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维不愿,由谁来继任枢密副使呢?</p>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刘娥就对李维的感官降低了一层。</p>
好心提拔,结果却换来了疏远!</p>
自谦小臣是吧?</p>
那你就一辈子当个翰林学士好了!</p>
被李维这么一弄,刘娥彻底放弃了此人。</p>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要当枢密副使一职的官员满朝都是!</p>
不过,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入枢密院的。</p>
首先,这人不能是丁谓的人,如今丁谓的党羽几乎占据了朝堂小半的位置。</p>
决不能继续加重丁谓的权势。</p>
其次,这人最好也不是王曾一系的人。</p>
对于北人,刘娥心中可没有多少好感,虽然北人现在稍弱了一点,但这一系的官员底蕴很深。</p>
别看满朝高官很多都是丁谓的人,但往下看一看,中坚阶层很多都是北方士人。</p>
毕竟,国朝重北轻南的方针执行了很多年。</p>
忽然间,刘娥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p>
王钦若!</p>
此人选,似乎很符合她心中的期望。</p>
王钦若是临江军新喻县人(今江西新余),是南人,他和北方一系的士人,素有恩怨。</p>
其次,他虽是南人,且和丁谓也有交往,但此时的两人已经近乎决裂。</p>
由王钦若继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想着想着,刘娥愈发觉得王钦若合适。</p>
尽管王钦若的风评不是很好,且有阿奉之嫌,但她用人可不管这些,只要能为她所用即可。</p>
另外,严格来说,刘娥能够被真宗封为皇后,王钦若也是有功的。</p>
大中祥符年间,皇后郭氏病故,真宗希望立刘氏为后。</p>
但时任参知政事的赵安仁(吕蒙正的女婿)谏言,刘氏家世寒微,不宜为后母仪天下。</p>
相比于刘氏,沉才人反而更加合适,因为沉才人是故相沉伦的女儿,系出名门。</p>
这个建议,宋真宗当然不愿意,不过他也知道赵安仁是出于公心,立刘氏为后的事,也就不了了之。</p>
彼时,王钦若和赵安仁同为参政,后来他借机将赵安仁排挤出京师。</p>
虽然刘娥被立为皇后是借李氏诞下皇子之机,但王钦若也是有些功劳的。</p>
最后,王钦若这人也不是什么庸官,个人能力还是有的,不然的话,他也没法入相。</p>
以他的本事,当个枢密副使还是不成问题的。</p>
权衡许久,刘娥做出了决定。</p>
拜王钦若为枢密副使。</p>
不过,他现在并不在京中,而是在江宁府任知府(今南京)。</p>
此次任职,刘娥决定不经过廷议,准备特旨除受,绕开两府,直接任命王钦若为枢密副使。</p>
特旨除受两府大臣,本就是刘娥权力范围之内的事。</p>
之前廷议,完全是因为刘娥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贤德以及器量。</p>
至于,现在?</p>
两府大臣和她俨然不是一路人,她又何必无底线的迎合呢?</p>
其实,如果不是时机不成熟,刘娥甚至想把现在的两府大臣全都换上一遍。</p>
一个个的,没一个省心的!</p>
这一日,在满朝大臣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份召王钦若回京的中旨,正快马加鞭的送往江宁府。</p>
……</p>
……</p>
……</p>
福宁殿。</p>>
李杰并不知道刘娥刚刚发出去一份召回王钦若的中旨,如果他知道的话,只会用两个字评价。</p>
愚蠢!</p>
王钦若的名声都差成什么样了?</p>
还起复他回京?</p>
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p>
刘娥先前竖立下的良好形象,虽然不至于全毁,但一个用人不贤的名头是跑不掉的。</p>
尤其是丁谓,他虽然是靠王钦若起家的,但两人早已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p>
起复王钦若,丁谓即便明面上不会说什么,心里肯定是不爽的。</p>
刘娥这么做只会加剧她和丁谓离心离德的速度。</p>
退一步而言,纵使李杰知道刘娥的‘壮举’,他现在也没工夫搭理。</p>
因为他今天正忙着接见冀国大长公主。</p>
