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刘晋的府邸内。
刘晋正在悠闲的看着报纸,享受着周末的清闲。
自从入了内阁,刘晋就非常的忙,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处理国家大事还好一些,有些时候,勾心斗角、权谋算术之类的才是最让人头痛和伤脑筋的事情。
内阁首辅这个位置, 盯着的人太多了,想要取而代之的就更多了。
好在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如果换一个皇帝的话,刘晋觉得自己干上几年,还是早早的退休养老算了。
“南京长江大桥终于竣工、通车了,真是不容易啊, 在这个时代竟然也是玩出了南京长江大桥这样雄浑伟岸的世纪工程, 实在是不容易啊。”
看着报纸,刘晋也是感叹不已。
现在已经是弘治二十八年了, 算算时间,自己都已经穿越过来十八年了,自己也都已经三十六岁了,再过几年就四十知天命的年纪了。
对于古代平均寿命只有不到四十岁来说,这过几年差不多都要当爷爷了。
“父亲~”
真想着当爷爷的事情,刘晋的大儿子刘信就找了过来。
刘信是刘晋和徐婉儿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刘家的嫡长子,在他下面还有好几個弟弟妹妹,刘达、刘诚、刘誉、刘仁、刘义、刘清,总共七个儿子,还有四个女儿。
放在后世来说,刘晋这是妥妥的高产了,但对于这个时期的大名人来说,刘晋只能算算一般般, 毕竟只有两个女人,徐婉儿给刘晋生了五个孩子, 李贞给刘晋生了六个孩子, 达到了这个时期的一般水准。
得益于大明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生育技术、观念的普及,大明人家家户户生的孩子都比较多,少则五六个,多的七八个,十几个都是很常见的。
像朱厚照这播种机,女人多,又喜欢播种的,现在儿子都已经超过100个了,算是历朝历代当中,最能生的一个太子了。
以至于弘治皇帝这边现在最头痛的事情就是给自己的孙子取名字了,没办法,老朱家取名字是有自己的一套规矩的。
首先第二次字是必须要根据辈分来的,朱厚照是厚字辈,他的儿子根据当初朱元璋给各系子孙定下来的,那就是‘载’字辈了。
接下来就是最头痛的事情了,明朝皇室讲究一个五行相生的原则,即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这个五行循环相生的道理。
所以老朱家的子孙取名字的时候也是遵守这个原则,第个三字的时候, 必须带有相应的偏旁,或者是具有相应的意思在里面。
比如弘治皇帝叫朱佑樘,他是佑字辈分,同时是木,因为他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字带水,水生木,所以到了朱佑樘这里就是带木字旁了。
而到了朱厚照这里,根据木生火的原则,所以朱厚照的第三个字‘照’字就有火的意思在里面。
而到了朱厚照的儿子这边,根据火生土的五行道理,所以给朱厚重的儿子取名字的时候第三个就要带土了。
也就是朱厚照的儿子基本上都是叫朱载什么的,带一个有土字庞的名字。
也幸亏是带土字庞的字,土字旁的字还是非常多的,还比较好取,如果是带金字偏旁的字,估计着元素周期表都不够用了,因为这货实在是太能生了。
但即便是这样,弘治皇帝现在也是头痛的很,朱厚照这个播种机,他只负责播种,取名字,带孩子什么的都是不关他的事情。
“什么事情啊?”
刘晋看看自己的儿子,随即示意他坐到一旁的椅子上说话。
刘信现在也已经十五岁了,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长相上更像他母亲徐婉儿,眉清目秀,相对秀气了一点,缺少了一点男子汉的气概。
不过人还是很聪慧的,他母亲徐婉儿又是豪门定国公府出来的,对于家里面孩子的教育一向都是极其的严苛,并不是慈母多败儿的那种,反倒是刘晋,相对而言更宠溺孩子一些,时常有空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出去看看球赛之类的。
故而刘晋的这些孩子,一个个也都是家教极好,丝毫没有一丝纨绔子弟的习气。
刘信恭恭敬敬的坐到一旁的椅子上面,他年纪最大,也最懂事,是家中的嫡长子,肩负起诸多的责任,将来还要继承刘晋辽国公这个铁饭碗,所以对他的要求,徐婉儿一向都是很严格的。
“父亲,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是去书院读书,而我却是要去帝国理工大学读书?”
