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何不成尸仙? 第三百四十六章 他没死?

小说:公子,何不成尸仙? 作者:南原南原 更新时间:2025-09-14 13:11:18 源网站:2k小说网
  马车重新启程,径直驶向白山镇方向。

  车厢内,闻香怡并未取出向明德寺求取的那束香。

  昨夜之事,她虽未亲身参与,却也略知一二。

  得知明德寺方丈竟是那等贼人后,她心中自然便断绝了使用这寺庙香火的念头。

  这是为自家儿子儿媳预备的香,纵然算不上顶好,也绝不能沾染污秽。

  而昨夜的喧嚣扰攘,令老两口辗转难眠,此刻白日里便在楼上厢房中补觉,未曾下来。

  林江怀中摊着一本小人书,小山参泽端坐他膝上,小小的身子全神贯注于书页,俨然将他当成了一副活书架子。

  但瞧见她脑袋顶那几片碧绿叶瓣簇拥着红艳艳的珠子,随着欢喜轻轻晃荡,林江倒也浑然不觉有丝毫不妥。

  马车中央,江浸月舒展腰背活动了几下筋骨,随口与林江攀谈:

  “说来此番真是凑巧。若非你我同往明德寺,难保不会逃掉一个心思早已沦丧的点星僧人。”

  “大千诸事,往往暗藏机缘。”

  林江满不在乎地随口道。

  大兴这地界这么多修行者,点星中又存着不少稀奇古怪的法门道行,出现点缘分因果,也完全不稀奇。

  “说不准真是那尊金佛显灵,实在不能容忍方丈堕落到这般田地,这才召唤咱们过来。”驾车的余温允朗声大笑,侧头朝车厢道。

  “……或许吧。”

  林江低低嘟囔一声。

  他其实不大相信这方地界真还存有超越凡尘的上阶修士。

  天涯海角边的废墟孤城;悬在古棺外的残破殿宇。若真有这般通天大能者,地上灾厄横行时不见其踪,偏为这点小事显露踪迹,未免太过本末倒置。

  可忆起亲眼所见的点点滴滴,林江又觉得,或许真有一道玄妙难见的冥冥之力,推着他们踏入了明德寺。

  即是离开了山寺,几人便也是没在这事情上继续说下去,唯独江浸月又是问了一句林江:

  “林江,你老家那白山镇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白山吗?”

  林江想了想,道:

  ……

  白山并不是一个多么特别的地方。

  昔日,白山县作为防备西部盗匪入侵的哨站而建,大兴国为此投入了可观资金,然因地势崎岖、有山无水,最终未能形成一座大规模哨口。

  随着西部战局变迁,焦点从西北转向西南,将军府顺利落成,白山遂失去了战略价值。

  但投入的财富仍吸引了一些百姓定居于此,人们不求其他,有栖身之处足矣,于是扎根在此,凭借挖井化解水源之困,渐渐成为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城。

  譬如此前的朱县令,虽赵六郎未因他脸上的红斑剥夺其官职,但最终仍被打发回白山原籍,此乃不受重视的明证。

  若真要寻此处不寻常之处,顶多只道其北接明德寺、西靠白山派、东临吹风港,三大江湖鼎鼎有名的门派将县城环抱其间,令此地成为不少武林中人心驰神往的好地方。

  林江放下手中茶碗,指了指身处的客栈:

  “譬如我们此刻所在这安乐客栈,其间便发生过不少趣事妙闻。曾几何时,不少江湖上的江洋大盗与正派侠士皆在此处交手,好些名噪一时的贼人亦是在此落网。”

  化作女童模样的小山参正反手攥着筷子如**状,扒拉碗中米粒,甚至还沾了些在脸上。

  闻听此言,她睁圆双眼:

  “这地方如此神奇?”

  “神奇。”

  “那你先前竟不告诉我!竟不带我来!”

  小山参瞪着眼嗔怪道。

  “那时城中变故确然太多。”林江应道。

  小山参忆起那时林江父母新丧之事,脸腾地红了,赧然垂首低语:

  “对不住……”

  “有何对不住的。”林江哑然失笑。

  同桌数人听闻客栈掌故,亦不由顾盼四周。

  几人道行不低,自是一眼就瞧见房中屋中各角落多少有些刀痕空洞,落了灰尘。

  瞧起来确实是打过几场的模样。

  回白山县之后,正好赶上中午几人也就没先回林家老宅,干脆在这里吃了一口便饭。

  主要是县城就算不大,等会回宅子再让顾工开始做饭,午上这一顿恐怕也是吃不得了,他们其他人还好,但是自家奶奶毕竟没什么道行,肯定要尽量吃满一日三餐。

  厅堂中正为别桌布菜的跑堂听见议论,不禁轻轻叹息:

  “列位觉着趣妙,我们掌柜却为此愁掉了多少头发。这些江湖客动起手来,每每打砸无数桌椅,若遇上世家大派还好,尚能赔些银两;遇上囊中羞涩的,多是砸完便跑,难咯。”

