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剧组给演员们放了几天假。
刘伊妃要去北美跑几天《异域2》的路演,最主要是导演路宽不得不回京两天,参加泛亚电影学院最后的面试和开学典礼。
剧组只有赵飞带着群演拍一些战争场面的戏份,等待他回来检核。
2005年戛纳影展,时任电影节评审团**的路老板在全世界媒体的目光下,宣布成立泛亚电影学院。
包括办学细则、培养方案、校方背景、导师阵容等信息一时间甚嚣尘上。
一年以来,不但是亚洲范围、还有来自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轻导演、影视行业从业者投递报名邮件。
全球二百多位报名者给学院的官网投递了简历、短片,校方经过层层筛选,这才发现亚洲电影导演后继无人的现象确实很严重。
如果只从亚洲范围内筛选,也许连五个合格的青年导演人才都找不出。
不得已,路宽、张惠军以及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平山郁夫、韩国中央大学校长郑云灿等人沟通后;
也是在和东宝株式会社、希杰娱乐的照会下,学院放宽了限制。
不再限于亚洲范围,年龄上也不做硬性要求。
扩大了选材标准,路老板这才又发现不少后世的“好苗子”。
北电办公室里,参与筹备的三国校长和路宽一起,正翻看着第一届泛亚电影学院学员名单。
青年导演手中,第一页就是罗泓轸。
这位现年32岁的韩国导演,去年因为一部黑色喜剧《完美的红鲷料理》崭露头角。
后世2008年第一部长片《追击者》让金允石拿到了青龙奖影帝,新人河正宇一炮走红。
更为出名的是号称韩国犯罪片巅峰的《黄海》,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悬疑片《哭声》。
再往后翻,韩国竟然只选拔出了这一名学员。
“郑校长,看来韩国国内的青年导演人才也有些断档的意思啊?”
郑云灿还没答话,头发灰白的平山郁夫就操着一口怪异的日式英语:“现在的中日韩,情况类似,中国也就是路桑这样的青年人才问世,不然整个亚洲都有些面上无光了。”
2006年的当下,东亚各国电影市场都经受着好莱坞的冲击,但却表现出不同的产业态势。
韩国第一个向好莱坞靠拢,开始了犯罪类题材的类型片探索。
2000年代初凭借《老男孩》、《杀人回忆》等作品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这些成功主要归功于朴赞郁、奉俊昊等中生代导演。
朴、奉二人,换算一下相当于内地张一谋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他们的上一代林权泽,也就相当于内地的谢飞,吴天明这种第四代。
韩国年轻导演虽然有一些实验性作品,但整体上缺乏商业片的成功案例,乏善可陈。
日苯电影在艺术片领域依然强势,是枝裕和、岩井俊二等导演在国际上备受赞誉,但商业片领域看不到后起之秀。
鬼子的电影市场都被动画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占据,真人商业片几乎无人问津。
相比之下,中国其实稍好。
原世界线的2006年,国内正处于商业化转型初期,《英雄》开启大片时代,但新生代导演大多还在摸索阶段。
宁皓凭借《疯狂的石头》崭露头角,但整体上年轻导演缺乏国际影响力。
东亚三国年轻导演的断代和式微,有各自的原因,也有共因。
比如市场导向方面,整个亚洲电影市场都过度依赖商业大片,导致年轻导演难以获得资源和支持。
还有教育滞后,电影教育体系尚未完善,许多年轻导演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国际视野。
再加上文化断层,年轻一代导演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之间难以找到平衡,作品往往缺乏深度。
这些因素,正是路宽这一世提出的泛亚电影学院项目的意义所在。
也是他在学术上能联合三校,资本上与希杰、东宝共舞的深层次原因。
因为他能给大家带来利益。
对于东亚三校,各位校长都不奢望能培养出路老板这样的、被寄予下一代的亚洲黑泽明的厚望的天才。
但是培养出一些合格的类型片、商业片导演总算不是痴心妄想吧?
电影学院也是这个产业链上的一环,他们没理由不支持。
而对于东宝、希杰来说,能手握一个类型片大导演,也是在电影投资这种极度不稳定的产业中,最大的盈利保证。
就像希杰娱乐后世押宝的奉俊昊。
众人继续翻着手里的名单,日苯导演也只有一名滨口龙介。
现年28岁,东京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曾师从知名导演黑泽清。
这位导演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编剧能力强,他的电影大多是自编自导。
后世他还参与编剧知名导演黑泽清的《间谍之妻》,展现出他对历史题材和电影影像定义的谙熟,后世凭借《驾驶我的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中国学员有两名,今年刚刚从北电毕业的导演系毕业生陆阳,自编自导了一部十五分钟的武侠默片报名,还请了同出于北电的老学长徐昊峰参演。
陆阳也是后世《绣春刀》系列电影的导演。
很显然,路老板选择他的原因,就是让他把逐渐式微的中国武侠片的名片捡起来。
如同他之前在北电和七君子论战所述——于电影一途,类型片是文化输出的最好工具。
另一位算是小小地走了个后门:《历史的天空》剧组的制片副主任郭帆。
原因不言自明,无需赘述。
问界的嫡系导演中,宁皓在喜剧片、系列片的路上狼奔豕突;
薛晓路以女性导演的细腻视角创作出一部部青春爱情电影;
陆阳和郭帆就是他给自己和问界培养的又两个类型片大手子,也是基于未来的文化输出的人才储备。
8月30号上午十点,北电校务会议室,针对四名亚洲学员,两名欧美学员的第一届泛亚电影学院面试开始。
所谓面试也就是走个过场。
因为前期招生和报考是以简历加短片的形式。
为防有人“捉刀代笔”,由路宽、周星池、诺兰、朴赞郁、吕克贝松、是枝裕和等六位导师;
以及张惠军等三位大学校长组成面试小组,对最后的入围者进行考察。
在专业导演面前,捉刀代笔的人是藏不住马脚的。
很简单地问一些他们自己提报的短片中的叙事逻辑和镜头语言的深意,不懂的人一试便知。
第一位面试者是来自BBC的纪录片摄影师加雷斯·爱德华兹,现年31岁。
他在后世以极低成本《怪兽》惊艳影坛,擅长结合实景与特效的沉浸式大片,有《哥斯拉》、《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等作品。
“各位导演好!”加雷斯文质彬彬的气质和一脸络腮胡的粗犷形成鲜明对比。
抬眼看去,在座的各位成名导师让他有些微微失神。
路老板节省时间,直接发问:“加雷斯你好,请确认报名短片《阴谋》是你自己所拍。”
“是的,路宽导演。”
“好,讲一讲短片中环形叙事的思路、以及第十二分钟男女主角的交叉蒙太奇的用意。”
“是,导演。”
纪录片导演出身的加雷斯语言风格简洁,叙事语速平稳,不出意外地顺利过关。
第二位学员名叫尼尔·布洛姆坎普,后世2009年以伪纪录片风格的《第九区》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以低成本科幻片奠定国际声誉。
诺兰对他很感兴趣:“尼尔,你现在温哥华从事视觉特效工作,为彼得·杰克逊团队制作短片?”
“是的。”
“好莱坞的机会也很多,怎么会想到来我们东方的电影学院?”
