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95章 北上,扬州府!

小说: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作者:喜欢喝豆浆 更新时间:2025-02-23 00:08:29 源网站:2k小说网
  玄墓山,蟠香寺,

  海青衣随意的铺在床榻上,妙玉独自坐在梳妆台前对镜理妆。

  身上只有一套象牙白交襟内衬,头上也没戴着巾帽,而是三千青丝垂落在肩,她一点点编织着发髻,手上的动作很是僵硬。

  或是她很少自己做这种事,又或是她当下有些心不在焉。

  如果邢岫烟在身边的时候,这种事向来都是由她来做的,妙玉望着镜子里自己的寂寥身形,心里五味杂陈。

  打开了一方锦匣,是秦可卿临别送给她的一个发簪,说是道歉的礼物。

  妙玉并不知她有哪里被秦可卿得罪了,迷迷糊糊的就收下了这饯别礼。

  锦匣中是一根发簪,银质鎏金嵌着玛瑙石,不算贵重,但妙玉倒很喜欢。

  沧浪园中,每个女孩子都很是活泼可爱,只妙玉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

  妙玉寡言少语,很少与她们相处,又不知如何与她们相处。

  当妙玉看到她们一个个打扮得很是漂亮,在岳凌面前争芳斗艳的时候,妙玉也很想打扮打扮自己。

  她也是个女孩子,也渴望有女孩子的妆容,而不总是一身的海青衣。

  捏着拿起,在面前比量了一会儿,妙玉便欲要戴在头上试一试。

  可等她再抬起头,望向镜子的时候,手上的动作却是一滞,愕然道:“师父,你怎么下床来了。”

  老尼紧了紧眉头,冷声道:“我怎么不能下床来了?瞧瞧你的样子,一个女尼不拿木鱼,拿起簪子来了,你这还算什么修行中人?”

  妙玉脸色臊得通红,赶快将簪子收回锦盒里,往一旁的桌案上斟起水来。

  “师父,用茶。”

  老尼深吸口气,慢慢坐入靠椅中,一双眸眼瞪着妙玉,“你这孽障,人在这,心都不知哪里去了,失魂落魄的模样,成何体统?”

  “是安京侯要离开苏州了?”

  妙玉脸色愈发红了,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只微微点头回应。

  老尼眉眼微垂,思忖片刻道:“拾掇拾掇你的行李,我们也入京去吧。”

  “入京?”

  妙玉瞪大了双眼,有些不敢相信老尼的话,重复确认着。

  “怎么?你不愿去?”

  老尼冷哼了声道:“苏州如今繁花似锦,可却是你的伤心之地,既然如此,我们不如离开这蟠香寺,去京城投为师的友人去。”

  “在之前不也与你说过了?”

  妙玉愣了片刻,面颊立即露出了笑容,紧迈了几步,来到师父身后,**起了肩头。

  “好好,徒儿事事都听师父的安排。正好,入京城可以去看看烟儿过得好不好。”

  老尼嘴角抽了抽,不讲情面的戳穿了妙玉的小心思,道:“你是去看那丫头的?我看是,入了京城之后,你这脑子里,才能占一个‘安’字,能让你心安。”

  妙玉吐了吐舌头,不知该接什么话了。

  只是老尼轻吐了口气,暗暗道:“这都是什么孽缘……”

  ……

  沧浪园,

  香菱垂着头,忧心忡忡的从角门走了出来,等在门前的两个人立即迎了过来,拉起了她的手。

  “英莲,你来,跟妈去个地方。”

  香菱微抬起头,入眼见到这个脸上满是褶皱,被岁月侵蚀严重的妇人,心底便起了怜惜之情。

  这毕竟是她的母亲,生下了她,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她哪里忍心拒绝。

  再看向她身旁的姨妈,也是一脸疼爱的望着她。

  只是姨妈旧时保养极佳的面容也不在了,似是一夜白头,满头银丝,看上去苍老了数十岁。

  香菱低声道:“我……娘,过不了多久,我就要随着安京侯还京了,女儿……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封氏从香菱口中听得一个“娘”,心中便已经很是欣慰了,眼中絮满了泪水。

  没想到经历了这么多事,她依然愿意唤自己一声娘亲。

  英莲四岁时,是他们做父母的疏忽大意,才导致英莲被拐子拐走,吃了不知多少苦,如今又寻到了好人家,还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安京侯,她反倒要来拆散,毁掉孩子的幸福。

