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658章 后院失火

小说:华娱之风起2005 作者:树下有只猫 更新时间:2025-02-23 17:30:38 源网站:2k小说网
  夜色舒展,皎月高悬。

  京城奥体中心外,一群记者翘首以待。

  不知过去多久,参加《富春山》首映礼的嘉宾们陆续步出会场。

  “咔嚓咔嚓!”

  记者瞧见两道靓丽的身影,急忙上前:“刘施施,对这部电影感觉如何?”

  刘施施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的回答:“影片画面堪称精美,对美感的追求达到极致。演员们都很卖力,尤其是华哥饰演的特工角色,令人印象深刻。导演更是巧妙地将从西湖到迪拜的壮丽景色融入影片,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位新人导演之手。”

  在刘施施发表感想之际,记者留意到刘欣悠突然低下头,大波浪遮住她的面容,让人无法看清她的表情。

  只是肩膀隐约在抽搐。

  记者并未多想,以为自己眼花,继续追问:“如果让你给《富春山》这部电影打分,你会打多少分呢?”

  “嗯,这个嘛”刘施施眨了眨眼睛,眼神躲闪。

  记者感到奇怪,他本以为刘施施会脱口而出,给一个较高的分数。

  娱乐圈么,花花轿子人人抬,只要影片不是烂的出奇,出于人情世故,都会给个不错的评价。

  刘欣悠见闺蜜陷入两难之地,岂能袖手旁观。

  她抿着嘴唇,抬起头,视线环顾四周,抱着刘施施胳膊的手臂,猛地用力,并朝某个方向抬了抬下巴。

  刘施施顺着她示意的方向望去,计上心来,笑道:“这位新浪的记者朋友,我认为类似专业的问题,应该请更专业更权威的人士回答,我只是一个普通演员,韩总一手将中国电影带入商业时代,见多识广,显然比我更权威,也更有发言权。”

  “韩总!”

  韩三坪是《富春山》的出品人之一,最初剧本递到他手里时,是在2010年。

  当时他带着派格太合的总裁孙健君找到刘德桦,希望这部戏由刘德桦做导演。

  刘德桦看了剧本后,用已经接下其他片约、档期冲突为由推掉导演职位,看在他的面子上,答应匀出50天左右的时间出演。

  所以《富春山》这个项目,其实是韩三坪在幕后推动。

  此刻韩三坪的心情乱七八焦。

  方才看电影时,如坐针毡,如芒刺骨,如鲠在喉,若非半途离场会太难看,他早就撤了。

  他现在只想回去,通过手段,把自己从这部电影的出品人中抹去,临退休的年纪,出这么一茬,简直是耻辱。

  一世英名,不得被人笑死。

  所以看完电影出来时,他只想躲着记者走,岂料莫名其妙被喊住。

  他轻飘飘的瞥了刘施施一眼,当作没听见,继续往前。

  “爸,别走啊,施施姐在喊我们。”

  韩三坪想走,可发现自己怎么也走不掉。

  因为挽着他胳膊的傻闺女韩家女,正兴冲冲的挥手:“施施姐!”

  刘施施带着记者走到两人跟前,装出一副乖巧的模样,朝韩三坪笑了笑,随后同韩家女说悄悄话。

  记者举着话筒:“韩总,身为投资人,您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打几分。”

  “呃嗯.这个”一向强势的三爷,此时也不免左顾右盼,直到瞅见一人。

  ”欸,那不是冯晓刚么,小刚,这边,往哪看呢,来来来,记者朋友想听听观影感受,你是大导演,赶紧给大伙好好说一下。”

  好好二字,他故意用重音。

  冯晓刚硬着头皮和媳妇徐帆走过来,黄白相间的脸,打翻了酱油似的,好生有趣。

  “韩总。”

  “冯导.”

  将韩三坪拉下水后,刘施施和刘欣悠趁乱火速逃离现场。

  “砰。”

  车门关闭,刘欣悠坐在副驾驶上,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噗,哈哈哈,欸呦喂,笑死我了,刚才是谁信誓旦旦的说《富春山》不错来着,理由是什么,刘德桦投资过的电影,从《疯狂的石头》到《桃姐》,哪像是不会选片的样子。”

  “《富春山》画面精美,追求极致美感,导演很用心,啧啧啧,刘施施啊,刘施施,亏你夸得出口。”

  “还笑,不许笑!”刘施施横了她一眼,自个也拼命压着嘴角。

  《富士山》真的太烂了,难以想象的烂,比《无极》和《战国》还烂。

  影片以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联展为由头,日本黑帮、英伦大盗都闻风而动,刘德桦饰演的中国香江特工肖锦汉,和妻子林雨嫣(张靖初饰)一明一暗联手护宝.