尼尔摊手:“亚洲电影市场的潜力一直六大的共识,华纳在中国兴建影院、新闻集团的合资公司入股中国电影公司。”
“当然还有我喜欢的导演,路。他和迪士尼、米拉麦克斯的合作。”
“说实话,我原本打算,如果没有被录取,就到他的补天映画找一份工作。。。”
会议室里响起善意的笑声。
路老板点头致意:“我现在有点后悔录取你了,公司损失了一名北美的顶尖特效人才。”
尼尔忙不迭地摆手:“不不不!我可以免费给你打工,但请允许我追逐电影梦想,我喜欢你的科幻片《异域》,但我也想拍自己的科幻片。”
给彼得杰克逊做特效的,喜欢科幻、魔幻题材不奇怪。
这位以后可以朝着伪纪录片式科幻风格培养,加速他从特效师到导演的转型。
两个欧美学员面试结束,下面的四个亚洲学员就按部就班了。
说是选拔,何尝不是分蛋糕。
显而易见的,滨口龙介是东宝的押宝,希杰娱乐的李美静则是看好罗泓轸。
不过在北电的大学生志愿者喊到郭帆的名字时,现场出了些小状况。
人不在!
路老板皱眉等了两分钟:“让罗泓轸先进来吧。”
这小子跑哪儿去了?
蓟门桥前,郭帆正灰头土脸地一顿狼奔豕突,伸手凿开开学季的拥堵人潮。
他睡过头了!
在《历史的天空》剧组是他毕业以来从事的最艰辛的工作。
身心俱疲。
从七点半一睁眼去更新通告版开始,到拍摄前后的所有细碎、大小事务。
什么物理特效没有落石的孔了、风机太大导致烟雾吹倒绿布后期麻烦、需要有光替解决士兵有头盔的情况下的打光问题。。。
一切的一切都叫他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恨爹妈没给自己搞个三头六臂出来。
后世的化缘型科幻片大手子,第一次感觉到拍电影的不容易,他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郭帆!这儿!”
他刚想进行政楼,突然被公司另一个导演叫住了。
宁皓和徐争站在楼底冲他挥手。
郭帆心急如焚,但面对前辈又不好拿乔太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走过去。
态度恭敬。
“宁导,徐导,你们二位这是。。。”
宁皓笑道:“我们找老板有事儿,就等你们面试完呢,你怎么才来?”
郭帆一拍大腿:“害!一个月没睡过囫囵觉了,昨天属实放肆了一回,到蓟门桥又被堵了二十分钟,急死我了。”
“两位大佬,我这实在抱歉,待会出来再跟你们赔罪哈!”郭帆双手合十,恭谨的态度叫人挑不出理来。
徐光头有些欲言又止,沉吟两秒才面色郁郁地跟他示意:“快去快去,迟到了挨骂事小,别再把你资格取消了就完蛋了!”
“是是是,回见了二位!”
看着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儿,三步并作两步地迈步向前,徐争半天才摇头叹气:“邀天之幸,邀天之幸。”
他也报名了。
而且是带着《疯狂的超市》(夜店)这部爆款小成本电影的成功背景,带着他在问界耕耘了两年积累的经验。
以及他自认为的,和老板的亲近关系。
都是自己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候,还能不捞一把吗?
没想到还真的就名落孙山了。
其实这也不要紧,路老板的权威向来是没有人敢质疑的。
你不看好我,那只能说明我还有路要走、错要改、苦要吃。
再低头耕耘就是了,总会有收获的。
问界的艺人、导演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可自从昨晚从宁皓嘴里知道郭帆这个他闻所未闻的年轻人也进入了面试名单,光头瞬间就心理失衡了!
他凭什么!?
徐争处事圆滑,精于世故,从因为《石头》跟问界结缘以来,他这两年在问界内部处了不少朋友。
这一打听,才知道郭帆根本不是什么领导孩子、名门之后,就是个普通的琼省大学毕业生。
也许是因为在《旅游卫视》某节目的剪辑水平引起了重视,被调到姜为的电视剧组工作,《历史的天空》开拍后又被老板亲自调用。
从这个角度看,徐光头面色灰败地酸上一句“邀天之幸”,也不算过分。
好友宁皓安慰他:“别多想,这两天趁着路总回京,他肯定要盘桓两天处理公司事务的,我带你去同他聊一聊。”
“哎,是得聊一聊。”徐争长吁短叹:“从《疯狂的超市》以后,我以为自己算是入了他的法眼了,可这。。。”
光头面色晦暗难明,突然警惕地四下环顾了一圈,低声对同伴说了句什么。
宁皓大骇!
——
教务会议室内,路老板生气地一拍桌面:“郭帆!什么场合你都敢迟到!?”
这是挥泪斩马谡,自己斩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给其他人说出话来。
郭帆跑出一头的汗,身上的白色纯棉T恤还写着《历史的天空》剧组字样,面对现场九位面试官一个鞠躬到底。
“各位老师!对不住!”
他胡茬邋遢地一抬头,看见在座还有韩、日友人,又拿在剧组学到的外语,像模像样地又是一顿“私密马赛”、“米安哈密达”、“Sorry”的联合语种自我检讨,把大家都逗得笑起来。
“显着你了?”路老板面色依旧“恚怒”:“吕克贝松导演也在这儿,你怎么不讲法语?”
郭帆一脸便秘,不好意思道:“路导,这。。。剧组没有法语翻译,我还没学会呢。。。”
“OK,OK,我可以听得懂中文现在。”吕克贝松多精明,哪儿能看不出这是谁的人。
会议室内又是一阵笑声,本身就是走过场的简单检核,大家对这个诙谐幽默的瘦高小伙很有好感。
原因无他,他的性格适合做导演。
学院派眼中的导演,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主宰,充满文人的精致和雅趣。
但只有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市场环境下打拼过的路宽、周星池、诺兰等人才知道,导演是一个相对复杂和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
换句话讲,导演不仅是艺术创作者,更是项目管理者、资源整合者和团队领导者。
在高度依赖协作的电影工业中,善于社交的性格往往比单纯的才华更具决定性。
郭帆就是这样的人才。
路老板稍微出手化解了他迟到的尴尬,直切正题:“郭帆,讲实话,你提交的短片在技法和镜头上还比较稚嫩。”
“是,路导,短片是我改编自自己的《花开,那一年》,我自己也认识到很多不足。”
“这一次能够入围,确实是受宠若惊,但我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请各位老师放心!”
这话说得漂亮,且该表达的意思都讲得很清楚了。
郭帆哪里不知道自己得以“走后门”的真正原因,现在不过是当面表态而已。
周星池操着一口不大熟练的普通话:“路导讲,他看重你、决定拔擢你入围的原因,是报名表问题中的一些心得。”
他翻了翻资料:“报名表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电影导演这个角色的认知。”
周星池又看了一遍,啧啧赞叹:“大家可以也看看,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
众人低头,郭帆在这个问题后面写:
“拉投资的底线可以低,拍电影的底线一定要高。”“把自己当成项目经理一样去运营剧组,再把自己当成疯魔诗人一样去对待艺术。”
张惠军表扬:“很务实的概括,是个做事的人。”
诺兰笑道:“1998年,我通过短片《追随》结识制片人艾玛·托马斯,后来她成为我的妻子,用她的人际网络帮我进入了好莱坞。”
“郭,你的叙述可能是在讲我,我用男人一生的自由换来了拍片的机会,应该算是底线不高吧?”
