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
扬州的古街上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徐徐燃起了灯火照亮,与辉光共同点缀着横亘在城中的河道,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临近夜市,哪怕是冬季,也是扬州城愈发热闹的时候。
倏忽之间,马蹄声由远及近,官道上两道身影匆匆掠过。
在得知问题可能出现在鲍家时,林如海和岳凌第一时间便敲定了主意,先往鲍家走一趟。
一面赶路,林如海一面与岳凌阐述着鲍家的近况。
“扬州一直以来,有八大总商,而如今却要慢慢成了六大总商了。”
“这其中愈发鼎盛的鲍家,一直以来都是个义商,少有作奸犯科之举,家风清正,每次捐输倒也积极。”
“譬如前一年,解苏州之急时,也正是由他家来操持此事。”
“你也曾因双屿岛之案,牵扯过几个盐商,其中并不包含他家。”
“不过,因为被你惩治的两家盐商家业有失,财力每况愈下,已经将一部分贩盐之地交到了鲍家手上,他家销量有增倒也是有因可循。”
“一会儿,我们先礼后兵,先让他自查。盐商势力盘根错节,鲍家又隐隐约约有被推上商会之主的趋势,此事实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大意。”
久历官场的林如海,向来以成熟稳健而著称,他不希望卷起太大的风浪,不像岳凌一般,一路砍杀过去自是情有可原。
也着实如他所说,两淮盐商动摇,那是半个大昌的百姓,吃盐都要受到影响。
稳定,是为官的第一要义。
岳凌微微颔首道:“先去会一会这鲍家家主,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吧。”
两人不告而访,疾行奔往鲍家园林,本也是不想给鲍家家主准备的时间,即便盐院中有他收买的眼线,也还是比不过他们这两匹快。
林如海和岳凌还特意选了人流并不多的府衙大路,穿过城中心,往南城去盐商的园林。
可等路过府衙大门时,却见外面是里三圈,外三圈的围满了人,黑压压连成一片,根本无法顺利通行。
岳凌眉头微皱,按理说这时辰,已经到了府衙的下衙时辰,却是还有这么多人堵在大门前看热闹,实在异常。
也不由得因此多想了几分。
林如海同样皱眉望着,临近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是有人来府衙越级上告,正在衙堂前领五十下鞭笞之刑。
岳凌牵马挤过人群,望着堂前有个妇人,正被麻绳绑在长条桌上,口中塞了棉絮,身上的粗布麻衣被抽得破破烂烂,红肿的伤痕肉眼可见,便不禁皱紧了眉头。
林如海见之,暗叹口气,摇头道:“此为律法规矩,见这农妇应当是自乡下来,不去县衙报案,来府衙,为免扰乱刑罚案件,都要先领五十鞭。”
“《洗冤录》也不少有故意越级扰乱刑罚的案件。”
岳凌低声道:“她若来县衙报官,必然知道这个规矩,但还是愿意受刑,且这刑罚也不轻,一个女子皮开肉绽只为求公道,想来也是必有冤情了。”
“实在不该打这么重。”
岳凌前进一步,欲要阻拦行刑的衙役,却是又被林如海拉住了手臂,劝解道:“你怜贫惜弱,与玉儿真是一个模子刻成的。”
“只是这府衙也是按规矩办事,倘若你以巡抚身份,以势压人,枉顾律法,必然要招致祸患。”
“且我盐务和府衙,乃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干,你又是卸任巡抚,要归京之身,更不该干预府衙办差。”
“别忘了,我们是为什么事出来的。”
岳凌心下一沉,此情此景未尝不会是有人故意作秀,拦截二人行动的嫌疑。
在为官之道这方面,林如海的确比自己成熟,稳重得多,岳凌便听从他的建议,再与身边人打听,到底这妇人是有什么冤情。
“二位官爷,方才草民也是听了个一知半解,似是这农妇的孩子在四月入扬州来乡试,后来便不知所踪了。”
“这农妇是衡阳人,因为人出了县衙,县衙也找不到人,便就一直拖着不办。这临近年节,肯定是想孩子了,才告到这府衙来。”
岳凌轻叹口气,暗暗记下道:“倒也是个可怜人。”
“官爷一看就是个好官,天底下比这可怜的人,还多着呢……”
……
扬州南城,鲍家园林,
正堂上,八幅镂刻《盐法图》的云母屏风,隔绝出两方天地。
正中央的一条酸枝木茶案上,镶着两淮盐场的全景银丝嵌画,雕工精湛绝伦,可堪比《清明上河图》之景。
廊柱之间,飞檐斗拱,穹顶悬的盐晶吊灯,是为这盐商巨擘的独特家私。
再善良的盐商,其生活都极为奢靡,是外人无法预想。
此刻,鲍家家主鲍志道却正是怒不可遏,在堂上撒着火气。
折起门下竹条,一下下的抽在儿子鲍麟身上。
“你个不肖子孙,今日我不让你吃了这个教训,我便不是你爹!”
