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工厂,林恒直接到了办公室,李雪正在这边工作,看到林恒来了连忙招呼道:“老板好。”
“厂里最近这几天咋样?”林恒询问道。
“没出啥问题……”李雪将最近的事情给林恒汇报了一下,拿了一些需要盖章签字的文件给林恒。
随着今年市场风向的改变,私有企业得到法律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搞一些事业,养殖自然就成了首选,饲料的需求也变大大了起来。
“这样,我准备厂里再招一些销售,按照基础工资和抽成来算。”林恒看着李雪详细的说了一下方法,然后把这个工作安排给了她,让她带着张梅去做。
销售就是广撒网,总能出来两个比较厉害的销售人才。
“好的老板,我知道了。”李雪一边答应一边将东西记在了本子上。
林恒点点头,然后又去车间看了看,和王舟聊了几句他就离开了。
他并不是回家,而是去开车去了郊区一个乡镇,他打听到这边的一个小机电厂因为效益等原因面临倒闭,他来了解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来临,原本这些集体制的企业会有很多倒闭的,因为在注重效率的市场面前他们根本没有竞争力,倒闭也是人之常情。
南山县县城他很少来,但对这里也还算熟悉,因为上辈子来过几次。
通过上门了解,他明白了自己的消息没有问题,这个机电厂确实倒闭了,很多设备准备出售。
林恒看了看设备,准备将其购买一些,他准备在这两年来一个机电厂,正好倒闭了这些原本的工人也可以接收。
但他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问了问价钱就离开了。
晚上回了家,第二天他又进城看了看新批下来的十亩地,这边比较荒凉,大片的麦田,连水泥路都没通。
他看了看划出来的地界,然后找去找个施工队将这里用砖墙围起来,然后慢慢的建设。
厂房怎么修建他准备好好考虑一下,等后面有钱了再来建一个好的,目前这块地就先放着,没必要投资太大。
施工队找过来他从厂里找了一个人过来监督。
整个五月也过得非常迅速,林恒没有给家里帮忙,而是四处机电厂考核,寻找制造机电的设备。
他在饲料厂附近又租了一个占地三千平的废旧厂房,将里面改造好了,暂时当做仓库使用,从村里找了一个人来给看大门,还喂了几条狗。
而他自己也四处购买质量比较好的二手的机电设备,近的就是本市,远的还跑去了安城寻找。
找设备的同时他还了解了一些机电方面的消息,各种原材料的进货渠道。
六月8号这天林恒进城没开车,而是让人送到了镇上,坐了一个摩托进的城。
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开着一辆深红色的拖拉机。
伴随着拖拉机的阵阵轰鸣,一股浓烈的柴油味道也传到了红枫山。
刚刚准备上坡干活的林父林母听到这声音走出来一看顿时呆住。
“儿子,你哪里搞了这么一辆小拖拉机?”林父看着坐在上面的林恒好奇询问道。
这拖拉机不大,加上车斗也不到四米,宽度只有一米五,很多地方都能去,适合农村这种小地方。
林恒关了车停下来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在城里遇到了一个很新的二手拖拉机,就花了三千五百块钱给买了回来。正好爸你生日马上到了,这拖拉机就送给你了,在家干个啥都挺方便的。”
林父无奈的看着他道:“你啊你,虽然有钱了也不能乱花啊,我有牛车就够了,买这东西干嘛。”
“用啊,这东西比牛车方便太多了,来,我教你怎么开。”
林恒拉着父亲就要往车上走。
“你们等一下,现在这么大的太阳,等太阳过去再学也行啊。”林母看着两人说。