众人大笑,郭帆双手合十示意无意冒犯:“其实,我这也是受到路导的启发,我是他的忠实影迷。”
未来的科幻妲己稳定输出,马屁如虹:“路导的电影我如数家珍,每一部都反复研读观看,但我最爱看的是花絮!”
“《鼓手》里他对周杰仑和刘伊妃的耳提面命,生生地把两位新人**成了合格的角色扮演者,这非常不容易。”
“还有《小偷》里对社会底层的人性描摹、《返老还童》中历史大势和小人物爱情的光影交织。”
郭帆颇有些抑扬顿挫的意味:“当然,我最爱的还是两部运用了大量特效的《塘山》和《异域》,特别是《异域》,这是我决定进入电影行业的导火索。。。”
“停停停。。。”路老板终于听不下去这顿气势如虹的马屁了:“什么导火索,你要炸了北电还怎么的?”
“哈哈哈哈!”
朴赞郁、吕克贝松等人都听得直笑,这个年轻人挺有意思。
只有路老板知道他这是赛博妲己的天赋技能。
后世2019年小破球横空出世,叫好叫座,内地观众也顺势认识了这位科幻片导演,一些有趣的幕后故事也呼之欲出。
譬如这位郭导是如何的口才伶俐、待人真诚,才能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电影拍摄。
这其中,徐工机械赞助了吊机等设备和人员支持;
傲鲨公司赞助了外骨骼机器人;
探班的刘慈心见剧组太穷,自掏腰包二十万赞助改善伙食。
还有龚格尔、刘得华、吴孟达。。。
强如战狼吴劲都不知不觉间被深度捆绑,零片酬出演!
这位郭导极擅长以言语蛊惑人心,凡被魅惑者无不将金钱、资源双手奉上。
看见他,连路过的狗都得随礼200块钱!
由此得了科幻妲己、赛博妲己的美称。
但平心而论,这是草根导演的正常发展路线。
就像这一世的路老板,第一部电影也是梅燕芳“赞助”的300万,加上韩日世界杯的倍乘才凑够资金。
而他从《鼓手》开始的每一部电影都是绝对的精益求精。
无论是剧本、演员、服化道还是特效,从来没有打过折扣,开过小差。
从这个意义上讲,郭帆的这句话,也是他自承的偶像路宽的真实写照。
郭帆被偶像一打岔,神色反而严肃起来:“上周我们《历史的天空》剧组开放媒体采访,我带队组织,说实话心里触动很大。”
“所有方面都不谈,仅仅是我们剧组的一颗**纽扣、一块砖石、一份年代报纸,都和真实的历史场景别无二致。”
“内地媒体也好,外媒也罢,都是真正的心悦诚服。”
“我想,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这句自我激励的认知——做电影的底线要高,不然市场和观众也会给你上课的。”
“从这方面讲,这也是我渴望进入学院的初衷,我想像路导此前提过的那样,真正投身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浪潮中去,实现我个人的理想价值,也为行业带来一些正面的贡献,谢谢!”
张惠军率先鼓掌:“好,是个有志气的,不愧是你们路院长看上的人才。”
“有机会的话,也欢迎你以后再到北电来进修。”
郭帆鞠躬感谢:“谢谢张校长。”
事实上,后世的郭帆就是电影工业化的有力支持者和践行者。
他在后世拍摄小破球时,找了二十多个北电的学生在不同部门轮岗,记录每天拍摄和管理中的错误,这是为了确立标准,引以为戒。
郭帆的面试时间最久,因为大家对这个都默认是路老板特招的学生都很好奇。
什么样的资质才配得上这位天才导演和电影工业的运营大手子这么看重?
很显然,郭帆似乎是跟他一样的人。
做人变通有底线,做事认真不含糊。
路老板做最后的总结、激励:“郭帆你是学法律出身,毕业后在《旅游卫视》做过节目剪辑、运维和媒体广宣。”
“法律思维让你逻辑严谨,运营和宣传工作也都是电影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经验。”
“希望你尽快把薄弱的专业能力赶上来,今天就到这里吧。”
赛博妲己这才面色激动地鞠躬、退场。
士为知己者死,看他那样,走路都要带风了。
2006年9月1号,泛亚电影学院第一届开学典礼在北电正式开幕。
这也许是北电学子们印象最深的一个开学季了。
蓟门桥周边早早就站了众多交警指挥交通,本地车辆要给报备过的活动车辆让行让位。
有些没有接到问界采访许可的记者们花样百出,甚至开价到一千块要买北电学生的饭卡、学生证,好骗过保安进入学校。
合规进入的《中国电影报道》的居文沛和《心浪娱乐》的韩璐等记者,早已在北电校园中翘首以盼了。
听说今天会有很多好莱坞明星、导演捧场。
早上九点整,第一辆黑色奥迪行驶至提前铺就的红毯前,张一谋、巩莉、斯皮尔伯格联袂而至。
巩莉是《历史的天空》中程瑞芳的扮演者,其他两位导演都是奥运小组的创意人员,来捧场是题中应有之义。
2006级的北电新生今天就是最幸福的人,刚入学就能在主场看到这么多闻名已久的大咖。
甚至有不少靠卖饭卡、学生证凑生活费发家致富的,令人啼笑皆非。
这其中就有井甜。
时移世易,她比后世早了一年入学,成为北电表本2006级的新生。
这些明星大腕她自然是不感兴趣的,主要是报个到顺便见识下路老师的风采!
便宜师姐刘伊妃现在远在北美跑路演,自己喊破喉咙都没人听得到!
大甜甜要一次喊个够!爽到爆!
红毯和标放礼堂里很快都嘉宾云集——
问界自家的艺人不必提。
关系较好的李雪建、冯远争、梁佳辉等实力派演员、鹰皇一系演员导演进场。
周讯、张紫怡、雁子、徐京蕾四大花旦齐至,最后一位也是想来卖乖赔罪,毕竟上一次“联名信”里她也是参与转发的。
虽然删的快,但备不住有人截图啊!
连华艺的大小王、小钢炮都到了!
这可是稀客!
他们都到了,双冰和小花杨蜜,华艺一哥黄小名自然也不会缺席。
内娱吃瓜群众纷纷侧目,从这个场面,也可以看出双方确实是面上关系正常化了。
不过想到上一次联名信大事件中华艺方面全程没有参加,甚至还在陆钏一事上出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导演中有第六代的贾科长、娄叶,还有正在拍摄鹰皇投资的《太阳照常升起》的姜纹,姜志强带着李安,湾省的老朋友侯孝贤。
很快,更多的好莱坞明星、导演到场。
影帝汤姆汉克斯、影后摩尔领衔,加里奥德曼、斯嘉丽约翰逊紧随其后;
“电影社会学家”马丁斯科塞斯和昆汀、哈维等人自然不会缺席。
莱昂纳多和刘伊妃在北美跑《异域2》的路演过不来。
标放礼堂内,张惠军和田状状笑道:“有些人就算是A类电影节也请不到啊!路宽这面子够大。”
“这小子,最擅长笼络人心了,不奇怪。”
张惠军笑道:“是不奇怪,你不就是第一个被他忽悠的嘛!青影厂就这么给他免费用了半年才给钱!”
