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最快更新冠冕唐皇最新章节! 一行人出坊之后,王府中早安排了一驾不甚起眼的青蓬马车在坊门外等候。
与家奴们汇合之后,李隆基便又回望向王仁皎。虽然刚才无钱会账的场面实在是让人感到尴尬,但王仁皎主动扒下那件锦半臂典作酒钱的举动,还是让李隆基对其好感大增。
“阿忠要去何处?我今天也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务,索性送你一程。”
望着王仁皎,李隆基微笑说道。
“仆在京中,既少相知、也无事劳,哪怕登访旁人门庭,也只是招惹厌烦。一夜畅谈,眼下便要归家。郎君既愿携送一程,那便却之不恭了。”
王仁皎闻言后也并不拒绝,抬腿便向车前行去,李隆基见状则更加的喜悦,抬手便将王仁皎请入了车中,也并不在意对方那满身的酒气,毕竟自己也没有好了多少。
王仁皎登车后便交代了自家所在防区是位于城西的归义坊,从杨氏所居的安邑坊前往、要穿过大半个城区,单凭足力脚程,只怕要用上一上午的时间。
李隆基出身高贵,且少年时代便同家人们长居东都大内,服阕之后归京,也并没有什么闲情去畅游京畿,所以对于京中民生百态也是充满了好奇。每当车驾行过坊区闹市之际,便吩咐车夫放慢速度,撩起车帘、兴致勃勃的向外观望。
对于这种天家子弟好奇于民间风俗事宜的样子,王仁皎也并不感到陌生,于是便在车中随口讲解一番,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他在东都洛阳时陪伴另一位贵人畅游市井的情景,因此眼底不免便生出了几丝黯然,只是都被他给掩饰过去,并没有完全流露出来。
如今的长安城虽然繁荣更胜往年,但那东贵西贱、南穷北富的基本格局却没有改变多少。王仁皎家居所在的归义坊,恰好位于既贫且贱的西南城区。
当然,具体的变化还是有的。原本城池西南颇多闲坊空宅,荒草杂生、人迹罕至,到了夜里更是形同鬼蜮一般冷清。可是近年来,这些地方多数都被改造成了各种公私工坊,讲到环境当然是比不上乐游原、曲江边,但因位于城中,人货聚散也方便得多。
还有一点改变那就是城中的用水了,如今的长安可不复古时八川汇流的水土秀美,地上明渠都有官府进行管制,要保证运输与耕作所用,而地下水井汲取出来的水咸同苦卤、几乎难以下咽。
所以尽管往年城中仍颇多空坊,但民众们宁可居住在城外,也不愿意到城中长居。但如今灞上兴修水库,有砖瓦陶管砌成的水道向城西诸坊输送水流,水质虽然不算极好,但起码较之往年是大有改善,能够满足普通民户们的基本需求。
城中游行将近一个时辰,车驾才来到了王仁皎坊居的归义坊外。王仁皎在坊门处下了车,并又望着车内叉手恭声道:“寒舍便居此偏坊,门户简陋、不敢殷请贵人,但郎君若肯移驾暂留,也必竭力款待。”
“都已经行到此处,岂有过门不入的道理。”
行到此处,李隆基便明显感觉到街面上远不如东城干净整洁,且不乏杂胡无赖等在曲巷之间游走,但他对此也不以为意,听到王仁皎这么说便扶辕落车。
王仁皎见状便入前虚扶一把,指着街面上那些游荡人众说道:“此间坊居,远不如东城那样安宁。归义坊多有贱胡聚居,青天白日下这些卑奴们或还一副怯懦姿态,可到了晚间背人之处,还不知会做出怎样凶恶勾当。郎君或爱采风游赏,但若没有壮仆陪伴,平日还是尽量少在此类地境出入。”
“不是说国家政治井然、民生安详?怎么在此京城要地,还会有这样的凶险污秽存在?”
李隆基闻言后倒也没有什么惧怕的感觉,只是忍不住嘴角泛起讥诮、冷笑说道。
王仁皎闻言后也只是赔笑一声,旋即便当先带路,一行人走进了坊门中。
入坊后坊街倒还算干净,只不过坊中宅居多数都稍显狭小,并没有东城那么多仪门气派的大宅。王仁皎引着李隆基等转入曲巷,往巷弄深处走了约莫有大半刻钟,便指着一处土墙低矮、门户仅有半丈的宅院说道:“那里便是寒舍了。”
李隆基抬眼望去,眸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本以为王仁皎也算风光过、即便当下失意,多多少少也该有些家底储蓄,却没想到一路所言真的不是谦称,这座住宅实在是连自家府邸中的狗栏都比不上。
“自东都新归时,身边本来还有些许细软财货存留。但旧业因罪而遭发卖,落籍立户、诸事不短花销,更遇故旧无以谋生、稍作搭救,又没有营业的技艺,所以便沦落到这般光景。蓬户不美、唯堪遮身,让郎君见笑了。”
察觉到李隆基的神色变化,王仁皎便又开口解释几句,脸上也流露出了几分不好意思。
“人品格高低,在于风骨,并不在于外物享用的盈缺显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阿忠安居陋舍,更显骨骼玉清啊!”
