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衔月一口气将心中的话说出,顿时觉得心头畅快了许多。
可当她抬眸,触及萧玦那双深邃如渊潭的眼眸时,刚刚消散的紧张感瞬间又卷土重来。
眼前人身居高位,城府极深,定然会觉得她这番言论天真又可笑。
想到这里,她抿了抿唇,小声道:“三叔,我知道我涉世不深,很多事情看得不够透彻。”
“但我也不想因为惧怕被骗,就变得冷漠......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珍贵的,不该被轻易丢弃。”
萧玦平静地凝视着她,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风暴在酝酿,却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平静下来,只余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深。
少女的语气执着,恰似春日里倔强破土的嫩芽,即便面对冬日的余寒,也丝毫不改向上生长的信念。
良久,他轻轻启唇,声音依旧平淡如水,让人听不出丝毫喜怒:“所以,今日出来了这一趟。见到了像安乐坊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还对外界抱有向往吗?”
萧衔月没想到他会抛出这样的问题,微微一愣,稍作思索后说道:“自然是有的。”
“京都城中有达官贵人居住的永宁巷,就必然有贫民百姓生活的安乐坊,每个地方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她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在安乐坊的种种经历,有被恶人追赶时的恐惧,也有市集上看到各种新奇玩意儿的兴奋,还有见到路过的平民母女相依的感动。
“虽然安乐坊秩序混乱,可也有许多善良的人,他们努力生活,互相扶持。就像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一样,并不能一概而论。”
萧玦微微眯起眸子,面上依旧波澜不惊。
看来他给予萧衔月的锦衣玉食、安稳顺遂,在她眼中,似乎都不及今日的片刻自由。
她宁愿亲自去撞那南墙,也不愿遵循自己的劝诫。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给她自由,那就随她去吧。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试图驱散心中那股郁气,可那股烦闷却如影随形,怎么也挥之不去。
片刻后,他才淡淡开口:“善良本身无错,可没有本事的善良,只会成为被人利用的弱点。”
“不过你说得也对,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萧衔月听出了他话中的告诫之意,心中微微一凛。
座位上垫着柔软的锦缎坐垫,上面绣着雅致的兰花图案,摸起来手感细腻顺滑。
她坐在上面,身体微微陷了进去,那柔软的触感让她不禁有些分神。
诚然,意识到自己今日的经历,不过是冰山一角,外面的世界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若是没有侯府的庇护,她一个刚及笄的姑娘,只怕会寸步难行,或是落入了别人的算计之中。
就像那一日出逃,若不是萧玦拦住她,仅凭她自己和一个马奴,当真能平安从青州回到侯府吗?
车厢内再次陷入沉默。
萧衔月坐在那里,能清晰地感觉到脚踝处的胀痛,像有小针在扎一样。
她微微挪动了一下身体,试图缓解那传来的疼痛。
她强忍着不适,想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这细微的动作,却瞒不过萧玦那双锐利的眼睛。
萧玦看着她,淡淡开口:“脚怎么了?”
萧衔月脸色微变,下意识地想要掩饰:“可能是坐久了,有些不舒服。”
萧玦没有言语,只是目光沉沉地看着她。
“真的没事。”萧衔月被他看得心里发毛,惴惴不安地低下头,试图躲避他的目光。
可萧玦却没有给她闪躲的机会,修长的手指轻轻捏住她的小腿,不由分说便将它微微托在自己掌中。
他盯着萧衔月:“若是没事,刚才走路怎么会一瘸一拐?”
萧衔月一怔,他竟观察地那般仔细......