后世万哒曾在青岛投资影都项目,请来了莱昂纳多、妮可基德曼等人捧场,抬高逼格、引起轰动。
这一次路宽没有全力施为,只是就近、方便原则请了些头面人物。
毕竟不是商业活动,没必要浪费太多人情。
一直到韩山平、佟局长、文华部、教育部相关领导到场,今天的开学典礼才算正式开始。
北电标放,导演系主任田状状亲自主持,代表北电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致意。
紧接着播放了今年入围的六位学员的作品剪辑短片,最后升华了一下主题,烘托现场气氛。
常规的领导讲话过后,三位联合办学的中日韩电影学院校长分别致辞,李美静代表学院投资方致辞。
东亚三国电影学术界和资本界的代表们现场背书,给大家描绘了一幅当今时代最先进的人才培养路线,引起了台下阵阵欢呼。
一直到田状状高声:“下面有请泛亚电影学院院长,路宽先生,登台致辞!”
场内瞬间一片如潮的掌声爆鸣!
无论是内娱和电影记者、北电学子、行业明星、导演、韩日的学界、商界人士,亦或是国内电影产业、文化产业的官方人士——
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注到台上,看着这个从出道之日起就高举商业片旗帜、呼吁电影工业化的青年导演。
台上的路老板一身正规场合的高定西装,长身挺立,渊渟岳峙。
“各位朋友大家好,免去繁琐的寒暄,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创办这座电影学院的初衷。”
“此前,在不同的场合,我都阐述过自己关于商业片和电影工业化的观点。”
“比如02年《鼓手》拿到威尼斯金狮以后回到北电的交流、代表官方与国内第六代导演的对话、05年戛纳影展上作为评审会**的发言,等等。”
“我为什么一直致力于推进这一切?坦白讲,是因为我看到了危机。”
“今天在场都是我们东亚三国的行业同仁,我们同在发轫于中国的儒家文化圈**存,有着相似的艺术印迹和美学感受。”
“但是看一看我们三国的电影市场如何?”
“相关数据今天不再赘述,但几乎都饱受了好莱坞的西方电影工业的‘侵略’,这是实情。”
“好莱坞是竞争对手和商业敌人不假,但我认为他们更是解剖样本,好莱坞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他们进行了专业化的分工。”
“今天关起门来揭自己的短,对比好莱坞目前多达150个电影工业化的工种,这个数字在国内是46个,这是电影局的官方数据。”
“从生产制度上看,好莱坞是是制片人中心制,我们是导演中心制。”
“从单一的生产程序,譬如调色这一块,好莱坞有ASC-CDL色彩决策清单,我们的剧组大多凭经验。”
“还有诸如人才培育、风险管控、完片担保、票房预测等等。。。”
路老板顿了顿:“这一盆水浇下来,可能会让在座的各位觉得透心凉,但的确是不泼不行,也是不破不立。”
这段话自曝其短,但在场的行业内人士都深以为然。
内地剧组不规范的地方很多,产业链上各条线都是深受其害。
投资人的资金被巧立名目、无故挪用、剧组的制片主任克扣群演提成、盒饭提成、外联主任从电影场地费用中中饱私囊,都是常态。
北电标放礼堂的学子们听得心有恻恻,一位导演系学生忍不住站起身高呼:“路导,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路老板笑道:“电影工业化是一个大概念,需要官方、电影公司、导演、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才能实现。”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但需要尽快上马。”
“譬如我们问界的剧组和电影营销的内部决策,已经相当程度上把好莱坞的工业化制度进行中国化改造,来辅助我们的商业和艺术决策。”
“当然,这位同学的问题也点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青年导演伸手指着头顶的横幅:“泛亚电影学院的成立,就是为了从导演环节进行电影工业化推进的努力。”
台下议论纷纷,很快又归于平静。
论艺术造诣,文无第一,仁者见仁,没有统一标准。
但论对电影工业的认知和全局视野,也许这位内地首富可以做从官方到庙堂所有人的老师都是合格的。
“昨天在会议室,我和张校长同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平山郁夫先生、韩国中央大学校长郑云灿先生沟通,很可悲地发现导演人才是断档的。”
“在日苯,断档是因为大师阴影下的集体失语,宫崎骏导演、北野武导演等前辈过于优秀、后继无人,2003-2006年日苯本土电影票房前十中,新人导演仅占1席,是时年46岁的三池崇史先生,再往下,就看不见了。”
“在韩国,断档是因为忠武路血统论的存在,电影行业的生态构建、人才培养得不到充分发展,2006年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数据显示,35岁以下导演制作进入院线的电影还不足5%。”
“而在中国,断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评价标准被把握在少数电影学阀手中,把正常的电影商品——类型片和商业片妖魔化,让我们本来有能力讲好故事的优秀导演闻风色变!”
“当然,自张一谋导演2002年的《英雄》以来,我很庆幸越来越多的导演认识到了这一点,拒绝成为商业片大潮中的溺亡者。”
听到这里,台下已经是一片寂静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话说出来不好听,但资深的从业者心中都有数。
鬼子国内65岁的宫崎骏、59岁的北野武等巨匠垄断了绝对行业资源,松竹、东宝等大厂推行安全牌策略,不会给年轻导演太多机会。
而他提到的忠武路是韩国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聚集着众多电影公司、器材商店、电影院和剧场等。
没有忠武路的血统,在论资排辈也很严格的韩国电影界很难获得机会。
至于路老板忽略的东南亚国家就更不必提了,几乎没有成名导演,还被98年的金融危机余波摧毁了本土制片体系。
在艺术上,也是被殖民叙事撕裂的一代。
路老板语重心长:“因此,泛亚电影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初衷下成立了。”
“按照严格的选拔程序,第一届我们只招收了六名学员。”
“希望你们努力!奋进!做出成绩,成为榜样,我希望明年的这个人数可以是10名、20名!”
青年导演做最后的总结陈词:“好,朋友们。”
“工业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令。”
“工业化的脊梁是标准化,灵魂是创造力。”
“希望我们每位学员,都能成为旧秩序的爆破手,和新蓝图的测绘员。”
“最后!”
“我想单独对我们台下年轻的北电学子们、对国内所有的电影行业从业者们提出一点展望、一个期待、一句祝福!”
台下包括兵兵、井甜在内的所有行业明星、导演、电影公司和权力人物,都不禁坐直了身体洗耳恭听。
“我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让中国文化搭乘着电影这个艺术载体风靡全球,让我们的龙标成为电影世界的通用货币!”
“未来的某一天,在魔都和北平的Imax影院中,孩子们能够为我们的超级英雄悟空和哪吒欢呼雀跃!”
“在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上,一部标签为‘中国科幻’、‘华夏文化’的剧集播放量遥遥登顶!”
“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穿着汉服的设计师捧起最佳视效奖杯,感谢临安算法团队做出的贡献!”
“朋友们!同仁们!这不是幻想!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亲手焊接的未来!”
“当后人书写21世纪电影史时,愿他们这样记载:2006年,一群中国电影人放下了文人相轻的笔,握住了电影工业文明的扳手,铸就了。。。”
大礼堂的空气有那么瞬间的一窒,路老板顿了顿,面带微笑看着台下。
“中国电影的辉煌!”
