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保证金?”
孟白看着手上的文件资料,疑惑的问:“什么意思?收视率不达标扣减购片费用不够,还得额外扣押金吗?”
电视台的生命就是收视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广告商们投放的广告费用。因此不论影视剧还是各类节目,电视台在购片时,都会设定一个基准收视率。
以《和平饭店》为例,电视台给的购片价格180万一集,40集总价就是7200万。
电视台会和弧光签订一个“阶段付款协议”,签约后先付40%的首款。剩下的钱每个月支付一部分,一般在5%左右,大概需要一年付清。
同时电视台还会要求弧光保证,《和平饭店》这部剧的收视率至少在1.0以上。每低0.1,就会扣减10到15万的集均价格。
如果播出到中间部分,收视率跌的太厉害了,比如跌破0.5,那整部剧会立马下架不说,后续的款项基本也很难再要到。
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有点类似于一个“对赌协议”。
到这为止其实都没什么不合理的,毕竟人家电视台担着风险花大价钱买了项目,自然得对剧集质量有要求。而质量的高低,还不是取决于收视率。
但是现在这个所谓的“收视率保证金”就有点离谱了。
电视台购片部门对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收视率成绩太差”,所以需要向具备“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购买“收视率运营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电视台这边要求制片方花钱买收视率。”刘军直截了当的道:“人家说了,只要咱们掏了钱,不但能保证收视率数据没问题,并且还可以尽快安排上档播出。”
“多少钱?”
“50万一集,可以按天分期支付,但不能拖欠。”
“艹!”
孟白直接被气笑了。
好家伙,这一开口直接就拿走了近三成的收益。而且电视台给自己的钱按月分期,这**还得按天算。
弧光这边首款能拿到2800万左右,这劳什子的“保证金”就得2000万。再加上需要的宣发费用,合着还TM得自己这边先垫钱。
“是哪家卫视的要求?”
刘军摇了摇头:“不是哪一家,是所有的卫视都是这样,无非就是数额高低罢了。50万的价格是芒果卫视这边的,他们购片部门的主任说,这是看在我们弧光和芒果TV有合作的份上,给我们打了个折扣。”
“哈,那我还得谢谢他们是吧。”孟白阴阳了一句。
刘军倒是也理解,其实他当时刚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和孟白现在的感受差不多,都感觉很荒谬。
要说类似这种“黑色交易”,视频网站这边也不是没有,毕竟资本市场不存在白莲花,但绝大部分都是偷偷摸摸的搞,哪有像电视台一样,这么光明正大的。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制片方不给还不行。电视台既然能保证收视率提高,自然也能反过来让收视率下降。
目前的电视收视率统计体系,用的还是索福瑞公司的城市网统计体系,也就是影视类报道里经常出现的CSM52城收视率。
他们会根据市场大小和观众特征确定抽样框,然后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从中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户,组成收视率调查的固定样本组,进而推算整体的收视数据。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抽样调查方式,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运用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影视市场。优点是方便快速,缺点则是很容易遭受“样本污染”。
这种“污染”行为也分线下和线上。
线下的手段比较传统,要么是在样本户的区域内进行集中宣传,通过广告位、展板等等形式,改变样本户的收视习惯;或者干脆直接收买样本户,不停的游说、送钱送礼,让他们谎报数据。
当然,这些手段更多还是在过去技术手段不发达,以人力为主的时代。随着电视信号数字化改革开始,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机顶盒,可以直接向后台传送数据,慢慢就不太需要线下的人工统计。
于是这些“黑产”利益者们逐渐转移到了线上,利用黑客技术手段,通过窃听截留或者直接篡改的方式,污染索福瑞后台收到的数据,进而污染样本。
这两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之前不是没有过“被害者”。
2016年年底的时候,浙江卫视曾有一部名为《美人私房菜》的古装剧。主演是当时正火的马天余和爽子,题材也是这几年最受欢迎的古偶,可以说再怎么差也起码能有个0.7到0.8的成绩。
然而当这部剧实际开播后,收视率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首播收视率0.2,第二天下滑到了0.1。播了没几天,就直接被浙江卫视腰斩撤档。
剧组直接挑明情况,发微博声讨浙江卫视。随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制片公司纷纷声援。就连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特别开了发布会,表示要“坚决打击收视率作假黑势力”,向电视剧收视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
怎么说呢,声音是闹的挺大的,但最后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结果。
从弧光现在的遭遇就能看的出来,电视台那边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变,依然维持着这条黑色产业链,并且还更加的成熟化了。
除了在收视率上动手脚,让制片方拿不到尾款之外,电视台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压后排期。反正制片方问,那就是在排队。
有些剧一压就是三五年,等到播出的时候题材、剧情都已经过时了不说,更大的概率是出品方都破产消失了。
好在这些年视频网站兴起,多了一条网播的渠道,这才算遏制了一些电视台的压制。
要不说,互联网资本的手段也就图一乐,真论“花活”还得是这些传统领域的大佬。
孟白轻点着桌面:“军哥,这事你怎么看?”