裙摆被撩起了一角,露出原本纤细的脚踝,此刻也显然有些发肿。
小腿被温热的掌心拖着,萧衔月脸色瞬间涨红,她又羞又急,想要抽回脚,却被萧玦紧紧按住,动弹不得。
萧玦声音发沉:“你若是不想废掉这只脚,就老实点。”
萧衔月咬着唇,微弱的眼睫颤动着。
她不敢再乱动,只觉得萧玦的手指温热,隔着薄薄的袜子,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
心跳陡然加快,几乎要跳出胸膛。
不用照镜子,她也能知道,自己此刻的脸肯定红得能滴血。
也不知为何,她忽然想到了谢遇,看起来不靠谱,但尊重她的想法。可眼前这位看起来淡漠雅正的三叔,做事却霸道强势得很。
想到这里,她心头猛地一颤,暗自懊恼,自己干嘛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
指腹轻轻摩擦过脚踝处肌肤,传来一阵凉意,萧衔月下意识地颤了颤,缓缓看去。
原来是萧玦将药油涂在了她的脚踝上。
药油的气味清凉,缓缓渗透进肌肤,让她渐渐脚踝处的疼痛似乎瞬间缓解了不少。
咬住下唇,攥着裙摆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连她的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脚尖。
她不敢去看萧玦,生怕与他对视时,会暴露自己内心莫名的慌乱。
“每次外出都要弄一身伤,和那纸糊的一般无二。”萧玦声音依旧淡淡的,目光始终盯着萧衔月的伤处。
涂完药油,他松开手掌,袖中取出一块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指尖残留的药油。
顿了顿,又道:“真不叫人省心。”
冷冽却轻缓的语调传入耳中,耳廓骤然酥麻,萧衔月一僵,忍不住抬眸瞄了他一眼。
烛火轻轻摇曳,忽明忽暗的昏黄光影映照在脸上,更添几分清冷高贵的气质。
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连帕子擦拭的动作,都像是画中定格的画面。
萧衔月的心跳莫名更快了一些。
外人或许想不到,在外人人敬畏的威严内阁大臣,总是会温柔地为她涂药。
将来等他娶了妻子,是否也会对她这般温柔,甚至是露出笑面......
察觉到萧衔月的注视,萧玦侧目,深邃的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脸颊上。
“你在想什么?”
萧衔月连忙收回目光,慌乱地摇头:“没......没什么。”
“觉得不疼了,这药油果然有效,谢谢三叔......”
萧玦“嗯”了一声,并未深究,将帕子重新收入袖中。
马车内再次陷入沉默,气氛却不再像之前那般拘谨压抑,反而多了一丝微妙的温情。
萧衔月微微思索,眼前的男人心思深,所思所想从来不放在脸上,叫人难以揣度。
她忍不住轻轻问道:“三叔,您是从何时开始变化的?”
“什么变化?”萧玦平静地看着她。
萧衔月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多年前,第一次见到萧玦时的情景。
那时的他,身上带着一种锋芒毕露的书生锐气,像是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
他对定远侯府所有人都极为尊敬,对待仆从也算是礼贤下士,没有什么架子。
可如今,岁月将锋芒磨砺成沉稳的威压,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意,仿佛一把藏于鞘中的利剑,锋芒内敛,却更加危险致命。
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形容,她斟酌了许久用词,才缓缓说道:“就是冷静,内敛,还有.......”
萧玦看着她:“你是说冷血,无情,还有狠厉?”
“没有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萧衔月连忙否认。
萧玦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中却不带丝毫温度。
萧玦勾了勾唇,笑容里却没什么温度:“人会变化很正常。每个人来处不同,经历各异,面对事情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他微微停顿,注视着萧衔月的眼睛:“在高处站得久了,偶见见到下位者,或许会心存一丝悲悯。可身处下位,再回头看自己曾经待过的地方,只会觉得那是炼狱。”
萧玦的声音平静深沉,目光却深如幽潭。
萧衔月望着他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酸涩的情绪。
她抿了抿唇,鼓起勇气问道:“三叔,您说得来处是......”
她好像对萧玦十六岁之前的经历一无所知,除了他曾经也是萧家族人,且年少成才,她对他的过往几乎是一片空白。
沉沉目光落在萧衔月脸上,萧玦淡淡启口:“你想知道?”