话音刚落,总局蔡局长、电影局佟局长、文华部领导、韩山平等官方嘉宾率先起立。
全场人心振奋,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从庙堂到江湖,所有站在行业金字塔顶尖的业内人士不禁心中感慨——
扛起这面电影工业化的大旗,今天以后,也许一个未来中国电影界的财阀和学阀即将诞生了。
(本章完)
刘伊妃要去北美跑几天《异域2》的路演,最主要是导演路宽不得不回京两天,参加泛亚电影学院最后的面试和开学典礼。
剧组只有赵飞带着群演拍一些战争场面的戏份,等待他回来检核。
2005年戛纳影展,时任电影节评审团**的路老板在全世界媒体的目光下,宣布成立泛亚电影学院。
包括办学细则、培养方案、校方背景、导师阵容等信息一时间甚嚣尘上。
一年以来,不但是亚洲范围、还有来自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年轻导演、影视行业从业者投递报名邮件。
全球二百多位报名者给学院的官网投递了简历、短片,校方经过层层筛选,这才发现亚洲电影导演后继无人的现象确实很严重。
如果只从亚洲范围内筛选,也许连五个合格的青年导演人才都找不出。
不得已,路宽、张惠军以及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平山郁夫、韩国中央大学校长郑云灿等人沟通后;
也是在和东宝株式会社、希杰娱乐的照会下,学院放宽了限制。
不再限于亚洲范围,年龄上也不做硬性要求。
扩大了选材标准,路老板这才又发现不少后世的“好苗子”。
北电办公室里,参与筹备的三国校长和路宽一起,正翻看着第一届泛亚电影学院学员名单。
青年导演手中,第一页就是罗泓轸。
这位现年32岁的韩国导演,去年因为一部黑色喜剧《完美的红鲷料理》崭露头角。
后世2008年第一部长片《追击者》让金允石拿到了青龙奖影帝,新人河正宇一炮走红。
更为出名的是号称韩国犯罪片巅峰的《黄海》,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悬疑片《哭声》。
再往后翻,韩国竟然只选拔出了这一名学员。
“郑校长,看来韩国国内的青年导演人才也有些断档的意思啊?”
郑云灿还没答话,头发灰白的平山郁夫就操着一口怪异的日式英语:“现在的中日韩,情况类似,中国也就是路桑这样的青年人才问世,不然整个亚洲都有些面上无光了。”
2006年的当下,东亚各国电影市场都经受着好莱坞的冲击,但却表现出不同的产业态势。
韩国第一个向好莱坞靠拢,开始了犯罪类题材的类型片探索。
2000年代初凭借《老男孩》、《杀人回忆》等作品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但这些成功主要归功于朴赞郁、奉俊昊等中生代导演。
朴、奉二人,换算一下相当于内地张一谋代表的第五代导演,他们的上一代林权泽,也就相当于内地的谢飞,吴天明这种第四代。
韩国年轻导演虽然有一些实验性作品,但整体上缺乏商业片的成功案例,乏善可陈。
日苯电影在艺术片领域依然强势,是枝裕和、岩井俊二等导演在国际上备受赞誉,但商业片领域看不到后起之秀。
鬼子的电影市场都被动画电影和好莱坞大片占据,真人商业片几乎无人问津。
相比之下,中国其实稍好。
原世界线的2006年,国内正处于商业化转型初期,《英雄》开启大片时代,但新生代导演大多还在摸索阶段。
宁皓凭借《疯狂的石头》崭露头角,但整体上年轻导演缺乏国际影响力。
东亚三国年轻导演的断代和式微,有各自的原因,也有共因。
比如市场导向方面,整个亚洲电影市场都过度依赖商业大片,导致年轻导演难以获得资源和支持。
还有教育滞后,电影教育体系尚未完善,许多年轻导演缺乏系统的训练和国际视野。
再加上文化断层,年轻一代导演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之间难以找到平衡,作品往往缺乏深度。
这些因素,正是路宽这一世提出的泛亚电影学院项目的意义所在。
也是他在学术上能联合三校,资本上与希杰、东宝共舞的深层次原因。
因为他能给大家带来利益。
对于东亚三校,各位校长都不奢望能培养出路老板这样的、被寄予下一代的亚洲黑泽明的厚望的天才。
但是培养出一些合格的类型片、商业片导演总算不是痴心妄想吧?
电影学院也是这个产业链上的一环,他们没理由不支持。
而对于东宝、希杰来说,能手握一个类型片大导演,也是在电影投资这种极度不稳定的产业中,最大的盈利保证。
就像希杰娱乐后世押宝的奉俊昊。
众人继续翻着手里的名单,日苯导演也只有一名滨口龙介。
现年28岁,东京大学文学专业毕业,曾师从知名导演黑泽清。
这位导演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编剧能力强,他的电影大多是自编自导。
后世他还参与编剧知名导演黑泽清的《间谍之妻》,展现出他对历史题材和电影影像定义的谙熟,后世凭借《驾驶我的车》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中国学员有两名,今年刚刚从北电毕业的导演系毕业生陆阳,自编自导了一部十五分钟的武侠默片报名,还请了同出于北电的老学长徐昊峰参演。
陆阳也是后世《绣春刀》系列电影的导演。
很显然,路老板选择他的原因,就是让他把逐渐式微的中国武侠片的名片捡起来。
如同他之前在北电和七君子论战所述——于电影一途,类型片是文化输出的最好工具。
另一位算是小小地走了个后门:《历史的天空》剧组的制片副主任郭帆。
原因不言自明,无需赘述。
问界的嫡系导演中,宁皓在喜剧片、系列片的路上狼奔豕突;
薛晓路以女性导演的细腻视角创作出一部部青春爱情电影;
陆阳和郭帆就是他给自己和问界培养的又两个类型片大手子,也是基于未来的文化输出的人才储备。
8月30号上午十点,北电校务会议室,针对四名亚洲学员,两名欧美学员的第一届泛亚电影学院面试开始。
所谓面试也就是走个过场。
因为前期招生和报考是以简历加短片的形式。
为防有人“捉刀代笔”,由路宽、周星池、诺兰、朴赞郁、吕克贝松、是枝裕和等六位导师;
以及张惠军等三位大学校长组成面试小组,对最后的入围者进行考察。
在专业导演面前,捉刀代笔的人是藏不住马脚的。
很简单地问一些他们自己提报的短片中的叙事逻辑和镜头语言的深意,不懂的人一试便知。
第一位面试者是来自BBC的纪录片摄影师加雷斯·爱德华兹,现年31岁。
他在后世以极低成本《怪兽》惊艳影坛,擅长结合实景与特效的沉浸式大片,有《哥斯拉》、《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等作品。
“各位导演好!”加雷斯文质彬彬的气质和一脸络腮胡的粗犷形成鲜明对比。
抬眼看去,在座的各位成名导师让他有些微微失神。
路老板节省时间,直接发问:“加雷斯你好,请确认报名短片《阴谋》是你自己所拍。”
“是的,路宽导演。”
“好,讲一讲短片中环形叙事的思路、以及第十二分钟男女主角的交叉蒙太奇的用意。”
“是,导演。”
纪录片导演出身的加雷斯语言风格简洁,叙事语速平稳,不出意外地顺利过关。
第二位学员名叫尼尔·布洛姆坎普,后世2009年以伪纪录片风格的《第九区》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以低成本科幻片奠定国际声誉。
诺兰对他很感兴趣:“尼尔,你现在温哥华从事视觉特效工作,为彼得·杰克逊团队制作短片?”
“是的。”
“好莱坞的机会也很多,怎么会想到来我们东方的电影学院?”
