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来了内监,并着送来的年礼和锦宣帝给的信。
信中问晏时隐和叶银禾,要不要回京过年?
叶银禾把选择权交给晏时隐,问他意见。
晏时隐默了默,就说:“你想回惊吗?”
回去就要两日,当然,一路上有马车,倒也不算辛苦。
叶银禾合计着儿子还在京城,回去过年倒也好,人还年轻尚且能走动频繁,若是日后年纪大了,这亲戚之间往来才真的断掉。
她点头:“那就回来,后日出发可好?”
晏时隐凭她意思,吩咐下人准备回京的事宜。
原以为只是锦宣帝的意思,到了第二日,又有人送来京城的书信。
晏时隐看过后,便递给叶银禾看了。
信是太子晏长容写来的,意思跟锦宣帝的一样,希望他们回去过年。
“太子已经开始管政事,皇兄只怕要退位了。”晏时隐说道。
晏长容到底是出色的,林皇后也教养得好,数月前,锦宣帝让他开始管六部和政事,奏章也让他批阅。
锦宣帝只在旁边看着,有不妥的便指点出来。
朝中都知道,锦宣帝这是要退位了,好在太子出息,大臣们对这个储君是极满意的。
叶银禾对谁做皇帝其实没那么大的想法,只要皇帝是个好皇帝,谁做都一样。
为国为民做事就成,而不是像一些其心不纯的人,坐在高位之后便声色犬马,只顾着享受人生,那这样的皇帝也没有人会支持。
第二日,下人把行装都搬到马车上,叶银禾带着女儿早早就出发,两日之后回到京城。
先回到府中休息半日,到了傍晚才入宫去。
锦宣帝和林皇后早就等着了,看见两人回来都很是高兴。
“原没看你们回信,还以为你们不回来呢。”锦宣帝说道。
晏时隐说:“倒也不远,皇兄来信我们自然是要回的。”
锦宣帝听了心里高兴,他这个做皇兄的,在弟弟的心里还很是有分量的。
晏柳许久不哥哥,拉着他的手坐在一旁问国子监的事,她很好奇,京城的国子监跟她在江州女学有什么不同。
晏泽就说在国子监都学什么,吃什么,做什么。
晏柳啊了声,听得有些无趣。
“就学这些啊?”
晏泽点头:“嗯,都是这么学的,老师也说了就这些。”
晏柳就点头道:“那我学的比哥哥你的有意思,母妃让我拜赵姑姑为师,现在赵姑姑是我的师父呢。”
两个小家伙聊天聊得火热,大人们也说着话时,听他们童言童语。
听到晏柳说拜师赵燕,林皇后都有些惊诧。
“那个赵燕不是王府的管事吗?”
之前锦宣帝给给了她奖赏,所以大家都还是记得。
锦宣帝也是好奇。
让府里的管事给郡主做老师,能学些什么呢?
难不成,她会的东西比那些名家大儒更多些?
叶银禾笑道:“她确实不同。”
锦宣帝看晏柳这个侄女儿伶俐的样子,若是那人那么不同,那定然能学到好东西。
两人也不好奇多问。
坐着说了半晌的话,太子和太子妃也过来了。
太子妃一出现,叶银禾的视线就落在她肚子上,虽有冬日的宽厚衣裳,但太子妃的肚子鼓起得很是明显,一看就是怀孕了。
“怀了几个月了,之前都不知,只道是养得好,长了些肉。”太子妃说道。
她这孩子怀得很是奇特,每月的月信她都有来,只是量很少。没有孕吐,没有嗜睡,也没有任何的不适。
若不是到了六七月时,肚子鼓得厉害,让太医把脉才发现的。
宫中每月有号脉的,太子妃身体还好,仗着年轻便没有让太医把脉,这才不知。
虽然大意了些,但结果是好的。
叶银禾笑道:“看起来是养得很好。”
脸都是圆润的。
太子妃笑道:“如今是做什么都仔细着呢。”
不知道的时候倒没那么担惊受怕,一知道,心态就变了。
好在东宫和谐,侧妃也安分。
林皇后笑道:“就等着孩子安稳落地呢。”
“也要多走动走动。”旁边的玉漱公主说道。
这边说着话,宫人过来问话,可要摆膳?