李隆基一边微笑着回答王仁皎,待其人先行走入宅院后,便又抬手召来一名家奴吩咐几句,然后才又举步走了进去。
刚一入门,便听到一阵激烈的犬吠声,拴在院子一侧狗栏里的黄狗一脸凶狠的望着几名生人汪汪大叫。
听到这狗叫声中气十足,李隆基倒是一乐,索性走到狗栏外,望着那黄狗呲牙调戏起来。
他性格本身活泼好动,斗鸡遛狗之类的闲戏也是非常钟爱,早年还居东都时,因为年龄尚小、父亲不喜他过早沾染这些虐弄生灵的把戏,所以也没彰显出来,如今没了管束,归京之后有了自己的府邸,狗栏鸡舍便都修建起来,只是时间尚短,眼下还没有经营起来。
他这里还在逗着那恶犬,眼角一道人影闪过,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布裙丫髻的小姑娘站在狗栏一侧,一手掐腰、一手敲着狗栏,并一脸不悦的望着李隆基,哼哼说道:“阿耶说有贵客入户,怎样的贵客,入门不觅主人客堂,反而来扰闹我家生物?”
李隆基闻言后先是愣了一愣,视线望去便见那小姑娘虽然素面简朴,但模样却是唇红齿白、宜喜宜嗔,微扬的柳眉、瞪起的俏目,自给人一种不经修葺的生动俏美之感。
接着,他便露出了一丝羞赧,微微向后退了一步并讪笑道:“小娘子教训的是,是我失礼了。”
那少女并不答话,而是转头安抚起狗栏中的黄狗,在其手势并呼喝声中,狂叫的黄狗很快便安静了下来。
李隆基只是站在一侧,嘴角挂笑的看着少女这一举一动。这小丫头像是王仁皎的女儿,年纪十岁出头,或因家境不好、并无寻常大户女子的娇气,但因模样生的精致动人,言行动作虽然朴素无礼,可这一份冒犯并不让人感到恼怒,反而从心里泛起几分酥痒。
尤其当这女子转眸侧首之际,有那么一瞬间竟让李隆基恍惚愣神片刻,只觉得那转瞬一闪的侧脸,竟然神似早前宫中让他颇受羞辱、但又忍不住想念的舞女隐娘。
王仁皎匆匆入堂,将待客的器物稍作摆设,然后便又折转行出,正待礼请贵人登堂,便见临淄王正站在院子里、两眼盯着自家女儿,脚步则缓慢移动着。
看到这一幕,王仁皎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转又指着自家女儿喝骂道:“告你这奴儿有贵客登门,不即刻具礼迎见,反去摆弄那狗物!往常的家教丢去了哪里?”
小娘子听到阿耶怒训,顿时惊了一惊,忙不迭转过身来,仓促间却不知作何礼数。李隆基见状后忙不迭入前摆手道:“无干小娘子事,犬物不通人情,骤见生人临门,狂吠不止,倒像是逐客一般。”
“速去将那讨债厌物寻回!老子不知欠他几世,稍失管教,便不知溜去哪处浪荡!”
王仁皎又摆手催促女儿去将儿子寻回,自己则匆匆行上前去请临淄王登堂,并又吩咐低头疾行向外的小娘子说道:“顺道告知街尾那几户阿叔,若在家中无事,都聚我家来招待贵客!”
他又担心李隆基或是并不喜欢见到生人,吩咐完毕后又对李隆基解释道:“如今尚能不失走动者,多是关内军门之后,朝廷裁诸军府,各自失了生计,唯有聚活一处,才能免于遭人欺侮。”
李隆基闻言后更是大喜,摆手笑语道:“客随主便,入乡随俗,岂有我与阿忠交好,便逼你断绝别样人情的道理!”