尼尔摊手:“亚洲电影市场的潜力一直六大的共识,华纳在中国兴建影院、新闻集团的合资公司入股中国电影公司。”
“当然还有我喜欢的导演,路。他和迪士尼、米拉麦克斯的合作。”
“说实话,我原本打算,如果没有被录取,就到他的补天映画找一份工作。。。”
会议室里响起善意的笑声。
路老板点头致意:“我现在有点后悔录取你了,公司损失了一名北美的顶尖特效人才。”
尼尔忙不迭地摆手:“不不不!我可以免费给你打工,但请允许我追逐电影梦想,我喜欢你的科幻片《异域》,但我也想拍自己的科幻片。”
给彼得杰克逊做特效的,喜欢科幻、魔幻题材不奇怪。
这位以后可以朝着伪纪录片式科幻风格培养,加速他从特效师到导演的转型。
两个欧美学员面试结束,下面的四个亚洲学员就按部就班了。
说是选拔,何尝不是分蛋糕。
显而易见的,滨口龙介是东宝的押宝,希杰娱乐的李美静则是看好罗泓轸。
不过在北电的大学生志愿者喊到郭帆的名字时,现场出了些小状况。
人不在!
路老板皱眉等了两分钟:“让罗泓轸先进来吧。”
这小子跑哪儿去了?
蓟门桥前,郭帆正灰头土脸地一顿狼奔豕突,伸手凿开开学季的拥堵人潮。
他睡过头了!
在《历史的天空》剧组是他毕业以来从事的最艰辛的工作。
身心俱疲。
从七点半一睁眼去更新通告版开始,到拍摄前后的所有细碎、大小事务。
什么物理特效没有落石的孔了、风机太大导致烟雾吹倒绿布后期麻烦、需要有光替解决士兵有头盔的情况下的打光问题。。。
一切的一切都叫他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恨爹妈没给自己搞个三头六臂出来。
后世的化缘型科幻片大手子,第一次感觉到拍电影的不容易,他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郭帆!这儿!”
他刚想进行政楼,突然被公司另一个导演叫住了。
宁皓和徐争站在楼底冲他挥手。
郭帆心急如焚,但面对前辈又不好拿乔太过,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走过去。
态度恭敬。
“宁导,徐导,你们二位这是。。。”
宁皓笑道:“我们找老板有事儿,就等你们面试完呢,你怎么才来?”
郭帆一拍大腿:“害!一个月没睡过囫囵觉了,昨天属实放肆了一回,到蓟门桥又被堵了二十分钟,急死我了。”
“两位大佬,我这实在抱歉,待会出来再跟你们赔罪哈!”郭帆双手合十,恭谨的态度叫人挑不出理来。
徐光头有些欲言又止,沉吟两秒才面色郁郁地跟他示意:“快去快去,迟到了挨骂事小,别再把你资格取消了就完蛋了!”
“是是是,回见了二位!”
看着二十五六岁的小伙儿,三步并作两步地迈步向前,徐争半天才摇头叹气:“邀天之幸,邀天之幸。”
他也报名了。
而且是带着《疯狂的超市》(夜店)这部爆款小成本电影的成功背景,带着他在问界耕耘了两年积累的经验。
以及他自认为的,和老板的亲近关系。
都是自己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候,还能不捞一把吗?
没想到还真的就名落孙山了。
其实这也不要紧,路老板的权威向来是没有人敢质疑的。
你不看好我,那只能说明我还有路要走、错要改、苦要吃。
再低头耕耘就是了,总会有收获的。
问界的艺人、导演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可自从昨晚从宁皓嘴里知道郭帆这个他闻所未闻的年轻人也进入了面试名单,光头瞬间就心理失衡了!
他凭什么!?
徐争处事圆滑,精于世故,从因为《石头》跟问界结缘以来,他这两年在问界内部处了不少朋友。
这一打听,才知道郭帆根本不是什么领导孩子、名门之后,就是个普通的琼省大学毕业生。
也许是因为在《旅游卫视》某节目的剪辑水平引起了重视,被调到姜为的电视剧组工作,《历史的天空》开拍后又被老板亲自调用。
从这个角度看,徐光头面色灰败地酸上一句“邀天之幸”,也不算过分。
好友宁皓安慰他:“别多想,这两天趁着路总回京,他肯定要盘桓两天处理公司事务的,我带你去同他聊一聊。”
“哎,是得聊一聊。”徐争长吁短叹:“从《疯狂的超市》以后,我以为自己算是入了他的法眼了,可这。。。”
光头面色晦暗难明,突然警惕地四下环顾了一圈,低声对同伴说了句什么。
宁皓大骇!
——
教务会议室内,路老板生气地一拍桌面:“郭帆!什么场合你都敢迟到!?”
这是挥泪斩马谡,自己斩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给其他人说出话来。
郭帆跑出一头的汗,身上的白色纯棉T恤还写着《历史的天空》剧组字样,面对现场九位面试官一个鞠躬到底。
“各位老师!对不住!”
他胡茬邋遢地一抬头,看见在座还有韩、日友人,又拿在剧组学到的外语,像模像样地又是一顿“私密马赛”、“米安哈密达”、“Sorry”的联合语种自我检讨,把大家都逗得笑起来。
“显着你了?”路老板面色依旧“恚怒”:“吕克贝松导演也在这儿,你怎么不讲法语?”
郭帆一脸便秘,不好意思道:“路导,这。。。剧组没有法语翻译,我还没学会呢。。。”
“OK,OK,我可以听得懂中文现在。”吕克贝松多精明,哪儿能看不出这是谁的人。
会议室内又是一阵笑声,本身就是走过场的简单检核,大家对这个诙谐幽默的瘦高小伙很有好感。
原因无他,他的性格适合做导演。
学院派眼中的导演,是高高在上的艺术主宰,充满文人的精致和雅趣。
但只有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市场环境下打拼过的路宽、周星池、诺兰等人才知道,导演是一个相对复杂和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
换句话讲,导演不仅是艺术创作者,更是项目管理者、资源整合者和团队领导者。
在高度依赖协作的电影工业中,善于社交的性格往往比单纯的才华更具决定性。
郭帆就是这样的人才。
路老板稍微出手化解了他迟到的尴尬,直切正题:“郭帆,讲实话,你提交的短片在技法和镜头上还比较稚嫩。”
“是,路导,短片是我改编自自己的《花开,那一年》,我自己也认识到很多不足。”
“这一次能够入围,确实是受宠若惊,但我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请各位老师放心!”
这话说得漂亮,且该表达的意思都讲得很清楚了。
郭帆哪里不知道自己得以“走后门”的真正原因,现在不过是当面表态而已。
周星池操着一口不大熟练的普通话:“路导讲,他看重你、决定拔擢你入围的原因,是报名表问题中的一些心得。”
他翻了翻资料:“报名表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电影导演这个角色的认知。”
周星池又看了一遍,啧啧赞叹:“大家可以也看看,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
众人低头,郭帆在这个问题后面写:
“拉投资的底线可以低,拍电影的底线一定要高。”“把自己当成项目经理一样去运营剧组,再把自己当成疯魔诗人一样去对待艺术。”
张惠军表扬:“很务实的概括,是个做事的人。”
诺兰笑道:“1998年,我通过短片《追随》结识制片人艾玛·托马斯,后来她成为我的妻子,用她的人际网络帮我进入了好莱坞。”
“郭,你的叙述可能是在讲我,我用男人一生的自由换来了拍片的机会,应该算是底线不高吧?”