“是的,你把拖拉机停好,回家让你妈给你切西瓜吃,咱们大棚里种的西瓜都熟了。”林父点头说道。
林恒去将拖拉机停好,然后回了屋,母亲已经切了大西瓜放在桌子上。
林恒吃了两块西瓜解渴,然后给父亲买这个拖拉机的缘故。
林父听了后摊手道:“你先斩后奏买都买了我能说啥呢,只能学着开了。”
“这就对了,学会了你们以后要去哪里也方便。”林恒笑着说道。
和父亲聊了会儿他又去孵化池看了看,经过一个月的精心饲养,这些草鱼苗鲤鱼苗都长到了四五厘米长。
在饲料足够多情况下,鱼苗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这鱼已经可以放进鱼池里了,你觉得啥时候放比较合适?”林父看着林恒问道。
“傍晚放吧,水温合适。”林恒说道。
今年鱼池没有清理,但水质还是非常可以的,他测过能见度有二十厘米。
并且里面的大花鲢鱼还已经繁殖了,生了一群小花鲢鱼苗聚集在一起四处游荡。
“那明天晚上咱们一起来放鱼吧,现在田里也能放稻花鱼了,水稻也长起来了。”林父说。
“好。”林恒点头答应下来。
往里面走,它去看了看自己那条蓝紫色的草鱼。
这家伙看到人一来就一个甩尾去了池子边上的角落。
林恒走过来看了一下这家伙,经过池子里的精心喂养它的体型比去年已经增长了很多。
林父在旁边笑着说:“你给我的紫色蓝色饲料果然有用啊,这家伙现在颜色更深了,漂亮的很。”
“再养两年给它配个种,到时候也能卖钱。”林恒点头说道。
这草鱼的饲料都是他让工厂车间专门制作的,加入了大量的蓝色紫色人工使用色素。
吃蕴含色素的饲料是可以让鱼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的。
他现在就梦想着能找到一条龙鳞草鱼,和这个蓝紫色草鱼配种,诞生出蓝紫色的龙鳞草鱼,绝对会很漂亮。
这条草鱼他看了,是条公鱼,再有一年应该就能繁殖了。
看完了后,林恒就和父亲一起出去了。
山上那边他没去看,情况他都知道,新生的两百零八头羊羔到现在只剩下了两百零三头,有五头莫名死了。
最近小牛犊又生产了10头,九头黄牛牛犊子1头奶牛牛犊子,加上原来的32头,就是32头牛了。
林麝那边也新生产了十头小的,但是可惜的是只存活下来九头。加上这九头,现在一共就有了28头林麝。
不过有两头林麝最近在拉肚子,看起来不太活泼了,被单独隔离起来,
总体而言,经过这么多年的养殖,不管是牛羊还是林麝数量都大爆发了。
人工养殖的环境下,幼崽的成活率很高,种群规模扩大的速度也就更快。
林恒准备今年年底将牛羊都卖一些,今年出生的这一批羊也会用精饲料催肥,年底基本也可以卖了。
“爸,我先回去了啊,下午我带秀兰和孩子一起过来教你开拖拉机。”
给父亲说了一句,林恒拿了一块西瓜往出走。
六月份的艳阳天格外的晒,林恒走在被轮胎撵出了一个个坑洼的土公路上,一颗颗大麦草坚强的生长在路上。
公路下面就是村里最好的田地,分布在石板河的两岸,此时田里都绿油油的,种了多半个月的水稻都已经长大了不少,开始分株了。
更高的一些梯田上,或是玉米或是黄豆,也都郁郁葱葱。
“林恒回来了,进屋坐,喝口水嘛!”
“不了不了,两步就到家了。”
穿过村子,许多人和他打招呼,他笑着回应完了然后快步往屋里走。
到家后他一推大门就开了,紧接着雄霸就快速跑了过来抱他的腿。
“别闹。”
林恒拍了拍它,转身朝屋里去,刚刚走到院子里就迎来了两个儿子,他们一人抱住了他一个大腿要举高高。
“好,举高高。”
林恒笑着将他们举起来玩了一会儿,才走进了屋里。
“拖拉机买回来啦?”秀兰递给他一杯夏枯草金银花凉茶询问道。
林恒因为每天都会回来,他做的事情秀兰也都知道。
“在红枫山放着,下午太阳落了咱们过去,我教爸开拖拉机。”林恒喝了一大口水说道。
“可以,反正这几天也没有什么事做的。”秀兰点头,然后又问道:“你饿不,我给你做饭去?”