见李隆基并不怪罪自己自作主张,王仁皎才松了一口气,摆手催促仍在门内默立等待吩咐的女儿速行,自己才将贵客请入了堂屋中。
通常一家的中堂作为待客所在,都是一座宅院中最为精心布置的场所。但王仁皎这座家宅长宽不足一亩,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前庭后居的划分,一座堂屋左右隔开,几扇门板支棱起来勉强分出了一个左右,略一环顾还能见到窗下摆着床榻帷帐,显然起居并待客俱在一处。
这样寒酸的环境,已经不能用朴素来形容,简直就是窘迫。而李隆基勉强坐在方从床上揭下的衾被铺成的坐席上后,也隐隐有些明白为什么王仁皎也是颇为急切的要维系与自己的一份往来。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也自有几分察颜观色的本领,能够看得出王仁皎眼下虽然已经颇为落魄,但其实内心里对于自己的示好还是颇怀矜持,很明显自己在其心目中的评价、是远远比不上他那一位故主。
但哪怕再怎么心高气傲的人,也终究要向现实低头。昨夜王仁皎便热心的为他出谋划策,今早离开之际更是放弃故主所赐旧物、做出更加明显的暗示表态。至于眼下邀请自己来这陋舍暂坐,大概是想借此机会向自己显示一下仍有几分人脉可用。
坐在席中,回想与王仁皎相见之后、其人一系列言辞态度的变化,李隆基心中的想法也渐渐笃定起来,明白王仁皎的确是一个可以拉拢的人。至于是否值得引作心腹,还是要观察一番。
凭心而论,李隆基当然是有些不甘寂寞,特别是忍受不了长久的遭到世人的冷落与排斥,所以眼下也是迫切想经营一些人事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心里就揣着什么样的险恶大谋,他虽然隐隐的将圣人当作一个人生目标,但其实心里也很明白,圣人那一番机遇与其奋斗的过程,自有其独特的背景与时代条件,很难完全的复制过来。
特别如今已经到了开元新世,虽然心中仍有一些情感的偏向,但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认,单单他入京以来凡所人事见闻,圣人的权势独揽要远远的超过了当年他的阿耶。
且如今圣人年富力强、威望日高,他想要在这样的时局中有什么大愿伸展,简直就是不自量力、自寻死路。
但是世道如此广阔,从来也没有只许一人风光、余者全都凄惶度日的道理。圣人对他们兄弟的确是有偏见、有提防,哪怕他们兄弟逆来顺受、一味忍让,处境也未必能改善多少。与其如此,不如在大禁不违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争求一份出路。
如果圣人真的刻薄到不允许他们兄弟有任何的出头迹象,那他们兄弟哪怕是安分守己,圣人也未必会容许他们长久的存活。
反而他们兄弟在时局中影响越深、越受世人的关注,圣人要摆弄起他们来,顾忌也会更多,只要没有什么险恶的罪念与确凿的罪行去挑衅圣人的容忍底线,他们兄弟维持一份不会受人冷落看轻的富贵生活也并不是什么大的忌讳。
至于这个尺度设在哪里,李隆基也并不清楚,仍需尝试一番。至于对王仁皎的示好与拉拢,便是他踏出的第一步。
就算圣人不容许他有这样的行为,责难多半也是要落在王仁皎身上,而他顶多就是交友不慎,或有别的罪过延伸,罪不至死,无非受到更加严厉的拘禁。
李隆基自不是那种连尝试都不敢尝试的胆怯之人,而且就算安于现状,但世道人情入墙,虽无拘禁但却胜似拘禁。
如果圣人对此懒于过问的话,那无疑就给他们兄弟开具了一个与人交际的尺度,其他身份并不如王仁皎这样敏感的时流,再与他们兄弟交流起来,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心里这么想着,李隆基视线随意打量着堂内张设,偶然发现座下铺设的被席上绣着一只展翅欲翔的青鸟,落指随手一摸,便发现原来是这被面破损了一洞、大概是被老鼠撕咬,所以绣上一物稍作掩饰,清贫之中又透出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趣味,让人心中颇生涟漪。
这会儿,李隆基也才察觉到这被席上散发出一股蒲草的清香,与刚刚那少女错身行过时散发的气息依稀相似,一时间心情更生激荡,脑海中也是杂念频生。
大概是羞赧于自家的简陋,王仁皎坐陪堂中,但也没有说太多话,只是频频望向门外。不多久,门外便传来了脚步声,王仁皎先作道歉,然后便匆匆行出。
几名魁梧的壮汉陆续行入王仁皎家中,有人直唤其名,有人则恭称一句阿兄,可见王仁皎在这些人面前还是颇具威望的。这些人也并不是空手而来,手里多多少少提着一些鸡鸭鱼肉等食材。更有随从而来的妇人,直接就在并不宽敞的院子里支起了灶火,开始忙碌整治起来。
如此富有市井气息的生活画面,也让李隆基颇感兴趣,并不觉得枯燥,反倒看得津津有味。