鲍麟跪在堂前,一动不动,任由竹条如同雨点一样落在自己身上,衣服渐渐被道道红条所拱起。
闻讯赶来的妇人,一进门便扑在了儿子身上,哭道:“老爷别打,别打了,要打死他,不如先打死我,让我们娘俩黄泉路上也有个伴。”
擦拭着儿子眼角的泪珠,妇人哽咽不止,“傻孩子,你爹打你,你为何不躲,也不走?”
鲍麟偏开头,不去看可怜的母亲,疼痛传遍全身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做了错事,应当受罚。”
此言一出,并没让鲍志道好受,反而让他盛怒更加了几分。
“知错犯错,罪加一等!你先滚开,不然我连你一块打了!”
妇人上前跪地哭诉,周围仆人也赶忙拉开劝架,才让鲍麟得以逃脱,将破碎的衣物往身上提了提,想要快步离开大堂。
“站住!”
鲍志道呼喝了一声,重重靠在椅背上后,长长吁着气,垂头怒视着倒地不起的妇人道:“今铸下大错,追根溯源便是被你惯坏了?岂不闻,我盐商的规矩?嫡子不成器,如何担得起这么大的家业?”
妇人擦拭着眼泪,小声解释道:“麟儿还小,怎能不犯错?老爷年轻时,也没少犯了这些错。”
鲍志道挑了挑眉头,怒气还是未消,“罚他去祖地驻足半年思过,年节也不得归来,谁也不准去探望他!”
鲍麟行礼道:“谢爹爹,孩儿知错了。”
“滚,快滚吧!日日为祖宗清扫坟墓,忏悔去吧!”
鲍麟拖着疼痛的身躯,正往外面走着,迎面便撞见两个气度不凡的人,阔步迈过了门槛。
这雷厉风行的气势,将他惊得不轻。
毕竟这是鲍家的宅邸,怎会有人不经通报,便能直入到堂前来。
他自然而然的屈身躲了一旁行礼,两人倒是根本没留意他的存在,径直奔向他的父亲了。
鲍志道本是垂头饮茶,欲要捱下这口火气,当再抬起头来,瞧见来人,竟然是巡盐御史林如海,身子整个从座椅上弹起,一脚踢开匍匐在地的妇人,走下白玉石阶来。
“大……大人,今日是什么风将您吹来了?还望您恕我失迎之罪。”
鲍志道当头便拜,心神也是一震。
马上入夜,盐院御史到盐商家里,恐怕不会是来吃晚膳的。
“客气了鲍家主,你我二人相识也是有一二十年了,本官一直以为我们二人乃是知根知底,今日略有疑惑,才来府上一问。”
“对了,这位便是你一直想要求见的安京侯,岳凌。”
鲍志道立即抬起头来,一照面没想到竟是个和自己儿子年龄相差不多的男子,心中微微讶然,但还是当头再拜道:“草民见过安京侯。”
岳凌嘴角微扬,道:“哪有如此豪奢的草民,这园林,比我安京侯府可大得多了。”
这找茬的语气不禁让鲍志道额头生汗,讪讪道:“惭愧,惭愧。”
岳凌与林如海坦然上座,饶有兴致的端起琉璃茶盏,在手中转动一圈,眼也不抬的随口问道:“不知鲍家主因为何事发了这么大的火,虎毒尚且不食子,竟是与儿子这般大动肝火。”
听话音,方才在自己在堂上大发雷霆,已经是被赶来的二人听了个正着,鲍志道便也知无法隐瞒,叹了口气,徐徐道:“都是我这个不成器的犬子,让两位大人看笑话了。”
余光瞥见鲍麟还倚在门栏上,鲍志道挑眉怒道:“还不去祖地领罚,还等明日再启程吗?”
