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
乾祐十二年二月初二,在这个多“二”的日子里,经过二日的行军,卫王符彦卿率领八万多大军,终于赶到云中城下。
而此时的云中辽军,在耶律挞烈的率领下,早已砺兵修甲,有备而待。云中城外,却是一片白地,原本密布的辽军营寨基本被焚尽,各处烟熏火燎,还残留着激战的痕迹以及铁骑的蹄痕。
在杨业领军,随着史彦超北去后,与后方的符彦卿取得联系后,康延泽奉命率领剩下的五千定襄军继续向云中城挺进,为大军前哨。
不过,在初抵城池后,耶律挞烈即遣万骑出城,想趁汉军立足未稳,行突袭之策。说起来,耶律挞烈与定襄军也算是老对手了,作为河东北伐汉军中的绝对主力,定襄军的名声很大,是以在史彦超身上没用上的谋算,全施加于其身上。
在应对敌骑攻袭之事上,定襄军不论将还是兵,都有足够的经验。虽辽军万骑来袭,也好不慌张,在康延泽的有效指挥下,结阵而抗,对辽军施以杀伤。
不过,没有预料到的,是辽军此番突袭的决心,留在云中的辽军,在耶律挞烈的带领下,多少有种决死的气质,体现在战场上,爆发出来的能量,也算可观的。从一开始,耶律挞烈下的就是死命令,一上来便是不要命的三面围攻。
马势被遏,即下马步战,有进而无退。面对辽军的疯狂扑杀,固然给其造成了大量杀伤,定襄军的伤亡也难免加大,且有种意外的感觉。
辽军想要以命换命,康延泽却不想与之硬拼,于是选择边打边撤,向辽军留在城外的营寨转移,想要借助营栅以遏制辽骑的机动性。
然而这样的选择,正中辽军的谋算,在那些营寨内,各处堆有干草,洒有油脂,耶律挞烈又秘伏死士于其中。等汉军退入其中,立刻引燃,大火遽起,迅速吞噬营寨,如此,立刻使得汉军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康延泽是个有决断力的汉将,虽然懊恼自己的疏忽,但临乱之际,处变不惊,迅速组织起两营的精卒,反身向辽军发起突击。
火势包围汉军,同样也震慑住了辽骑,不敢过于靠近厮杀,只以弓箭射击。抓住这个机会,康延泽亲自带着人突出,清除一片空地,后方的汉军则紧随而出。
当然,这个过程,定襄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其后,在康延泽的率领下,定襄军背靠烈火熊熊,再度结阵以抗两倍的辽军攻袭,杨、康训练出来的定襄军,也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靠着弓弩、硬盾、长枪、大刀,死死地挡住。
双方鏖战两个多时辰,都付出了极大的伤亡,汉军因为被辽军所设计,虽然被康延泽强行争出了点空间,但始终处于被动的一方。辽军虽然准备充分,军令鞭策,但面对龟阵强抗的汉军,迂回、包抄、分割的战法全都用不上。
最终逐渐被拉扯入阵地战的消耗当中,最终得知符彦卿的中军已近,援兵将来,耶律挞烈果断选择了放弃进攻,下令退回城中。
耶律挞烈老谋深算,能聚军心,也懂兵略。他之所以设计这些,不在于对汉军造成多大的伤亡,而在于打击汉军的士气,同时增强麾下将士的信心。
当发现双方进入兑子状态之时,果断放弃,真正要换命的时候,还远未到来。辽军虽然不擅城战攻防,然而那也只是相对于野战的,当有坚固城防做依托,并有严格的指挥,其战斗能力,又能被削弱多少?
辽军主动的放弃进攻,也使得康延泽松了口气,赶紧带着剩下的军队,向南撤退,同接应的汉军汇合,就地驻扎,等待卫王大军。
是以,等符彦卿率领大军赶到,望着前方烟雾缭绕,火气熏天,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虽然得知辽军大部已经撤了,但出于求稳的心理,再加上行军的疲惫,符彦卿没有靠近云中城郭,而是选择在七里外的一片岗地周遭,临水下寨。
帅帐方立,康延泽前来求见了,见到符彦卿,便单膝下拜,一脸愧色:“末将作战不力,请卫王治罪!”
对于战事的情况,符彦卿也有所了解,对于雁门关的正副军使,符彦卿还是十分欣赏的,扫了康延泽两眼,在他身上包扎处停顿了一下,直接问:“损失了多少人?”
“伤亡近千!”康延泽语气沉重,自责不已:“若非末将疏忽,对敌失当,断不至于此!”
