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1810章 杨总,我有个想法

小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更新时间:2025-02-14 08:41:34 源网站:新笔趣阁
  等陈老几人来到会议室坐好,陈老便点头,示意会议开始。

  这次杨佑宁没说话,杨小涛直接进入正题。

  “各位首长,同志们,接下来我代表内审部,汇报下此次红星机械厂内审结果。”

  “同时,本次会议也将作为末次会议,正式结束本次内审工作!”

  杨小涛说完,拿起报告开始汇报本次内审结果。

  “本次内审,共发现重大不符合项六个,分别为记录作假、未按照安全标准操作、运输中严重超载…”

  重大不符合项,意味着问题非常严重。

  在场的众人都在心里琢磨着最后的处理结果。

  在没有宣布前,谁心里都没底。

  “不符合项为二十八种。请听清楚,是二十八种,这里面每一种都有多次,多人,多部门犯错,如果要展开的话,最少是三位数。”

  杨小涛说完,合上报告,随即看向众人。

  “在这七天的审核中,我们内审部也有许多问题暴露出来。”

  “尤其是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学习,存在认知上的不足!”

  “一些专业问题不熟悉,导致错误的判断。”

  “其次是沟通中存在过激行为,带着问题去找人,这种方式不仅找不到问题,反而伤害了工人们的感情…”

  杨小涛用了半个小时讲解本次的没审出来的问题,却用了近一个小时来指出内审部的不足。

  如此安排,让在场的众人很是奇怪,不过也反应过来,杨小涛这是一碗水端平,甚至还偏向机械厂这边。

  照顾了被审者的情绪。

  “首长!”

  杨小涛说完,然后看向上首的陈老三人,“我们内审部负责审核,任务已经结束。”

  “至于相关整改工作,我们会继续跟进!”

  杨小涛说完,掌声响起。

  陈老等人率先鼓掌,脸上虽严肃却也透着肯定,看的出对内审部的工作很满意。

  “内部审核工作,这是咱们机械厂第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可是不少人都看着呢!”

  “包括我来的时候,上面领导还打电话询问情况,让我如实反应。”

  “就是想看看,咱们工人同志,是不是革命建设的基石,是不是革命建设的火车头!”

  陈老开口讲话,杨佑宁几人捏着钢笔,呼吸加重。

  虽然早就从夏老那里得到消息,知道上级要借这次机会整顿工厂的不良风气。

  但此刻面对陈老的质问,杨小涛等人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在场众人更是大气不敢出。

  “现在审处如此多的问题,我想,这这问题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为什么没有人反应,没有人去管?”

  “现在审核出来了,大家又都知道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伙都觉得有问题,但没有下定决心,解决问题!”

  屋子里静的落针可闻,空调吹着凉风,众人却是汗流浃背!

  “机械厂这次做的很好,敢迈出这一步。这份决心与勇气,才是对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最好的体现!”

  “同志们,有问题就查,查出来就改,咱们革命同志最不缺的就是牺牲奉献!”

  “最怕的是讳疾忌医,明知道是错的却不闻不问,一意孤行!”

  “这是要不得的!”

  陈老说完,杨佑宁刘怀民等人顿感心头压力大减。

  众人也从话语中听出不一样的意思,貌似针对的,不是他们机械厂啊!

  “针对这次内审暴露出来的问题,我希望大家严肃对待!”

  “不过这次,这次要对内审部的同志提出表扬,希望你们再接再厉!”

  啪

  参加会议的内审部沈荣三人立马热烈的鼓起掌来。

  能够得到上级的表扬,这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

  “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黄老一旁开口询问。

  杨小涛没有说话,他们内审部负责审核,处罚的事,还得刘怀民杨佑宁来。

  会议室众人也都竖起耳朵来,仔细听着。

  “首长,我们这次内审将按照工厂规章制度进行惩罚。”

  刘怀民开口,众人面色发苦。

  “不过,因为是第一次审核,所以机械厂决定警示为主,高举轻放,给大家改正的机会!”

  众人听了悬着的心落到肚子里。

  对此,黄老轻轻点头,陈老没有反对。

  会议进行了一上午,中午时候,陈老等人没有留下就餐,而是带着相关资料离开机械厂。

  离开前还嘱咐杨小涛,要将内审工作继续下去,不能搞成一次性的,而是要持续不断的开展下去。

  杨小涛自然答应下来。

  送走陈老三人,杨佑宁就招呼徐远山等人开个内部会议。

  刘怀民将黄老等人的情况说了下,徐远山等人这才意识到会议后的事情。

  众人在一起吃过中午饭,虽然聚在一起,但大家伙心里都揣着事,交流不多。

  即便说起来,也是关于审核的事情。

  杨小涛将审核中的注意事项说了下,刘怀民重申机械厂对于审核的支持,杨佑宁更是要求各厂针对总厂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同样的问题决不能再犯!

  等吃完饭,杨小涛想着刘向东的事,便与众人告辞,回到办公室。

  办公室里,刘向东坐在椅子上正对着桌子上的水杯发呆。

  一旁娄晓娥低头整理文件,屋子里静悄悄的。

  起先时候她还跟刘向东聊两句,但后来发现刘向东满怀心事,而且也不是个善于沟通的人,便不再打扰他。

  两个人各做各的,互不打扰。

  而此时,刘向东心中既激动又忐忑。

  自从被杨小涛带到四九城,成为军械所的副所长,这不仅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更是他工作的里程碑。

  没有杨小涛支持,他完不成夜视仪的研究,最起码现在完不成。

  也因此,他想在这位子上,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了建设祖国,也为了报答杨小涛的知遇之恩。

  如今,他带着自己的想法来了。

  但要说出来的时候,心里又有些害怕。

  “杨总!”