王仁皎并没有让临淄王等候太久,很快便引着几人登堂,并没有点破李隆基的身份,只是一一向其介绍众人。这些人当中虽然并没有显赫人物,但李隆基一番倾听下来,倒也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数都是被朝廷裁撤了的府兵将官。
府兵制在关中盛行百余年,底蕴可谓深厚,虽然说近年来兵额缺失严重,但诸府折冲、果毅这些将官们,也是领着朝廷俸禄的正式军官,并没有缺失多少。此前朝廷虽然军事改制,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令式去吸收、安排这些军官,但这种推倒重建的深层次改革,人员的流失也是无可避免的。
众人虽然并不确知李隆基的身份,但见其虽然年纪不大、王仁皎却对其执礼甚恭,一时间也都不敢怠慢,见礼之后各自入席。
王仁皎这座厅堂并不大,挤进了十几人后便显得局促有加,索性有人便直接搬开了门板,坐在了主人床榻上。看这动作熟络,显然并不是第一次这么做,李隆基扫了一眼自己坐席被面上的青鸟,却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但也并没有说什么。
堂外妇人们忙碌的整治餐食,堂中男人们却已经开始豪饮起来,一饮酒气氛便更热烈,难免就阔言时事,抒发各种情感。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仁皎错失大好机缘在一些固定的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仍能与之保持密切往来者,想也可知不是什么春风得意之人。
如今开元政治虽然秩序井然,长安城中也是繁华胜于往年,但这些与他们却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谈论起来自然是满腔的怨气。
李隆基还注意到这些人对各类肉食的追捧,几乎刚刚送入堂中便被消灭一空,可见平日生活必然也是清汤寡油,趁着这样聚餐的机会疏解一下口腹之欲。
但这些人带来的肉食实在不多,很快席面上便一片狼藉,大概堂内过于喧闹,舍外黄狗狂吠不止,便有人趁着酒意怒骂道:“这恶犬再狂吠扰人,便杀来烹食!”
“且去做来,再添一菜!”
王仁皎听到这话后,抛出案上割肉小刀笑语道。
那人听到这话后,眼光顿时发亮,自然不知客气是何物,捡起小刀便跳出堂去,众人见状,不免又是哄然大笑。李隆基还没来得及阻止,便听堂外传来一声黄狗哀鸣,旋即便没了声息。
众人对此却不以为意,过了大半刻钟,烹煮未及半熟的狗肉便被送入进来,李隆基案上也摆了满满的一瓮,但他实在下不去口,见众人又在热闹分食,便忍不住说道:“我听说京内有故衣社,老兵们帮扶互助,可以维持生活……”
“那故衣社教人养蚕搓麻、养鸭取卵,这样的下贱营生,除了那些身无长计的卑贱丘八,谁家好儿郎肯俯身持就?我等军门子弟,食勋食禄,但有杀人之刀,不具穿丝之力……”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摇头摆手,对于故衣社那些营生大为不齿。
说话间,堂外又响起喧闹声,一个十多岁、长得虎头虎脑的小子坐在板车上被人拖进了院子里,下车后不无豪气的大声道:“知阿耶今日宴客,我在鸡寮大杀四方,手趁余钱,拉来一车的酒肉,供叔父们尽兴!”
堂内众人听到这话,纷纷叫笑着实好小子,大有军门壮气。而王仁皎本来恼怒这小子浪荡不归,这会儿也觉面上有光,直将这小子拉到李隆基面前,笑着介绍道:“小犬守一,劣不成器,但豪性四海,街巷中反倒比我这个为父者还要更得人面。”
李隆基见到王仁皎这个比自己还小许多的儿子望去就透出一股精灵,心中也是有些喜欢,拉到席中来听其吹嘘一番坊里斗鸡的戏乐,更觉得这小子是个人才。
再热闹的宴席,也有散场的时候,加上王府随从见到此处品流复杂,已经暗中催促几番,李隆基虽然有些不舍,但见天色将晚,还是起身告辞,待到行出堂去,却见到王仁皎那女儿正望着血淋淋的黄狗狗皮垂泪。
他心中一动,便拉着王仁皎的手行至一侧,开口说道:“眼缘最为奇妙,有的人虽素昧平生,但一见难忘、深烙心底,令府小娘子,便得我这一份眼缘。所以冒昧请问,能否……此间品流也颇有杂乱,实在不耐兰芷成长啊!”
“郎君目我何人?莫非以为我是卖女求荣之人!此话休提,否则这一份薄缘恐将不续!”
王仁皎闻言后便甩开李隆基的手臂,忿忿说道。
李隆基见状后,便也不再多说,告一声罪,临行前又望了一眼那小娘子,才满是不舍的迈步登车离开。
“阿耶,这无赖是各样货色?酒食款待尚不知足,竟敢贪求我家妹子!你道我他住何处,择日邀众去堵他,给他一个教训,知我甘泉府儿郎不可轻侮!”
王仁皎的儿子王守一也忿忿说道。
“休得胡说!”
王仁皎闻言后便一瞪眼,抬手给了儿子一耳光,然后才又低声道:“来日手趁余钱,不要浪使,给你妹子添衣作妆。我父子若想显达,仍需从此人处求得,但究竟是正求还是反取,仍待观望啊!”