鲍麟忙唯唯诺诺的离了去。
鲍志道扭过头来,苦笑道:“家丑实在难以启齿,犬子前些日子随船送盐,在当地邂逅了个女子,两人干柴烈火便行了狎妓之事。”
“可今早人家双亲找上门来了,说是良家女子被他玩了,为平息事端,只好破财免灾。”
岳凌微微皱眉,“乱良家,可是要入刑的。”
鲍志道一脸苦涩,“侯爷说的是,我这便将犬子押送去衙门,交给崔大人明断。”
盐商在扬州,有钱有势,即便是告官也很大概率不会有牢狱之灾,更何况鲍家这等数一数二的盐商。
而且那女子的父母,不先去告官,而是直接寻来了鲍家,定然也是想谋一份财。
岳凌便也不愿再管这烂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沾上也是惹得一身骚。
久未开口的林如海,放下茶盏,直言不讳的开口道:“鲍家主,近年来鲍家的生意愈发红火了,账目你可过目过?”
听得前半句,鲍志道面上还有喜色,后半句便如一桶冰水浇在了他头顶。
“大人的意思是,账目有错?”
这临近课考,盐税上出了问题,关乎了林如海的乌纱帽,也关乎了盐商的身家性命。
鲍志道心尖一颤,立即唤人道:“来人,速速去将今年的账目都取过来,所有能敲算盘的都在来这堂上当堂核验!”
岳凌起身,一抬手道:“慢着,鲍家主,本侯有一事需要先行核查。”
鲍志道躬身作揖道:“侯爷请说。”
岳凌微微颔首,“先查一查今年鲍家多来了几个伙计,走了几个伙计,尤其是管账目的人,去查个明细出来。”
林如海在旁暗暗点头。
岳凌又回首与林如海道:“账目上的事,兄……岳……林大人比我了解的更清楚,愚……婿,不是,我就先去盐库探查一圈了。”
林如海眉头立即微挑,面上从欣赏转变成不悦,“去吧,断案你是内行,去好好查一查。”
鲍志道心底则是更加七上八下了,连忙让人前来引路,“侯爷请。”
岳凌抖了抖衣袍,摇头道:“鲍家主在堂上陪同林大人即可,本侯向来独来独往。”
闻言,林如海倒希望岳凌在林府上也是如此便好了。
轻轻眉心,就听鲍志道凑来了面前,为他斟茶,十分谨慎的问道:“还望大人能够明示,鲍家究竟哪里出了差错,我们也好自查不是?”
即便盐税之事与他的乌纱帽息息相关,但林如海此时,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面孔。
浅啜了口碧螺春,林如海瓮声开口,“鲍家主经营有方,近乎合并两家总商,一家坐大两淮,今岁淡季出盐竟较丰水期还增五成。本官翻阅历年盐课黄册,这般奇景倒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明褒实贬的一句,让鲍志道倍感压力。
“这……合并两家总商,的确让鲍家上下手忙脚乱,但这淡季出盐一事,我还真没仔细纠其原因,大人您放心,等他们核验了账目,一定给您一个说法。”
林如海微微颔首,施加压力道:“本官记得,鲍老太爷曾在户部任职,元庆十三年的盐税案,盐商一家的下场如何,你应当知晓吧?”
鲍志道咽下一口口水,垂头道:“伪造盐引案,主犯凌迟,九族流三千里……”
“不过,大人放心,我鲍家绝不会行此作奸犯科之事。”
林如海又是不置可否,“以鲍家主的为人,本官倒也不愿相信有这回事,但还是先查一查吧。”
不过盏茶功夫,大堂上迅速摆满了长条案,从库房中取来了堆积如山的账目,被分派到各张条案上。
场间算盘噼啪作响,鲍志道的额头布满了细汗,时不时便提起袖袍擦拭。
就算没做亏心事,有这等场面在,盐院御史,安京侯亲临调查,任谁也无法淡定。
此刻,鲍志道更是担心安京侯那头,有不懂事的下人会冒犯了。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账目也只核算了一成,倒是对鲍家伙计的统计先出来了。
新旧花名册一对比,便能知晓走了谁,来了谁,倒也便捷。
将人名誊抄在纸上后,便呈交到林如海面前。
林如海微皱眉头取来一观,手指着头前第一个名字便问道:“嗯?这柳生不是鲍家的老伙计了吗?向来不是他打理着鲍家的账目,与盐院核对,怎么出了鲍家呢?”
鲍志道轻松一笑,解惑道:“柳老的确为鲍家鞍前马后,只是年纪过大了,欲享天伦,不愿在府中受我等赡养,便放他归家去了。”
就在此刻,堂上忽得跑来一人,惊道:“家主,不好了,盐库里发现了死尸!”