“朕久居宫中,不闻京中近况,不知近日京中可有什么趣事?”</p>
听到这话,冀国大长公主立马开动脑筋,她可不会愚蠢的以为,官家是在打听什么趣事。</p>
自打上次和官家见面后,冀国大长公主早已了然,官家绝不是少不更事的天子。</p>
京中趣事?</p>
大长公主迅速将京中近日发生的大事过了一遍。</p>
很快,大长公主浅浅一笑。</p>
“倒是有一件趣事,颇有些意思。”</p>
“自太平惠民局开业后,京中多有彷冒者,只是……”</p>
说着,大长公主语气微顿,面露难色的看向了官家。</p>
“只是什么?”</p>
大长公主犹豫片刻道:“只是这些铺子不过是邯郸学步,其中部分铺子是抄了太平惠民局的药方,然后以次充好,低价售卖。”</p>
“茂则!”</p>
得知这个消息,李杰脸色一沉,太平惠民局一事,虽然只是随手落下的一步闲棋,事情上了正轨之后,他便没怎么关注过。</p>
但再不起眼,这也是他落下的棋子。</p>
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山寨产品且不说,关键是这群人还用低劣的药材鱼目混珠。</p>
“官家。”</p>
另一边,听到官家的传唤,张茂则匆匆从门口小步疾行了过来。</p>
此时,他心中颇有些忐忑。</p>
“姑娘,烦请将此事再复述一遍。”</p>
“是。”</p>
大长公主微微点头,然后将之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p>
张茂则一听,立马跪伏在地。</p>
“臣失职,请官家责罚!”</p>
李杰沉着脸道:“自领三十鞭,限你两日内查明此事。”</p>
“臣领罪!”</p>
张茂则重重的磕了一个头,然后缓缓起身,半躬着身子慢慢向外殿退去。</p>
旋即,李杰目光一转,看向了大长公主。</p>
“御下不严,让姑娘笑话了。”</p>
其实,李杰刚才生气,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装的。</p>
责罚张茂则本不是计划之内的,不过为了戏份更加逼真,受点皮肉之苦,相信张茂则也不会有什么怨言。</p>
“官家赏罚有道,治事以严,当是国朝之幸事。”</p>
另一边,大长公主微微一笑,只是她的笑容中多少带着几分尴尬。</p>
闻言,李杰笑而不语,今天敲打的目的达到了,下一次便可直入主题了。</p>
82中文网</p>sxbiquge/read/8/8343/ )
李维不愿,由谁来继任枢密副使呢?</p>
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刘娥就对李维的感官降低了一层。</p>
好心提拔,结果却换来了疏远!</p>
自谦小臣是吧?</p>
那你就一辈子当个翰林学士好了!</p>
被李维这么一弄,刘娥彻底放弃了此人。</p>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想要当枢密副使一职的官员满朝都是!</p>
不过,也不是随便哪个人都能入枢密院的。</p>
首先,这人不能是丁谓的人,如今丁谓的党羽几乎占据了朝堂小半的位置。</p>
决不能继续加重丁谓的权势。</p>
其次,这人最好也不是王曾一系的人。</p>
对于北人,刘娥心中可没有多少好感,虽然北人现在稍弱了一点,但这一系的官员底蕴很深。</p>
别看满朝高官很多都是丁谓的人,但往下看一看,中坚阶层很多都是北方士人。</p>
毕竟,国朝重北轻南的方针执行了很多年。</p>
忽然间,刘娥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人的名字。</p>
王钦若!</p>
此人选,似乎很符合她心中的期望。</p>
王钦若是临江军新喻县人(今江西新余),是南人,他和北方一系的士人,素有恩怨。</p>
其次,他虽是南人,且和丁谓也有交往,但此时的两人已经近乎决裂。</p>
由王钦若继任,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p>
想着想着,刘娥愈发觉得王钦若合适。</p>
尽管王钦若的风评不是很好,且有阿奉之嫌,但她用人可不管这些,只要能为她所用即可。</p>
另外,严格来说,刘娥能够被真宗封为皇后,王钦若也是有功的。</p>
大中祥符年间,皇后郭氏病故,真宗希望立刘氏为后。</p>
但时任参知政事的赵安仁(吕蒙正的女婿)谏言,刘氏家世寒微,不宜为后母仪天下。</p>
相比于刘氏,沉才人反而更加合适,因为沉才人是故相沉伦的女儿,系出名门。</p>
这个建议,宋真宗当然不愿意,不过他也知道赵安仁是出于公心,立刘氏为后的事,也就不了了之。</p>