与家奴们汇合之后,李隆基便又回望向王仁皎。虽然刚才无钱会账的场面实在是让人感到尴尬,但王仁皎主动扒下那件锦半臂典作酒钱的举动,还是让李隆基对其好感大增。
“阿忠要去何处?我今天也并没有什么要紧事务,索性送你一程。”
望着王仁皎,李隆基微笑说道。
“仆在京中,既少相知、也无事劳,哪怕登访旁人门庭,也只是招惹厌烦。一夜畅谈,眼下便要归家。郎君既愿携送一程,那便却之不恭了。”
王仁皎闻言后也并不拒绝,抬腿便向车前行去,李隆基见状则更加的喜悦,抬手便将王仁皎请入了车中,也并不在意对方那满身的酒气,毕竟自己也没有好了多少。
王仁皎登车后便交代了自家所在防区是位于城西的归义坊,从杨氏所居的安邑坊前往、要穿过大半个城区,单凭足力脚程,只怕要用上一上午的时间。
李隆基出身高贵,且少年时代便同家人们长居东都大内,服阕之后归京,也并没有什么闲情去畅游京畿,所以对于京中民生百态也是充满了好奇。每当车驾行过坊区闹市之际,便吩咐车夫放慢速度,撩起车帘、兴致勃勃的向外观望。
对于这种天家子弟好奇于民间风俗事宜的样子,王仁皎也并不感到陌生,于是便在车中随口讲解一番,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他在东都洛阳时陪伴另一位贵人畅游市井的情景,因此眼底不免便生出了几丝黯然,只是都被他给掩饰过去,并没有完全流露出来。
如今的长安城虽然繁荣更胜往年,但那东贵西贱、南穷北富的基本格局却没有改变多少。王仁皎家居所在的归义坊,恰好位于既贫且贱的西南城区。
当然,具体的变化还是有的。原本城池西南颇多闲坊空宅,荒草杂生、人迹罕至,到了夜里更是形同鬼蜮一般冷清。可是近年来,这些地方多数都被改造成了各种公私工坊,讲到环境当然是比不上乐游原、曲江边,但因位于城中,人货聚散也方便得多。
还有一点改变那就是城中的用水了,如今的长安可不复古时八川汇流的水土秀美,地上明渠都有官府进行管制,要保证运输与耕作所用,而地下水井汲取出来的水咸同苦卤、几乎难以下咽。
所以尽管往年城中仍颇多空坊,但民众们宁可居住在城外,也不愿意到城中长居。但如今灞上兴修水库,有砖瓦陶管砌成的水道向城西诸坊输送水流,水质虽然不算极好,但起码较之往年是大有改善,能够满足普通民户们的基本需求。
城中游行将近一个时辰,车驾才来到了王仁皎坊居的归义坊外。王仁皎在坊门处下了车,并又望着车内叉手恭声道:“寒舍便居此偏坊,门户简陋、不敢殷请贵人,但郎君若肯移驾暂留,也必竭力款待。”
“都已经行到此处,岂有过门不入的道理。”
行到此处,李隆基便明显感觉到街面上远不如东城干净整洁,且不乏杂胡无赖等在曲巷之间游走,但他对此也不以为意,听到王仁皎这么说便扶辕落车。
王仁皎见状便入前虚扶一把,指着街面上那些游荡人众说道:“此间坊居,远不如东城那样安宁。归义坊多有贱胡聚居,青天白日下这些卑奴们或还一副怯懦姿态,可到了晚间背人之处,还不知会做出怎样凶恶勾当。郎君或爱采风游赏,但若没有壮仆陪伴,平日还是尽量少在此类地境出入。”
“不是说国家政治井然、民生安详?怎么在此京城要地,还会有这样的凶险污秽存在?”
李隆基闻言后倒也没有什么惧怕的感觉,只是忍不住嘴角泛起讥诮、冷笑说道。
王仁皎闻言后也只是赔笑一声,旋即便当先带路,一行人走进了坊门中。
入坊后坊街倒还算干净,只不过坊中宅居多数都稍显狭小,并没有东城那么多仪门气派的大宅。王仁皎引着李隆基等转入曲巷,往巷弄深处走了约莫有大半刻钟,便指着一处土墙低矮、门户仅有半丈的宅院说道:“那里便是寒舍了。”
李隆基抬眼望去,眸中闪过一丝异色,他本以为王仁皎也算风光过、即便当下失意,多多少少也该有些家底储蓄,却没想到一路所言真的不是谦称,这座住宅实在是连自家府邸中的狗栏都比不上。
“自东都新归时,身边本来还有些许细软财货存留。但旧业因罪而遭发卖,落籍立户、诸事不短花销,更遇故旧无以谋生、稍作搭救,又没有营业的技艺,所以便沦落到这般光景。蓬户不美、唯堪遮身,让郎君见笑了。”
察觉到李隆基的神色变化,王仁皎便又开口解释几句,脸上也流露出了几分不好意思。
“人品格高低,在于风骨,并不在于外物享用的盈缺显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阿忠安居陋舍,更显骨骼玉清啊!”