符彦卿也是叹了口气,千人的伤亡,对动辄以十万计的战场而言,确实不算什么。然而,于定襄军而言,却是不小创伤,要知道,自北伐以来,在云朔地区与辽军鏖战这么久,也经历了几场恶战,定襄军前后伤亡的将士也就千余卒。
>
“你也不必自责了,战事的经过,我也知晓了,换作是我,或许会做同样的选择。辽军的指挥,很狡猾啊,为应对我军,做的准备也不少。如此费尽心思来谋算,你能在危难之际,处变不惊,果敢应对,挽将士于艰险,避免更多的损失,已然不易了!”符彦卿沙场经验丰富,以一种理解的态度,缓缓说来。
闻之,康延泽大受感动,低头再度一礼。随即说道:“辽军虽然大部撤退,但仍留了不少兵马在云中,虽然不明其具体兵力,但末将估计,至少在两万之数。并且,他们将城中士民百姓,全部迁出,末将察问过,云中的青壮,都被强行迁徙北撤,剩下有约两万老弱妇孺,被弃置于原辽营内,在大火中,伤亡颇多......”
要说伤亡,还是那些老弱妇孺,在残酷的战场之上,他们就如浮萍一般,要么飘散,要么被碾碎。
听其言,符彦卿眉头立刻就锁起来了,从辽军围绕着云中的一系列动作,他有一种异样的感受。回过神来,符彦卿又问:“史彦超和杨业他们呢?有没有消息?”
闻此言,康延泽摇了摇头,表情凝重道:“尚未有军情传来!”
符彦卿当即敛容肃声:“派人北探,一定要把他们的情况搞清楚!”
“这个史彦超,谁让他孤军去追的!”符彦卿深吸了一口气,有点愤怒:“辽军遁去,显然准备充足,岂能与他轻易追歼的机会!这是用大汉禁骑精锐去冒险,成就他的功业?”
见符彦卿发怒,在场的几名汉将,都不敢接话。还是符彦卿很快冷静下来,吩咐道:“把所有骑兵都派出去,一定要把史、杨之军,都给我接应回来!”
“是!”
“还有,盯紧了云中城,深入探查敌情!”
“是!”
在符彦卿为史彦超追击之军感到着恼,再度派军支援时,激进追击的史彦超,不出意外地陷入了麻烦之中。
初时,趁着天明时分,他率军疾进,沿路顺着辽军大队走过的痕迹,衔尾而追。几乎是通途,至傍晚时分,追到了长城以南的焦山地区。
在哪里,总算咬上了一部分辽军,其中除了殿后的辽骑外,就是一些脚程较慢的胡汉青壮、百姓。没有丝毫犹豫,史彦超一场袭击,将之杀散。
因天色渐暗,史彦超原本也是不欲继续北进,想要就地休整。然而,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前方不远,就是辽帝銮驾所在,辽帝在殿后之师中,并且兵力不多。
得到这个消息,史彦超是兴奋难以自制,当即下令,继续追击。史彦超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脑,什么都不考虑。
他是有想过的,北撤的辽军,辎重、杂兵不少,负累很多,这本就是追袭的机会,再加上焦山、长城这一带,为丘陵、山地地貌,辽军穿过这片地带,行军的速度则更受限制。辽军殿后之军或许不少,但在这种环境之下,也难以展开,再加其北归心切,追之不难。最重要的,辽帝的銮驾在后边,这个吸引力可太大了。
于是,史彦超不顾康再遇的劝阻,强行带着人穿过焦山,又趁夜打破辽军在长城口的封锁,深入追击。这一路,也是斩获不少。
然而,他这支兵**紧追不舍,当然早早地传入的辽帝的耳中,一番商议,当即判断出了其意图。于是由耶律屋质亲自安排,在长城北口的一段谷地内,设下伏兵,一举成功。
虽然史彦超动了些脑子,但他忽略的事情太多了,殿后的辽军乃精锐,战斗不弱,他们虽然归心似箭,但你要阻他,自然被视为生死仇敌。再加上,对于汉军的追击,辽国君臣是早有应对的准备的,一路轻松顺利的追歼过程,也进一步消减了史彦超的戒心。
是以,当辽军伏兵大出之时,哪怕汉军将士精锐,也难免陷入错乱。哪怕史彦超与康再遇反应迅速,聚兵以抗,也不能避免陷入前后夹击,四面受敌的恶境。
而更危险的,是汉军被截为了两段,首尾完全不能相顾,使战场形成一种被切割包围的态势。可怜汉军将士,一路北上七十余里,又走山地,越长城,精神体力都十分疲惫,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成倍辽军的有心打击,无谓的伤亡,在第一时间便大量产生......>