众人大笑,郭帆双手合十示意无意冒犯:“其实,我这也是受到路导的启发,我是他的忠实影迷。”
未来的科幻妲己稳定输出,马屁如虹:“路导的电影我如数家珍,每一部都反复研读观看,但我最爱看的是花絮!”
“《鼓手》里他对周杰仑和刘伊妃的耳提面命,生生地把两位新人**成了合格的角色扮演者,这非常不容易。”
“还有《小偷》里对社会底层的人性描摹、《返老还童》中历史大势和小人物爱情的光影交织。”
郭帆颇有些抑扬顿挫的意味:“当然,我最爱的还是两部运用了大量特效的《塘山》和《异域》,特别是《异域》,这是我决定进入电影行业的导火索。。。”
“停停停。。。”路老板终于听不下去这顿气势如虹的马屁了:“什么导火索,你要炸了北电还怎么的?”
“哈哈哈哈!”
朴赞郁、吕克贝松等人都听得直笑,这个年轻人挺有意思。
只有路老板知道他这是赛博妲己的天赋技能。
后世2019年小破球横空出世,叫好叫座,内地观众也顺势认识了这位科幻片导演,一些有趣的幕后故事也呼之欲出。
譬如这位郭导是如何的口才伶俐、待人真诚,才能在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完成电影拍摄。
这其中,徐工机械赞助了吊机等设备和人员支持;
傲鲨公司赞助了外骨骼机器人;
探班的刘慈心见剧组太穷,自掏腰包二十万赞助改善伙食。
还有龚格尔、刘得华、吴孟达。。。
强如战狼吴劲都不知不觉间被深度捆绑,零片酬出演!
这位郭导极擅长以言语蛊惑人心,凡被魅惑者无不将金钱、资源双手奉上。
看见他,连路过的狗都得随礼200块钱!
由此得了科幻妲己、赛博妲己的美称。
但平心而论,这是草根导演的正常发展路线。
就像这一世的路老板,第一部电影也是梅燕芳“赞助”的300万,加上韩日世界杯的倍乘才凑够资金。
而他从《鼓手》开始的每一部电影都是绝对的精益求精。
无论是剧本、演员、服化道还是特效,从来没有打过折扣,开过小差。
从这个意义上讲,郭帆的这句话,也是他自承的偶像路宽的真实写照。
郭帆被偶像一打岔,神色反而严肃起来:“上周我们《历史的天空》剧组开放媒体采访,我带队组织,说实话心里触动很大。”
“所有方面都不谈,仅仅是我们剧组的一颗**纽扣、一块砖石、一份年代报纸,都和真实的历史场景别无二致。”
“内地媒体也好,外媒也罢,都是真正的心悦诚服。”
“我想,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这句自我激励的认知——做电影的底线要高,不然市场和观众也会给你上课的。”
“从这方面讲,这也是我渴望进入学院的初衷,我想像路导此前提过的那样,真正投身到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浪潮中去,实现我个人的理想价值,也为行业带来一些正面的贡献,谢谢!”
张惠军率先鼓掌:“好,是个有志气的,不愧是你们路院长看上的人才。”
“有机会的话,也欢迎你以后再到北电来进修。”
郭帆鞠躬感谢:“谢谢张校长。”
事实上,后世的郭帆就是电影工业化的有力支持者和践行者。
他在后世拍摄小破球时,找了二十多个北电的学生在不同部门轮岗,记录每天拍摄和管理中的错误,这是为了确立标准,引以为戒。
郭帆的面试时间最久,因为大家对这个都默认是路老板特招的学生都很好奇。
什么样的资质才配得上这位天才导演和电影工业的运营大手子这么看重?
很显然,郭帆似乎是跟他一样的人。
做人变通有底线,做事认真不含糊。
路老板做最后的总结、激励:“郭帆你是学法律出身,毕业后在《旅游卫视》做过节目剪辑、运维和媒体广宣。”
“法律思维让你逻辑严谨,运营和宣传工作也都是电影工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和经验。”
“希望你尽快把薄弱的专业能力赶上来,今天就到这里吧。”
赛博妲己这才面色激动地鞠躬、退场。
士为知己者死,看他那样,走路都要带风了。
2006年9月1号,泛亚电影学院第一届开学典礼在北电正式开幕。
这也许是北电学子们印象最深的一个开学季了。
蓟门桥周边早早就站了众多交警指挥交通,本地车辆要给报备过的活动车辆让行让位。
有些没有接到问界采访许可的记者们花样百出,甚至开价到一千块要买北电学生的饭卡、学生证,好骗过保安进入学校。
合规进入的《中国电影报道》的居文沛和《心浪娱乐》的韩璐等记者,早已在北电校园中翘首以盼了。
听说今天会有很多好莱坞明星、导演捧场。
早上九点整,第一辆黑色奥迪行驶至提前铺就的红毯前,张一谋、巩莉、斯皮尔伯格联袂而至。
巩莉是《历史的天空》中程瑞芳的扮演者,其他两位导演都是奥运小组的创意人员,来捧场是题中应有之义。
2006级的北电新生今天就是最幸福的人,刚入学就能在主场看到这么多闻名已久的大咖。
甚至有不少靠卖饭卡、学生证凑生活费发家致富的,令人啼笑皆非。
这其中就有井甜。
时移世易,她比后世早了一年入学,成为北电表本2006级的新生。
这些明星大腕她自然是不感兴趣的,主要是报个到顺便见识下路老师的风采!
便宜师姐刘伊妃现在远在北美跑路演,自己喊破喉咙都没人听得到!
大甜甜要一次喊个够!爽到爆!
红毯和标放礼堂里很快都嘉宾云集——
问界自家的艺人不必提。
关系较好的李雪建、冯远争、梁佳辉等实力派演员、鹰皇一系演员导演进场。
周讯、张紫怡、雁子、徐京蕾四大花旦齐至,最后一位也是想来卖乖赔罪,毕竟上一次“联名信”里她也是参与转发的。
虽然删的快,但备不住有人截图啊!
连华艺的大小王、小钢炮都到了!
这可是稀客!
他们都到了,双冰和小花杨蜜,华艺一哥黄小名自然也不会缺席。
内娱吃瓜群众纷纷侧目,从这个场面,也可以看出双方确实是面上关系正常化了。
不过想到上一次联名信大事件中华艺方面全程没有参加,甚至还在陆钏一事上出力,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导演中有第六代的贾科长、娄叶,还有正在拍摄鹰皇投资的《太阳照常升起》的姜纹,姜志强带着李安,湾省的老朋友侯孝贤。
很快,更多的好莱坞明星、导演到场。
影帝汤姆汉克斯、影后摩尔领衔,加里奥德曼、斯嘉丽约翰逊紧随其后;
“电影社会学家”马丁斯科塞斯和昆汀、哈维等人自然不会缺席。
莱昂纳多和刘伊妃在北美跑《异域2》的路演过不来。
标放礼堂内,张惠军和田状状笑道:“有些人就算是A类电影节也请不到啊!路宽这面子够大。”
“这小子,最擅长笼络人心了,不奇怪。”
张惠军笑道:“是不奇怪,你不就是第一个被他忽悠的嘛!青影厂就这么给他免费用了半年才给钱!”
