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炮研究基地。

  刘旭热情的招待了张硕一行人,带着他们去看了最完备的离子炮样机,详细介绍了离子炮的性能,并参观了信息和资料室。

  中途也介绍了离子炮详细的参数。

  张硕对于离子炮打击后遗留的残骸检测数据很感兴趣,他看了好几份详细报告。

  当正看一份报告的时候,刘旭忍不住犹豫开口,“张硕教授,这次你来是……”

  “想看一下新的研究是否可行。”

  “什么研究?”

  “利用原子核核力拆分来制造贵金属材料。”

  张硕说完看向了刘旭。

  刘旭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旋即犹豫着说了句,“这个……不可行吧?”

  “你们试过?”

  “试过!”

  刘旭很认真的点头,并解释道,“原子核核力拆分,可以让元素特性发生变化。”

  “我们最初就想到是否能够在残留物中检测到贵金属,后来根本没有发现。”

  “我们还做过针对性的实验,在目标位置放置了大量的汞化合物,希望能制造出金元素。”

  “几次实验下来,发现残留物中金元素的含量极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他说的非常肯定,显然不只是做了一次实验。

  其他几个研究员也开口道,“我们试过好几次了,根本不行。”

  “从理论上来说,大原子受到反应影响很小,强度低的时候,汞元素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是强度高,把控就很难,汞会受到影响,但反应比率不可控……”

  一群人连续说了好半天。

  在离子炮的实验阶段,他们就试着看能否制造出贵金属,而每一次实验也会对残留物进行详细的检测,就发现大原子受到反应影响很小,也试过强度高的情况,结果一次高强度轰击中,汞元素受到的影响不小,但所制造的金元素稀少到可怜,连一克都没有产生。

  当离子炮发射的强度高,成本也会大大提高,再加上装置损耗、能源损耗,即便一次性制造百克金元素,依旧是个亏本买卖。

  张硕耐心的听着点头,随后道,“我也只是想试试而已,如果能研究出这个技术就太好了。”

  “我们最开始就想到了。”刘旭道,“贵金属制造啊,若是能直接制造,都可以直接改变世界,还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张硕边和刘旭说着,也边建立了一个任务--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制造贵金属元素。

  【条件不足,建立失败!】

  他顿时凝露了眉头,仔细思考了一下,再试着建立了一个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原子核核力拆分制造金元素(难度评估:B)。】

  (任务可提升至A级。)

  【进度:15.372%。】

  (任务可取消,目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170。)

  “任务可提升?”

  “A级?”

  “是因为……效率?”张硕想一下就明白原因了,制造金元素有一个效率问题。

  如果是追求更高的效率,任务难度就会不断提升。

  A级,效率肯定是非常高的。

  现在是B级难度,效率相对还是比较低,但具体低到什么程度还是要实验来测定。

  不管怎么说,只要任务建立成功,也就代表研究是可以进行的。

  张硕顿时有了信心。

  之前建立贵金属的研究直接失败,大概是因为贵金属元素数量太多,有些超大原子的稀有金属,也根本不可能利用‘原子核核力拆分’制造出来。

  如果想制造,也许要‘原子核核力拆分’的逆反应,也就是原子再结合质子、中子,并形成更大的原子核。

  这就成了一个聚变的过程。

  在强力所带来的聚变反应方向上,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的研究,甚至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研究之所以选择金元素,并不是因为金元素价值高,而是金元素性态稳定,自然环境下能出现更多的单质,检测相对也比较容易。

  和其他的贵金属元素来说,金元素的原子核也不大。

  实际上,有很多比金贵重千百倍的元素物质。

  比如,钋。

  钋是公认价值最高的金属,它是一种放射性的元素,在自然界存在量极为稀少。

  钋的价格则极其昂贵,达到每克 3200亿元左右。

  这种元素物质主要用于制造高密度的α源、高强度的中子源等,并且具有强烈的毒性。

  其昂贵的原因主要是稀缺性以及提取和处理的难度极大,同时,其放射性也使得对它的研究和操作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人工提取成本非常高。

  还有其他好几种金属元素,都要比金昂贵的多。

  这些元素都有共同的特性--自然环境含量极低,并且都是超大原子物质。

  超大原子,就无法用原子核核力拆分技术制造出来了。

  ……

  在建立好任务以后,张硕就决定做实验试一下。

  他简单向上级打了报告。

  上级部门立刻让刘旭团队配合他的研究,同时也让刘旭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们进行过很多次实验,张硕过来也要进行同样的实验。

  换成张硕……

  就能行吗?

  刘旭下意识觉得是张硕不相信他们的实验数据,非要自己亲眼见证般的试一下看看。

  很快,他就不这么想了。

  张硕可不是直接进行实验,他是在任务有一定进展的前提下,进行了详细的数学计算分析,然后才能决定怎么去进行实验。

  首先,是氪币找方向。

  200科研币需求的B级任务,对张硕来说就是个小研究,氪币得到了明确方向以后,他很快就确定了实验目标材料。

  铅、汞化合物。

  铅化合物是非常便宜的,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汞化合物相对贵一些,但成本也是能接受的。

  在元素材料的选择上,成本也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考虑的是元素的稳定性,以及原子核在反应中受到的影响。

  汞最接近金,只需要损失一个质子,汞元素就能够变成金元素。

  铅,比汞的难度大一些,但铅材料非常的便宜,也可以当做是附带进行的实验。

  实验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是张硕带着薛柏坤、王强一起完成的,也是他们三人一起来到的实验基地。

  刘旭也参与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工作,但他只是做一些‘被交代的工作’,根本不明白原理是什么。

  然后,就拿到了实验基础的数据。

  刘旭也根据数据去为实验做准备。

  当进行实验准备的时候,基地里很多人也知道要进行的实验是什么,他们顿时带着惊讶讨论起来,“是要制造贵金属?”

