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回忆录 第411章 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小说:天可汗回忆录 作者:七星肥熊 更新时间:2025-08-30 19:09:57 源网站:2k小说网
  南梁中大同六年岁末,南北两朝因巴蜀易手而展开的两场战事暂时都进入了尾声,双方的兵马都脱离了接触。

  贺拔胜南逃后,侯景接手了豫州的军权,总体上还是维持着贺拔胜离开之时开拓的疆域。

  北至悬瓠,南至广陵,东达新蔡,西抵穰县,从汝南到南阳,从北魏内乱时南梁趁机北上取得的数郡之土地,再度易手。

  如今的淮西之地,又回到了当年南梁和北魏隔着淮水,以信阳和广陵为各自的大本营进行对峙的状态,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巴蜀之地,萧绎奉命退军后,除了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驻扎新攻占的涪陵郡后,其余的人马都退回了江陵。

  如此一来,说明南梁进攻巴蜀的战争并没有后续的计划。萧绎也如他所想,被召回了建康。

  只是,驻守在江州的王思政并没有因为取得了江州保卫战的胜利而欣喜,反而加快了基建的进度,为下一次梁军进攻巴蜀做准备。

  跨年之际,李爽也再度从长安出发,到达了洛阳城,准备参加洛阳正月的大朝会。

  许久不见,洛阳城的风貌与李爽离开之时又变了一个模样。

  洛阳内城幡然一新,一改昔日尔朱氏当政时惨淡的模样,原本被毁的官署、府宅都被重新建造完毕,尔朱氏用作圈地养**牧场也都迁到了城外,里坊之间的街道上,二十步一隔,都种植了可供乘凉休息的树木。

  相较于宗室公卿勋贵居住的内城,外郭城的城建就没有那么精致用心了。

  外郭城的建设,完全就是粗放状态,以洛阳东西两市为中心,大量的人口都聚集在了两市周围的里坊之中,熙熙攘攘。与内城公卿宽大壮观的府宅不同,外郭城的里坊多为平民居住,不慕奢华,居家以经济致用为上。

  两市周围的里坊,人口拥挤,秩序也有些混乱。

  但人口也只是集中在两市周围,其余较远的土地,则没有人烟。

  李爽到达洛阳之后,率军入驻金镛城。相比于半年之前,金镛城的宫殿也都修建完毕,城中飞楼复道,相当精致。

  浮岛之上的金镛宫,换上了琉璃瓦,看起来比皇宫的宫殿还要气派。

  斛思椿是李爽进入洛阳之后,最先进入金镛城的人之一。

  站在李爽面前,斛思椿将洛阳城最新的状况告诉了他。虽然斛思椿叙述的时候,不带一丝的表情,也没有任何的骄矜之意,可他口中的数字便是最好的夸耀。

  “大王,如今洛阳城的人口已至三十万,永嘉仓中储粮至两百万石,府库之中各色绢布十余万匹,此外,外夷入京朝觐者已有十余国百余人,都居住在四方馆中。”

  河阴之变后,洛阳城一度是白日里整座城都见不到几个人的模样。

  元子攸主政期间,洛阳的人口一度回升。可随着尔朱荣之死,尔朱兆进入洛阳,人口又再度下滑。

  到了李爽进入洛阳之后,洛阳城的人口只有十万,可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洛阳城的人口又回到了三十万。

  虽然与巅峰时期的洛阳城相差甚远,可也足见这座都城已然摆脱了战争的阴霾,在往前走着。

  要知道,如今的洛阳城可是长安城人口的两倍。

  斛思椿主管洛阳城的重建工程,短短时间内,便有如此气象,可见其能力。

  “法寿,辛苦了!”

  斛思椿低着头,拱手道:

  “为国家、为大王,这都是属下该做的。”

  话语间,斛思椿巧妙的避开了如今在皇宫之中的天子元宝炬,想要拉近自己与李爽之间的关系,直接向其效忠。

  斛思椿又介绍起了洛阳城周围的谷水、阳渠的疏通状况。

  洛阳城的用水主要依赖洛水、谷水,以及以这两条河流为基础开通的千金渠、阳渠、长分渠、堰洛渠等水渠。

  其中,有两项水利工程在战争之中受到了影响,分别是千金堨石坝和堰洛石坝。

  千金堨是洛阳城中的蓄水池,有着防洪防涝以及为内城、皇城提供生活用水的功能。

  堰洛石坝分流洛水,形成的堰洛渠,乃是洛阳城的漕运通道。

  斛思椿在入冬之后,招募河工,征发劳役,重新修复加固了这两座水坝,同时正在派遣人手,疏浚水道。

  “如此一来,人手怕是不够吧!”