  主体框架还行,具备了所有的商业元素:科幻、特工、动作、夺宝、警匪,还有点恐怖戏份,并有SM、恋母等元素,辅以魔术、杂技以及艺术体操。

  但落到实处,槽点满满,剧情极其狗血,把她雷得里焦外嫩。

  说实话,她都没弄明白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烂到令人发指。

  她猜测刘德桦不是为了钱,就是出于无奈还人情。

  刘欣悠回忆着刚才的一幕,调侃:“你变了,你以前多乖啊,接受采访时可不是这样的。”

  “你还笑,我今天得好好治一治你!”刘施施恼羞成怒,伸手去挠她的胳肢窝,俩人扭作一团。

  突然,刘施施尖叫一声,捂住胸口:“啊……你这个色女!”

  “贼喊捉贼,明明是你先掐我的。”

  刘欣悠反驳,毫不在意地把胸前礼服的褶皱抹平,接着抬起右手,补刀:“你不是一直吃木瓜么,这手感也不太行啊,懂了,基础条件太差。”

  “哼。”刘施施撇撇嘴:“彼此彼此,我的好歹有手感,你的,呵,我都摸不着,得用掐,不说和杨密比,和白兵相比,你都差远了。”

  “你!”刘欣悠气急,脑袋一撅,看向窗外,不理她,友谊的小船翻了。

  “嘀嘀嘀!”

  就这么安静了几分钟,刘施施摁了下喇叭:“你明早的航班,订好酒店了吗?”

  “没,随便找一酒店,把我扔在门口就行。”

  “算了吧,你今晚随我回家侍寝。”

  “遵命!”刘欣悠点了点头,脸上重新绽放笑容,又道:“欸,什么时候介绍白兵给我认识一下。”

  刘施施:“.”

  第二天一早,刘欣悠衣衫不整的从楼里出来。

  开着陆远的黑色大G,嗖的一下,不见了踪影。

  日常蹲守在小区里的狗仔莫名其妙,陆远不是在剧组拍戏么。

  但这不妨碍他们按下快门,嘎嘎**。

  正当他们中的部分人权衡是否要铤而走险,胡编乱造的时候。

  不足半小时光景,刘施施穿着一身睡衣走下楼,毫无顾忌的去了对面自己家。

  给陆远造谣,他们犹豫,因为对方真的会报警。

  所以有些人开始盘算着,撰写一篇关于刘施施与刘欣悠之间,捕风捉影的八卦文章。

  #陆远剧组拍戏,后院失火#

  #刘施施和刘欣悠的二三事#

  #揭秘刘欣悠的上位手段#

  《悬崖》剧组。

  六月,盛夏已至,热浪滚滚。

  陆远刚结束一场戏的拍摄,躲在房车中吹空调。

  掏出手机,随意浏览,突然,几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映入眼帘。

  他两眼一眯,眉头紧锁,脑袋微微后仰,多次确认后,点击进去,只看到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配以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

  “这啥呀,乱七八糟的。”陆远一头雾水。

  刘欣悠签在香江时,经纪公司给她立了个姬圈人设。

  实际上这姑娘性取向正常的很,只是幼年目睹父母离异,耳濡目染下,对婚姻持悲观态度。

  陆远签下她后,让她老老实实拍戏,摒弃了该人设,可惜互联网的记忆难以彻底抹去,旧闻再次被翻炒。

  将几个无良小报的内容转发给刘施施。

  “你给我老实交代,这是怎么回事?”

