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谋士 第94章 明着报喜,暗地里报假账!

小说:镇国谋士 作者:南国公子 更新时间:2025-02-16 21:55:36 源网站:2k小说网
  御花园。

  女帝萧绰看了看手里的奏章,又看了看面前垂手而立的许良,迟疑半晌才开口问道:“许爱卿,这奏章上说的是真的?”

  许良点头:“回陛下,千真万确!”

  “这……”萧绰激动起身,不顾形象地踱步,“太好了,太好了!”

  上官婉儿不明所以,忍不住出声:“陛下,怎么了?”

  “你自己看吧。”萧绰将奏章递了过去。

  上官婉儿疑惑接过奏章看了,目光陡然一凝,不可思议看向许良,“许大人,八,八十万?”

  她面露难解之色,“长安城商贾怎会如此富有?”

  这句话似提醒了萧绰,“许爱卿,你不会用了什么特别手段吧?”

  许良心下感叹。

  看来女帝是穷惯了,压根不知道天子脚下的达官贵人多有钱!

  就像大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好话说尽,卑微到了极点,堪堪募捐到二十万两银子。

  可闯王进京之后,前后不过十天,从王公大臣手里弄了七千五百万两!

  他这八十万才那跟哪儿?

  “陛下,微臣乃文官,岂会做出这等有辱斯文之事?”

  “况且白纸黑字,皆是他们自愿的。”

  萧绰深吸一口气,“这八十万两银子现在何处?”

  “皆在镇国公府,已经封箱装好,微臣不敢调用,特来征求陛下同意。”

  “调用……”萧绰注意到关键,“许爱卿是如何打算的?”

  “回陛下,八十万两银子需要拿出三十万两用来专项支出香烟的制作与售卖,其余五十万两供陛下调用。

  另外,武林大会之事,应该至少需要二十万两。”

  “那就剩三十万两……”

  “陛下,三十万两是有点少。”

  “不少了,不少了!”萧绰连连摆手,“况且这还只是长安城的,不是还有雍城、敦煌等大城吗?”

  此时的她只觉不太真实。

  国库里一下就要多出至少三十万两银子,而这还只是开始!

  许良连连点头,“对!”

  他暗自松了口气。

  三十万两,账头虚报了约四五万两。

  明着他是来报喜,实则他是来报假账的!

  本以为女帝会计较,可看她样子,压根就没往这方面去想!

  当然,若女帝追问每一笔开支,他也有对策,无非是前世那些销售公司常用的理由:

  香烟是新商品,推广宣传要花银子!

  公关要花银子!

  扩大再生产要花银子!

  人工……

  一笔笔算下去,他能算得女帝内疚。

  万没想到萧绰跟山西煤老板投资电影一样,只关心结果,不干预过程!

  早知道多报……算了,后面还有机会,细水长流。

  上官婉儿也很震撼,将奏章又仔细看了一遍,忍不住问道:“许大人,你在奏章里说一个县城的加盟代理约在五万两左右。

  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将这些县城跟长安城分开竞标,如此一来,长安城五十万,加上九个县城各五万,至少也是九十万的进账。”

  许良摇头笑道:“上官大人,账不能这么算。”

  “不靠长安城,这些县城没有这么高的加盟价。同样道理,若是不给长安城周围县城的加盟代理权,这些商贾也不会愿意花这么高的代价。”

  “商贾经营,既要让自己赚得多,又要让对方觉得有得赚……”

  “商贾只是身份上低微,不是蠢。”

  上官婉儿内心诧异。

  从许良的话里不难听出他对商贾似乎没有其他官员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略作沉吟,上官婉儿郑重看向许良,“许大人,本官有一事不明,想向你请教。”

  “上官大人言重了,但说无妨。”

  “你是怎么做到既尊重商贾,又能一根烟不卖就骗人家八十万两银子的?”

  许良:???

  萧绰轻笑,替许良解围:“婉儿,尊重人跟挣对方的银子,并不矛盾啊。”

  “就像朕觉得魏惠子是个枭雄,但不妨碍朕想要一举荡平魏国。”

  “许爱卿,是不是这么个理?”

  许良连连点头,“陛下圣明!”

  萧绰振奋点头,“许爱卿,香烟是你想出的财路,朕已经准你全权处理。”

  “八十万,扣除三十万的再制造香烟本钱,算利润五十万,按照此前所说,百分之一,你留五千两……”

  “算了,朕不能亏待有功之臣,你留一万两,再留二十万两启动武林大会计划,往国库送二十九万两即可。”

  许良惊喜不已,连忙拱手:“谢陛下!”

  萧绰摆手,笑道:“既然你给朕送来了好消息,朕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微臣洗耳恭听!”

  “胡禄、林北狂两位将军已经抵达宛梁,大军十万轻取卢氏、阴城,目前正分出六万兵马往寿陵进发,待朕调拨守城之将接管二城,另外四万兵马也可赶往寿陵……”

  “若寿陵之战也顺利,此三城前后不过一月……”

  “纵使不顺,只需按照你先前计策,也不消两月!”

  “伐韩一事,你居功至伟!”

  “大军凯旋之时,朕会论功行赏!”

  许良含笑躬身,“还是陛下运筹帷幄,微臣不过略施小计,尽了臣子本分而已。”

  既然领导记得他的功劳,那也就没必要再争了。

  可以确定,待时机成熟,他出的诸多计策都可大白于天下时,亦是他青史留名之时!

  这一遭穿越,不白来!

  萧绰忽地感叹,“亏得伐韩之事顺遂,否则朝政又要不稳。”

  “嗯?”

  许良疑惑。

  连日来朝会上君臣议政皆是按部就班,并未有什么大的波动,女帝为何忽然感慨?

  莫非又到了咱挣银子……为女帝分忧的时候?

  他瞥了一眼上官婉儿,发现对方也是眉头一皱。

  显然,君臣二人都有忧心之事。

  “是朝会之外的事?”

  略作思忖,许良拱手道,“敢问陛下,是有何烦忧之事吗?”

  萧绰没有立马回话,而是与上官婉儿对视一眼,挑了一下眉头,似在说,“如何?”

  许良反应过来,这俩在这给他下套呢!

  上官婉儿开口道:“陇西之地有边陲重镇甘泉郡。”

  “甘泉郡名义为郡,实则疆域之大,堪比中原数州,其北连戎狄,西抵西域,东扼中原要道……”

  “其郡守名为陈典,虽为郡守,其权力却远超州府,陈氏一族更是将甘泉郡视作私有,从陈望到陈典,甘泉郡守都是陈家子承父业……”

  “先帝当年在世时就想过要收回甘泉郡的治权。”

  “只是先后有河西、河东之战,楚国又虎视眈眈,陛下始终不得腾出手收拾陈氏,不想其坐大到如今地步。”

  “自陛下登基之初,陈典便屡次派遣人到长安来打探消息,明显图谋不轨。”

  “如今陛下伐韩,他又派人来请封,似有不臣之心……”

  许良挠了挠头。

  他大致听明白了,甘泉郡尾大不掉,想搞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