“死尸?!”sxbiquge/read/76/76541/ )
扬州的古街上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徐徐燃起了灯火照亮,与辉光共同点缀着横亘在城中的河道,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临近夜市,哪怕是冬季,也是扬州城愈发热闹的时候。
倏忽之间,马蹄声由远及近,官道上两道身影匆匆掠过。
在得知问题可能出现在鲍家时,林如海和岳凌第一时间便敲定了主意,先往鲍家走一趟。
一面赶路,林如海一面与岳凌阐述着鲍家的近况。
“扬州一直以来,有八大总商,而如今却要慢慢成了六大总商了。”
“这其中愈发鼎盛的鲍家,一直以来都是个义商,少有作奸犯科之举,家风清正,每次捐输倒也积极。”
“譬如前一年,解苏州之急时,也正是由他家来操持此事。”
“你也曾因双屿岛之案,牵扯过几个盐商,其中并不包含他家。”
“不过,因为被你惩治的两家盐商家业有失,财力每况愈下,已经将一部分贩盐之地交到了鲍家手上,他家销量有增倒也是有因可循。”
“一会儿,我们先礼后兵,先让他自查。盐商势力盘根错节,鲍家又隐隐约约有被推上商会之主的趋势,此事实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大意。”
久历官场的林如海,向来以成熟稳健而著称,他不希望卷起太大的风浪,不像岳凌一般,一路砍杀过去自是情有可原。
也着实如他所说,两淮盐商动摇,那是半个大昌的百姓,吃盐都要受到影响。
稳定,是为官的第一要义。
岳凌微微颔首道:“先去会一会这鲍家家主,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吧。”
两人不告而访,疾行奔往鲍家园林,本也是不想给鲍家家主准备的时间,即便盐院中有他收买的眼线,也还是比不过他们这两匹快。
林如海和岳凌还特意选了人流并不多的府衙大路,穿过城中心,往南城去盐商的园林。
可等路过府衙大门时,却见外面是里三圈,外三圈的围满了人,黑压压连成一片,根本无法顺利通行。
岳凌眉头微皱,按理说这时辰,已经到了府衙的下衙时辰,却是还有这么多人堵在大门前看热闹,实在异常。
也不由得因此多想了几分。
林如海同样皱眉望着,临近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是有人来府衙越级上告,正在衙堂前领五十下鞭笞之刑。
岳凌牵马挤过人群,望着堂前有个妇人,正被麻绳绑在长条桌上,口中塞了棉絮,身上的粗布麻衣被抽得破破烂烂,红肿的伤痕肉眼可见,便不禁皱紧了眉头。
林如海见之,暗叹口气,摇头道:“此为律法规矩,见这农妇应当是自乡下来,不去县衙报案,来府衙,为免扰乱刑罚案件,都要先领五十鞭。”
“《洗冤录》也不少有故意越级扰乱刑罚的案件。”
岳凌低声道:“她若来县衙报官,必然知道这个规矩,但还是愿意受刑,且这刑罚也不轻,一个女子皮开肉绽只为求公道,想来也是必有冤情了。”
“实在不该打这么重。”
岳凌前进一步,欲要阻拦行刑的衙役,却是又被林如海拉住了手臂,劝解道:“你怜贫惜弱,与玉儿真是一个模子刻成的。”
“只是这府衙也是按规矩办事,倘若你以巡抚身份,以势压人,枉顾律法,必然要招致祸患。”
“且我盐务和府衙,乃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干,你又是卸任巡抚,要归京之身,更不该干预府衙办差。”
“别忘了,我们是为什么事出来的。”
岳凌心下一沉,此情此景未尝不会是有人故意作秀,拦截二人行动的嫌疑。
在为官之道这方面,林如海的确比自己成熟,稳重得多,岳凌便听从他的建议,再与身边人打听,到底这妇人是有什么冤情。
“二位官爷,方才草民也是听了个一知半解,似是这农妇的孩子在四月入扬州来乡试,后来便不知所踪了。”
“这农妇是衡阳人,因为人出了县衙,县衙也找不到人,便就一直拖着不办。这临近年节,肯定是想孩子了,才告到这府衙来。”
岳凌轻叹口气,暗暗记下道:“倒也是个可怜人。”
“官爷一看就是个好官,天底下比这可怜的人,还多着呢……”
……
扬州南城,鲍家园林,
正堂上,八幅镂刻《盐法图》的云母屏风,隔绝出两方天地。
正中央的一条酸枝木茶案上,镶着两淮盐场的全景银丝嵌画,雕工精湛绝伦,可堪比《清明上河图》之景。
廊柱之间,飞檐斗拱,穹顶悬的盐晶吊灯,是为这盐商巨擘的独特家私。
再善良的盐商,其生活都极为奢靡,是外人无法预想。
此刻,鲍家家主鲍志道却正是怒不可遏,在堂上撒着火气。
折起门下竹条,一下下的抽在儿子鲍麟身上。
“你个不肖子孙,今日我不让你吃了这个教训,我便不是你爹!”
