。”虞世南这个名义上李承乾的老师之一,如今在面对那桌案前的学生,竟也是升起了一股强烈的钦佩之情。
甘露殿内,李承乾让王德给一众肱骨老臣们看座倒茶。
站起身踱着步子,来到了一旁甘露殿的一幅巨大堪舆图前。
负手而立,少年英姿,明明只是站在了一幅堪舆图前,却是让刚刚坐下的房玄龄等人,有种屹立于泰山之巅,陪同这位储君殿下,俯瞰苍生的豪迈之感。
“孤知晓诸位的想法,无非就是担心孤的那些弟弟们一个个的府邸奢华,家仆无数,最后反倒显得还住在前朝皇宫的孤落了下乘,引得民间议论。”
李承乾微笑着回头看着又慌忙站起来的众人,一只手在面前一幅堪舆图前一挥。
满是傲然神气。
“谁说孤的皇宫寒酸了?这天下便是孤的皇宫,百姓三餐之乐胜却孤食御膳珍馐之乐,江水湖河福泽两岸万灵,莫不比孤宫阙海池之盛?”
李承乾摇摇头,想到今年财政竟然能宽裕出来一亿两千万唐元的预算,能够让大唐舰船下饺子一般,把大唐星辰日月旗插遍世间所有土地,整个人的心情就愈发的唯美起来。
他回头,看着神色灰败,一个个惭愧又是羞赧的大臣们,微微一笑。
“诸位,天下黔首百姓当为孤皇宫之青砖汉瓦,诸位牧民英杰可为孤四方宫墙,重修皇宫之事不必再提......”
当百官们从皇宫中走出的时候,一个个皆是神色复杂,羞愧难当。
他们彼此对视几眼,张了张嘴,最终却也是什么都没说,带着一肚子复杂难明的情绪,便是各自归家。
翌日,礼部尚书唐俭刚刚上值衙门,便看到太子殿下的贴身太监王公公,竟守候在门前,不由心头一紧,赶忙上前。
“王公公,可是太子殿下来了?若是有事,招呼老夫一声便是,哪里用得着亲自来礼部......”
王德笑了笑,将手中一卷东西递给对方。
“殿下并未前来,不过,昨日几位大人所言之事让殿下思之再三还是觉得心有不妥......”
唐俭一喜:“可是殿下答应了重修皇宫?”
王德笑着摇摇头,指着递给对方的那卷东西:“此乃殿下昨夜有感所作,交于礼部,刊印登报,同时也是告诫百官殿下之心。”
王德说着,行礼之后便是快步离开,独留下唐俭愣在当场。
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将手中的文卷展开。
遒劲锋锐的太子笔迹,映入眼帘的一行题目,便是让唐俭身上汗毛都竖了起来。
《江山宫赋》......
“孤闻昔者秦帝筑阿房,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然朱甍碧瓦终化焦土,椒兰金玉竟成劫灰。今朕观宫阙巍巍,忽有所悟:夫帝王之宫岂在砖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