“不饿,你坐着玩你的吧。”林恒拉着秀兰的手坐到了沙发上。
她今天穿着白色的衬衣和黑色的长裤,脚上是拖鞋,头发扎成了一条麻花辫束在胸前,整个人看着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林恒换了拖鞋冲了一下脚就躺在了她腿上,她也没嫌弃天热,和他说着话。
聊了会儿林恒就睡着了,醒来后揉了揉眼睛,看到秀兰和孩子正在吃西瓜。
“把你吵醒了啊,吃个瓜吧。”秀兰微笑着递给他一块西瓜。
林恒接过来拿着边走边吃,跑去书房看了看鱼,又去了后院看看。
果树都已经挂果,前几天他和秀兰一起蔬果,这会儿看好像长大了不少。
后山这边,秀兰去年嫁接的猕猴桃今年长了很长的枝条,被他们围在了栏杆上面,现在看着像是一片绿色的墙。
不管有事没事,林恒就喜欢四处走走,这是水泥钢筋笼罩的城里所没有的惬意。
看了一圈回来,林恒回来在凉亭下喂锦鲤,夏天这些家伙都格外活跃,争抢的水波让荷叶荷花都一摇一摇的。
“老公,我水烧好了,想洗头。”秀兰走了过来,一双手把林恒的胳膊抱到了怀里,大眼睛弯弯的看着他。
“那走吧。”林恒笑着说,和老婆一起进了屋。
给秀兰洗完头晾干后,他们去接了晓霞放学就出发去了红枫山。
来了这边,父母正好在吃玉米面面鱼,他们也就跟着吃了一些。
吃完饭,林恒就教父亲开拖拉机,一个下午的练习,他才勉强能控制,想学会至少得半个月的练习。
等七点多,林父停下车看着林恒道:“儿子,走,咱们去放鱼苗吧。”
“行。”林恒点点头答应,和父亲一起去孵化池抓鱼。
他们今天先抓了草鱼苗,这鱼苗都比较小,林恒准备一个塘子小放两千五百条小鱼,最后成活下来也就两千头左右。
天黑吃饭前,他们放了七座塘子,他准备放十五塘子草鱼,养两种还要准备两种饲料太麻烦了。
鲤鱼苗丢去田里养稻花鱼,回头养大了一些给他打个拿去,他大哥养的鲤鱼比较多。
吃完了饭,林恒回了家,刚好遇到大哥带着林伟林涛两人拿着抄网出门。
“老弟,要不要去抓鱼抓黄鳝,因为养稻花鱼现在石板河都有鲤鱼了,黄鳝也肥的很。”林岳笑着问道。
“今天算了吧我有些累,明天去咋样。”林恒回应道。
“可以,我这几天都闲着。”林岳笑道。
叮嘱了一声大哥他们小心毒舌,林恒就拉着孩子回家了。
回到家洗漱完,林恒如往常一样讲故事把她们哄睡着。
**后他靠在秀兰胸口叹了口气,有时候莫名的觉得累。
秀兰抱着他的头安慰,说明天一起去钓鱼。
接下来两天,林恒除了教父亲开拖拉机,就是帮忙放鱼苗。田里和鱼塘都放满了,然后又让亲戚来拿走了一些,给了村里一些关系近的人一些。
和大哥晚上去抓鱼的体验倒是不错,田里的黄鳝又大又肥,可能是这两年都有稻花鱼吃的缘故。
晚上的河里也能看到许多小鲤鱼,不过林恒没抓。反而是下午叫上一家人一起去河里捡田螺很有意思。
很快就到了一个好日子,这天把家里拜托三爹给看着,林恒带着老婆孩子和父母,他大哥开边三轮带着自己一家,一起去城里给新房子入住庆祝。
这不算是乔迁,因为老房子也还住。林恒也没办事,因为房子在城里村里人去不方便,所以就悄悄的弄了。
在外面买好了米面和各种庆祝的东西,他们才来到了新房子前面。
“爸妈,这就是咱们家的新房子。”将车停在门前,下车后林恒笑着介绍说道。
“走,咱们进去看看这新房子,有啥不一样的。”林父笑着说了一句,和林母并排往里走,两人手里都拿着米和油,寓意着衣食无忧。
秀兰拉着孩子们和大嫂刘娟走在后面,三个孩子早就叫嚷着要去看新家了。
“快进屋,我来给放炮了啊。”林岳在拿着鞭炮扑在大门外的地上笑着道。
他早就来看过,这会儿专门给买了一点鞭炮来放。
“厂里最近这几天咋样?”林恒询问道。