  封氏慈悲心肠,她当然是做不出这种事了。

  粗糙的手掌扶上了香菱细嫩的脸颊,封氏哽咽道:“好孩子,娘不是来为难你的,娘和你姨母都想开了,来这里是见你最后一面,还有些事想嘱咐你,往后……你且过好你的日子,不必再来找娘了……”

  最后半句话,封氏咬着牙说出口,随后便是潸然泪下。

  香菱也大受触动,与封氏相拥哭泣。

  半晌,封氏道:“这里是安京侯下榻之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你不必担心,为人父母怎会不希望自己孩子过得好呢,你随我来便是。”

  香菱郑重的点了点头,随母亲与姨母,走进了一处深巷中。

  深巷的尽头,有一间破落的院子,只是屋子被拾掇的一新,显然是有人居住的。

  香菱打量着周围,沈封氏与她介绍道:“自打你姨夫与堂兄入了大牢之后,沈家的宅院便被抄家变卖了,旧时的钱财并无剩余,只剩些我的嫁妆和奁田,勉强让我和你母亲在这城中寻到一处落脚的地方。”

  沈封氏扶着香菱来到一处铜镜前,扶着她坐好。

  看着镜子中的香菱,沈封氏不得不感慨一句,道:“真是生得好模样,是我们封家的闺女。”

  香菱不解的问道:“姨母,我们要做什么?”

  封氏在一旁翻找,片刻后归来,将手上的镯子,套在了香菱的藕臂,圈口粗细刚刚好。

  “这是咱们封家的传家首饰,往后就给你了,你戴着它,也就似是娘亲陪在你身边。”

  香菱连忙推脱,要将镯子取下来,归还回去,“不行,不行,娘亲这个太贵重了,你和姨母如今日子这般艰难,我怎能还要你们的财物呢?”

  沈封氏道:“傻孩子,你就收着吧。如今封家就只有你一个后辈了,不给你,又该给谁呢?”

  封氏也是道:“你过好了你的日子,娘亲便就心满意足了。不必担心我们,我们已经在纺织作坊里找了份差事,勉强糊口是不难的。”

  香菱哭泣道:“我……我不能赡养娘亲,女儿不孝。”

  封氏又从锦盒中取出了一把刮刀,“我们都未曾养过你,何必非要你来赡养我呢?”

  “倘若有一天,你依靠侯爷,能够得知你爹爹在何处,可劝你爹爹来见一见我。这些年我们两人再未见过,对彼此心中都有亏欠。”

  “他若知道你还活着,心里定然也会好受一些。”

  说话间,刮刀沾水,便慢慢凑近了香菱的脸颊。

  香菱心尖正是颤着,无比动容,见到镜子里的一幕,又有些意外,“娘,这是做什么?”

  封氏叹道:“娘见不得你嫁人时的样子了,这开脸,让娘亲自为你做吧。日后,好生在安京侯府中伺候侯爷,若是能得个名分,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闻言,香菱的眼中,又淌出了两行泪。

  ……

  一架架马车装满了行李运送出园,又有架架马车进来,等着载人去码头,而岳凌则是在园中清点着人数。

  一排排的小丫鬟站在面前,身上穿着各色的衣裳,如同鲜花竞相开放,实在让岳凌看得眼花缭乱,不得不好好数一下,点齐了人再动身。

  “这么多人,都带着去林大人那?可若是让她们先走一部分,也似是不大合适吧……”

  岳凌数了一遍,却发现里面少了个人。

  “嗯?怎么少一个,看看你们谁房里少了个人来?”

  小姑娘们面面相觑,清点了自己身边人,莺儿高举起手臂道:“侯爷,从刚才起,我就没见到香菱,不知道她哪里去了。”

  “香菱?”

  岳凌没想到平日里最乖巧懂事的香菱,这时候反而不见了,便差人去打探一下,这房中层有谁见过她。

  最后才得知,是有人来找香菱,她出门去了。

  林黛玉站在岳凌身边,眨了眨眼,语气担忧的问道:“岳大哥,她不会遇到什么麻烦吧?”