李隆基一边微笑着回答王仁皎,待其人先行走入宅院后,便又抬手召来一名家奴吩咐几句,然后才又举步走了进去。
刚一入门,便听到一阵激烈的犬吠声,拴在院子一侧狗栏里的黄狗一脸凶狠的望着几名生人汪汪大叫。
听到这狗叫声中气十足,李隆基倒是一乐,索性走到狗栏外,望着那黄狗呲牙调戏起来。
他性格本身活泼好动,斗鸡遛狗之类的闲戏也是非常钟爱,早年还居东都时,因为年龄尚小、父亲不喜他过早沾染这些虐弄生灵的把戏,所以也没彰显出来,如今没了管束,归京之后有了自己的府邸,狗栏鸡舍便都修建起来,只是时间尚短,眼下还没有经营起来。
他这里还在逗着那恶犬,眼角一道人影闪过,转头望去,只见一个布裙丫髻的小姑娘站在狗栏一侧,一手掐腰、一手敲着狗栏,并一脸不悦的望着李隆基,哼哼说道:“阿耶说有贵客入户,怎样的贵客,入门不觅主人客堂,反而来扰闹我家生物?”
李隆基闻言后先是愣了一愣,视线望去便见那小姑娘虽然素面简朴,但模样却是唇红齿白、宜喜宜嗔,微扬的柳眉、瞪起的俏目,自给人一种不经修葺的生动俏美之感。
接着,他便露出了一丝羞赧,微微向后退了一步并讪笑道:“小娘子教训的是,是我失礼了。”
那少女并不答话,而是转头安抚起狗栏中的黄狗,在其手势并呼喝声中,狂叫的黄狗很快便安静了下来。
李隆基只是站在一侧,嘴角挂笑的看着少女这一举一动。这小丫头像是王仁皎的女儿,年纪十岁出头,或因家境不好、并无寻常大户女子的娇气,但因模样生的精致动人,言行动作虽然朴素无礼,可这一份冒犯并不让人感到恼怒,反而从心里泛起几分酥痒。
尤其当这女子转眸侧首之际,有那么一瞬间竟让李隆基恍惚愣神片刻,只觉得那转瞬一闪的侧脸,竟然神似早前宫中让他颇受羞辱、但又忍不住想念的舞女隐娘。
王仁皎匆匆入堂,将待客的器物稍作摆设,然后便又折转行出,正待礼请贵人登堂,便见临淄王正站在院子里、两眼盯着自家女儿,脚步则缓慢移动着。
看到这一幕,王仁皎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转又指着自家女儿喝骂道:“告你这奴儿有贵客登门,不即刻具礼迎见,反去摆弄那狗物!往常的家教丢去了哪里?”
小娘子听到阿耶怒训,顿时惊了一惊,忙不迭转过身来,仓促间却不知作何礼数。李隆基见状后忙不迭入前摆手道:“无干小娘子事,犬物不通人情,骤见生人临门,狂吠不止,倒像是逐客一般。”
“速去将那讨债厌物寻回!老子不知欠他几世,稍失管教,便不知溜去哪处浪荡!”
王仁皎又摆手催促女儿去将儿子寻回,自己则匆匆行上前去请临淄王登堂,并又吩咐低头疾行向外的小娘子说道:“顺道告知街尾那几户阿叔,若在家中无事,都聚我家来招待贵客!”
他又担心李隆基或是并不喜欢见到生人,吩咐完毕后又对李隆基解释道:“如今尚能不失走动者,多是关内军门之后,朝廷裁诸军府,各自失了生计,唯有聚活一处,才能免于遭人欺侮。”
李隆基闻言后更是大喜,摆手笑语道:“客随主便,入乡随俗,岂有我与阿忠交好,便逼你断绝别样人情的道理!”