彼时,王钦若和赵安仁同为参政,后来他借机将赵安仁排挤出京师。</p>
虽然刘娥被立为皇后是借李氏诞下皇子之机,但王钦若也是有些功劳的。</p>
最后,王钦若这人也不是什么庸官,个人能力还是有的,不然的话,他也没法入相。</p>
以他的本事,当个枢密副使还是不成问题的。</p>
权衡许久,刘娥做出了决定。</p>
拜王钦若为枢密副使。</p>
不过,他现在并不在京中,而是在江宁府任知府(今南京)。</p>
此次任职,刘娥决定不经过廷议,准备特旨除受,绕开两府,直接任命王钦若为枢密副使。</p>
特旨除受两府大臣,本就是刘娥权力范围之内的事。</p>
之前廷议,完全是因为刘娥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贤德以及器量。</p>
至于,现在?</p>
两府大臣和她俨然不是一路人,她又何必无底线的迎合呢?</p>
其实,如果不是时机不成熟,刘娥甚至想把现在的两府大臣全都换上一遍。</p>
一个个的,没一个省心的!</p>
这一日,在满朝大臣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份召王钦若回京的中旨,正快马加鞭的送往江宁府。</p>
……</p>
……</p>
……</p>
福宁殿。</p>>
李杰并不知道刘娥刚刚发出去一份召回王钦若的中旨,如果他知道的话,只会用两个字评价。</p>
愚蠢!</p>
王钦若的名声都差成什么样了?</p>
还起复他回京?</p>
此举无异于自毁长城。</p>
刘娥先前竖立下的良好形象,虽然不至于全毁,但一个用人不贤的名头是跑不掉的。</p>
尤其是丁谓,他虽然是靠王钦若起家的,但两人早已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p>
起复王钦若,丁谓即便明面上不会说什么,心里肯定是不爽的。</p>
刘娥这么做只会加剧她和丁谓离心离德的速度。</p>
退一步而言,纵使李杰知道刘娥的‘壮举’,他现在也没工夫搭理。</p>
因为他今天正忙着接见冀国大长公主。</p>
“朕久居宫中,不闻京中近况,不知近日京中可有什么趣事?”</p>
听到这话,冀国大长公主立马开动脑筋,她可不会愚蠢的以为,官家是在打听什么趣事。</p>
自打上次和官家见面后,冀国大长公主早已了然,官家绝不是少不更事的天子。</p>
京中趣事?</p>
大长公主迅速将京中近日发生的大事过了一遍。</p>
很快,大长公主浅浅一笑。</p>
“倒是有一件趣事,颇有些意思。”</p>
“自太平惠民局开业后,京中多有彷冒者,只是……”</p>
说着,大长公主语气微顿,面露难色的看向了官家。</p>
“只是什么?”</p>
大长公主犹豫片刻道:“只是这些铺子不过是邯郸学步,其中部分铺子是抄了太平惠民局的药方,然后以次充好,低价售卖。”</p>
“茂则!”</p>
得知这个消息,李杰脸色一沉,太平惠民局一事,虽然只是随手落下的一步闲棋,事情上了正轨之后,他便没怎么关注过。</p>
但再不起眼,这也是他落下的棋子。</p>
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山寨产品且不说,关键是这群人还用低劣的药材鱼目混珠。</p>
“官家。”</p>
另一边,听到官家的传唤,张茂则匆匆从门口小步疾行了过来。</p>
此时,他心中颇有些忐忑。</p>
“姑娘,烦请将此事再复述一遍。”</p>
“是。”</p>
大长公主微微点头,然后将之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p>
张茂则一听,立马跪伏在地。</p>
“臣失职,请官家责罚!”</p>
李杰沉着脸道:“自领三十鞭,限你两日内查明此事。”</p>
“臣领罪!”</p>
张茂则重重的磕了一个头,然后缓缓起身,半躬着身子慢慢向外殿退去。</p>
旋即,李杰目光一转,看向了大长公主。</p>
“御下不严,让姑娘笑话了。”</p>
其实,李杰刚才生气,一半是真的,一半是装的。</p>
责罚张茂则本不是计划之内的,不过为了戏份更加逼真,受点皮肉之苦,相信张茂则也不会有什么怨言。</p>
“官家赏罚有道,治事以严,当是国朝之幸事。”</p>
另一边,大长公主微微一笑,只是她的笑容中多少带着几分尴尬。</p>
闻言,李杰笑而不语,今天敲打的目的达到了,下一次便可直入主题了。</p>
82中文网</p>sxbiquge/read/8/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