刘军皱眉道:“要我说,咱们在电视剧这块毕竟是初来乍到。这些规矩合理不合理的,都不是咱们一家能改变的。只要总的收益能赚钱,交也就交了,权当喂狗。”
孟白笑了下,“喂狗”这个词形容的还真是贴切。不过自己喂狗没什么,但被迫喂狗,可着实不爽。
想了想,他看向刘军道:“电视台这边先等一等,拖一段时间,等我再找人打听打听具体的内幕。”
弧光影视交好的公司里,有不少是主做电视剧的,像华策影视、正午阳光,还有郭靖宇的长信影视等等。
孟白打算先探听探听情况,再决定后续该怎么办。
大不了最后就直接转网播,反正把这些钱拿去“喂狗”,他总觉着亏得慌。
孟白看着手上的文件资料,疑惑的问:“什么意思?收视率不达标扣减购片费用不够,还得额外扣押金吗?”
电视台的生命就是收视率,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广告商们投放的广告费用。因此不论影视剧还是各类节目,电视台在购片时,都会设定一个基准收视率。
以《和平饭店》为例,电视台给的购片价格180万一集,40集总价就是7200万。
电视台会和弧光签订一个“阶段付款协议”,签约后先付40%的首款。剩下的钱每个月支付一部分,一般在5%左右,大概需要一年付清。
同时电视台还会要求弧光保证,《和平饭店》这部剧的收视率至少在1.0以上。每低0.1,就会扣减10到15万的集均价格。
如果播出到中间部分,收视率跌的太厉害了,比如跌破0.5,那整部剧会立马下架不说,后续的款项基本也很难再要到。
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有点类似于一个“对赌协议”。
到这为止其实都没什么不合理的,毕竟人家电视台担着风险花大价钱买了项目,自然得对剧集质量有要求。而质量的高低,还不是取决于收视率。
但是现在这个所谓的“收视率保证金”就有点离谱了。
电视台购片部门对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收视率成绩太差”,所以需要向具备“专业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购买“收视率运营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电视台这边要求制片方花钱买收视率。”刘军直截了当的道:“人家说了,只要咱们掏了钱,不但能保证收视率数据没问题,并且还可以尽快安排上档播出。”
“多少钱?”
“50万一集,可以按天分期支付,但不能拖欠。”
“艹!”
孟白直接被气笑了。
好家伙,这一开口直接就拿走了近三成的收益。而且电视台给自己的钱按月分期,这**还得按天算。
弧光这边首款能拿到2800万左右,这劳什子的“保证金”就得2000万。再加上需要的宣发费用,合着还TM得自己这边先垫钱。
“是哪家卫视的要求?”