  “哎呀,哥哥,你听我解释,我们晚上睡得有点晚,忘了设闹钟,欣悠醒的时候,航班都差点耽误,她简单洗漱一下,头发都没来得及梳,就开着你的车去了机场。”

  陆远问晚上做了什么。

  刘施施便嘟着嘴发了几张卖萌照,还承诺了几个高难度姿势,他将消息收藏后,便不再过问此事。

  刘欣悠被黑,其实早有预兆。

  《后会无期》票房如何姑且不提,韩含首次执导,谁也不知。

  但业界普遍认为,《来自星星的你》播出后,刘欣悠将跻身一线。

  因为主演是陆远,《步步惊心》中刘施施就是这般一夜成名。

  娱乐圈资源有限,刘欣悠的崛起,无疑触动众多一线女星的利益。

  暗中购买通稿、踩低捧高、抹黑造谣,便接踵而至,也在所难免。

  无良媒体泛滥,造谣陆远的都有不少,他虽能报警,但也只是针对知名媒体机构。

  面对那些游击式的无良小报和自由撰稿人,他们搂一枪就走,压根告不完。

  你告也不是,不告也不是。

  因为只要回复了,对方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变现就简单很多。

  这既是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也是其阴暗面,所以最明智的做法,置之不理。

  陆远继续刷着微博,《富春山》9日电影上映,打响了暑期档第一炮。

  首映当天早上,微博上便涌现出一股汹涌的差评洪流,言辞犀利,用词露骨。

  网友纷纷吐槽,怒斥这是一部绝世大烂片,直称《富春》刷新烂片底线。

  在影迷聚集的豆瓣和时光网,该片评分只有3.4分,堪称今年最低。

  骂声四起,愈演愈烈,整个网络被一股对《富春山》的批判浪潮所席卷。

  面对各种指责怒骂,导演孙健君在微博上表示欢迎公众吐槽,自己全盘皆下,淡定的让人怀疑。

  诡异的是,该片公映首日票房超4600万元,第二天票房过亿随后几日,票房持续攀升,各大院线的排片率也随之水涨船高,最高时竟达到了37%。

  陆远不由想起前两天,张伯文在群里的豪言壮语。

  “在互联网时代,电影若想大卖,必须具备话题性。而这个话题性,实际上就是指能不能引来口水,口水能点燃观众的热情,提升影片的知名度,为其带来更为持久的关注。”

  “烂片又如何?如果我来营销《富春山》,我就会反其道而行之,大肆炒作这部电影是华语电影史上最烂的大片,炒得全网皆知。负面话题同样能带来热度,观众会好奇到底有多烂,最终按捺不住好奇心,走进影院一探究竟。”

  “一切的营销都是人性营销,而最高境界的营销,就是诱导人性、满足人性!”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富春山》背后的宣传团队,显然与张伯文的理念不谋而合。

  但在陆远看来,张伯文虽是营销好手,却过于功利,为营销而营销。

  对于市场而言,这是透支影迷对中国电影的信任。

  烂片炒作或许能短暂获利,导演的名声却会因此受损,观众将不再信任他,除非他彻底告别影坛。

  若选择继续在这个行业混迹,一部烂片所消耗的观众信任,需要用4-5部佳作来弥补。

  对于主演而言,亦是如此。

  陆远断言,7月和《中国合伙人》打擂台,由刘德桦主演,杜琪峰执导的《盲探》,票房势必受到影响。

  甚至,张伯文可能会借此机会,大做文章。

  “咚咚咚,老大,我进来啦。”郑芊在外头喊。

  “下场戏开始了吗?”

  “不是。”郑芊上了车,摇摇头:“邓朝带了个人来探班。”

  “邓朝?”陆远疑惑:“他来干什么。”

  “我没问,他也没说。”

  房车不远处,俞白梅和邓朝肩并肩站着。

  “朝,你觉得他会投资么?”

  邓超侧目,眼神复杂,却只是沉默以对。

  如果有得选,邓朝不会找陆远来拉投资,远方传媒从来都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或许是自尊心在作祟,尽管邓朝内心已承认,陆远现今的成就,自己望尘莫及,但心中就是不甘、不情愿。

  昔日对手,今朝却需上门求资,他很难弯下这个腰。

  所以《边境》庆功宴结束后。

  他和俞白梅分头跑,奔波于各大影视公司之间。

  遗憾的是,鲜有人愿意押注在他这个由演员转型的新晋导演身上。

  这些年,转型成功的例子屈指可数,除了陆远、徐铮、赵燕子之外,还有谁?

  光线的王常田虽有意,可也顾虑重重。

  邓朝和光线合作过《画壁》《四大名捕》,年底还有一部《四大名捕2》。

  但王常田觉得他虽演技可圈可点,可这几年没有什么票房爆款,缺乏经典角色,累计票房不足5亿,号召力明显不足。

  因此,他的态度模棱两可,即便投资,估计要求众多。

  一直等着也不是个事。

  最终,在孙丽的劝说下,邓朝才下定决心,找上陆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