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谋士 第84章 文武百官惊了:这许良品德虽低,眼光真高!

小说:镇国谋士 作者:南国公子 更新时间:2025-02-16 22:55:16 源网站:新笔趣阁
  卯时,太极大殿。

  许良跟随文武大臣自朝露殿上朝。

  大太监熟悉的尖细声音响起:“陛下有旨,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听到这个声音,不少大臣下意识看向殿外,似迫不及待想要下朝。

  许良不为所动,原地站定。

  他知道,今天有事。

  果然,一人高声出口:“陛下,微臣周培青有事启奏!”

  “准!”

  “三日前长安城北玄武大街于子时发生一场江湖中人的混战,一十九人当场死亡。

  丑寅之交,混战中的一方,即虎刀门位于城北的一家武馆,武馆上下二十八人被灭口。

  微臣连日来顺藤摸瓜,查明原委,此事系江湖中人自己掀起的一场风波,是在抢夺一本名为《辟邪剑谱》的秘籍……”

  萧绰皱眉,“就发生在长安城,抓到凶手了吗?”

  周培青头一低,“还未抓到。”

  “这么多条人命,你既然都知道情由了,为何不抓住始作俑者?”萧绰凤眸怒睁,“卢淳风,你的金吾是干什么吃的?”

  “四十七个人死在长安城,就没有一点动静?”

  “前几天左谏议大夫许良遭遇刺杀,就发生在朕的眼皮子底下,你们也是事先一点察觉都没有,是不是等哪天江湖人遛进皇宫,取了朕的性命,你们还是不知凶手!”

  被点名的金吾卫中郎将卢淳风慌忙跪下,“陛下,此事发生太过突然,那些江湖中人向来藐视法纪,难以约束。

  且他们都有武艺傍身,又多带着兵器在身,一言不合就出手打杀,事罢也是扬长而去……”

  萧绰怒道:“还敢狡辩,你身为金吾卫中郎将,专司长安巡查、治安,前后不过数天,长安城接连出现刺杀、混战大案,你竟然用这等理由来搪塞朕!”

  “来人,将卢淳风革职查办!”

  “周培青官降一级,限期缉拿凶犯,若不能限期内拿住要犯,一样革职查办!”

  “臣,谢主隆恩!”

  随着二人被罚,太极大殿上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长安城这几天发生的事他们自然清楚,也猜到了女帝会动怒,只是没想到女帝会动如此大的肝火。

  唯有许良一脸淡然。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出计,女帝主导的。

  刚才只是“预热”,好戏才刚刚开始!

  “众位爱卿,江湖中人屡屡以武犯禁,朕欲根除之,可有良策?”

  御史大夫赖清平朗声说道:“陛下,江湖中人也不尽是以武犯禁之人,他们中有不少人也是饱读诗书,胸怀仁义的仁人志士。

  他们中不少人也是觉得报国无门,伸冤无路,这才走了以力求公的路子。”

  萧绰皱眉,“哦,报国无门,伸冤无路,赖御史这是在说朕昏聩不明,朝廷官员?”

  “臣不敢!”

  “既然赖御史如此了解江湖中人,想必是有良策可解决江湖之乱了?”

  “这……微臣还未想好。”

  赖清平下意识擦了擦额头。

  尽管额头并没有汗。

  萧绰懒得跟他计较,继续询问,“其他爱卿有无良策?”

  许良拱手出列,“启奏陛下,微臣有一法,或可解江湖之祸。”

  “说!”萧绰心情似十分糟糕。

  “微臣觉得赖大人说得颇有道理,不少江湖中人的确是明理懂史,胸怀苍生大义……”

  “嗯?”

  萧绰凤眸眯起,看上去似十分不喜许良这个说法。

  毕竟赖清平前面刚说过这话。

  许良心道女帝演技不错,面上却战战兢兢,“陛下,请听微臣说完。”

  “赖大人的话没错,陛下说得也对。”

  萧绰冷笑:“既然不是朕昏聩,也不是大乾官员,江湖中人也懂道义,为何还有这么多的江湖中人以武犯禁?”

  众大臣也纷纷看向许良,目光嘲弄。

  玩脱了吧,小子?

  许良不慌不忙:“回陛下,依赖大人所说,江湖中人觉得报国无门,是因为朝廷、地方官府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能臣干吏。

  诚如朝堂上站着的列位,哪一个不是胸有才学,身具才干?”

  “这些江湖人或许真有才学,但跟朝廷已经选的列位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然的话,先皇、陛下选的就是他们,而不是朝堂上的列位了……”

  “嘶——”

  朝堂上,文武大臣都愣住了。

  他,这许良说话如此……有道理!

  不是江湖中人没才学,也不是皇帝昏聩,而是因为已经当官的他们更有才学!

  不少人重新审视许良,只觉得他除了品德低下些,倒是挺有眼光的。

  人品坏跟好眼光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嘛!

  赖清平闻听此言,身子一颤,只觉冥冥中某扇关闭多年的门打开了,让他恍惚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就连萧绰,似也被许良这番马屁话拍舒服了,面色平缓许多,“许爱卿说的倒有几分道理。”

  “既如此,你可有计策解决江湖之祸?”

  许良拱手,“有!”

  “何计!”

  君臣一唱一和。

  “微臣以为,既然江湖中人也有仁人志士,也有报国之心,陛下不妨仿效科举,设一武举,其名为武林大会!”

  许良说出几天前所献计策。

  “可学科举取仕之法,以各州县为区,设置小擂台比试,以武论高低,再于大乾一名山大川之地举行决赛,类似于科举的春闱、殿试。”

  “若朝廷有用武需要,可从中拔擢人才录用。”

  “即便不然,也可封其为大乾武林盟主,朝廷与其共同制定江湖规矩,规范江湖中人的言行举止……”

  此言一出,朝臣们一个个都听愣了。

  武举?武林大会?武林盟主?

  这哪是要解决江湖中人,这分明是给他们找了一条出路,给了他们一个入朝为官的机会啊!

  百官中,刘怀忠眉头紧锁。

  他怎么也想不到,许良会给陛下出这么个主意!

  许良被刺杀他是知道的,此前公孙行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说《辟邪剑谱》没准就是许良针对裴旻的阴谋。

  如今看来,这公孙行徒有虚名!

  他的话就是个屁!

  许良这计策哪里是要对裴旻报仇,分明是想助裴旻成为武林盟主!

  哪个蠢货会为了报仇助自己的仇人升官发财?

  疑惑之下,他忍不住开口:“许大人,本官听说刺杀你之人就是江湖刺客,既是如此,你还出此计策,就不担心是助纣为虐吗?”

  许良一脸大义凛然,“刘老将军此言谬矣,下官献策为国是为公,刺客刺杀是因私。”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下官岂可因私废公?”

  刘怀忠默不作声,低头暗思,“看来真不是他的主意……公孙行,不过如此!”sxbiquge/read/75/75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