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生花 第1315章

小说:官路生花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2-25 04:46:36 源网站:新笔趣阁
  企业的工人和员工们也有怨言,现在全县经济大发展的时候每个公司都铆足了劲向前冲,可这是建立在占用太多个人时间的基础上的。

  “好的一点是我们的工资确实比公务员高,这是咱们这个工业县的常规水平,我们刚入行的公司普遍在四千以上,干满五年要没达到八千,那确实就不符合工厂的用人标准了。而咱们这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工厂又不能随便找临时工,我们的公司不高老板也害怕。”

  “可问题就在于花销实在太大了,工业县城农业也很发达,可这些生活物资的价格就是下不来。”

  “我们家三代人一天生活花销至少在二百元左右,你还别以为吃的有多好穿的有多体面,一天一斤猪肉半斤鸡鸭鱼肉,这些花费也不低。虽然现在国际上的低价格高质量的肉类供应进来了,可到我们这的能有多少?根本不够吃。”

  “还有这个蔬菜水果,我们这就苹果便宜,五块钱一大袋子管够吃,可总不能只吃苹果啊。”

  再一个就是加班时间太长。

  这一点工人们不是很反对。

  “咱们这有一个好处,县委对人民群众负责任,工厂也不敢不给钱让我们加班,虽说也不能拿到全额的加班费吧,但也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基本上加班四小时每个月能拿到超过基本工资三分之一的报酬,可确实挤占的时间太多了,没时间顾家。”工人们在座谈会上普遍反映。

  老板们也抱怨,他们也想让工人们过得体面点,大家体面他们老板就更体面。

  可问题就是他们上哪去找那么多替补人员啊。

  “熟练工人不够,我们生产就跟不上需要。拿不出过多的产品你就得被别人抢占了市场。”一家家用工业品企业的老板抱怨,“县政府如果能在技术教育这一块投入一点就更好了。”

  这也正是韩文道要调研的一个目的。

  余岭县可是有三个中等专科学院的,而且全都是跟工业息息相关的学校,现在基本上都处于半倒闭的状态。

  熟练的技术工人欠缺,社会上又提供不了那么多凭技术吃饭的工人。

  这个矛盾是全社会的问题,余岭县表现得只是稍微强烈一点但还没到令人警惕的地步。

  韩文道知道这是当地的一些老思想在作祟。

  本地有一种顽固的迷之自信,总有人觉着本地的什么都不能被外地人拿走。

  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让外地老板带走,当地的岗位缺口不能让外地人填补。

  这是一种很可笑的思想,来到余岭县这么多天韩文道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是人的问题还是思想的问题?

  在他看来既是人的问题又是思想的问题。

  现如今老板提出这个,韩文道知道他要说什么。

  本地人宁可让孩子去外地读民办的专科,也不想让小孩在本地读公立的大专学校。

  那几个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更招不到人了,要在外地招学生本地人又不慢。

  渐渐的这件事都成了市里主管教育的领导头疼的一个老大难了。

  不拨款不行,那学校就在那站着你不拨款就得被取消,取消了这几所学校本地也吃亏,教育经费全靠这些学校在支撑。sxbiquge/read/76/768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