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两百八十五章 恍然大悟

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作者:放羊小星星 更新时间:2023-04-10 01:11:56 源网站:新笔趣阁
  >

  寇准第一天上值,没有急着推行什么政策,连诏试范仲淹的事都没提。</p>

  第一天,他只做了一件事。</p>

  熟悉朝局。</p>

  大宋两百多个州府,每天不知发生多少事务,虽然寇准不用事必躬亲,但了解一个大概还是必须得。</p>

  因此,寇准头天上值是非常的忙。</p>

  直到傍晚,寇准再次将两府大臣召集到了一起。</p>

  “诸位,我在这里宣布一件事。”</p>

  话音刚落,在场的众人反应不一。</p>

  尤其是王钦若,他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但考虑到寇准的资历,他也没法直接发作。</p>

  如果对寇准发起反击,也不是一日之事,需得徐徐图之。</p>

  “陛下有意重开制科。”</p>

  “此科有别于景德六科,只有两科,一科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一科为经晓通算可为师法科。”</p>

  “一应资格,依然如前朝故事。”</p>

  制举,虽然不限身份,不论是布衣,还是官员都能参加,但还是有一定限制的。</p>

  寇准口中的前朝故事,便是如真宗朝制举。</p>

  学士、两省、御史台五品以上,尚书省诸司四品上外,皆有权力推荐。</p>

  京朝官、幕职州县官院、布衣,都有资格参加制举。</p>

  不过,已有贴职的清要官以及转运使,无法直接应举。</p>

  听到重开制举的消息,绝大部分人都是乐见其成的。</p>

  在座的诸位大臣,人人都有资格推荐应举人。</p>

  虽然最终的审核权不在他们的手中,但仅仅推荐权,就足以示恩于人。</p>

  只是,王钦若的心情却不怎么好。</p>

  在他看来,官家重开制科,很可能是为了寇准重新拜相站台的。</p>

  制科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自大中祥符元年(1008)开始,朝廷就停办了制科。</p>

  对于士大夫,尤其是幕职州县官院而言,停办制科,等于少了一条快速转迁通道。</p>

  而现在,寇准一回来,制科就重新开启。</p>

  毫无疑问,凡是有资格参加制科的官员,都会念寇准的情,便是没有资格参加的,也会如此。</p>

  毕竟,现在没资格,不代表未来没资格。</p>

  “这经晓通算可为师法科,是什么科?”</p>

  半晌,王钦若率先开口,直接问道。</p>

  “此科,专取精通算学的士子,依陛下之意,此科及第的人,最终会被分到三司衙门。”</p>

  此话一出,王钦若纵使想说点什么,也只能憋着。</p>

  寇准左一个陛下有意,又一个陛下属意,他还能咋样?</p>

  反了天?</p>

  根本不可能!</p>

  所以,王钦若只能暗自生闷气。</p>

  如今的三司使是谁?</p>

  范雍啊!</p>

  范雍是谁的人?</p>

  最早注意到范雍的是张咏,然后由张咏推荐给了寇准。</p>

  自那之后,范雍一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此时已然是大宋的‘计相’。</p>

  直到此刻,王钦若终于明白,官家为何要罢免祖士衡,并且还当众提拔范雍为三司使。</p>

  原来,官家早就有意让寇准重新归朝。</p>

  此前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寇准铺路罢了。</p>

  可笑的是,他一点也没察觉到,之前,他还想着推一推自己人上位。</p>

  现在回头一看,当真是个笑话。</p>

  官家的手腕,简直是神鬼难料。</p>

  念及至此,王钦若的心中只余敬畏。</p>

  要不算了?</p>

  忽然间,王钦若的脑海中生出了一个念头。</p>

  官家为了召回寇准,提前做了那么多的布局,显然,寇准此次归朝不是意外。</p>

  而是必然!</p>

  寇准很可能有大用。</p>>

  此时,若是和寇准作对,难免会一头撞上南墙。</p>

  可一想到晨间发生的事,王钦若又很不甘心。</p>

  就这么算了?</p>

  凭什么!</p>

  越想,王钦若越觉得心烦意乱。</p>

  一时间,他也拿不定主意。</p>

  ‘罢了。’</p>

  ‘再观察观察吧。’</p>

  另一边,寇准并没有关注王钦若的小心思,对他而言,王钦若算不得什么。</p>

  官家虽然只给他交待了三件事,但除了最后一件,哪一件都不是那么好完成的。</p>

  单单这些,就够他忙的了,他哪还有闲工夫和王钦若勾心斗角?</p>

  经过昨天的那番畅谈之后,寇准心中就打定了主意。</p>

  倘若王钦若真的不识抬举,从中阻挠‘新政’的话,大不了直接在官家面前参对方一本。</p>

  有他没我,有我没他!</p>

  半晌。</p>

  眼见再无一人发言,寇准轻轻叩了叩桌面。</p>

  “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或者不明白的吗?”</p>

  众臣彼此对视一眼,尽皆无言。</p>

  “好。”</p>

  “既如此,过几日便将名单呈上来吧。”</p>

  “今天就到这里。”</p>

  言罢,寇准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头也不回的向堂外走去。</p>

  寇准的行为,让北方一系官员很是意外。</p>

  这不对啊!</p>

  依照寇老的性子,今晚不是该邀请大家赴宴的吗?</p>

  怎地?</p>

  寇老转性了?</p>

  不管寇准的心思如何,正主都走了,其他人也跟着纷纷离去。</p>

  当晚,制举重开的事便在小圈子内传播开来。</p>

  吕府。</p>

  吕夷简一回到府中,立刻叫人将梁适召过来。</p>

  没错。</p>

  他打算推举梁适参加制举。</p>

  梁适可是他笼络任中正的关键人物,尤其是丁谓现在失势了。</p>

  根据既往惯例,当某一派系的首脑失势,依附于对方的人,多半也会受到排挤。</p>

  任中正素来和丁谓亲善,值此风雨飘摇之际,任中正多半坐不住了。</p>

  锦上添花,总是比不上雪中送炭的。</p>

  施恩梁适只是手段,吕夷简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向任中正发出信号。</p>

  至于,任中正会不会接受,并且给出回应,那就不是吕夷简能左右的了。</p>

  反正该做的,他都做了。</p>

  如果任中正真的想一条道走到黑,他吕夷简纵使有通天之能,也只得望洋兴叹。</p>

  很快。</p>

  梁适来了。</p>

  没过一会,梁适又走了。</p>

  不过和来时相比,梁适是晕乎乎走得。</p>

  吕相公要推荐自己参加制科!</p>

  尽管制科的录取率非常低,但梁适从小就是以父亲和哥哥为榜样的。</p>

  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状元,他当然不能坠了门风。</p>

  此前,他一直不参加贡举,不是因为觉得考不中,而是觉得没把握一举夺魁。</p>

  而现在嘛,他觉得时机到了。</p>

  制科!</p>

  我来了!</p>sxbiquge/read/8/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