刘信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一直以来刘晋在自己子女教育的问题上都是实行新式和旧式教育相集合的办法,让刘信、刘达、刘诚他们上的是新式的学校,而且还是和普通家庭的子弟一起上学,并没有将他们送去传统的书院读书。
但同时又在家中为他们请了有名的大儒来给他们进行一些传统的教育,这其中更多的还是侧重于历史、书法、儒家的一些典籍、经典诗词之类的,也并不是完全按照儒家传统教育去教的。
在刘晋看来,新学有新学的优点,传统的儒家教育也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很多思想和精神都是非常值得肯定和继承的。
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刘信现在中学毕业了,面临着选择,是去传统的书院读书,走八股取士的老套路,还是说去新式的高校里面学习。
而刘晋果断的给自己的儿子选择了后面的这一条道路。
传统的八股取士,它极大的限制了人的思想,将人的所有一切都束缚在几本儒家的经典典籍里面,千年的岁月,它已经越走越偏,越走越尖了。
刘晋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其中偏偏转转的走不出来,还是读新学比较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学到的东西也都是有用的知识和内容。
至于说读了新学无法做官的事情,刘晋压根就没有考虑着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在这大明朝去为官。
自己弄到了一个世袭的国公铁饭碗,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可以了,有一个人在朝中就行,没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去朝中为官。
这是天子所不允许的,要知道朝中的这些勋贵们,家族子弟基本上都是不在朝中为官的,只有世袭爵位的才会在朝中为官。
不可能说让你有人掌握了兵马又在朝中当大文官,这样很容易就把江山改了姓。
所以刘晋的打算是,将来除了长子刘信之外,其他的孩子都弄到南非殖民地这边去,南非殖民地这边和大明是完全不一样的,既不需要科举考试,也不需要担心天子猜忌之类的。
刘晋就是南非殖民商行的大股东,这南非殖民商行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是各个股东家族出来的人,将来让自己的子女去这里,也是可以巩固自己家在南非殖民地的地位和控制。
同样也是远离大明这个风暴权力中心,远离是非之地,在南非这边牢牢的巩固自己的地盘,这样才能够让家族长久下去。
也就是在刘晋的规划中,未来家族是会分成两支,一支是刘信这边,在大明本土这边,继承自己的爵位,并且保持自己家族在大明的影响力。
另外一直则是其他儿子前往南非这边,维护和巩固自己家族在南非殖民地的地位和控制,保持在南非殖民地这边影响力。
其实刘晋的规划中还有第三支,那就是专门掌管刘家庞大财富的一支。
刘晋的麾下有着极其庞大的产业和财富,这些年来投资的商行、兴办的工厂,在大明第一银行、天津远洋贸易行里面的股份,还要诸多殖民地里面的股份等等。
这笔财富是庞大到超乎想象的数字,富可敌国来形容也是一点不为过的。
这以后,这笔庞大的财富肯定是要交给自己的孩子去打理的,心里面也是想着是不是要专门弄出一支来管理这个庞大的财富。
“你是喜欢去读传统的书院,还是说喜欢去读新学的内容?”
刘晋看看自己的儿子,他已经长大了,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了,也会去思考自己的一些东西了。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新学里面的课程和内容。”
刘信想了想说道。
“那就对了,既然喜欢,那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永远不要随大流,而是要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想问题,去思考问题。”
刘晋笑了笑说道,刘晋的教育方式自然是偏后世的教育方式,更多的还是提倡引导,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我明白了~”
“那我以后还可以参军吗?”
“我想参军,当一名帝国士兵。”
刘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随即想了想又问道。
“当然可以,等你从帝国理工大学毕业了,我就送你进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刘晋笑了笑允诺道。
“太棒了!”
刘信一听,顿时就高兴的跳了起来,他和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对军人非常的崇拜,觉得穿军装非常的帅气。
ps:大家觉得这样的大家族该如何去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规划?