[[第262章 大军临城,归师难遏
乾祐十二年二月初二,在这个多“二”的日子里,经过二日的行军,卫王符彦卿率领八万多大军,终于赶到云中城下。
而此时的云中辽军,在耶律挞烈的率领下,早已砺兵修甲,有备而待。云中城外,却是一片白地,原本密布的辽军营寨基本被焚尽,各处烟熏火燎,还残留着激战的痕迹以及铁骑的蹄痕。
在杨业领军,随着史彦超北去后,与后方的符彦卿取得联系后,康延泽奉命率领剩下的五千定襄军继续向云中城挺进,为大军前哨。
不过,在初抵城池后,耶律挞烈即遣万骑出城,想趁汉军立足未稳,行突袭之策。说起来,耶律挞烈与定襄军也算是老对手了,作为河东北伐汉军中的绝对主力,定襄军的名声很大,是以在史彦超身上没用上的谋算,全施加于其身上。
在应对敌骑攻袭之事上,定襄军不论将还是兵,都有足够的经验。虽辽军万骑来袭,也好不慌张,在康延泽的有效指挥下,结阵而抗,对辽军施以杀伤。
不过,没有预料到的,是辽军此番突袭的决心,留在云中的辽军,在耶律挞烈的带领下,多少有种决死的气质,体现在战场上,爆发出来的能量,也算可观的。从一开始,耶律挞烈下的就是死命令,一上来便是不要命的三面围攻。
马势被遏,即下马步战,有进而无退。面对辽军的疯狂扑杀,固然给其造成了大量杀伤,定襄军的伤亡也难免加大,且有种意外的感觉。
辽军想要以命换命,康延泽却不想与之硬拼,于是选择边打边撤,向辽军留在城外的营寨转移,想要借助营栅以遏制辽骑的机动性。
然而这样的选择,正中辽军的谋算,在那些营寨内,各处堆有干草,洒有油脂,耶律挞烈又秘伏死士于其中。等汉军退入其中,立刻引燃,大火遽起,迅速吞噬营寨,如此,立刻使得汉军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康延泽是个有决断力的汉将,虽然懊恼自己的疏忽,但临乱之际,处变不惊,迅速组织起两营的精卒,反身向辽军发起突击。
火势包围汉军,同样也震慑住了辽骑,不敢过于靠近厮杀,只以弓箭射击。抓住这个机会,康延泽亲自带着人突出,清除一片空地,后方的汉军则紧随而出。
当然,这个过程,定襄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其后,在康延泽的率领下,定襄军背靠烈火熊熊,再度结阵以抗两倍的辽军攻袭,杨、康训练出来的定襄军,也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靠着弓弩、硬盾、长枪、大刀,死死地挡住。
双方鏖战两个多时辰,都付出了极大的伤亡,汉军因为被辽军所设计,虽然被康延泽强行争出了点空间,但始终处于被动的一方。辽军虽然准备充分,军令鞭策,但面对龟阵强抗的汉军,迂回、包抄、分割的战法全都用不上。
最终逐渐被拉扯入阵地战的消耗当中,最终得知符彦卿的中军已近,援兵将来,耶律挞烈果断选择了放弃进攻,下令退回城中。
耶律挞烈老谋深算,能聚军心,也懂兵略。他之所以设计这些,不在于对汉军造成多大的伤亡,而在于打击汉军的士气,同时增强麾下将士的信心。
当发现双方进入兑子状态之时,果断放弃,真正要换命的时候,还远未到来。辽军虽然不擅城战攻防,然而那也只是相对于野战的,当有坚固城防做依托,并有严格的指挥,其战斗能力,又能被削弱多少?
辽军主动的放弃进攻,也使得康延泽松了口气,赶紧带着剩下的军队,向南撤退,同接应的汉军汇合,就地驻扎,等待卫王大军。
是以,等符彦卿率领大军赶到,望着前方烟雾缭绕,火气熏天,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虽然得知辽军大部已经撤了,但出于求稳的心理,再加上行军的疲惫,符彦卿没有靠近云中城郭,而是选择在七里外的一片岗地周遭,临水下寨。
帅帐方立,康延泽前来求见了,见到符彦卿,便单膝下拜,一脸愧色:“末将作战不力,请卫王治罪!”
对于战事的情况,符彦卿也有所了解,对于雁门关的正副军使,符彦卿还是十分欣赏的,扫了康延泽两眼,在他身上包扎处停顿了一下,直接问:“损失了多少人?”
“伤亡近千!”康延泽语气沉重,自责不已:“若非末将疏忽,对敌失当,断不至于此!”