见李隆基并不怪罪自己自作主张,王仁皎才松了一口气,摆手催促仍在门内默立等待吩咐的女儿速行,自己才将贵客请入了堂屋中。
通常一家的中堂作为待客所在,都是一座宅院中最为精心布置的场所。但王仁皎这座家宅长宽不足一亩,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前庭后居的划分,一座堂屋左右隔开,几扇门板支棱起来勉强分出了一个左右,略一环顾还能见到窗下摆着床榻帷帐,显然起居并待客俱在一处。
这样寒酸的环境,已经不能用朴素来形容,简直就是窘迫。而李隆基勉强坐在方从床上揭下的衾被铺成的坐席上后,也隐隐有些明白为什么王仁皎也是颇为急切的要维系与自己的一份往来。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也自有几分察颜观色的本领,能够看得出王仁皎眼下虽然已经颇为落魄,但其实内心里对于自己的示好还是颇怀矜持,很明显自己在其心目中的评价、是远远比不上他那一位故主。
但哪怕再怎么心高气傲的人,也终究要向现实低头。昨夜王仁皎便热心的为他出谋划策,今早离开之际更是放弃故主所赐旧物、做出更加明显的暗示表态。至于眼下邀请自己来这陋舍暂坐,大概是想借此机会向自己显示一下仍有几分人脉可用。
坐在席中,回想与王仁皎相见之后、其人一系列言辞态度的变化,李隆基心中的想法也渐渐笃定起来,明白王仁皎的确是一个可以拉拢的人。至于是否值得引作心腹,还是要观察一番。
凭心而论,李隆基当然是有些不甘寂寞,特别是忍受不了长久的遭到世人的冷落与排斥,所以眼下也是迫切想经营一些人事关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心里就揣着什么样的险恶大谋,他虽然隐隐的将圣人当作一个人生目标,但其实心里也很明白,圣人那一番机遇与其奋斗的过程,自有其独特的背景与时代条件,很难完全的复制过来。
特别如今已经到了开元新世,虽然心中仍有一些情感的偏向,但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认,单单他入京以来凡所人事见闻,圣人的权势独揽要远远的超过了当年他的阿耶。
且如今圣人年富力强、威望日高,他想要在这样的时局中有什么大愿伸展,简直就是不自量力、自寻死路。
但是世道如此广阔,从来也没有只许一人风光、余者全都凄惶度日的道理。圣人对他们兄弟的确是有偏见、有提防,哪怕他们兄弟逆来顺受、一味忍让,处境也未必能改善多少。与其如此,不如在大禁不违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争求一份出路。
如果圣人真的刻薄到不允许他们兄弟有任何的出头迹象,那他们兄弟哪怕是安分守己,圣人也未必会容许他们长久的存活。
反而他们兄弟在时局中影响越深、越受世人的关注,圣人要摆弄起他们来,顾忌也会更多,只要没有什么险恶的罪念与确凿的罪行去挑衅圣人的容忍底线,他们兄弟维持一份不会受人冷落看轻的富贵生活也并不是什么大的忌讳。
至于这个尺度设在哪里,李隆基也并不清楚,仍需尝试一番。至于对王仁皎的示好与拉拢,便是他踏出的第一步。
就算圣人不容许他有这样的行为,责难多半也是要落在王仁皎身上,而他顶多就是交友不慎,或有别的罪过延伸,罪不至死,无非受到更加严厉的拘禁。
李隆基自不是那种连尝试都不敢尝试的胆怯之人,而且就算安于现状,但世道人情入墙,虽无拘禁但却胜似拘禁。
如果圣人对此懒于过问的话,那无疑就给他们兄弟开具了一个与人交际的尺度,其他身份并不如王仁皎这样敏感的时流,再与他们兄弟交流起来,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心里这么想着,李隆基视线随意打量着堂内张设,偶然发现座下铺设的被席上绣着一只展翅欲翔的青鸟,落指随手一摸,便发现原来是这被面破损了一洞、大概是被老鼠撕咬,所以绣上一物稍作掩饰,清贫之中又透出一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趣味,让人心中颇生涟漪。
这会儿,李隆基也才察觉到这被席上散发出一股蒲草的清香,与刚刚那少女错身行过时散发的气息依稀相似,一时间心情更生激荡,脑海中也是杂念频生。
大概是羞赧于自家的简陋,王仁皎坐陪堂中,但也没有说太多话,只是频频望向门外。不多久,门外便传来了脚步声,王仁皎先作道歉,然后便匆匆行出。
几名魁梧的壮汉陆续行入王仁皎家中,有人直唤其名,有人则恭称一句阿兄,可见王仁皎在这些人面前还是颇具威望的。这些人也并不是空手而来,手里多多少少提着一些鸡鸭鱼肉等食材。更有随从而来的妇人,直接就在并不宽敞的院子里支起了灶火,开始忙碌整治起来。
如此富有市井气息的生活画面,也让李隆基颇感兴趣,并不觉得枯燥,反倒看得津津有味。
