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进村前,我带被拐女大苟命 第556章

小说:重回进村前,我带被拐女大苟命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24 16:29:26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事没什么阻力。

  那栋楼以前是一个国营厂的,这个国营厂倒闭了后,给了县国营拖拉机厂。

  但拖拉机厂那边也不知道拿了做什么,干脆就当仓库来用。

  私营不发达的年代里,大家都没有所谓的地段概念。

  这栋楼处在的位置,其实是整个县最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也是黄东胜看中这栋楼的原因。

  拖拉机厂那边已经正在考虑和黄东胜合作机械厂,所以一听黄东胜想要把这栋楼,改造成为家具展馆。

  二话不说,积极配合县里把手续办了,楼的归属权已经归了县里。

  依旧还是走的承包手续。

  每年租金五百块。

  合同签了三十年。

  下一步就是组织人进场装修,改变了。

  签完了这个合同之后。

  黄东胜骑摩托车离开了县里。

  塞阳市的地貌和三台市有很大的区别。

  三台市大部分都是大山,但是这边却处在湖区。

  水系发达,到处都是平坦的良田。

  这也是为何黄东胜外婆一家,极力反对**嫁给黄兴光的原因。

  四牛大队是山区,田都没多少,能吃饱肚子吗?

  金安大队就是黄东胜的外婆家。

  他外婆叫杨要珍。

  外公当年在县里做过会计,正儿八经的干部。

  疾病去世。

  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没有了,老太太当年还带着三个孩子,在城里根本生活不下去。

  后来刚好国家号召上山下乡运动。

  杨要珍一咬牙,带着几个孩子到了金安大队这边。

  当时这边都是湖滩,一到夏天洪涝季节就会被淹没。

  其余时间都是陆地状态。

  下乡过来的男女同志们,喊着口号,热火朝天的改造。

  把原来的芦苇踩了,又挖沟筑大堤。

  就这样,这边很多良田被改造了出来。

  几十年之后,总有人在抨击湖区围湖造田。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围湖造田的那个年代,国家粮食欠收,山上的树根子都被刨了个干净,饿死了不少人。

  那种情况之下,人总要活下去,逼不得已罢了。

  杨要珍是个很通情达理的人。

  也是金安大队里唯一的文化人。

  所以当年也在大队里做过书记,在村里的名声也特别好。

  八十大寿,也是大队里不少的晚辈起哄一定要搞的。

  土砖房的跟前杀了一头猪,还搭起来了几个临时的柴火土灶。

  男女同志们,一个个全动手帮忙。

  这年代的酒席没有前世那么沉重。

  一般过来拿钱的礼金,大部分在五毛一块左右。

  亲戚拿的多点,一般也不会超过两三块钱。

  家里条件不好的,你就过来出一个工,帮忙做做事,也可以在流水席上开开荤。

  没有人会看不起你。

  而几十年后的酒席也完全变了个样。

  礼金拿少了会有人背后说闲话,办酒席也越来越频繁。

  有些地方家里母猪生崽子了,也要办个酒席。

  已经没了这年代酒席的人情味。

  反而成了很多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

  黄兴光提前过来了。

  一个人来的,没带黄芸芸来。

  因为这个女儿和这家人没有血缘关系,怕刺激到了他们。

  他原本以为,自己到了这边后,肯定要免不了被一顿讽刺,一顿指责。

  可没想到的是,到了这边后。

  老太太李要珍只是说了句:“别光站着,快去那边帮忙做事。”

  那头,黄东胜的三舅胡木亮则哈哈大笑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