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二关形势千年壮

小说:将北伐进行到底 作者:陈恶禅 更新时间:2025-02-10 09:10:18 源网站:2k小说网
  十二月十三日,在经历了一系列诸如清理缴获俘虏,江东宋军偷袭之类的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情之后,金国主力大军终于开拔。

  韩棠率领武锐军向西抵达含山县,随后则是亲率三千精骑,沿着褒禅山直冲巢县,他准备在巢县县城以西五里的汤山建立大营之后,他复又率精骑南下,绕了一个大圈,直接从北侧直扑东关。

  与此同时,完颜阿邻率领武平军从和州出发,沿着大江向西南行进,随后占领裕溪口,再次转向向西北,沿着裕溪向东关进攻。

  一瞬间,东关就隐隐处于两面夹击的局面之中了。

  与此同时,辛弃疾与成闵都没有闲着,派遣精锐骑兵对武锐军展开了袭扰。

  武锐军此举虽然让东关变得危险,却也将自己陷入孤军深入的险地之中,若不是鄂州大军劳师远征,刚刚建立大营,而靖难大军也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正在整军,说不得武锐军就会成为此次淮西决战中第一个丧失战斗力的大军。

  当然,作为绕后的军团,韩棠是没有什么攻坚能力的,真正的攻坚主力是完颜阿邻所率领的武平军,还有则是运载着攻城器械的金国水军。

  要说完颜郑家也确实很惨,金国水军原本三万人的编制,三支万人大军足以算得上一方诸侯了。可现在留在山东的那五千威镇军消息渺茫不说,武成军也已经彻底失控。

  若是苏保衡好好的,没准还有些办法将武成军拉回来,但完颜郑家还是拉倒吧。

  没见完颜亮派遣右监军徒单永年亲自到武成军那里宣旨都不管用了吗?

  徒单永年不止将武成军拉回来,还与左监军徒单贞以及几名总管副总管一起发来了文书,淮东金军遭遇了张荣亲率精兵的突袭,虽然阵斩了张荣,并且将来犯宋军击败,但本部却也损失惨重,一时间难以有其余动作。

  如果单单是徒单永年的说辞,完颜亮还可能不信,但郭安国与蒲察世杰这两名亲信的署名却让他不得不信了。

  而这封文书同时反过来证明了武成军的遭遇,以至于完颜亮也只能好生宽慰武成军,而无法强令他们回到和州与大军汇合。

  完颜郑家的麻烦还不止于此,水军之中的神锋军副总管阿兀奎留守水寨,被靖难大军攻破之后生死不知。这剩余的一万多金国水军在遭遇了李道的决死突袭以及随后的登陆作战之后,更是损失惨重,不得已要从水手中遴选补充到正军之中,甚至强征了一批两淮渔民入军。

  这必然会造成战力的下降,但完颜郑家却毫无办法。

  因为接下来完颜亮还得依靠金国水军来争夺巢湖,以期达到夺下合肥之后,稳固淮西统治的作用。

  换句话来说,接下来马步军要打硬仗,水军所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小,巢湖水军与洞庭湖水军虽然都已经是残部了,但他们熟悉地形,又是在内线作战,在水上的战力同样不俗。

  已经虚弱到极点的金国水军能不能在巢湖中战胜他们,还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但刚刚进入裕溪口,完颜郑家就面临了一个预想不到的巨大困难。

  不知道是哪个缺德带冒烟的**竟然将裕溪的水道堵塞了,而且堵得相当有水平,在水面上看不出来,但吃水稍深一些的船都会被挂住船底,死活也过不去。

  沂水大豪何伯求的手段,岂是完颜郑家这种半个旱鸭子能比的?

  完颜郑家无奈,只能一边派遣水性精湛的将士下到河中打捞清淤,一边将讯息传给完颜阿邻,让他先行一步。

  完颜阿邻自然知道兵贵神速,眼见完颜郑家已经无法与武平军齐头并进,当即就率精锐甲骑前出,试图突袭东关。

  然而待到下午,完颜阿邻抵达东关之后,立即就被东关的城防系统搞得没了脾气。

  杨春这些时日并不是待在东关混吃等死,而是不断挖掘壕沟,加固城墙,在陈如晦这名本地豪强的协助下,原本就是十分险要的东关在这二人的齐心协力之下,重新变成了以往的雄关锁钥。

  所谓南北安危限两关,指的就是东关与昭关,这两个地方即便是荒废了,地势却不会平白平坦起来,濡须山依旧险要,裕溪依旧涛涛,再加上悍不畏死的军卒,东关一下子变得有些龙潭虎穴的意味。

  对付这种关隘就没有办法用突袭的手段解决了,只能老老实实攻城。

  完颜阿邻来回奔驰了数圈,终究不敢进入宋军弓弩手射程之内,他对着东关翻了几个白眼之后,低头想了想,对身侧的武平军第二将李克难说道:“东关虽然险要,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打一下,驱逐签军上前,只让他们带盾牌长矛,到城下去试一试。”

  李克难拱手应诺。

  不过片刻工夫,被征发的六百余签军民夫就被驱赶上来,每人手里拿着个门板状的盾牌,在金军的铁蹄面前瑟瑟发抖。

  李克难纵马在签军阵型前来回奔驰,大声说道:“你们这些汉奴今日的运道,只要冲到城下,回来之后晚上就能吃干的!如果有斩获,到时候就能被提拔到正军,吃香喝辣,分田分地,讨个大**婆姨不在话下。”

  说到这里,李克难的语气变得危险起来:“但若是你们敢糊弄老子,跑到一半就退回来,那老子手中的刀可不认人!”

  说罢,李克难一挥手,签军身后的甲骑就呼喝上前,用手中的刀枪将签军驱赶向东关城下。

  签军也不是**,看到东关这副架势立即就知道不好对付,但他们的反对意见统统被金国正军镇压之后,签军也只能喊着谁也听不清楚的口号,向着东关玩命狂奔了。

  刘淮站在城头上,对一旁面露不忍之色的陈如晦说道:“这就是战争,不能妇人之仁的。”

  陈如晦点头,团头大脸上满是黯然之色:“都统郎君,这些我都知道,只不过一想到城下的这些签军民夫,有许多是我等的淮西乡亲,心中有些不忍罢了。”

  刘淮同样叹了口气。

  金国的签军制确实是一大奇葩,虽然无论是哪朝哪代的军队,都有用敌方百姓当作炮灰的先例,但犹如金国这般,将这种事情成制度化成体系化,甚至不仅仅用在敌国百姓身上,还用在己方百姓身上的,纵观史书,还真不多见。

  如果是寻常宋国将领,面对这种能名正言顺刷战功的**海很有可能大喜过望,然而只要是在靖难大军中待上些时日,耳濡目染的听一些‘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言语,总会有些是非观,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

  更何况靖难大军之中甚至有许多人都当过签军,他们面对与曾经的自己陷入相同境地的淮西百姓,自然有些恻隐之心。

  但刘淮那句话说的是正理。

  这是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不容留情的。

  也因此,当签军冲到第一道木栏之时,无论陈如晦如何犹疑,如何不忍,也立即下令放箭。

  几百支箭矢同时抛射出去,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之后,狠狠砸在了签军的阵型之中。

  骤然响起的哀嚎与惨叫声中,东关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