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谋士 第131章 三人两个职位,怎么可能不争?

小说:镇国谋士 作者:南国公子 更新时间:2025-02-16 22:55:16 源网站:新笔趣阁
  何景辉说出“老贼误我”后立马意识到不妥,赶忙看向王林跟陈元甲。

  果然,二人皆皱眉不语。

  而陈庆之在看到三人反应后,心底连呼“真乃天人也”。

  “许大人未出长安便已经料定三人反应!”

  对于何景辉的话,他置若罔闻,只淡淡道:“三位将军都是带兵之人,知道事情轻重,去或者不去,都请尽快回复下官。”

  王林皱眉不语。

  陈元甲也默不作声。

  密信上有女帝印信,已经说明问题:刘怀忠对他们三人的评价不是空穴来风。

  问题是,三个人只拔擢两个,且三个人都在当场,这要他们怎么表态?

  半晌,王林终于开口:“陈大人,你既提到边防紧要,自然也该知道河西之地对大乾的重要,若我三人分出两人去镇守陇西、乾南,河西之地告急,又该如何?”

  陈庆之愣了一下。

  看上去似被问住了。

  可他心底却再次升起对许良的敬佩之意。

  神了,这种问题许大人居然都想到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来着……对,把水彻底搅浑,让三个人各自心生防备。”他淡定一笑,“三位将军莫非不知陛下已对魏国施行换国计?

  魏国被此计牵制,连唇齿相依的韩国之危都不敢伸手,如何敢再主动招惹我大乾?”

  “在魏国想出妙计破解换国计之前,河西之地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战事。”

  “王将军,你是带兵之人,自然明白其中代表的意义。”

  “这……”

  陈元甲、何景辉皆看向王林。

  来之前他们曾问过王林,他的回答竟跟陈庆之的如此相似!

  莫非王林已经跟朝廷搭上线了!

  不然何以禁军副统领史纲单独联系王林,而不是他们?

  就因为浦津城居中?

  如此说来,王林已经占据了一个拔擢的名额,而他们两个有一人是要留在河西的?

  而王林看似在追问陈庆之,实则是一问一答说给他们听的?

  不然的话,王林问问题的时候,陈庆之为何会面带微笑,面带期许?

  该死,被他捷足先登了!

  只剩一个名额……

  何景辉、陈元甲对视一眼,各自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防备。

  王林察觉到二人异状,心知有异,急忙呵斥:“陈大人,莫要用这种幼稚把戏挑拨我等关系!”

  “朝廷不过是有人见刘将军掌兵多年,想夺他的兵权罢了。”

  陈庆之呵呵一笑,“王将军不觉得此话可笑吗?

  刘将军如今就在长安,若真被夺权,三位只怕要面对的是被革职或者平调吧?

  你们谁见过夺主将军权,不仅不收其兵权,反而擢升其部属为主将的?”

  王林被问得哑口无言。

  的确,镇国公兵权被削是最好的例子。

  夺兵权伴随的就是其亲信被降职的降职,平调的平调。

  如此说来,他们被拔擢的话对刘怀忠在朝中立足是有好处的

  偏他不同意陛下重用三人……

  孰奸孰忠,似乎一目了然。

  何景辉、陈元甲此时已经确定王林就是陈庆之的“托”了。

  这等浅显的道理谁不明白?

  结果还在这演!

  而王林眼看二人目中的防备与疏远,大致猜出原因。

  他明白,眼下只怕越描越黑。

  无奈之下他只得咬牙道:“陈大人,密信中的内容我三人眼下已经知道,可否让我二人看看密旨了?”

  何景辉、陈元甲目中露出警惕,几乎生出同样想法:这厮装不下去了!

  果然,陈庆之点头道:“好!”

  他摊开密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陇右甘泉郡有自立之心,危及大乾数百年基业……当此国家飘摇危难之际,朕亟需独当一面的良将擎天保驾……

  先帝在世时,曾面告朕……三位将军俱可为辅国之将。

  然朕思虑三位将军出身刘将军治下,既要兼顾江山社稷,又要兼顾人情,实难抉择。

  愿效仿大乾先王时贤人自荐之制……”

  陈庆之念完密旨后,三人神情各异。

  王林先是松了一口气,他的清白得到证明了!

  但下一刻他眉头一皱。

  果不其然,听到“自荐”之后,陈元甲、何景辉目光瞬间变得炽热。

  “自荐……也就是说没定下王林!”

  “我还有机会!”

  何景辉瓮声道:“陈大人,何某乃乾南吕州生人,早年参军就是在乾南锐健营,跟楚国蛮子打过交道。

  丰祥三年那场河东大战之前,我亦曾跟随英国公和楚军有过交手,确保他们不会影响河东之战。”

  “后来先帝召见,也曾询问过何某边防之事,一应对答兵部该有备案。”

  “也正是因为那一次御前对答,才让何某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陈庆之点头赞道:“原来如此,难怪陛下再三叮嘱下官,说不管何将军能否应召镇守乾南,都要下官请何将军出一份乾南的边防奏。”

  何景辉闻言大喜,拱手激动道:“陛下如此信赖,何某敢不用命!”

  陈元甲瞬间不淡定了。

  听二人口气,镇守乾南之将就这么定下了?

  他赶忙出声:“陈大人,既是何将军对乾南熟悉,又有作战心得,陈某便自荐这陇右镇守一席。”

  陈庆之激动得差点叫出声来。

  不出许大人所料,果然是一人开口,两人争锋!

  三人两个职位,怎么可能不争?

  但他面上却是惊喜,“陈大人熟悉陇右?”

  “额,不熟悉。”

  “不熟悉?”陈庆之皱眉,转向王林,“王将军呢?”

  王林已经被何景辉突如其来的主动弄懵了,下意识回了一句,“我昔年随关将军往陇右换防时,曾在飞鹰卫待过三年……”

  “关将军……你说的是虎胆镇陇西的关自渠关将军?”

  “正是。”

  陈庆之目光一亮,“我原本还以为王将军一直跟随的刘将军……如此说来,王将军有镇守陇右的经验?”

  王林紧皱眉头,不明白密旨的出现证明了他没有暗中勾结朝廷后,这么快就到了自荐环节?

  就在他沉吟期间,陈元甲再次开口:“陈大人,下官虽无在陇右镇守经验,却曾跟随徐进将军扫平过巴蜀。

  巴蜀留王设相,与甘泉郡坐大有相同之处。

  若陛下允准,陈某亦可奏陈一封!”

  陈庆之感叹道:“难怪陛下说两地之危非三位将军不可解。

  原来三位此前各自跟随军中主将独当一面过!”

  此言一出,何景辉、陈元甲几乎同时点头,“不错,我等早早从军,也是后来才跟的刘将军。”

  而苦思半晌的王林猛然惊醒,暗骂自己愚蠢。

  自己原本就不是刘怀忠的嫡系,何须对他大谈忠义?sxbiquge/read/75/75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