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人,他的名字在之前故事中出现了,但他本人没有出现。但他对故事结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超过了指挥官亨利·劳克。
他就是马克沁划时代的速射武器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者。
马克沁,全名叫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sirhirastevensaxi,出生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的缅因州,家境贫寒,通过勤奋自学而成为知名的发明家。
他大多数时光是在英国度过的,1901年他因为卓越贡献而被维多利亚女王封为爵士。那是他的武器在马塔贝莱屠杀当地人后的第八个年头。
平心而论,马克沁是一名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设计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他在无烟火药的研制中也作出很大贡献,这种火药使他的机枪更能发挥效力。
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前,人们使用的枪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弹速度的快慢,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莫名其妙地被击毙了。
1882年,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常因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说明枪的后坐具有相当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
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
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
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
马克沁在18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马克沁机枪在发射瞬间,机枪和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这样一旦开始射击,机关枪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能够省下很多装弹时间。
除了最早的一战成名,马克沁最出风头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装备了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从那以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
第四个人物,与马克沁的关系很紧密,但没有出现在这场战争中。
他叫本杰明·史密斯,是伦敦一个颇有名声的工匠和铁匠,不仅善于制作铜铁器具,对金银器皿也有研究。
马克沁在伦敦一件狭窄的实验室里制作着他最伟大的作品,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发明家,早期的马克沁显然不是很有天赋。
他能够畅想自己的武器内部应该如何运作,但是他糟糕的手艺和简陋的设备,却很难加工最精密的部分。
马克沁找下了史密斯,让史密斯协助解决他的问题,史密斯用一系列天才的创造和制作征服了这位初出茅庐的发明家。在他的手里,钢铁柔软驯服的像个橡皮泥,所有零件就像凭空出现一般,却各个完美。
马克沁很快为自己第一件成功的样品申请了专利,但他对史密斯的贡献绝口不提。
史密斯也没有等到自己的作品崭露头角就去世了,虽然他良好的手艺和社会声望,让他留下了不小的一笔遗产,让他的妻子和孩子可以过着比较好的生活。
但是与马克沁通过他与史密斯共同作品的专利,却成了百万富翁。他没有再去想起伦敦那个手艺卓绝的匠人,一心在全世界推销他的武器,换来大笔英镑、法郎和美元。
第五个人,他参与了最壮烈的尚加尼河阻击战和本贝齐河阻击战,不过他是失败的那一方,同样没有留下名字,任何史料都不会有他的记载,他只是被归纳在诸如6000、600这样的数字里。
他叫穆姆古鲁,一个当地很常见的名字。
他并不是马塔贝莱王国的北恩格尼人,而是被征服的茨瓦纳人,原本生活在瓦尔河畔,但是还是青年的时候,他就在放牧时被马塔贝莱王国的同龄军团抓住,然后编入了这个军团。
虽然并不是有意加入这里,但是成为战士的穆姆古鲁很喜欢这种生活。他吃的很好,每顿都有肉,穿的也不错。每个战士都是一身戎装:用黑驼鸟毛编织的披肩,猴皮短裙,肘部、膝部和踝部都缚着白色牛尾,颈上插带翎毛,手持木柄标枪、圆头棒和牛皮盾。
这支军队是林波波河以北赞比西河以南最强大军队,在19世纪末以前一直卓有成效地捍卫着津巴布韦国土免遭殖民势力的入侵,除了对上格里夸人和科拉人那些以火枪和骏马装备起来的骑兵外,他们几乎几乎百战百胜。就算是格里夸人和科拉人,也害怕神出鬼没的同龄军团的夜战和伏击。
穆姆古鲁在尚加尼河阻击战中就中枪死去,没有经历随后更血腥的一战。他在战场上哀嚎,直到耗尽全部气力,也没有同伴或敌人营救他,至少给他一个痛快。
他能看见非洲大草原上的秃鹰在旋转徘徊,每次同龄军团出征,都会跟随着很多觅食的秃鹰。
但这一次,倒下的是穆姆古鲁自己”
蚂蚁停了一会儿:“五个人的故事都讲完了,你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嘛?”