王仁皎并没有让临淄王等候太久,很快便引着几人登堂,并没有点破李隆基的身份,只是一一向其介绍众人。这些人当中虽然并没有显赫人物,但李隆基一番倾听下来,倒也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多数都是被朝廷裁撤了的府兵将官。
府兵制在关中盛行百余年,底蕴可谓深厚,虽然说近年来兵额缺失严重,但诸府折冲、果毅这些将官们,也是领着朝廷俸禄的正式军官,并没有缺失多少。此前朝廷虽然军事改制,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令式去吸收、安排这些军官,但这种推倒重建的深层次改革,人员的流失也是无可避免的。
众人虽然并不确知李隆基的身份,但见其虽然年纪不大、王仁皎却对其执礼甚恭,一时间也都不敢怠慢,见礼之后各自入席。
王仁皎这座厅堂并不大,挤进了十几人后便显得局促有加,索性有人便直接搬开了门板,坐在了主人床榻上。看这动作熟络,显然并不是第一次这么做,李隆基扫了一眼自己坐席被面上的青鸟,却是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但也并没有说什么。
堂外妇人们忙碌的整治餐食,堂中男人们却已经开始豪饮起来,一饮酒气氛便更热烈,难免就阔言时事,抒发各种情感。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仁皎错失大好机缘在一些固定的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仍能与之保持密切往来者,想也可知不是什么春风得意之人。
如今开元政治虽然秩序井然,长安城中也是繁华胜于往年,但这些与他们却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谈论起来自然是满腔的怨气。
李隆基还注意到这些人对各类肉食的追捧,几乎刚刚送入堂中便被消灭一空,可见平日生活必然也是清汤寡油,趁着这样聚餐的机会疏解一下口腹之欲。
但这些人带来的肉食实在不多,很快席面上便一片狼藉,大概堂内过于喧闹,舍外黄狗狂吠不止,便有人趁着酒意怒骂道:“这恶犬再狂吠扰人,便杀来烹食!”
“且去做来,再添一菜!”
王仁皎听到这话后,抛出案上割肉小刀笑语道。
那人听到这话后,眼光顿时发亮,自然不知客气是何物,捡起小刀便跳出堂去,众人见状,不免又是哄然大笑。李隆基还没来得及阻止,便听堂外传来一声黄狗哀鸣,旋即便没了声息。
众人对此却不以为意,过了大半刻钟,烹煮未及半熟的狗肉便被送入进来,李隆基案上也摆了满满的一瓮,但他实在下不去口,见众人又在热闹分食,便忍不住说道:“我听说京内有故衣社,老兵们帮扶互助,可以维持生活……”
“那故衣社教人养蚕搓麻、养鸭取卵,这样的下贱营生,除了那些身无长计的卑贱丘八,谁家好儿郎肯俯身持就?我等军门子弟,食勋食禄,但有杀人之刀,不具穿丝之力……”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摇头摆手,对于故衣社那些营生大为不齿。
说话间,堂外又响起喧闹声,一个十多岁、长得虎头虎脑的小子坐在板车上被人拖进了院子里,下车后不无豪气的大声道:“知阿耶今日宴客,我在鸡寮大杀四方,手趁余钱,拉来一车的酒肉,供叔父们尽兴!”
堂内众人听到这话,纷纷叫笑着实好小子,大有军门壮气。而王仁皎本来恼怒这小子浪荡不归,这会儿也觉面上有光,直将这小子拉到李隆基面前,笑着介绍道:“小犬守一,劣不成器,但豪性四海,街巷中反倒比我这个为父者还要更得人面。”
李隆基见到王仁皎这个比自己还小许多的儿子望去就透出一股精灵,心中也是有些喜欢,拉到席中来听其吹嘘一番坊里斗鸡的戏乐,更觉得这小子是个人才。
再热闹的宴席,也有散场的时候,加上王府随从见到此处品流复杂,已经暗中催促几番,李隆基虽然有些不舍,但见天色将晚,还是起身告辞,待到行出堂去,却见到王仁皎那女儿正望着血淋淋的黄狗狗皮垂泪。
他心中一动,便拉着王仁皎的手行至一侧,开口说道:“眼缘最为奇妙,有的人虽素昧平生,但一见难忘、深烙心底,令府小娘子,便得我这一份眼缘。所以冒昧请问,能否……此间品流也颇有杂乱,实在不耐兰芷成长啊!”
“郎君目我何人?莫非以为我是卖女求荣之人!此话休提,否则这一份薄缘恐将不续!”
王仁皎闻言后便甩开李隆基的手臂,忿忿说道。
李隆基见状后,便也不再多说,告一声罪,临行前又望了一眼那小娘子,才满是不舍的迈步登车离开。
“阿耶,这无赖是各样货色?酒食款待尚不知足,竟敢贪求我家妹子!你道我他住何处,择日邀众去堵他,给他一个教训,知我甘泉府儿郎不可轻侮!”
王仁皎的儿子王守一也忿忿说道。
“休得胡说!”
王仁皎闻言后便一瞪眼,抬手给了儿子一耳光,然后才又低声道:“来日手趁余钱,不要浪使,给你妹子添衣作妆。我父子若想显达,仍需从此人处求得,但究竟是正求还是反取,仍待观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