  “你们家这馆子都快成为江湖上一传说圣地了,甚至会有些人不远千里来你们这边吃上一顿饭,住上一晚就为了看看能不能碰上江湖当中的大侠。”林江无奈摇头:“肯定比几张桌椅板凳多吧。”

  跑堂的没就这件事情继续说下去,而是转而看着林江和他身边的老两口:

  “几位是回来看望亲人的吧。”

  “是。”

  “唉,林大哥之前帮了我们馆子不少忙,当初有些人出事,受了伤,都是去找的林大哥帮忙,没想到老天爷专不看好坏人,竟让林大哥和嫂子先走了一步。”

  跑堂的轻叹一声。

  白山毕竟不算太大,林江小时候也确实非常喜欢侠客侠者,偶尔会往着客栈方向跑,两家也算是熟悉。

  林江那边出了事情,镇子里面的人大多也都知道,后来什么林江诈尸,被火烧死,诸多传闻都在镇子当中传了许久,小半年时间过去,这些事情也都大多化作了巷口怪谈。

  而今林江回来,跑堂的自然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他倒是也没问那些传闻如何,眼见人还活着,那当夜传出的话,就必定都是妄传罢了。

  说完这些,跑堂的便也是顺着旁边推车身上拿出了一坛酒,放在了桌上。

  “这我们可没点。”

  “是掌柜的托我送给各位的,”跑堂的笑道:“一直没去山上祭拜林大哥,心中有愧,便是干脆拿出这一坛窖藏的黄酒,希望公子能代我们客栈敬上大哥一杯。”

  林江拱手以示谢意,便将那一壶酒留在身侧。

  他们一家人在白山中人缘甚佳,当中大多数人都乐意同他们家中多加些深交。

  跑堂转身离去,几人随即继续用餐,唯独餐桌上的林生风面带茫然之色:

  “你们在说谁啊?”

  闻香怡伸手轻握林生风的手掌:

  “我们在说……我们的孩子。”

  “孩子?”

  “是。”

  “什么样的?”

  闻香怡一时不知如何概述孩子过往的一生,只得轻轻颤动嘴唇,最终叹息着低语一句:“是个很好的孩子。”

  林生风显然未能领会,她的脸上透出忧郁与愁苦,亦夹杂些许茫然,明显这事对她来说颇难消化。

  “公子,那边有几个官吏兄弟正盯着咱们呢。”

  余温允举筷指向旁侧桌子,林江一侧目望去,一眼瞧见几个官吏惊骇地注视着自己的方向。

  他摆了摆手,对此不甚在意:

  “之前我顺着白山脱身之时,用了些遮人眼目的手段,现今得见我的人,确实可能会被吓到。”

  余温允显然不甚清楚林江所指的脱身手段为何,只不过见林江没解释,他自然也没再多说。

  只是继续用餐。待午餐结束,几人径自离开了客栈。

  待到他们走远,一直紧盯着林江的那些小吏们才松了口气。

  而后他们迅速凑到一处,小声嘀咕:

  “你们说这林少爷究竟是人是鬼?那日我可是眼睁睁看着他浑身着火,一路朝镇外跑,还接连做了好几晚噩梦哩。”

  “当然是他**人啊!方才我隐约听得他说了什么脱身手段,总不至于有人为了脱身,真就把自己弄死吧?”

  “那眼下该如何是好?他既然活着,十有八九便是杀害朱县令的凶手,咱们冲上去逮住他?”

  这几个小吏中领头的那个,望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摇着脑袋道:

  “不成!这事我不干。天知道他多大本事,何必贸然冒险?咱们不如直接去寻主簿,请他定夺。”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同意,几个小吏也无心再继续吃饭,草草对付了几口,便匆匆离开,朝着县衙方向赶去。

  不多时,他们就回到了白山县衙,并很快找到了主簿。

  “何事?”

  此刻,这位主簿正端坐椅上,慢悠悠地品着茶,斜睨着进来的小吏。

  甭管他官职究竟多大,但那份架子倒是端得十足。

  这人如今虽自称主簿,所作所为却已与白山县令无异。

  毕竟,虽然他已将白山县的问题呈报上去,但京城那边对此等小地方毫不在意。结果便是,上面只令他暂代县令一职处理公务,丝毫未有派人接任之意。

  “主簿,我们方才在外面碰见了那位林家少爷!”

  为首的小吏急忙禀报。主簿一时没反应过来,只皱着眉头问道:

  “谁啊。”

  “林江,先前被火烧的那个。”

  直到此刻,主簿脸上才骤然掠过一丝惊骇:

  “嘶?这人不是死了么?”

  “主簿,眼下如何处置?”小吏又急切问道。

  主簿闻言沉默了许久。

  数月前,确曾有上峰寻过他,命他多加留意林家大宅,之后要么拖住他,要么自行解决此人。

  主簿本就不愿沾手这等麻烦事,更何况那位据称来自京城的大人物,也早已许久未曾联络于他。

  甚至他数次主动传讯都石沉大海。

  主簿揣度,怕是京城生了变故,只可惜白山地处偏远,风声半点未闻。

  思前想后,主簿猛地一拍椅子扶手:

  “走,随我去瞧瞧。”

  这也是个机会,说不定能摸出点儿有用的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