萧衔月微微一怔,意识到萧玦有意将这段经过抹去了,她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有些冒犯。
萧玦勾了勾唇,一瞬不瞬地盯着萧衔月。
对方的明亮的眸子里,映出了他波澜不惊的脸。
他并没有等她回答,便缓缓说道:“很久之前,我就住在安乐坊。”
可当她抬眸,触及萧玦那双深邃如渊潭的眼眸时,刚刚消散的紧张感瞬间又卷土重来。
眼前人身居高位,城府极深,定然会觉得她这番言论天真又可笑。
想到这里,她抿了抿唇,小声道:“三叔,我知道我涉世不深,很多事情看得不够透彻。”
“但我也不想因为惧怕被骗,就变得冷漠......我总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是珍贵的,不该被轻易丢弃。”
萧玦平静地凝视着她,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风暴在酝酿,却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平静下来,只余下一片深不见底的幽深。
少女的语气执着,恰似春日里倔强破土的嫩芽,即便面对冬日的余寒,也丝毫不改向上生长的信念。
良久,他轻轻启唇,声音依旧平淡如水,让人听不出丝毫喜怒:“所以,今日出来了这一趟。见到了像安乐坊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还对外界抱有向往吗?”
萧衔月没想到他会抛出这样的问题,微微一愣,稍作思索后说道:“自然是有的。”
“京都城中有达官贵人居住的永宁巷,就必然有贫民百姓生活的安乐坊,每个地方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她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在安乐坊的种种经历,有被恶人追赶时的恐惧,也有市集上看到各种新奇玩意儿的兴奋,还有见到路过的平民母女相依的感动。
“虽然安乐坊秩序混乱,可也有许多善良的人,他们努力生活,互相扶持。就像每个地方都有好人坏人一样,并不能一概而论。”
萧玦微微眯起眸子,面上依旧波澜不惊。
看来他给予萧衔月的锦衣玉食、安稳顺遂,在她眼中,似乎都不及今日的片刻自由。
她宁愿亲自去撞那南墙,也不愿遵循自己的劝诫。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给她自由,那就随她去吧。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试图驱散心中那股郁气,可那股烦闷却如影随形,怎么也挥之不去。
片刻后,他才淡淡开口:“善良本身无错,可没有本事的善良,只会成为被人利用的弱点。”
“不过你说得也对,有些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萧衔月听出了他话中的告诫之意,心中微微一凛。
座位上垫着柔软的锦缎坐垫,上面绣着雅致的兰花图案,摸起来手感细腻顺滑。
她坐在上面,身体微微陷了进去,那柔软的触感让她不禁有些分神。
诚然,意识到自己今日的经历,不过是冰山一角,外面的世界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若是没有侯府的庇护,她一个刚及笄的姑娘,只怕会寸步难行,或是落入了别人的算计之中。
就像那一日出逃,若不是萧玦拦住她,仅凭她自己和一个马奴,当真能平安从青州回到侯府吗?
车厢内再次陷入沉默。
萧衔月坐在那里,能清晰地感觉到脚踝处的胀痛,像有小针在扎一样。
她微微挪动了一下身体,试图缓解那传来的疼痛。
她强忍着不适,想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可这细微的动作,却瞒不过萧玦那双锐利的眼睛。
萧玦看着她,淡淡开口:“脚怎么了?”
萧衔月脸色微变,下意识地想要掩饰:“可能是坐久了,有些不舒服。”
萧玦没有言语,只是目光沉沉地看着她。
“真的没事。”萧衔月被他看得心里发毛,惴惴不安地低下头,试图躲避他的目光。
可萧玦却没有给她闪躲的机会,修长的手指轻轻捏住她的小腿,不由分说便将它微微托在自己掌中。
他盯着萧衔月:“若是没事,刚才走路怎么会一瘸一拐?”
萧衔月一怔,他竟观察地那般仔细......
裙摆被撩起了一角,露出原本纤细的脚踝,此刻也显然有些发肿。
小腿被温热的掌心拖着,萧衔月脸色瞬间涨红,她又羞又急,想要抽回脚,却被萧玦紧紧按住,动弹不得。
萧玦声音发沉:“你若是不想废掉这只脚,就老实点。”
萧衔月咬着唇,微弱的眼睫颤动着。
她不敢再乱动,只觉得萧玦的手指温热,隔着薄薄的袜子,也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
心跳陡然加快,几乎要跳出胸膛。
不用照镜子,她也能知道,自己此刻的脸肯定红得能滴血。
也不知为何,她忽然想到了谢遇,看起来不靠谱,但尊重她的想法。可眼前这位看起来淡漠雅正的三叔,做事却霸道强势得很。
想到这里,她心头猛地一颤,暗自懊恼,自己干嘛要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比较......