“没出啥问题……”李雪将最近的事情给林恒汇报了一下,拿了一些需要盖章签字的文件给林恒。
随着今年市场风向的改变,私有企业得到法律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搞一些事业,养殖自然就成了首选,饲料的需求也变大大了起来。
“这样,我准备厂里再招一些销售,按照基础工资和抽成来算。”林恒看着李雪详细的说了一下方法,然后把这个工作安排给了她,让她带着张梅去做。
销售就是广撒网,总能出来两个比较厉害的销售人才。
“好的老板,我知道了。”李雪一边答应一边将东西记在了本子上。
林恒点点头,然后又去车间看了看,和王舟聊了几句他就离开了。
他并不是回家,而是去开车去了郊区一个乡镇,他打听到这边的一个小机电厂因为效益等原因面临倒闭,他来了解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来临,原本这些集体制的企业会有很多倒闭的,因为在注重效率的市场面前他们根本没有竞争力,倒闭也是人之常情。
南山县县城他很少来,但对这里也还算熟悉,因为上辈子来过几次。
通过上门了解,他明白了自己的消息没有问题,这个机电厂确实倒闭了,很多设备准备出售。
林恒看了看设备,准备将其购买一些,他准备在这两年来一个机电厂,正好倒闭了这些原本的工人也可以接收。
但他并没有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问了问价钱就离开了。
晚上回了家,第二天他又进城看了看新批下来的十亩地,这边比较荒凉,大片的麦田,连水泥路都没通。
他看了看划出来的地界,然后找去找个施工队将这里用砖墙围起来,然后慢慢的建设。
厂房怎么修建他准备好好考虑一下,等后面有钱了再来建一个好的,目前这块地就先放着,没必要投资太大。
施工队找过来他从厂里找了一个人过来监督。
整个五月也过得非常迅速,林恒没有给家里帮忙,而是四处机电厂考核,寻找制造机电的设备。
他在饲料厂附近又租了一个占地三千平的废旧厂房,将里面改造好了,暂时当做仓库使用,从村里找了一个人来给看大门,还喂了几条狗。
而他自己也四处购买质量比较好的二手的机电设备,近的就是本市,远的还跑去了安城寻找。
找设备的同时他还了解了一些机电方面的消息,各种原材料的进货渠道。
六月8号这天林恒进城没开车,而是让人送到了镇上,坐了一个摩托进的城。
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开着一辆深红色的拖拉机。
伴随着拖拉机的阵阵轰鸣,一股浓烈的柴油味道也传到了红枫山。
刚刚准备上坡干活的林父林母听到这声音走出来一看顿时呆住。
“儿子,你哪里搞了这么一辆小拖拉机?”林父看着坐在上面的林恒好奇询问道。
这拖拉机不大,加上车斗也不到四米,宽度只有一米五,很多地方都能去,适合农村这种小地方。
林恒关了车停下来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在城里遇到了一个很新的二手拖拉机,就花了三千五百块钱给买了回来。正好爸你生日马上到了,这拖拉机就送给你了,在家干个啥都挺方便的。”
林父无奈的看着他道:“你啊你,虽然有钱了也不能乱花啊,我有牛车就够了,买这东西干嘛。”
“用啊,这东西比牛车方便太多了,来,我教你怎么开。”
林恒拉着父亲就要往车上走。
“你们等一下,现在这么大的太阳,等太阳过去再学也行啊。”林母看着两人说。
“是的,你把拖拉机停好,回家让你妈给你切西瓜吃,咱们大棚里种的西瓜都熟了。”林父点头说道。