后世万哒曾在青岛投资影都项目,请来了莱昂纳多、妮可基德曼等人捧场,抬高逼格、引起轰动。
这一次路宽没有全力施为,只是就近、方便原则请了些头面人物。
毕竟不是商业活动,没必要浪费太多人情。
一直到韩山平、佟局长、文华部、教育部相关领导到场,今天的开学典礼才算正式开始。
北电标放,导演系主任田状状亲自主持,代表北电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致意。
紧接着播放了今年入围的六位学员的作品剪辑短片,最后升华了一下主题,烘托现场气氛。
常规的领导讲话过后,三位联合办学的中日韩电影学院校长分别致辞,李美静代表学院投资方致辞。
东亚三国电影学术界和资本界的代表们现场背书,给大家描绘了一幅当今时代最先进的人才培养路线,引起了台下阵阵欢呼。
一直到田状状高声:“下面有请泛亚电影学院院长,路宽先生,登台致辞!”
场内瞬间一片如潮的掌声爆鸣!
无论是内娱和电影记者、北电学子、行业明星、导演、韩日的学界、商界人士,亦或是国内电影产业、文化产业的官方人士——
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注到台上,看着这个从出道之日起就高举商业片旗帜、呼吁电影工业化的青年导演。
台上的路老板一身正规场合的高定西装,长身挺立,渊渟岳峙。
“各位朋友大家好,免去繁琐的寒暄,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创办这座电影学院的初衷。”
“此前,在不同的场合,我都阐述过自己关于商业片和电影工业化的观点。”
“比如02年《鼓手》拿到威尼斯金狮以后回到北电的交流、代表官方与国内第六代导演的对话、05年戛纳影展上作为评审会**的发言,等等。”
“我为什么一直致力于推进这一切?坦白讲,是因为我看到了危机。”
“今天在场都是我们东亚三国的行业同仁,我们同在发轫于中国的儒家文化圈**存,有着相似的艺术印迹和美学感受。”
“但是看一看我们三国的电影市场如何?”
“相关数据今天不再赘述,但几乎都饱受了好莱坞的西方电影工业的‘侵略’,这是实情。”
“好莱坞是竞争对手和商业敌人不假,但我认为他们更是解剖样本,好莱坞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他们进行了专业化的分工。”
“今天关起门来揭自己的短,对比好莱坞目前多达150个电影工业化的工种,这个数字在国内是46个,这是电影局的官方数据。”
“从生产制度上看,好莱坞是是制片人中心制,我们是导演中心制。”
“从单一的生产程序,譬如调色这一块,好莱坞有ASC-CDL色彩决策清单,我们的剧组大多凭经验。”
“还有诸如人才培育、风险管控、完片担保、票房预测等等。。。”
路老板顿了顿:“这一盆水浇下来,可能会让在座的各位觉得透心凉,但的确是不泼不行,也是不破不立。”
这段话自曝其短,但在场的行业内人士都深以为然。
内地剧组不规范的地方很多,产业链上各条线都是深受其害。
投资人的资金被巧立名目、无故挪用、剧组的制片主任克扣群演提成、盒饭提成、外联主任从电影场地费用中中饱私囊,都是常态。
北电标放礼堂的学子们听得心有恻恻,一位导演系学生忍不住站起身高呼:“路导,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路老板笑道:“电影工业化是一个大概念,需要官方、电影公司、导演、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才能实现。”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但需要尽快上马。”
“譬如我们问界的剧组和电影营销的内部决策,已经相当程度上把好莱坞的工业化制度进行中国化改造,来辅助我们的商业和艺术决策。”
“当然,这位同学的问题也点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青年导演伸手指着头顶的横幅:“泛亚电影学院的成立,就是为了从导演环节进行电影工业化推进的努力。”
台下议论纷纷,很快又归于平静。
论艺术造诣,文无第一,仁者见仁,没有统一标准。
但论对电影工业的认知和全局视野,也许这位内地首富可以做从官方到庙堂所有人的老师都是合格的。
“昨天在会议室,我和张校长同东京艺术大学校长平山郁夫先生、韩国中央大学校长郑云灿先生沟通,很可悲地发现导演人才是断档的。”
“在日苯,断档是因为大师阴影下的集体失语,宫崎骏导演、北野武导演等前辈过于优秀、后继无人,2003-2006年日苯本土电影票房前十中,新人导演仅占1席,是时年46岁的三池崇史先生,再往下,就看不见了。”
“在韩国,断档是因为忠武路血统论的存在,电影行业的生态构建、人才培养得不到充分发展,2006年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数据显示,35岁以下导演制作进入院线的电影还不足5%。”
“而在中国,断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评价标准被把握在少数电影学阀手中,把正常的电影商品——类型片和商业片妖魔化,让我们本来有能力讲好故事的优秀导演闻风色变!”
“当然,自张一谋导演2002年的《英雄》以来,我很庆幸越来越多的导演认识到了这一点,拒绝成为商业片大潮中的溺亡者。”
听到这里,台下已经是一片寂静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话说出来不好听,但资深的从业者心中都有数。
鬼子国内65岁的宫崎骏、59岁的北野武等巨匠垄断了绝对行业资源,松竹、东宝等大厂推行安全牌策略,不会给年轻导演太多机会。
而他提到的忠武路是韩国电影产业的中心地带,聚集着众多电影公司、器材商店、电影院和剧场等。
没有忠武路的血统,在论资排辈也很严格的韩国电影界很难获得机会。
至于路老板忽略的东南亚国家就更不必提了,几乎没有成名导演,还被98年的金融危机余波摧毁了本土制片体系。
在艺术上,也是被殖民叙事撕裂的一代。
路老板语重心长:“因此,泛亚电影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初衷下成立了。”
“按照严格的选拔程序,第一届我们只招收了六名学员。”
“希望你们努力!奋进!做出成绩,成为榜样,我希望明年的这个人数可以是10名、20名!”
青年导演做最后的总结陈词:“好,朋友们。”
“工业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令。”
“工业化的脊梁是标准化,灵魂是创造力。”
“希望我们每位学员,都能成为旧秩序的爆破手,和新蓝图的测绘员。”
“最后!”
“我想单独对我们台下年轻的北电学子们、对国内所有的电影行业从业者们提出一点展望、一个期待、一句祝福!”
台下包括兵兵、井甜在内的所有行业明星、导演、电影公司和权力人物,都不禁坐直了身体洗耳恭听。
“我希望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让中国文化搭乘着电影这个艺术载体风靡全球,让我们的龙标成为电影世界的通用货币!”
“未来的某一天,在魔都和北平的Imax影院中,孩子们能够为我们的超级英雄悟空和哪吒欢呼雀跃!”
“在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上,一部标签为‘中国科幻’、‘华夏文化’的剧集播放量遥遥登顶!”
“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穿着汉服的设计师捧起最佳视效奖杯,感谢临安算法团队做出的贡献!”
“朋友们!同仁们!这不是幻想!这是我们这代人必须亲手焊接的未来!”
“当后人书写21世纪电影史时,愿他们这样记载:2006年,一群中国电影人放下了文人相轻的笔,握住了电影工业文明的扳手,铸就了。。。”
大礼堂的空气有那么瞬间的一窒,路老板顿了顿,面带微笑看着台下。
“中国电影的辉煌!”
话音刚落,总局蔡局长、电影局佟局长、文华部领导、韩山平等官方嘉宾率先起立。
全场人心振奋,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从庙堂到江湖,所有站在行业金字塔顶尖的业内人士不禁心中感慨——
扛起这面电影工业化的大旗,今天以后,也许一个未来中国电影界的财阀和学阀即将诞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