  杨小涛进来,刘向东听到动静立马站起来。

  看着面前瘦高的年轻人,刘向东眼中充满感激。

  “坐,坐!”

  “吃饭了吗?”

  杨小涛坐在一旁亲切问道,顺手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屋子里,太热了!

  “吃了,食堂吃的!”

  刘向东有些拘束,虽然两人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

  而且平常听杨小涛的事多了,心里不由得多了些敬畏。

  “咋样,比起机修厂的还行?”

  刘向东笑着,“好多了,这肥肉比起来喷香!”

  “是吗?那我可得让人查查机修厂的伙食了!”

  闻言刘向东面色一怔,心道自己说错话了。

  不过杨小涛很快就笑着说道,“开玩笑的,坐下说!”

  “晓娥,去拿个风扇过来,再去拿点西瓜!”

  娄晓娥点头应了声,立马出去。

  “杨总,不用这么麻烦!”

  “什么麻烦,这屋里太热,要是冬天还好,阳光照进来暖和,但现在这日头。人都能烤熟了!”

  杨小涛说着给两人杯子倒上水,刘向东面露感激。

  “对了,我这忙,还没来的及问问,你们在四九城住的咋样?”

  “这边气候水土,适应不?”

  刘向东点头,“这边比东北热,不过也还行,只是换个环境,家里人没问题的!”

  “孩子呢,安排上学了?”

  “安排了,都挺好,家里那口子天天都笑着…”

  两人聊着生活琐事,没一会儿娄晓娥从外面进来,手上端着一个盘子,里面摆着几块西瓜。

  身后一名保卫则是抱着一座电风扇。

  “来,先吃一块,解解凉!”

  杨小涛拿起一块西瓜递给刘向东,没一会儿风扇也转起来。

  娄晓娥来到一旁坐着。

  吃了两块西瓜,刘向东便说起正事。

  “杨总,我这次来,有个想法想要跟您说一下!”

  “你说!”

  刘向东点头,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一份资料。

  “杨总,这是我在坦克实验夜视仪的时候发现一个问题!”

  杨小涛接过资料翻看起来,刘向东则在一旁解释。

  “杨总,坦克在发现敌人后,要用最快的速度将炮口调转过去,然后瞄准!”

  “但这调整速度过快,会产生动能,冲过瞄准点,然后就得往回调整!”

  “你也知道,这坦克距离远了,看上去比个碗口大不了多少,稍微挪动下,就瞄不准!”

  “更何况在运动中,瞄准的难度会更大。”

  “所以在接近瞄准点的时候,会有一个精确瞄准速度,这个速度不能快,要慢一点,这样才能加快瞄准速度。”

  “而我们实验的59式坦克,精确瞄准速度很快,有时候会超过去,再调回来,然后再调回去,还不行又的调回来,如此反复瞄准,耗费时间。”

  “据我观察了解,即便是再熟练的炮手,也要用三次调整才能锁定目标!”

  “而且大部分炮手都需要四次以上!”

  杨小涛翻看着资料,加上刘向东在一旁的描述,基本明白表达的意思。

  倒是娄晓娥在一旁听的糊涂,这啥瞄准的不是越快越好吗?

  还放缓速度,那不是等着挨揍吗?

  杨小涛不理娄晓娥的疑惑,而是看向刘向东。

  他意识到,这个是个有搞头的课题,军械研究所的作用,就是要提高作战能力。

  而这个问题如果得到解决,那,不说人人都成神炮手,起码能比现在能力提升一大截。

  当然,前提是解决这个问题。

  前提是,确定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

  既然刘向东能够发现这个问题,那这么久了,不会没人发展吧。

  既然发现了,难倒没人去解决?

  如果有人正在研究了,那他们也没必要耗费资源。

  现如今,夜视仪做出来了,但并不是做出来就没事了。

  持续不断的改进,制造出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才是最重要的!

  而现在的改进工作并不顺利,这其中的研究投入,将是个无底洞。

  刘向东看到杨小涛脸色先是凝重,随后又是高兴,最后变得严肃起来,意识到对方已经理解问题的所在。

  “老刘,你询问过,有没有人在解决这个问题?”

  杨小涛一开口,刘向东差点没反应过来。

  不过很快就回神,然后摇头。

  “没有,我只是询问了配合实验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这方面的消息,所以我就…”

  说到这,刘向东也有些不好意思。

  没搞清楚状况就来汇报情况,如果有人已经找到了办法,解决了问题,那他白费劲不说,搞不好还会给杨小涛留下不稳重的印象。

  杨小涛倒是没有责怪的意思,毕竟那些工作人员只是一部分。

  而且国内某些研究是保密的,就像先前机械厂做过代号666的研究,外人根本不清楚做的是啥。

  后来启明星做出来后,才公布于众。

  “你先坐下喝口水,我找人确认下!”

  杨小涛说完就拿起电话。

  如果有人研究了,那更好,他们可以提供思路。

  如果没有人研究,呵呵,那些个项目,就是他们军械研究所的了!

  刘向东点头,略带忐忑的坐在那里,目光看向杨小涛。sxbiquge/read/75/75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