锦宣帝就说:“摆膳吧。”
一家人往膳厅去,坐在一起用膳。
从见面坐下来说话,晏时隐就发现锦宣帝总是咳嗽,面色也透着几分憔悴,看起来很是不好。
吃过晚膳,晏时隐趁着去解手的时间,问九侍人锦宣帝的情况。
九侍人就说:“是肺疾,太医只说养着。”
肺疾啊!
这病根本没得治,随着时间过去,病情越发的严重,到最后命就没了。
从皇宫回去的路上,叶银禾看出他面色不大对。
“怎么了?”
“皇兄如今肺疾严重。”
还能活多久他没问,但看面况只怕不好,且太子开始管理朝政,这种种迹象都表明。
锦宣帝知自己的情况,时日不多,便打算继位了。
叶银禾默了默,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两年,亲人一个个的离去,年纪大的都留不住。
晏时隐伸手把叶银禾抱在怀里,叹气说:“总是要面临的。”
叶银禾回抱他:“别多想。”
万事且行且看。
新年那几日,锦宣帝没有去祭祀等等,这些全部交给太子和太子妃来办,他和林皇后只在边上看着。
祭祀结束之后,晏时隐去找锦宣帝。
锦宣帝看他那表情,说道:“你知道了?”
“这么明显,臣弟能不知吗?”晏时隐看他。
锦宣帝笑了起来:“做什么这个表情,你啊,在江州好好过日子就成。”
锦宣帝之前也犯过一些自恼,但后来想通之后,万事便很看得开。
他觉得人活在世上,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他大抵来说都做到了,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对子女也是慈爱的。
所以活到这个岁数他很是满足了。
晏时隐道:“好好治。”
“嗯。”
锦宣帝说着,又问道他江州的事情。
“早前听说……那孽障重伤,你们还抓了他的宠妾?”锦宣帝还是知道这些事的。
晏时隐点头。
“一个跟银禾很像的女人,那孩子没留住。”晏时隐简单一句。
锦宣帝默了默,说:“当年流放他和时域,是不是皇兄坐错了?”
晏时隐:“……”
“没有,皇兄做得很对。”
做错事,便是天子也与庶民同罪。sxbiquge/read/76/76857/ )
信中问晏时隐和叶银禾,要不要回京过年?
叶银禾把选择权交给晏时隐,问他意见。
晏时隐默了默,就说:“你想回惊吗?”
回去就要两日,当然,一路上有马车,倒也不算辛苦。
叶银禾合计着儿子还在京城,回去过年倒也好,人还年轻尚且能走动频繁,若是日后年纪大了,这亲戚之间往来才真的断掉。
她点头:“那就回来,后日出发可好?”
晏时隐凭她意思,吩咐下人准备回京的事宜。
原以为只是锦宣帝的意思,到了第二日,又有人送来京城的书信。
晏时隐看过后,便递给叶银禾看了。
信是太子晏长容写来的,意思跟锦宣帝的一样,希望他们回去过年。
“太子已经开始管政事,皇兄只怕要退位了。”晏时隐说道。
晏长容到底是出色的,林皇后也教养得好,数月前,锦宣帝让他开始管六部和政事,奏章也让他批阅。
锦宣帝只在旁边看着,有不妥的便指点出来。
朝中都知道,锦宣帝这是要退位了,好在太子出息,大臣们对这个储君是极满意的。
叶银禾对谁做皇帝其实没那么大的想法,只要皇帝是个好皇帝,谁做都一样。
为国为民做事就成,而不是像一些其心不纯的人,坐在高位之后便声色犬马,只顾着享受人生,那这样的皇帝也没有人会支持。
第二日,下人把行装都搬到马车上,叶银禾带着女儿早早就出发,两日之后回到京城。
先回到府中休息半日,到了傍晚才入宫去。
锦宣帝和林皇后早就等着了,看见两人回来都很是高兴。
“原没看你们回信,还以为你们不回来呢。”锦宣帝说道。
晏时隐说:“倒也不远,皇兄来信我们自然是要回的。”
锦宣帝听了心里高兴,他这个做皇兄的,在弟弟的心里还很是有分量的。
晏柳许久不哥哥,拉着他的手坐在一旁问国子监的事,她很好奇,京城的国子监跟她在江州女学有什么不同。
晏泽就说在国子监都学什么,吃什么,做什么。
晏柳啊了声,听得有些无趣。
“就学这些啊?”
