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一百章 冯拯致仕

小说: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作者:放羊小星星 更新时间:2023-04-10 01:11:56 源网站:新笔趣阁
  >

  山陵礼毕,绝大多数朝臣都在观望,看看山陵使丁谓何时向朝廷自请致仕。</p>

  然而,令这些人大跌眼镜的是,山陵使丁谓没有上书致仕,副使冯拯反而先上了乞求致仕的札子。</p>

  咋回事?</p>

  这是所有人的疑问。</p>

  同时也是丁谓心中的疑问。</p>

  冯拯是什么人,他可太了解了。M.</p>

  即便冯拯是正牌的山陵使,上书致仕,也许会有,但冯拯绝不是诚心诚意的那种。</p>

  现在的他只是山陵副使,竟然自请致仕?</p>

  且不说有没有先例,单单这份用心,便是其心可诛!</p>

  冯拯这么一搞,不是把丁谓架在火上烤?</p>

  副使都上书致仕了,正牌山陵使还好意思装作无事发生?</p>

  这一行为,直接将丁谓原有的部署冲击的七零八落。</p>

  他该怎么办?</p>

  视若无睹?</p>

  饶是丁谓脸皮厚如城墙,这脸上也有点挂不住。</p>

  跟着一起致仕?</p>

  那也是不行的。</p>

  万一太后和官家,借此机会直接将他和冯拯剔除执政的班子,岂不是折了夫人又赔兵?</p>

  被动了啊!</p>

  傍晚,丁谓独自一人坐在暖阁中,一边独自喝着温酒,一边皱着眉头苦思两全之策。</p>

  有没有办法能让他既不需要自请致仕,又能面上过得去?</p>

  思来想去,丁谓只想出一种可能,唯有太后或者官家不允,他才有机会继续留在中书。</p>

  但这又是他绝对不想赌的!</p>

  这种命运被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感觉,很不好,他很不喜欢。</p>

  丁谓为什么要不顾一切的往上爬,甚至不惜放弃了自己的清誉?</p>

  当年,他亦是好男儿,先朝名臣王禹偁对他颇有赞誉,论士林声望,王禹偁不比杨亿差。</p>

  若是一直顺着王禹偁这条线走,丁谓相信也能走到宰辅大臣的位子。</p>

  可那样的话,花的时间太久,非他所愿。</p>

  与此同时,王相公府内的氛围和丁府中却是截然不同。</p>

  相比于丁谓的愁眉苦脸,王曾和吕夷简俨然一副喜气洋洋的模样。</p>

  “恭喜王相!”</p>

  吕夷简笑呵呵的举起酒杯,敬了王曾一杯酒。</p>

  “坦夫,事情尚未定论,不宜太过乐观。”</p>

  王曾谦虚的摆了摆手,不过,这杯酒他还是喝了下去。</p>

  事情未定,不过是谦辞。</p>

  此次冯拯致仕一事,几乎已成定局。</p>

  冯拯一走,相位就空出了一员,遍数朝堂,还有谁比王曾更有资质执掌相印?</p>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p>

  等等!</p>

  忽然间,王曾想起了前不久京中流传的那首童谣。</p>

  【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p>

  朝中确实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执掌相印,但若是和寇老比,他就差的太远了。</p>

  寇老是什么人?</p>

  三度入相的老臣,倘若真如童谣中所传的一样,寇老还朝,他的位置可就没有了。</p>

  虽然寇老对他多有提携,他也想寇老过得更好一些。</p>

  一如那就‘害怕兄弟过得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这句广为流传的网络流行语,可以说吧人性的复杂展现的淋漓尽致。</p>>

  王曾现在的心态大致就是这样,既不想寇老碌碌无为,又怕寇老重新还朝执掌相位。</p>

  念及至此,王曾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戛然而止。</p>

  另一边,吕夷简看到王曾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心中顿觉不解。</p>

  王相这是想到了什么?</p>

  按照吕夷简之前的谋划,逼走冯拯,王曾上位副相,然后王曾在推荐他担任参知政事。</p>

  你渡我,我渡你,古来皆是如此。</p>

  其实,纵使吕夷简没有推动冯拯致仕,待王曾上位,也少不得推荐吕夷简的步骤。</p>

  王曾仕途顺利,归根结底还是借了其岳父李沆的东风,王旦、寇准提拔王曾,也是看在李沆的面子。</p>

  而李沆的上位,又和王旦的岳父赵昌言脱不了干系。</p>

  赵昌言和吕蒙正因为政见类似,关系颇为不错,王旦的上位和吕蒙正的提拔息息相关。</p>

  另外,吕夷简进士及第的那一年,也就是咸平三年,恰好是王旦知贡举,两人亦是师生关系。</p>

  有了以上这些关系在,即便吕夷简什么都不做,王曾若是当了宰相,也会大力向朝廷推荐吕夷简。</p>

  这是人脉,也是潜规则。</p>

  众所周知,不遵守游戏规则的玩家,通常是没什么好下场的。</p>

  “王相?”</p>

  良久,吕夷简觉得有必要问一问王曾脸色变幻的缘由。</p>

  强推王曾上位,事关大计,必须确保万无一失。</p>

  权知开封府的差遣,虽然很关键,但和参政一比,却又差了一层。</p>

  早在几个月前,吕夷简就决定彻底倒向官家。</p>

  如今,官家发声的次数越来越多,显然,太后那边已经默认了官家尽快亲政。</p>

  宫内的局势变化太快!</p>

  不然的话,吕夷简也不会直接找上门去,当面逼退冯拯。</p>

  这么做,弊大于利。</p>

  正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他这么做已然和冯拯撕破脸了,即便他不惧冯拯。</p>

  可手段难免粗暴了一些。</p>

  可惜,时不我待,若不是宫中乾坤倒转,他完全有办法让冯拯离开的更体面一点。</p>

  “忽然想到了点别的事。”</p>

  说这话时,笑容又再次回到了王曾的脸上。</p>

  “这次丁相可是左右为难了。”</p>

  王曾自然不会将内心的隐忧如是道出,那念头,太阴暗了一点,岂可轻易示人?</p>

  莫说是吕夷简,便是妻子儿女,他也不会吐露半分。</p>

  “呵呵。”</p>

  吕夷简跟着笑了笑,状若无事道。</p>

  “确实如此,丁相现在想必很是头疼。”</p>

  吕夷简的笑容中不自觉的带上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p>

  其实,逼迫丁谓上书致仕,本就不在他的计划之内。</p>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其中少不了冯拯的个人意愿。</p>

  冯拯的想法也不难猜,自己都要走了,凭什么丁谓不走?</p>

  他贪,他承认!</p>

  丁谓就不贪吗?</p>

  吕夷简为何只逼他,不去逼丁谓?</p>

  还不是因为柿子要找软的捏?</p>

  既然自己离开朝堂的事已成定局,而自己又得罪不起吕夷简。</p>

  与其这样退出,不如在正式离开之前,恶心恶心丁谓那家伙。</p>

  拖着丁谓一起下水!</p>

  谁也别想好过!</p>sxbiquge/read/8/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