7017k
刘晋正在悠闲的看着报纸,享受着周末的清闲。
自从入了内阁,刘晋就非常的忙,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处理国家大事还好一些,有些时候,勾心斗角、权谋算术之类的才是最让人头痛和伤脑筋的事情。
内阁首辅这个位置, 盯着的人太多了,想要取而代之的就更多了。
好在弘治皇帝是一个好皇帝,如果换一个皇帝的话,刘晋觉得自己干上几年,还是早早的退休养老算了。
“南京长江大桥终于竣工、通车了,真是不容易啊, 在这个时代竟然也是玩出了南京长江大桥这样雄浑伟岸的世纪工程, 实在是不容易啊。”
看着报纸,刘晋也是感叹不已。
现在已经是弘治二十八年了, 算算时间,自己都已经穿越过来十八年了,自己也都已经三十六岁了,再过几年就四十知天命的年纪了。
对于古代平均寿命只有不到四十岁来说,这过几年差不多都要当爷爷了。
“父亲~”
真想着当爷爷的事情,刘晋的大儿子刘信就找了过来。
刘信是刘晋和徐婉儿生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刘家的嫡长子,在他下面还有好几個弟弟妹妹,刘达、刘诚、刘誉、刘仁、刘义、刘清,总共七个儿子,还有四个女儿。
放在后世来说,刘晋这是妥妥的高产了,但对于这个时期的大名人来说,刘晋只能算算一般般, 毕竟只有两个女人,徐婉儿给刘晋生了五个孩子, 李贞给刘晋生了六个孩子, 达到了这个时期的一般水准。
得益于大明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生育技术、观念的普及,大明人家家户户生的孩子都比较多,少则五六个,多的七八个,十几个都是很常见的。
像朱厚照这播种机,女人多,又喜欢播种的,现在儿子都已经超过100个了,算是历朝历代当中,最能生的一个太子了。
以至于弘治皇帝这边现在最头痛的事情就是给自己的孙子取名字了,没办法,老朱家取名字是有自己的一套规矩的。
首先第二次字是必须要根据辈分来的,朱厚照是厚字辈,他的儿子根据当初朱元璋给各系子孙定下来的,那就是‘载’字辈了。
接下来就是最头痛的事情了,明朝皇室讲究一个五行相生的原则,即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这个五行循环相生的道理。
所以老朱家的子孙取名字的时候也是遵守这个原则,第个三字的时候, 必须带有相应的偏旁,或者是具有相应的意思在里面。
比如弘治皇帝叫朱佑樘,他是佑字辈分,同时是木,因为他的父亲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字带水,水生木,所以到了朱佑樘这里就是带木字旁了。
而到了朱厚照这里,根据木生火的原则,所以朱厚照的第三个字‘照’字就有火的意思在里面。
而到了朱厚照的儿子这边,根据火生土的五行道理,所以给朱厚重的儿子取名字的时候第三个就要带土了。
也就是朱厚照的儿子基本上都是叫朱载什么的,带一个有土字庞的名字。
也幸亏是带土字庞的字,土字旁的字还是非常多的,还比较好取,如果是带金字偏旁的字,估计着元素周期表都不够用了,因为这货实在是太能生了。
但即便是这样,弘治皇帝现在也是头痛的很,朱厚照这个播种机,他只负责播种,取名字,带孩子什么的都是不关他的事情。
“什么事情啊?”
刘晋看看自己的儿子,随即示意他坐到一旁的椅子上说话。
刘信现在也已经十五岁了,已经是一个大小伙子了,长相上更像他母亲徐婉儿,眉清目秀,相对秀气了一点,缺少了一点男子汉的气概。
不过人还是很聪慧的,他母亲徐婉儿又是豪门定国公府出来的,对于家里面孩子的教育一向都是极其的严苛,并不是慈母多败儿的那种,反倒是刘晋,相对而言更宠溺孩子一些,时常有空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出去看看球赛之类的。
故而刘晋的这些孩子,一个个也都是家教极好,丝毫没有一丝纨绔子弟的习气。
刘信恭恭敬敬的坐到一旁的椅子上面,他年纪最大,也最懂事,是家中的嫡长子,肩负起诸多的责任,将来还要继承刘晋辽国公这个铁饭碗,所以对他的要求,徐婉儿一向都是很严格的。
“父亲,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其他人都是去书院读书,而我却是要去帝国理工大学读书?”