晏泽点头:“嗯,都是这么学的,老师也说了就这些。”
晏柳就点头道:“那我学的比哥哥你的有意思,母妃让我拜赵姑姑为师,现在赵姑姑是我的师父呢。”
两个小家伙聊天聊得火热,大人们也说着话时,听他们童言童语。
听到晏柳说拜师赵燕,林皇后都有些惊诧。
“那个赵燕不是王府的管事吗?”
之前锦宣帝给给了她奖赏,所以大家都还是记得。
锦宣帝也是好奇。
让府里的管事给郡主做老师,能学些什么呢?
难不成,她会的东西比那些名家大儒更多些?
叶银禾笑道:“她确实不同。”
锦宣帝看晏柳这个侄女儿伶俐的样子,若是那人那么不同,那定然能学到好东西。
两人也不好奇多问。
坐着说了半晌的话,太子和太子妃也过来了。
太子妃一出现,叶银禾的视线就落在她肚子上,虽有冬日的宽厚衣裳,但太子妃的肚子鼓起得很是明显,一看就是怀孕了。
“怀了几个月了,之前都不知,只道是养得好,长了些肉。”太子妃说道。
她这孩子怀得很是奇特,每月的月信她都有来,只是量很少。没有孕吐,没有嗜睡,也没有任何的不适。
若不是到了六七月时,肚子鼓得厉害,让太医把脉才发现的。
宫中每月有号脉的,太子妃身体还好,仗着年轻便没有让太医把脉,这才不知。
虽然大意了些,但结果是好的。
叶银禾笑道:“看起来是养得很好。”
脸都是圆润的。
太子妃笑道:“如今是做什么都仔细着呢。”
不知道的时候倒没那么担惊受怕,一知道,心态就变了。
好在东宫和谐,侧妃也安分。
林皇后笑道:“就等着孩子安稳落地呢。”
“也要多走动走动。”旁边的玉漱公主说道。
这边说着话,宫人过来问话,可要摆膳?
锦宣帝就说:“摆膳吧。”
一家人往膳厅去,坐在一起用膳。
从见面坐下来说话,晏时隐就发现锦宣帝总是咳嗽,面色也透着几分憔悴,看起来很是不好。
吃过晚膳,晏时隐趁着去解手的时间,问九侍人锦宣帝的情况。
九侍人就说:“是肺疾,太医只说养着。”
肺疾啊!
这病根本没得治,随着时间过去,病情越发的严重,到最后命就没了。
从皇宫回去的路上,叶银禾看出他面色不大对。
“怎么了?”
“皇兄如今肺疾严重。”
还能活多久他没问,但看面况只怕不好,且太子开始管理朝政,这种种迹象都表明。
锦宣帝知自己的情况,时日不多,便打算继位了。
叶银禾默了默,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两年,亲人一个个的离去,年纪大的都留不住。
晏时隐伸手把叶银禾抱在怀里,叹气说:“总是要面临的。”
叶银禾回抱他:“别多想。”
万事且行且看。
新年那几日,锦宣帝没有去祭祀等等,这些全部交给太子和太子妃来办,他和林皇后只在边上看着。
祭祀结束之后,晏时隐去找锦宣帝。
锦宣帝看他那表情,说道:“你知道了?”
“这么明显,臣弟能不知吗?”晏时隐看他。
锦宣帝笑了起来:“做什么这个表情,你啊,在江州好好过日子就成。”
锦宣帝之前也犯过一些自恼,但后来想通之后,万事便很看得开。
他觉得人活在世上,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他大抵来说都做到了,孝顺父母,兄友弟恭,对子女也是慈爱的。
所以活到这个岁数他很是满足了。
晏时隐道:“好好治。”
“嗯。”
锦宣帝说着,又问道他江州的事情。
“早前听说……那孽障重伤,你们还抓了他的宠妾?”锦宣帝还是知道这些事的。
晏时隐点头。
“一个跟银禾很像的女人,那孩子没留住。”晏时隐简单一句。
锦宣帝默了默,说:“当年流放他和时域,是不是皇兄坐错了?”
晏时隐:“……”
“没有,皇兄做得很对。”
做错事,便是天子也与庶民同罪。sxbiquge/read/76/76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