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爸太听劝了 第147章 现在我是真信了

小说:重生:我爸太听劝了 作者:白云青鸟 更新时间:2025-02-14 21:13:47 源网站:2k小说网
  李锐开车先把杨从新送走了。

  许晨陪着父亲许知泉,站在路边抽烟。

  “儿啊,这两天你再帮我参谋参谋,13号的时候具体怎么跟各位领导介绍。”

  许晨:“那我和方骏,一起整理一份演讲用的文本吧。”

  许知泉:“那最好不过了!”

  父子俩又闲聊了一段,许晨发现,父亲对方骏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原本只是看中方骏的财务背景,和她对机械厂财务与运营情况的知晓。

  但这段时间接触下来发现,方老师总体能力、认真和努力程度,也都是超过预期的。

  许知泉忍不住开口道:

  “有方老师在,确实是捡了个宝啊!

  之前她呆在机械厂,那是真的屈才了。

  以后咱们电动车厂搞起来,经营上她都能帮上很大忙的。”

  ……

  又等了一会儿,李锐便开着车回来了。

  许晨见父亲酒基本散去了,开口道:

  “爸,我明天下午回家。

  学校宿舍要退了,东西要打包收拾一下。

  今天高考完,晚上约了同学,去网吧打游戏呢!”

  许知泉哈哈笑了笑,摸了摸许晨的脑袋说道:

  “行!既然高考完了就好好玩!

  你明天要回来了,跟李锐联系就行!”

  李锐停好车,已经走了过来。

  许晨把父亲扶上车,又跟李锐交代了几句,这便目送黑色雅阁离开了……

  夜风微凉。

  许晨穿过夜色,来到了网吧。

  一片喧嚣吵闹,都是一群高考完“**”打游戏的学生。

  陈大海扭头看见许晨,笑着大吼一声:

  “今晚,许公子买单!

  许晨:“……”

  ……

  ……

  所谓“纸里包不住火”。

  也就是一两天之后,机械厂有可能被改造成化工厂的消息,便在那附近的几个居民社区传开了。

  这种关乎生存的事情,引来附近居民的普遍恐慌和热议。

  个别民众反应剧烈,但大部分还是克制,但都用各种方式,表达了不满和反对的情绪。

  本地的多家媒体,也针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而又隔了一两天,眼看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可能是考虑到综合的社会影响,由机械厂改制领导班子,对此先行进行了辟谣和说明。

  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波的舆论和民声,也必然得到了市里的关注和重视。

  ……

  机械厂内部。

  面对破产改制,本就人心惶惶。

  这几天里,部门职工组织起来,一起商讨了合理合法的诉求,并通过机械厂设置的改制委员会向上反应。

  核心诉求是,机械厂几百的员工,希望改制委员会和市里面,不止考虑补偿的问题,更要考虑未来的工作和生计问题。

  大家还是诉求希望“继续发光发热”,“为天城市的建设发展做贡献”。

  ……

  这几天里,许晨、方骏和杨从新,又重新整理了13号的汇报方案。

  在许晨的建议之下,整体方案砍掉了很多又臭又长的内容,保留核心重点的内容,又增加了一些评委会可能重点关注的内容。

  方骏见识过许晨比稿和提案,对他的建议自然全部采纳。

  杨主任还是有个别疑虑,会跟许晨有些辩论。

  尤其是那些他了很多精力整理,却被要求删除的内容。

  许晨还是做了详细的解释,让杨主任可以从心里接受这样的调整。

  “这些内容都很好、很重要。

  在电动车厂的落地过程中,也是非常核心的指导文件。

  但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在13号跟领导汇报的。

  13号的汇报有核心目的,跟核心目的不相关的内容都可以先舍弃。

  最主要是汇报时间有限,需要先把最重要的讲完。

  如果在答疑环节,领导主动提起,咱们再展开讲解就行。至于这些内容,咱们都到时候都备着就好!”

  杨主任有着“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的执拗,但还是可以被说服的。

  而且经过这两天跟他的接触,许晨对这位杨主任还是很喜欢的。

  他为人耿直、有话直说,没那么多弯弯绕。

  而在技术和业务上,杨从新确实是比较懂的。

  先前机械厂内部的“电动三轮车”规划,便是杨主任牵头搞的。

  后来因为内部各种问题,没有落地实施。

  这次的电动车生产线引入和落地方案,也几乎是杨主任一个人做出来的。

  从落地可行性上看,已经非常高了。

  只要资金到位,基本马上就可以开干。

  ……

  11号下午,金丰商务大厦。

  杨主任回机械厂了,他那边名义上还在上班,只能晚上下班后过来帮忙。

  许晨和方骏坐在电脑前,还在修改着汇报文档。

  许知泉作为老板,却在给两人端茶倒水,他也乐在其中。

  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

  许知泉掏出手机一看,低声说了句:

  “机械厂的事情……”

  他独自走去会客室接电话了,几分钟后走出来,脸上带着笑意:

  “评审委员会,让我去聊一下呢。”

  方骏:“现在吗?需不需要我跟着?”

  许知泉:“先不用,我去看下什么情况。

  不过刚刚听上去,他们现在是真的在考虑咱们家了。”

  许晨笑了笑:“那是好事啊!”

  许知泉:“化工厂现在碰上大阻力,两家地产商又解决不了下岗问题……

  不考虑咱们,他们也没辙!”

  说着,许知泉拿上个挎包,招呼着李锐快步走了出去。

  ……

  ……

  当天傍晚,许知泉便从市里开会回来了。

  等杨主任也赶了过来,许知泉笑着说道:

  “这次,是真的有谱了!

  8号的时候,有一个‘闭门沟通会’,主要是跟长盛化工和丰荣商业聊的。

  当时,咱们连旁听的资格都没有。

  今天下午叫我过去,相当于是补了一个‘闭门沟通会’。

  这个情况已经非常明朗了,现在咱们从陪跑的,也变成了重点考虑的一家。

  今天下午,他们给我透了些底,包括机械厂目前债务问题、旧职工问题等等。

  债务问题,跟方骏知晓的信息完全一致,也说明咱们的报价不会有大问题。

  现有职工的安置问题,他们再次重点提及了,应该跟这几天里机械厂那边的动静有关。

  这个也要多亏了杨主任……

  非常明显,今天的闭门沟通会,主要是给咱们一些明确的指引。

  告诉我们13号的汇报,报价在什么档位合适,以及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许知泉点上一根烟,微笑看了看许晨:

  “所有这些,跟许晨预料的,几乎没什么差别。

  汇报方案,就按照现在的方向搞,我看十拿九稳了!”

  话音落地,众人都舒了口气,同时露出欣喜。

  其实这段时间压力都比较大,如今真正看到了胜利希望,众人还是难免心生感慨。

  杨从新扶了扶黑框眼镜,笑着说道:

  “当初方骏跟我说,等许晨参与进来,是有可能‘力挽狂澜’的……

  当初我是真不信的。

  现在,我是真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