他就是马克沁划时代的速射武器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者。
马克沁,全名叫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sirhirastevensaxi,出生于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国的缅因州,家境贫寒,通过勤奋自学而成为知名的发明家。
他大多数时光是在英国度过的,1901年他因为卓越贡献而被维多利亚女王封为爵士。那是他的武器在马塔贝莱屠杀当地人后的第八个年头。
平心而论,马克沁是一名优秀的武器设计师,他设计发明的马克沁机枪开创了世界自动武器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他在无烟火药的研制中也作出很大贡献,这种火药使他的机枪更能发挥效力。
在马克沁机枪出现以前,人们使用的枪都是非自动枪,子弹需要装一颗发一颗。战争胜利的决定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弹速度的快慢,很多人还没有来得及填上第二发子弹就莫名其妙地被击毙了。
1882年,马克沁赴英国考察时,发现士兵射击时常因老式步枪的后坐力,肩膀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这说明枪的后坐具有相当的能量,这种能量来自于枪弹发射时产生的火药气体。
马克沁正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后坐现象中,为武器的自动连续射击找到了理想的动力。马克沁首先在一支老式的温切斯特步枪上进行改装试验,利用射击时子弹喷发的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并减轻了枪的后坐力。
马克沁在1883年首先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步枪。后来,他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他的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
他还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帆布弹链。为机枪连续供弹。为给因连续高速射击而发热的枪管降温冷却,马克沁还采用水冷方式。
马克沁在188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够自动连续射击的机枪,射速达每分钟600发以上。马克沁机枪在发射瞬间,机枪和枪管扣合在一起,利用火药气体能量作为动力,通过一套机关打开弹膛,枪机继续后坐将空弹壳退出并抛至枪外,然后带动供弹机构压缩复进簧,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枪机推弹到位,再次击发。这样一旦开始射击,机关枪就可以一直射击下去,直到子弹带上的子弹打完为止,能够省下很多装弹时间。
除了最早的一战成名,马克沁最出风头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军装备了g08式马克沁重机枪,在索姆河战斗中,一天的工夫就打死60000名英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从那以后,各国军队相继装备马克沁重机枪,马克沁由此成为闻名的杀人利器。
第四个人物,与马克沁的关系很紧密,但没有出现在这场战争中。
他叫本杰明·史密斯,是伦敦一个颇有名声的工匠和铁匠,不仅善于制作铜铁器具,对金银器皿也有研究。
马克沁在伦敦一件狭窄的实验室里制作着他最伟大的作品,但是作为那个时代的发明家,早期的马克沁显然不是很有天赋。
他能够畅想自己的武器内部应该如何运作,但是他糟糕的手艺和简陋的设备,却很难加工最精密的部分。
马克沁找下了史密斯,让史密斯协助解决他的问题,史密斯用一系列天才的创造和制作征服了这位初出茅庐的发明家。在他的手里,钢铁柔软驯服的像个橡皮泥,所有零件就像凭空出现一般,却各个完美。
马克沁很快为自己第一件成功的样品申请了专利,但他对史密斯的贡献绝口不提。
史密斯也没有等到自己的作品崭露头角就去世了,虽然他良好的手艺和社会声望,让他留下了不小的一笔遗产,让他的妻子和孩子可以过着比较好的生活。
但是与马克沁通过他与史密斯共同作品的专利,却成了百万富翁。他没有再去想起伦敦那个手艺卓绝的匠人,一心在全世界推销他的武器,换来大笔英镑、法郎和美元。
第五个人,他参与了最壮烈的尚加尼河阻击战和本贝齐河阻击战,不过他是失败的那一方,同样没有留下名字,任何史料都不会有他的记载,他只是被归纳在诸如6000、600这样的数字里。
他叫穆姆古鲁,一个当地很常见的名字。
他并不是马塔贝莱王国的北恩格尼人,而是被征服的茨瓦纳人,原本生活在瓦尔河畔,但是还是青年的时候,他就在放牧时被马塔贝莱王国的同龄军团抓住,然后编入了这个军团。
虽然并不是有意加入这里,但是成为战士的穆姆古鲁很喜欢这种生活。他吃的很好,每顿都有肉,穿的也不错。每个战士都是一身戎装:用黑驼鸟毛编织的披肩,猴皮短裙,肘部、膝部和踝部都缚着白色牛尾,颈上插带翎毛,手持木柄标枪、圆头棒和牛皮盾。
这支军队是林波波河以北赞比西河以南最强大军队,在19世纪末以前一直卓有成效地捍卫着津巴布韦国土免遭殖民势力的入侵,除了对上格里夸人和科拉人那些以火枪和骏马装备起来的骑兵外,他们几乎几乎百战百胜。就算是格里夸人和科拉人,也害怕神出鬼没的同龄军团的夜战和伏击。
穆姆古鲁在尚加尼河阻击战中就中枪死去,没有经历随后更血腥的一战。他在战场上哀嚎,直到耗尽全部气力,也没有同伴或敌人营救他,至少给他一个痛快。
他能看见非洲大草原上的秃鹰在旋转徘徊,每次同龄军团出征,都会跟随着很多觅食的秃鹰。
但这一次,倒下的是穆姆古鲁自己”
蚂蚁停了一会儿:“五个人的故事都讲完了,你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