林恒去将拖拉机停好,然后回了屋,母亲已经切了大西瓜放在桌子上。
林恒吃了两块西瓜解渴,然后给父亲买这个拖拉机的缘故。
林父听了后摊手道:“你先斩后奏买都买了我能说啥呢,只能学着开了。”
“这就对了,学会了你们以后要去哪里也方便。”林恒笑着说道。
和父亲聊了会儿他又去孵化池看了看,经过一个月的精心饲养,这些草鱼苗鲤鱼苗都长到了四五厘米长。
在饲料足够多情况下,鱼苗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这鱼已经可以放进鱼池里了,你觉得啥时候放比较合适?”林父看着林恒问道。
“傍晚放吧,水温合适。”林恒说道。
今年鱼池没有清理,但水质还是非常可以的,他测过能见度有二十厘米。
并且里面的大花鲢鱼还已经繁殖了,生了一群小花鲢鱼苗聚集在一起四处游荡。
“那明天晚上咱们一起来放鱼吧,现在田里也能放稻花鱼了,水稻也长起来了。”林父说。
“好。”林恒点头答应下来。
往里面走,它去看了看自己那条蓝紫色的草鱼。
这家伙看到人一来就一个甩尾去了池子边上的角落。
林恒走过来看了一下这家伙,经过池子里的精心喂养它的体型比去年已经增长了很多。
林父在旁边笑着说:“你给我的紫色蓝色饲料果然有用啊,这家伙现在颜色更深了,漂亮的很。”
“再养两年给它配个种,到时候也能卖钱。”林恒点头说道。
这草鱼的饲料都是他让工厂车间专门制作的,加入了大量的蓝色紫色人工使用色素。
吃蕴含色素的饲料是可以让鱼的颜色变得更加鲜艳的。
他现在就梦想着能找到一条龙鳞草鱼,和这个蓝紫色草鱼配种,诞生出蓝紫色的龙鳞草鱼,绝对会很漂亮。
这条草鱼他看了,是条公鱼,再有一年应该就能繁殖了。
看完了后,林恒就和父亲一起出去了。
山上那边他没去看,情况他都知道,新生的两百零八头羊羔到现在只剩下了两百零三头,有五头莫名死了。
最近小牛犊又生产了10头,九头黄牛牛犊子1头奶牛牛犊子,加上原来的32头,就是32头牛了。
林麝那边也新生产了十头小的,但是可惜的是只存活下来九头。加上这九头,现在一共就有了28头林麝。
不过有两头林麝最近在拉肚子,看起来不太活泼了,被单独隔离起来,
总体而言,经过这么多年的养殖,不管是牛羊还是林麝数量都大爆发了。
人工养殖的环境下,幼崽的成活率很高,种群规模扩大的速度也就更快。
林恒准备今年年底将牛羊都卖一些,今年出生的这一批羊也会用精饲料催肥,年底基本也可以卖了。
“爸,我先回去了啊,下午我带秀兰和孩子一起过来教你开拖拉机。”
给父亲说了一句,林恒拿了一块西瓜往出走。
六月份的艳阳天格外的晒,林恒走在被轮胎撵出了一个个坑洼的土公路上,一颗颗大麦草坚强的生长在路上。
公路下面就是村里最好的田地,分布在石板河的两岸,此时田里都绿油油的,种了多半个月的水稻都已经长大了不少,开始分株了。
更高的一些梯田上,或是玉米或是黄豆,也都郁郁葱葱。
“林恒回来了,进屋坐,喝口水嘛!”
“不了不了,两步就到家了。”
穿过村子,许多人和他打招呼,他笑着回应完了然后快步往屋里走。
到家后他一推大门就开了,紧接着雄霸就快速跑了过来抱他的腿。
“别闹。”
林恒拍了拍它,转身朝屋里去,刚刚走到院子里就迎来了两个儿子,他们一人抱住了他一个大腿要举高高。
“好,举高高。”
林恒笑着将他们举起来玩了一会儿,才走进了屋里。
“拖拉机买回来啦?”秀兰递给他一杯夏枯草金银花凉茶询问道。
林恒因为每天都会回来,他做的事情秀兰也都知道。
“在红枫山放着,下午太阳落了咱们过去,我教爸开拖拉机。”林恒喝了一大口水说道。
“可以,反正这几天也没有什么事做的。”秀兰点头,然后又问道:“你饿不,我给你做饭去?”