刘信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一直以来刘晋在自己子女教育的问题上都是实行新式和旧式教育相集合的办法,让刘信、刘达、刘诚他们上的是新式的学校,而且还是和普通家庭的子弟一起上学,并没有将他们送去传统的书院读书。
但同时又在家中为他们请了有名的大儒来给他们进行一些传统的教育,这其中更多的还是侧重于历史、书法、儒家的一些典籍、经典诗词之类的,也并不是完全按照儒家传统教育去教的。
在刘晋看来,新学有新学的优点,传统的儒家教育也有很多的可取之处,很多思想和精神都是非常值得肯定和继承的。
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刘信现在中学毕业了,面临着选择,是去传统的书院读书,走八股取士的老套路,还是说去新式的高校里面学习。
而刘晋果断的给自己的儿子选择了后面的这一条道路。
传统的八股取士,它极大的限制了人的思想,将人的所有一切都束缚在几本儒家的经典典籍里面,千年的岁月,它已经越走越偏,越走越尖了。
刘晋可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其中偏偏转转的走不出来,还是读新学比较好,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认知,学到的东西也都是有用的知识和内容。
至于说读了新学无法做官的事情,刘晋压根就没有考虑着让自己的孩子继续在这大明朝去为官。
自己弄到了一个世袭的国公铁饭碗,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可以了,有一个人在朝中就行,没必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去朝中为官。
这是天子所不允许的,要知道朝中的这些勋贵们,家族子弟基本上都是不在朝中为官的,只有世袭爵位的才会在朝中为官。
不可能说让你有人掌握了兵马又在朝中当大文官,这样很容易就把江山改了姓。
所以刘晋的打算是,将来除了长子刘信之外,其他的孩子都弄到南非殖民地这边去,南非殖民地这边和大明是完全不一样的,既不需要科举考试,也不需要担心天子猜忌之类的。
刘晋就是南非殖民商行的大股东,这南非殖民商行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是各个股东家族出来的人,将来让自己的子女去这里,也是可以巩固自己家在南非殖民地的地位和控制。
同样也是远离大明这个风暴权力中心,远离是非之地,在南非这边牢牢的巩固自己的地盘,这样才能够让家族长久下去。
也就是在刘晋的规划中,未来家族是会分成两支,一支是刘信这边,在大明本土这边,继承自己的爵位,并且保持自己家族在大明的影响力。
另外一直则是其他儿子前往南非这边,维护和巩固自己家族在南非殖民地的地位和控制,保持在南非殖民地这边影响力。
其实刘晋的规划中还有第三支,那就是专门掌管刘家庞大财富的一支。
刘晋的麾下有着极其庞大的产业和财富,这些年来投资的商行、兴办的工厂,在大明第一银行、天津远洋贸易行里面的股份,还要诸多殖民地里面的股份等等。
这笔财富是庞大到超乎想象的数字,富可敌国来形容也是一点不为过的。
这以后,这笔庞大的财富肯定是要交给自己的孩子去打理的,心里面也是想着是不是要专门弄出一支来管理这个庞大的财富。
“你是喜欢去读传统的书院,还是说喜欢去读新学的内容?”
刘晋看看自己的儿子,他已经长大了,有着自己的一些想法了,也会去思考自己的一些东西了。
“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新学里面的课程和内容。”
刘信想了想说道。
“那就对了,既然喜欢,那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别人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永远不要随大流,而是要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去想问题,去思考问题。”
刘晋笑了笑说道,刘晋的教育方式自然是偏后世的教育方式,更多的还是提倡引导,培养孩子自己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我明白了~”
“那我以后还可以参军吗?”
“我想参军,当一名帝国士兵。”
刘信似懂非懂的点点头,随即想了想又问道。
“当然可以,等你从帝国理工大学毕业了,我就送你进皇家军事学院学习。”
刘晋笑了笑允诺道。
“太棒了!”
刘信一听,顿时就高兴的跳了起来,他和这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对军人非常的崇拜,觉得穿军装非常的帅气。
ps:大家觉得这样的大家族该如何去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规划?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