  岳凌深吸口气,摇摇头道:“应当不会,门前的卫兵说是两个老妇人,自称是香菱的母亲,应该不会拿她怎样。”

  薛宝钗皱眉道:“难道是不让她回来了?毕竟她们母女也才相认了没多久,要留她在身边说一门亲事养老,也未见得不能,香菱的容貌还是很出众的。”

  岳凌倒是也担心这种情况的发生,便打算派人出去找一找,可还没传下去,香菱却是自己回来了。

  沿着廊檐,香菱一路垂头埋胸。

  她本来就习惯垂着头走路,眼下比之前垂得更低了。

  这异常的举动,不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岳凌扬声问道:“香菱,可没人刁难你吧?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大可说来。”

  香菱紧忙摇头,一手攥着衣袖下的手镯,咬了咬嘴唇道:“没,没,多谢侯爷关心,我没事,耽误了出行的时辰,还望侯爷宽恕……”

  待香菱走进了丫鬟的队伍里,来到莺儿的身旁,莺儿才发觉这丫头是有哪里不对,摸着她通红的小脸,惊叹道:“诶,你开脸了?”

  “啊?”

  这一声一下抽开了小丫鬟们的话匣子。

  “开脸?什么是开脸?”

  “开脸就是女子出嫁之前,会让家中长辈先用刮刀将脸上的绒毛刮掉,以后就能涂上胭脂装扮了。”

  “都是出嫁前一夜开脸化妆的,所以开脸就等同于嫁人了。”

  “啊?那香菱姐姐为什么开脸了,她嫁给谁了?”

  “还能有谁,这园子里就一个男丁!”

  小丫鬟们的脸瞬间灿红,一个传一个,似是会蔓延一样。

  莺儿捏着香菱滑溜溜的脸蛋,扶着她的脸颊道:“好呀,你本来就长得够漂亮了,这下开了脸,你倒真成凤凰,我们都是鸡了!”

  香菱臊得满脸通红,眼睛都红了,水汪汪的望着岳凌似是求情一样。

  岳凌望着场间欢闹的小丫鬟们,最后目光落在香菱身上,果然开了脸之后,稚气就褪去了许多,俊俏的容颜展露无疑,让人看了真是更舒适了。

  旁边岳凌直勾勾的望着香菱,林黛玉暗戳戳的掐了岳凌的腰间,轻轻咬牙道:“岳大哥,该启程了,我们总不能让官船一直等着吧?”

  “对,对……”

  岳凌回过头来,讪讪一笑,一把握住了林黛玉伸过来的手,便就不松开了,惹得林黛玉慢慢垂下了头,不再闹了。

  “走吧,各自上车,四人结伴,相互照应着点。我们先往扬州府,去林妹妹的家看望林大人,住一段时间,再北上京城回家。”

  “好!”

  小姑娘们撒欢一下蹦蹦跶跶的分好了人。

  戏班子本就是一十二个人,当即便分成了三组,其余人也各自找着自己的同行伙伴。

  瑞珠宝珠二人组,便和因为报纸走得愈发近了的莺儿,香菱在一块。

  紫鹃,雪雁,晴雯同乘一辆,秦可卿则是和薛宝钗两人一辆。

  众人欢笑的上了车,其中便只有雪雁笑不出来,一脸的垂头丧气。

  晴雯落了车帘,十分不解的来到了雪雁身边,关心问道:“你在发愁什么呢?这里只有你是从林府里来的,这回回家了,你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雪雁叹了口气道:“要是一直回去京城就好了,可要回林府便不好。”

  紫鹃,晴雯凑到她身边,意外问道:“林家是诗礼簪缨之家,有哪里不好?”

  雪雁掰着手指道:“太多不好了,正因为林家家风深厚,规矩才是多呢。我们也不能和侯爷他们一块用膳了,也不能吃得多了,还不能在院子里随意跑,更不能摸鱼上树,这些都会有人管教的。”

  紫鹃和晴雯都是出自荣国府,守一些规矩对她们来说,也并不算难事,“只是这些?”

  雪雁掀开轿帘,望着岳凌将林黛玉扶上了车轿,徐徐吐出口气来。

  “多了,等你们去了便知道了。”

  车架缓缓开动,

  林黛玉从软凳下取出了个包袱,解开之后,是一身大裳。

  林黛玉将其递给岳凌道:“岳大哥,帮我穿上。”

  岳凌接过,抖开之后,披挂在林黛玉肩头,细心为她系起了绳结。

  “这件衣服蛮好看的,倒是看起来有点眼熟呢?”

  林黛玉扯了扯岳凌的衣角,而后倒在他肩头,挽着手臂,甜甜一笑道:“因为,这件和岳大哥身上的一样呀。”

  岳凌噗得喷出一口气来,赶忙捂嘴,道:“林妹妹,我们回你家穿一样的衣服?这不好吧?”

  林黛玉取出手帕,照常为岳凌擦了擦嘴角,意外道:“这有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