“不饿,你坐着玩你的吧。”林恒拉着秀兰的手坐到了沙发上。
她今天穿着白色的衬衣和黑色的长裤,脚上是拖鞋,头发扎成了一条麻花辫束在胸前,整个人看着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林恒换了拖鞋冲了一下脚就躺在了她腿上,她也没嫌弃天热,和他说着话。
聊了会儿林恒就睡着了,醒来后揉了揉眼睛,看到秀兰和孩子正在吃西瓜。
“把你吵醒了啊,吃个瓜吧。”秀兰微笑着递给他一块西瓜。
林恒接过来拿着边走边吃,跑去书房看了看鱼,又去了后院看看。
果树都已经挂果,前几天他和秀兰一起蔬果,这会儿看好像长大了不少。
后山这边,秀兰去年嫁接的猕猴桃今年长了很长的枝条,被他们围在了栏杆上面,现在看着像是一片绿色的墙。
不管有事没事,林恒就喜欢四处走走,这是水泥钢筋笼罩的城里所没有的惬意。
看了一圈回来,林恒回来在凉亭下喂锦鲤,夏天这些家伙都格外活跃,争抢的水波让荷叶荷花都一摇一摇的。
“老公,我水烧好了,想洗头。”秀兰走了过来,一双手把林恒的胳膊抱到了怀里,大眼睛弯弯的看着他。
“那走吧。”林恒笑着说,和老婆一起进了屋。
给秀兰洗完头晾干后,他们去接了晓霞放学就出发去了红枫山。
来了这边,父母正好在吃玉米面面鱼,他们也就跟着吃了一些。
吃完饭,林恒就教父亲开拖拉机,一个下午的练习,他才勉强能控制,想学会至少得半个月的练习。
等七点多,林父停下车看着林恒道:“儿子,走,咱们去放鱼苗吧。”
“行。”林恒点点头答应,和父亲一起去孵化池抓鱼。
他们今天先抓了草鱼苗,这鱼苗都比较小,林恒准备一个塘子小放两千五百条小鱼,最后成活下来也就两千头左右。
天黑吃饭前,他们放了七座塘子,他准备放十五塘子草鱼,养两种还要准备两种饲料太麻烦了。
鲤鱼苗丢去田里养稻花鱼,回头养大了一些给他打个拿去,他大哥养的鲤鱼比较多。
吃完了饭,林恒回了家,刚好遇到大哥带着林伟林涛两人拿着抄网出门。
“老弟,要不要去抓鱼抓黄鳝,因为养稻花鱼现在石板河都有鲤鱼了,黄鳝也肥的很。”林岳笑着问道。
“今天算了吧我有些累,明天去咋样。”林恒回应道。
“可以,我这几天都闲着。”林岳笑道。
叮嘱了一声大哥他们小心毒舌,林恒就拉着孩子回家了。
回到家洗漱完,林恒如往常一样讲故事把她们哄睡着。
**后他靠在秀兰胸口叹了口气,有时候莫名的觉得累。
秀兰抱着他的头安慰,说明天一起去钓鱼。
接下来两天,林恒除了教父亲开拖拉机,就是帮忙放鱼苗。田里和鱼塘都放满了,然后又让亲戚来拿走了一些,给了村里一些关系近的人一些。
和大哥晚上去抓鱼的体验倒是不错,田里的黄鳝又大又肥,可能是这两年都有稻花鱼吃的缘故。
晚上的河里也能看到许多小鲤鱼,不过林恒没抓。反而是下午叫上一家人一起去河里捡田螺很有意思。
很快就到了一个好日子,这天把家里拜托三爹给看着,林恒带着老婆孩子和父母,他大哥开边三轮带着自己一家,一起去城里给新房子入住庆祝。
这不算是乔迁,因为老房子也还住。林恒也没办事,因为房子在城里村里人去不方便,所以就悄悄的弄了。
在外面买好了米面和各种庆祝的东西,他们才来到了新房子前面。
“爸妈,这就是咱们家的新房子。”将车停在门前,下车后林恒笑着介绍说道。
“走,咱们进去看看这新房子,有啥不一样的。”林父笑着说了一句,和林母并排往里走,两人手里都拿着米和油,寓意着衣食无忧。
秀兰拉着孩子们和大嫂刘娟走在后面,三个孩子早就叫嚷着要去看新家了。
“快进屋,我来给放炮了啊。”林岳在拿着鞭炮扑在大门外的地上笑着道。
他早就来看过,这会儿专门给买了一点鞭炮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