鲍麟跪在堂前,一动不动,任由竹条如同雨点一样落在自己身上,衣服渐渐被道道红条所拱起。
闻讯赶来的妇人,一进门便扑在了儿子身上,哭道:“老爷别打,别打了,要打死他,不如先打死我,让我们娘俩黄泉路上也有个伴。”
擦拭着儿子眼角的泪珠,妇人哽咽不止,“傻孩子,你爹打你,你为何不躲,也不走?”
鲍麟偏开头,不去看可怜的母亲,疼痛传遍全身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做了错事,应当受罚。”
此言一出,并没让鲍志道好受,反而让他盛怒更加了几分。
“知错犯错,罪加一等!你先滚开,不然我连你一块打了!”
妇人上前跪地哭诉,周围仆人也赶忙拉开劝架,才让鲍麟得以逃脱,将破碎的衣物往身上提了提,想要快步离开大堂。
“站住!”
鲍志道呼喝了一声,重重靠在椅背上后,长长吁着气,垂头怒视着倒地不起的妇人道:“今铸下大错,追根溯源便是被你惯坏了?岂不闻,我盐商的规矩?嫡子不成器,如何担得起这么大的家业?”
妇人擦拭着眼泪,小声解释道:“麟儿还小,怎能不犯错?老爷年轻时,也没少犯了这些错。”
鲍志道挑了挑眉头,怒气还是未消,“罚他去祖地驻足半年思过,年节也不得归来,谁也不准去探望他!”
鲍麟行礼道:“谢爹爹,孩儿知错了。”
“滚,快滚吧!日日为祖宗清扫坟墓,忏悔去吧!”
鲍麟拖着疼痛的身躯,正往外面走着,迎面便撞见两个气度不凡的人,阔步迈过了门槛。
这雷厉风行的气势,将他惊得不轻。
毕竟这是鲍家的宅邸,怎会有人不经通报,便能直入到堂前来。
他自然而然的屈身躲了一旁行礼,两人倒是根本没留意他的存在,径直奔向他的父亲了。
鲍志道本是垂头饮茶,欲要捱下这口火气,当再抬起头来,瞧见来人,竟然是巡盐御史林如海,身子整个从座椅上弹起,一脚踢开匍匐在地的妇人,走下白玉石阶来。
“大……大人,今日是什么风将您吹来了?还望您恕我失迎之罪。”
鲍志道当头便拜,心神也是一震。
马上入夜,盐院御史到盐商家里,恐怕不会是来吃晚膳的。
“客气了鲍家主,你我二人相识也是有一二十年了,本官一直以为我们二人乃是知根知底,今日略有疑惑,才来府上一问。”
“对了,这位便是你一直想要求见的安京侯,岳凌。”
鲍志道立即抬起头来,一照面没想到竟是个和自己儿子年龄相差不多的男子,心中微微讶然,但还是当头再拜道:“草民见过安京侯。”
岳凌嘴角微扬,道:“哪有如此豪奢的草民,这园林,比我安京侯府可大得多了。”
这找茬的语气不禁让鲍志道额头生汗,讪讪道:“惭愧,惭愧。”
岳凌与林如海坦然上座,饶有兴致的端起琉璃茶盏,在手中转动一圈,眼也不抬的随口问道:“不知鲍家主因为何事发了这么大的火,虎毒尚且不食子,竟是与儿子这般大动肝火。”
听话音,方才在自己在堂上大发雷霆,已经是被赶来的二人听了个正着,鲍志道便也知无法隐瞒,叹了口气,徐徐道:“都是我这个不成器的犬子,让两位大人看笑话了。”
余光瞥见鲍麟还倚在门栏上,鲍志道挑眉怒道:“还不去祖地领罚,还等明日再启程吗?”
