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一百九十九章 恐辽症

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作者:放羊小星星 更新时间:2023-04-10 01:11:56 源网站:新笔趣阁
  >

  宝慈殿。</p>

  “什么?”</p>

  一听辽军南下,刘娥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然后因为用力过勐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顿时眼前一黑。</p>

  幸好许氏眼疾手快扶住了刘娥,不然的话,当朝太后,怕是要当着旁人的面出洋相了。</p>

  这可如何是好?</p>

  此刻,刘娥的脑海中只有这一个念头。</p>

  辽国大军南下!</p>

  还五万!</p>

  曹韦现在还在西北驻防。</p>

  河北路拿什么挡?</p>

  虽然在西北一战中,宋军大获全胜,但夏州党项是夏州党项,和辽国比,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p>

  安卓苹果均可。】</p>

  道一句天差地别,也不为过!</p>

  另外,即便河北沿边驻防了大量的禁军,即便其中不乏勇武之将,但面对辽国,刘娥还是止不住的发虚。</p>

  现在的她,除了曹韦,谁也不信。</p>

  毕竟,曹韦夺下萧关,乃是当朝第一名将。</p>

  “大娘娘,半个时辰后,官家将于承明殿召集两府大臣议事,我们是不是该准备准备?”</p>

  这时,许氏适时地提醒了刘娥一句。</p>

  此话一出,刘娥当即从慌乱中惊醒。</p>

  是啊。</p>

  待会还要议事呢。</p>

  大宋还有官家!</p>

  六哥一定有办法!</p>

  刘娥之所以笃定李杰有办法,倒不是因为盲目信任,而是因为她现在只能这么想。</p>

  如果连六哥都没办法,那河北之地,可就危险了。</p>

  虽然暂时只有五万大军南下,但谁知道这是不是先锋部队?</p>

  谁知道辽帝会不会继续调遣大军?</p>

  ……</p>

  ……</p>

  ……</p>

  政事堂。</p>

  当辽国南下的消息传到,中书也跟着炸开了锅。</p>

  五万大军南下?</p>

  难道辽国要撕毁澶渊盟约吗?</p>

  难道宋辽之间,又要重新开启战事?</p>

  “丁相?”</p>

  此刻,任中正已被这个消息吓得六神无主,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投向了丁谓身上。</p>

  “稍安勿躁。”</p>

  丁谓强忍着心中的忧虑,尽可能的维持住了脸上的平静。</p>

  其实,丁谓现在也愁的不行。</p>

  对于战事,他倒也不是完全的门外汉。</p>

  眼下都已入冬了,冬天,可不是开战的好时节。</p>

  但辽国大军肯定不是无缘无故动起来的。</p>

  身为理财高手,丁谓很清楚,五万大军,一天的消耗有多大,辽帝派了五万大军南下。</p>

  肯定有目的!</p>

  开战只是最坏的情况。</p>

  也许,威慑才是辽帝的真实目的。</p>

  毕竟,国朝刚刚在西北地区赢得了一场大战,而败方夏州李氏,又是辽国的臣子。</p>

  丁谓踱步来到堂口,推开门窗,朝着北方看了一眼。</p>

  不出意外,辽国的使节应该已经在半道了。</p>

  “丁相,我等该如何是好?”</p>

  眼看丁谓走到了窗口,任中正也跟着移步来到其身边。</p>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p>>

  恰好这时,天空忽然飘下了雪花。</p>

  “你看看外面是什么天气?”</p>

  “这仗,能打得起来吗?”</p>

  望着天空中飞荡的雪花,任中正神色一怔,哪怕他是门外汉,他也知道雪天不适合大规模作战。</p>

  仗,打不起来了?</p>

  想到这里,任中正神色顿时一变,语气谄媚道。</p>

  “相爷高瞻远瞩,下官鼠目,不及相爷万一。”</p>

  身后,吕夷简看到任中正如此直白的跪舔,不由生出一股反胃的感觉。</p>

  太辣眼了!</p>

  任中正,你可是参知政事,副宰相!</p>

  距离宰相,也仅有一步之遥!</p>

  易地而处,如果换做是他,吕夷简觉得他是做不出这等事的。</p>

  太让人恶心了。</p>

  迎合上官,是有必要的,但也得保持底限才是。</p>

  毫无底线的迎合,有用吗?</p>

  官做到了丁谓这一步,什么样的谄媚之人没见过?</p>

  丁谓身边不缺那种阿谀奉承之辈,缺的反而是既有能力,又知分寸的臂膀。</p>

  到了现在,吕夷简已然给任中正的仕途判了‘死刑’。</p>

  似这等人,哪怕不是当今在上,日后也没有再进一步的机会!</p>

  另一边。</p>

  正如吕夷简所想,听到任中正的马屁,丁谓不仅没有快意,反而觉得烦躁。</p>

  他现在烦着呢!</p>

  纵使这仗,一时半会打不起来,但辽军动了,边防的宋军,肯定也得动起来。</p>

  而且,很可能还会调派部分禁军协防。</p>

  如此一来,粮草起码得跟上吧?</p>

  军费也不能在拖了吧?</p>

  眼看着‘大战在即’,军费若是不发足,万一真的打起来了,那些泥腿子会拼尽全力吗?</p>

  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p>

  好巧不巧,现在缺的就是钱,西北地区刚刚经历一场大战,而且朝廷又在吐蕃那边买了一大批战马。</p>

  战事一起,花钱如流水。</p>

  三司属下的库房,都快被掏空了。</p>

  没办法,这两年朝廷的开支确实比较大,为先帝治丧,便花费了上千万贯。(所有费用加在一起)</p>

  单单这项开支,就近乎掏空了三司的储备。</p>

  其后又是修河,又是兴学,又是西北战事,哪哪都花钱。</p>

  该去哪里筹钱?</p>

  眼下,这才是丁谓最忧心的事,他能不能坐稳相位,旁人的意见不重要,官家的意见才重要!</p>

  一个臣子,如果不能主动为君主分忧,那么这人的官也就做到头了。</p>

  丁谓必须在官家提问之前便想出办法,如此方能证明他的能力。</p>

  ‘要不让地方输送?’</p>

  在三分法的财税制度下,地方肯定是有余钱的,虽然每个地方的余钱都不会太多。</p>

  但大宋的州府多啊。</p>

  这些钱聚到一起,数目绝对不小,足以解眼下的燃眉之急。</p>

  之前,丁谓之所以不动地方的留使钱,则是因为这些钱,乃是地方的私库。</p>

  如果动的太多,难免会让政局不稳。</p>

  虽然现在已经没了藩镇之忧,但能做到知州、知府的,哪一个是善茬?</p>

  如果处理的不够得当,引发了大规模的奏议,即使官家想保他,也未必保得住。</p>

  诸葛亮还挥泪斩马谡呢?</p>

  到了那时,他很可能就变成了当代‘马谡’。</p>

  不过,那是之前,现在嘛,情况却又不同了。</p>

  辽国和夏州党项,完全不是一回事,后者不过是疥癞之患,宋人的大敌,从来只有一个!</p>

  那就是辽国!</p>

  辽国南下,军情十万火急,一切都得为此事让道!</p>

  此时下诏令各州府转输留使钱,谁也挑不出毛病。</p>sxbiquge/read/8/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