指腹轻轻摩擦过脚踝处肌肤,传来一阵凉意,萧衔月下意识地颤了颤,缓缓看去。
原来是萧玦将药油涂在了她的脚踝上。
药油的气味清凉,缓缓渗透进肌肤,让她渐渐脚踝处的疼痛似乎瞬间缓解了不少。
咬住下唇,攥着裙摆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连她的眼睛紧紧盯着自己的脚尖。
她不敢去看萧玦,生怕与他对视时,会暴露自己内心莫名的慌乱。
“每次外出都要弄一身伤,和那纸糊的一般无二。”萧玦声音依旧淡淡的,目光始终盯着萧衔月的伤处。
涂完药油,他松开手掌,袖中取出一块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拭着指尖残留的药油。
顿了顿,又道:“真不叫人省心。”
冷冽却轻缓的语调传入耳中,耳廓骤然酥麻,萧衔月一僵,忍不住抬眸瞄了他一眼。
烛火轻轻摇曳,忽明忽暗的昏黄光影映照在脸上,更添几分清冷高贵的气质。
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连帕子擦拭的动作,都像是画中定格的画面。
萧衔月的心跳莫名更快了一些。
外人或许想不到,在外人人敬畏的威严内阁大臣,总是会温柔地为她涂药。
将来等他娶了妻子,是否也会对她这般温柔,甚至是露出笑面......
察觉到萧衔月的注视,萧玦侧目,深邃的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脸颊上。
“你在想什么?”
萧衔月连忙收回目光,慌乱地摇头:“没......没什么。”
“觉得不疼了,这药油果然有效,谢谢三叔......”
萧玦“嗯”了一声,并未深究,将帕子重新收入袖中。
马车内再次陷入沉默,气氛却不再像之前那般拘谨压抑,反而多了一丝微妙的温情。
萧衔月微微思索,眼前的男人心思深,所思所想从来不放在脸上,叫人难以揣度。
她忍不住轻轻问道:“三叔,您是从何时开始变化的?”
“什么变化?”萧玦平静地看着她。
萧衔月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多年前,第一次见到萧玦时的情景。
那时的他,身上带着一种锋芒毕露的书生锐气,像是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
他对定远侯府所有人都极为尊敬,对待仆从也算是礼贤下士,没有什么架子。
可如今,岁月将锋芒磨砺成沉稳的威压,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意,仿佛一把藏于鞘中的利剑,锋芒内敛,却更加危险致命。
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形容,她斟酌了许久用词,才缓缓说道:“就是冷静,内敛,还有.......”
萧玦看着她:“你是说冷血,无情,还有狠厉?”
“没有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萧衔月连忙否认。
萧玦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中却不带丝毫温度。
萧玦勾了勾唇,笑容里却没什么温度:“人会变化很正常。每个人来处不同,经历各异,面对事情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他微微停顿,注视着萧衔月的眼睛:“在高处站得久了,偶见见到下位者,或许会心存一丝悲悯。可身处下位,再回头看自己曾经待过的地方,只会觉得那是炼狱。”
萧玦的声音平静深沉,目光却深如幽潭。
萧衔月望着他的眼睛,心中涌起一股莫名酸涩的情绪。
她抿了抿唇,鼓起勇气问道:“三叔,您说得来处是......”
她好像对萧玦十六岁之前的经历一无所知,除了他曾经也是萧家族人,且年少成才,她对他的过往几乎是一片空白。
沉沉目光落在萧衔月脸上,萧玦淡淡启口:“你想知道?”
萧衔月微微一怔,意识到萧玦有意将这段经过抹去了,她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有些冒犯。
萧玦勾了勾唇,一瞬不瞬地盯着萧衔月。
对方的明亮的眸子里,映出了他波澜不惊的脸。
他并没有等她回答,便缓缓说道:“很久之前,我就住在安乐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