  斛思椿在旁,听李爽的话,道:

  “虽艰难些,不过还过得去,有劳大王操心了。”

  斛思椿很殷勤,主打一个有什么困难都绝不劳烦秦王。他之所以如此殷勤,也是有原因。

  如今这洛阳城,贺拔胜已然不在了,侯景也去了广陵城,长孙稚的身体也不好,那么下一任洛阳留守是谁?

  斛思椿想要争取的便是这洛阳留守之职。

  “永济渠也快开通了,你这边缺人手,那本王让河北那边调一些给你。”

  “臣多谢大王!”

  斛思椿身为一个敕勒人,对于鲜卑人的苦难,不能说是漠不关心,但也是不为所动。说到底,那些鲜卑战俘不是北人,斛思椿完全不用在乎。

  斛思椿并不是个没有耐心之人,他完全可以等待着。在此期间,他完全可以用功劳和苦劳打动眼前这位秦王。

  便在此时,卢柔带着一份军情,在外求见。

  卢柔拿着从范阳来的文书,见到殿宇之中的李爽,行了一礼。

  “大王!”

  对待斛思椿,卢柔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了,基本上当做没看到。

  “何事?”

  “范阳送来的捷报,上将军宇文泰讨伐契丹,大胜,得口四千,牛羊五万,战马三千匹,拓地百里。”

  李爽一听,心中有些惊异,获得这么多的战利品,宇文泰这是打到哪里去了?

  相比于西面的东柔然和东面的高句丽,契丹算是个软柿子。不过要从范阳向北向东征讨,最大的阻碍从来不是对方的战力,而是严寒的天气和困难的后勤。

  这些阻碍,对于其他地区的军队可谓是巨大的困难,可对于宇文泰麾下的武川部曲和六镇兵却只算是磋磨。

  六镇之军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军队之一,综合素质很强大。

  这样的评价,不只是说六镇兵的战斗力,也包括了他们的耐受性。

  他们本就有着游牧特性,当初从六镇一路杀到河北,什么苦没有受过,严寒的天气和困难的后勤所造成的苦难只是他们当年的日常经历。

  关中的府兵精锐,可在辽东等北方战场的表现,也不一定能超过六镇兵。

  “上奏天子,封宇文泰为燕郡公。”

  “诺!”

  斛思椿在旁,听了李爽的话,心中有些触动。

  六镇之人是北人,可北人不一定是六镇之人。斛思椿这些原本北人之中的勋贵,在六镇之乱后,与高欢、宇文泰他们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

  相比于被迁移到河北之后,又再度作乱的六镇兵,斛思椿等北人早早就去投靠了尔朱荣。此后,两股人马都在尔朱荣麾下重聚,但也是泾渭分明。

  这次南下之战,贺拔胜夺取了数郡之地,一众有功的北人将士也是该进爵的进爵,该加食邑的加食邑。

  便是坐镇在洛阳的斛思椿,也因为这场战争增加一百户,聊胜于无。

  斛思椿清楚,如今的北朝,勋、爵、官之中,最为值钱的还是勋位。

  斛思椿也有个郡公的爵位,拥有着自己的食邑和部曲,但相比之下,他更想要的是如高欢、宇文泰一般,加入天策府,成为“上将军”,变成李爽的“自己人”。

  李爽说完,看着一旁有些发呆的斛思椿,道:

  “法寿,如何?”

  斛思椿很快反应了过来,恢复了常态,道:

  “大王英明!”

  ——

  邺城。

  “贺六浑,听说了么,宇文黑獭封燕郡公了。”

  一大早,高欢的姐夫尉景就带来一个让高欢有些扫兴的但早已经知道了的消息。

  高欢给自己姐夫一个白眼,有些不耐烦,道:

  “你大早上过来找我,就为了说这个?”