刘军摇了摇头:“不是哪一家,是所有的卫视都是这样,无非就是数额高低罢了。50万的价格是芒果卫视这边的,他们购片部门的主任说,这是看在我们弧光和芒果TV有合作的份上,给我们打了个折扣。”
“哈,那我还得谢谢他们是吧。”孟白阴阳了一句。
刘军倒是也理解,其实他当时刚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和孟白现在的感受差不多,都感觉很荒谬。
要说类似这种“黑色交易”,视频网站这边也不是没有,毕竟资本市场不存在白莲花,但绝大部分都是偷偷摸摸的搞,哪有像电视台一样,这么光明正大的。
更关键的是,这笔钱制片方不给还不行。电视台既然能保证收视率提高,自然也能反过来让收视率下降。
目前的电视收视率统计体系,用的还是索福瑞公司的城市网统计体系,也就是影视类报道里经常出现的CSM52城收视率。
他们会根据市场大小和观众特征确定抽样框,然后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从中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户,组成收视率调查的固定样本组,进而推算整体的收视数据。
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抽样调查方式,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运用在世界多个国家的影视市场。优点是方便快速,缺点则是很容易遭受“样本污染”。
这种“污染”行为也分线下和线上。
线下的手段比较传统,要么是在样本户的区域内进行集中宣传,通过广告位、展板等等形式,改变样本户的收视习惯;或者干脆直接收买样本户,不停的游说、送钱送礼,让他们谎报数据。
当然,这些手段更多还是在过去技术手段不发达,以人力为主的时代。随着电视信号数字化改革开始,家家户户都用上了机顶盒,可以直接向后台传送数据,慢慢就不太需要线下的人工统计。
于是这些“黑产”利益者们逐渐转移到了线上,利用黑客技术手段,通过窃听截留或者直接篡改的方式,污染索福瑞后台收到的数据,进而污染样本。
这两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而且之前不是没有过“被害者”。
2016年年底的时候,浙江卫视曾有一部名为《美人私房菜》的古装剧。主演是当时正火的马天余和爽子,题材也是这几年最受欢迎的古偶,可以说再怎么差也起码能有个0.7到0.8的成绩。
然而当这部剧实际开播后,收视率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首播收视率0.2,第二天下滑到了0.1。播了没几天,就直接被浙江卫视腰斩撤档。
剧组直接挑明情况,发微博声讨浙江卫视。随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制片公司纷纷声援。就连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特别开了发布会,表示要“坚决打击收视率作假黑势力”,向电视剧收视造假的黑色产业链宣战。
怎么说呢,声音是闹的挺大的,但最后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结果。
从弧光现在的遭遇就能看的出来,电视台那边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变,依然维持着这条黑色产业链,并且还更加的成熟化了。
除了在收视率上动手脚,让制片方拿不到尾款之外,电视台还有另一个方法,就是压后排期。反正制片方问,那就是在排队。
有些剧一压就是三五年,等到播出的时候题材、剧情都已经过时了不说,更大的概率是出品方都破产消失了。
好在这些年视频网站兴起,多了一条网播的渠道,这才算遏制了一些电视台的压制。
要不说,互联网资本的手段也就图一乐,真论“花活”还得是这些传统领域的大佬。
孟白轻点着桌面:“军哥,这事你怎么看?”
刘军皱眉道:“要我说,咱们在电视剧这块毕竟是初来乍到。这些规矩合理不合理的,都不是咱们一家能改变的。只要总的收益能赚钱,交也就交了,权当喂狗。”
孟白笑了下,“喂狗”这个词形容的还真是贴切。不过自己喂狗没什么,但被迫喂狗,可着实不爽。
想了想,他看向刘军道:“电视台这边先等一等,拖一段时间,等我再找人打听打听具体的内幕。”
弧光影视交好的公司里,有不少是主做电视剧的,像华策影视、正午阳光,还有郭靖宇的长信影视等等。
孟白打算先探听探听情况,再决定后续该怎么办。
大不了最后就直接转网播,反正把这些钱拿去“喂狗”,他总觉着亏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