鲍麟忙唯唯诺诺的离了去。
鲍志道扭过头来,苦笑道:“家丑实在难以启齿,犬子前些日子随船送盐,在当地邂逅了个女子,两人干柴烈火便行了狎妓之事。”
“可今早人家双亲找上门来了,说是良家女子被他玩了,为平息事端,只好破财免灾。”
岳凌微微皱眉,“乱良家,可是要入刑的。”
鲍志道一脸苦涩,“侯爷说的是,我这便将犬子押送去衙门,交给崔大人明断。”
盐商在扬州,有钱有势,即便是告官也很大概率不会有牢狱之灾,更何况鲍家这等数一数二的盐商。
而且那女子的父母,不先去告官,而是直接寻来了鲍家,定然也是想谋一份财。
岳凌便也不愿再管这烂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沾上也是惹得一身骚。
久未开口的林如海,放下茶盏,直言不讳的开口道:“鲍家主,近年来鲍家的生意愈发红火了,账目你可过目过?”
听得前半句,鲍志道面上还有喜色,后半句便如一桶冰水浇在了他头顶。
“大人的意思是,账目有错?”
这临近课考,盐税上出了问题,关乎了林如海的乌纱帽,也关乎了盐商的身家性命。
鲍志道心尖一颤,立即唤人道:“来人,速速去将今年的账目都取过来,所有能敲算盘的都在来这堂上当堂核验!”
岳凌起身,一抬手道:“慢着,鲍家主,本侯有一事需要先行核查。”
鲍志道躬身作揖道:“侯爷请说。”
岳凌微微颔首,“先查一查今年鲍家多来了几个伙计,走了几个伙计,尤其是管账目的人,去查个明细出来。”
林如海在旁暗暗点头。
岳凌又回首与林如海道:“账目上的事,兄……岳……林大人比我了解的更清楚,愚……婿,不是,我就先去盐库探查一圈了。”
林如海眉头立即微挑,面上从欣赏转变成不悦,“去吧,断案你是内行,去好好查一查。”
鲍志道心底则是更加七上八下了,连忙让人前来引路,“侯爷请。”
岳凌抖了抖衣袍,摇头道:“鲍家主在堂上陪同林大人即可,本侯向来独来独往。”
闻言,林如海倒希望岳凌在林府上也是如此便好了。
轻轻眉心,就听鲍志道凑来了面前,为他斟茶,十分谨慎的问道:“还望大人能够明示,鲍家究竟哪里出了差错,我们也好自查不是?”
即便盐税之事与他的乌纱帽息息相关,但林如海此时,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面孔。
浅啜了口碧螺春,林如海瓮声开口,“鲍家主经营有方,近乎合并两家总商,一家坐大两淮,今岁淡季出盐竟较丰水期还增五成。本官翻阅历年盐课黄册,这般奇景倒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明褒实贬的一句,让鲍志道倍感压力。
“这……合并两家总商,的确让鲍家上下手忙脚乱,但这淡季出盐一事,我还真没仔细纠其原因,大人您放心,等他们核验了账目,一定给您一个说法。”
林如海微微颔首,施加压力道:“本官记得,鲍老太爷曾在户部任职,元庆十三年的盐税案,盐商一家的下场如何,你应当知晓吧?”
鲍志道咽下一口口水,垂头道:“伪造盐引案,主犯凌迟,九族流三千里……”
“不过,大人放心,我鲍家绝不会行此作奸犯科之事。”
林如海又是不置可否,“以鲍家主的为人,本官倒也不愿相信有这回事,但还是先查一查吧。”
不过盏茶功夫,大堂上迅速摆满了长条案,从库房中取来了堆积如山的账目,被分派到各张条案上。
场间算盘噼啪作响,鲍志道的额头布满了细汗,时不时便提起袖袍擦拭。
就算没做亏心事,有这等场面在,盐院御史,安京侯亲临调查,任谁也无法淡定。
此刻,鲍志道更是担心安京侯那头,有不懂事的下人会冒犯了。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账目也只核算了一成,倒是对鲍家伙计的统计先出来了。
新旧花名册一对比,便能知晓走了谁,来了谁,倒也便捷。
将人名誊抄在纸上后,便呈交到林如海面前。
林如海微皱眉头取来一观,手指着头前第一个名字便问道:“嗯?这柳生不是鲍家的老伙计了吗?向来不是他打理着鲍家的账目,与盐院核对,怎么出了鲍家呢?”
鲍志道轻松一笑,解惑道:“柳老的确为鲍家鞍前马后,只是年纪过大了,欲享天伦,不愿在府中受我等赡养,便放他归家去了。”
就在此刻,堂上忽得跑来一人,惊道:“家主,不好了,盐库里发现了死尸!”
“死尸?!”sxbiquge/read/76/76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