  宇文泰封了郡公,他麾下的将士也都封了爵位,让尉景有些心动。

  邺城是个好地方,可他们这帮怀朔人待在邺城的这些年,爵位就没有再往上动过了。

  看着宇文泰那帮武川人加官进爵,怀朔人不眼红是不可能的。

  高欢却是劝道:

  “别光看着宇文泰,想想跟着和贺拔三兄弟的那帮武川人,如今如何了?”

  尉景面色一白。

  跟着贺拔岳的部曲大多被诛杀了,跟着贺拔允的都被陈留王李神轨收编了,跟着贺拔胜的如今都逃到了南梁,总之,都不算太好。

  尉景凑到了高欢面前,带着几分好奇,问道:

  “贺六浑,你说贺拔三兄弟真的是谋反了,还是大野爽找的借口来收拾他们?”

  高欢对此,心中也不确定。

  他清楚,尉景等人对此也带着怀疑态度。

  李爽今日能如此对待贺拔氏,那么明日又如何不能这么对待他们?

  这个疑问,对于所有北人的杀伤力都是一样的。

  高欢劝慰道:

  “放心,大野爽要对我们动手,也不会找这么蹩脚的借口,如今还不是兔死狗烹之时。”

  尉景听了,心中稍安,又道:

  “那贺六浑,你得振作啊,别整日里和游娘、韩智辉、郑大车她们厮混,想办法带着兄弟们往前啊!”

  高欢听了,心中有些烦躁。

  他在河北,与宇文泰走的路不同,以自己渤海高氏的身份,与河北的一众世家交往密切,人缘混得相当不错,过得也很滋润。

  宇文泰完全走的是另一条路,主打就是一个什么好人缘都不如自己动手来的实在。

  可相比之下,高欢手下的怀朔人与宇文泰麾下的武川人相比,进步空间就没有那么大了。

  如果高欢真的能够掌控相、魏、沧、瀛、冀诸州,那他即使没有办法让手下的人进步那么快,也有足够的土地和钱粮喂饱自己手下的人。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高欢能完全掌控的只有相州,能做到的极限也只是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比宇文泰麾下的士兵过得更加滋润一些罢了。

  如此一来,看着正在进步的武川人,高欢麾下的怀朔人自然是心生埋怨了。

  “我知道,可又能如何呢?”

  高欢看着发着牢骚的尉景,也有些委屈。

  “我给朝廷上奏,让你们也去讨伐契丹,你们愿意么?”

  尉景一听,面色一变。这不是打不打得下来的问题,而是打下来又有什么用呢?

  隔着宇文泰,地又在北方,天寒地冻的,他们是真的能去住还是能怎么样?

  高欢等人面对的困境很现实。

  邺城富庶,可周围没有扩张的空间,东西南北不是秦王的人,就是效忠秦王的人。

  要进步,可也要有地方能走啊!

  “说的到是,我听说贺拔胜逃了之后,侯景去了广陵城,要不往河南想想办法?”

  郑大车与高欢的关系,从最初的偷偷摸摸发展到现在,已然正式入门了。

  郑大车家风不好,可也是出身荥阳郑氏,原本是广平王元悌的王妃。她嫁过来之后,只是高欢这个县公的小妾,可以说是荥阳郑氏一种妥协与拉拢。

  高欢看着尉景,有些怀疑他是不是看着那帮武川人进步嫉妒的有些失心疯了。

  邺城的主力军是六镇兵,与中原的世族一向是不对付。

  娄昭君、高娄斤这些北地出身的女子,自然也不可能与郑大车这样的世家贵女对付。

  要南下,就算得到洛阳那边的首肯,也少不了荥阳郑氏的帮助。

  如此一来,娄昭君、高娄斤她们能乐意?

  “你这话问过我阿姐了么?”

  高欢轻声询问着,尉景听了,面色再度一变,变得硬气起来。

  “哼,女人!”

  尉景面色激红,挥了挥手,道:

  “大丈夫建功立业,她要是敢挡着,我就休了她!”

  “……”

  高欢看着如此硬气的尉景,心中一惊。一向老实的只图钱的尉景也变成了这样,外面那帮人还指不定什么模样呢!

  看来,那帮武川人加官进爵之事,对他们这帮怀朔人的刺激真的很大。

  高欢沉声道:

  “是得想想办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