  “准备汞化合材料,是制造黄金?”

  “我们已经试过了,而且试了好几个强度,残留物中金元素含量极低呀。”

  “每次都是这样,这次和前几次有什么区别吗?”

  “也许张硕教授只是想真正试试看?”

  这些讨论并没有影响实验准备,他们也看出了实验的不同。

  在准备铅和汞化合材料的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特殊的碳、硅元素混杂物,混杂物要放置在两种化合材料中,并进行均匀的搅拌。

  铅化合材料以及混杂材料,完全被打成了粉末状。

  汞化合材料,则成了凝固状的物质,看起来质地比较坚硬。

  混杂物,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基地里的研究员们看来,想高效率制造出金元素,就要找离子团强度的临界阈值。

  也就是,一定强度下,制造的金元素就会更多。

  实际上,并非如此。

  离子团强度的临界阈值很重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节材料,在调节材料的影响下,原材料保持‘临界阈值’反应强度的时间才会更多一些。

  这样才能制造出更多的金元素。

  虽然原理上听起来也不是那么复杂,但实际研究中,想到‘添加混杂材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科学研究灵感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是真正进行投入性研究,也许几十亿、上百亿,都不一定能有成果。

  在研究的中途要解决很多的问题——

  混杂物放什么?

  比例多少?

  离子团强度控制区间是多少?

  等等。

  每一个点都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才能得出有效结论。

  张硕则利用一个200科研币的研究任务,就能轻易的分析计算出适合的区间。

  在一切都准备好以后,第一次实验就正式开始了。

  王强、张硕以及其他几个研究员一起看着实验方向,他们被安排在了实验基地的外围。

  实验爆炸事故以来,所有人都知道新物理方向的实验风险很大。

  上级对张硕的安全非常重视,非常严格的要求,他不能接近任何新物理方向的实验。

  离子炮,也同样有一定的风险。

  即便只是常规发射时间,张硕也只能远离实验装置。

  “这次测试能有结果吗?”王强和张硕站在一起。

  三个人中,只有薛柏坤直接参与了实验。

  “只是试一下,应该有吧。”张硕也不确定。

  “我们做了这么多的计算,应该距离临界区间很近了。”

  “距离越近,制造的金元素就越多。”

  张硕平淡的说了几句。

  有个叫王林的研究员则开口道,“张硕教授,这种实验我们也做过,没有在内部放置混杂物,放置那种物质具体有什么用?”

  “平衡场力。”

  张硕简单的解释了一下,“因为场力损耗过快,小原子物质的反应强烈,高密度小原子物质就能让反应维持在一个强度阙值上。”

  现在进行的实验是用核力离子团打击目标材料,离子炮近距离的精度还是很高的,距离两公里能保证直接命中。

  目标距离近,制造的离子团强度就不用太高。

  “这样的实验我们也做过,就是没有混杂物。”王林说着。

  他和其他人也小声交谈起来,“希望能真有发现。”

  “不太可能吧?这种研究即便能做也需要很久的时间,现在只是一次测试。”

  “第一次测试要是能够发现就最好了。”

  “张硕教授可不一般,也许真能有发现。”

  “我还是感觉……”

  几人正说着的时候,就愿意看到目标位置出现大量烟雾,显然离子炮已经命中目标。

  烟雾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等大量散去以后,他们才朝着实验间走过去。

  张硕到了时间以后,马上观察了发射相关的参数。

  刘旭也有些骄傲的说道,“我们研制的离子炮精度已经很高了,在几十、上百公里范围内,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误差,能保持在十厘米以内。”

  这个精度确实令人赞叹。

  百公里误差十厘米,几乎等于没有误差。

  实验过程就是发射离子炮击中目标,后续检测才是最重要的,而目标位置反应强烈,甚至可能出现轻微辐射。

  具体检测,还需要等明天才能进行。

  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指望实验能有结果,因为只是第一次进行实验,即便是做了理论计算,也很难直接制造出金元素。

  这个结果是想都不敢想的。

  张硕还是对检测结果非常期待,因为实验室按照计算分析结果进行的,他也希望知道,以计算出的大致数据为基础,所进行的实验能制造多少的金元素。

  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张硕就干脆等在基地里,也更关注了一下离子炮的情况,对于离子团参数、强度可调范围以及发射成本等,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第二天开始收集残留物,第三天才正式进行检测。

  检测是在实验基地所属的检测办公室进行。

  检测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初步只是针对金元素含量进行检测,需要做的只是对残留物进行特定的分离,大致结果当天晚上就出来了。

  刘旭第一个拿到数据单,他本来没有太在意,一看数据内容顿时瞪大了眼。

  他大喊一声,“确定吗?”

  旁边递交的数据单的人员顿时说道,“刘组长,这是预估的数据,但误差不会太大。”

  “呼~~~”

  刘旭深吸了一口气,旋即嘴巴咧的大大的,“好、好啊……”

  “预估一百五十克到二百克!”

  “按照现在的金价,已经快覆盖了发射成本了!”

  “我们实验了那么多次都不行,张硕教授……”

  “果然不是一般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