符彦卿也是叹了口气,千人的伤亡,对动辄以十万计的战场而言,确实不算什么。然而,于定襄军而言,却是不小创伤,要知道,自北伐以来,在云朔地区与辽军鏖战这么久,也经历了几场恶战,定襄军前后伤亡的将士也就千余卒。
>
“你也不必自责了,战事的经过,我也知晓了,换作是我,或许会做同样的选择。辽军的指挥,很狡猾啊,为应对我军,做的准备也不少。如此费尽心思来谋算,你能在危难之际,处变不惊,果敢应对,挽将士于艰险,避免更多的损失,已然不易了!”符彦卿沙场经验丰富,以一种理解的态度,缓缓说来。
闻之,康延泽大受感动,低头再度一礼。随即说道:“辽军虽然大部撤退,但仍留了不少兵马在云中,虽然不明其具体兵力,但末将估计,至少在两万之数。并且,他们将城中士民百姓,全部迁出,末将察问过,云中的青壮,都被强行迁徙北撤,剩下有约两万老弱妇孺,被弃置于原辽营内,在大火中,伤亡颇多......”
要说伤亡,还是那些老弱妇孺,在残酷的战场之上,他们就如浮萍一般,要么飘散,要么被碾碎。
听其言,符彦卿眉头立刻就锁起来了,从辽军围绕着云中的一系列动作,他有一种异样的感受。回过神来,符彦卿又问:“史彦超和杨业他们呢?有没有消息?”
闻此言,康延泽摇了摇头,表情凝重道:“尚未有军情传来!”
符彦卿当即敛容肃声:“派人北探,一定要把他们的情况搞清楚!”
“这个史彦超,谁让他孤军去追的!”符彦卿深吸了一口气,有点愤怒:“辽军遁去,显然准备充足,岂能与他轻易追歼的机会!这是用大汉禁骑精锐去冒险,成就他的功业?”
见符彦卿发怒,在场的几名汉将,都不敢接话。还是符彦卿很快冷静下来,吩咐道:“把所有骑兵都派出去,一定要把史、杨之军,都给我接应回来!”
“是!”
“还有,盯紧了云中城,深入探查敌情!”
“是!”
在符彦卿为史彦超追击之军感到着恼,再度派军支援时,激进追击的史彦超,不出意外地陷入了麻烦之中。
初时,趁着天明时分,他率军疾进,沿路顺着辽军大队走过的痕迹,衔尾而追。几乎是通途,至傍晚时分,追到了长城以南的焦山地区。
在哪里,总算咬上了一部分辽军,其中除了殿后的辽骑外,就是一些脚程较慢的胡汉青壮、百姓。没有丝毫犹豫,史彦超一场袭击,将之杀散。
因天色渐暗,史彦超原本也是不欲继续北进,想要就地休整。然而,从俘虏的口中,得知前方不远,就是辽帝銮驾所在,辽帝在殿后之师中,并且兵力不多。
得到这个消息,史彦超是兴奋难以自制,当即下令,继续追击。史彦超当然也不是完全无脑,什么都不考虑。
他是有想过的,北撤的辽军,辎重、杂兵不少,负累很多,这本就是追袭的机会,再加上焦山、长城这一带,为丘陵、山地地貌,辽军穿过这片地带,行军的速度则更受限制。辽军殿后之军或许不少,但在这种环境之下,也难以展开,再加其北归心切,追之不难。最重要的,辽帝的銮驾在后边,这个吸引力可太大了。
于是,史彦超不顾康再遇的劝阻,强行带着人穿过焦山,又趁夜打破辽军在长城口的封锁,深入追击。这一路,也是斩获不少。
然而,他这支兵**紧追不舍,当然早早地传入的辽帝的耳中,一番商议,当即判断出了其意图。于是由耶律屋质亲自安排,在长城北口的一段谷地内,设下伏兵,一举成功。
虽然史彦超动了些脑子,但他忽略的事情太多了,殿后的辽军乃精锐,战斗不弱,他们虽然归心似箭,但你要阻他,自然被视为生死仇敌。再加上,对于汉军的追击,辽国君臣是早有应对的准备的,一路轻松顺利的追歼过程,也进一步消减了史彦超的戒心。
是以,当辽军伏兵大出之时,哪怕汉军将士精锐,也难免陷入错乱。哪怕史彦超与康再遇反应迅速,聚兵以抗,也不能避免陷入前后夹击,四面受敌的恶境。
而更危险的,是汉军被截为了两段,首尾完全不能相顾,使战场形成一种被切割包围的态势。可怜汉军将士,一路北上七十余里,又走山地,越长城,精神体力都十分疲惫,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成倍辽军的有心打击,无谓的伤亡,在第一时间便大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