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森无法再推脱,朝京师方向深深一拜:“殿下厚爱……臣遵命。”</p>
抬起头来,眼眶已微微泛红。</p>
田守信将马牵到他身边,深深望着他,语有深意:“太子殿下对游击的器重,咱家从未见过,游击一定要努力,莫辜负了殿下的厚爱啊。”</p>
郑森用力点头,接过马缰,心潮澎湃。太子赐马,这可是本朝武将从来没有过的荣耀啊,如果他立了大功也就罢了,但到现在他都寸功未立,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如此器重?惶恐中,心志更加坚定,无论如何,也要把登州水师搞起来,绝不能耽搁朝廷渡海东攻的大计!</p>
郑鸿逵凑了过来,看着玉狮子,笑的合不拢嘴:“好马啊,好马!”爱马是男人的天性,即使是水军出身的郑家兄弟看见好马也都是爱不释手。</p>
郑芝龙不动声色,悄无声息的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到了田守信手中,田守信也不客气,收了银票,向郑芝龙一拱手,上马离开。郑家父子兄弟三人躬身相送。</p>
等田守信带着东宫的人走远了,郑鸿逵直起腰,笑开了花:“大哥,简在帝心,福松这一回是没跑了。太子绝对是把福松当成自己人了。”</p>
郑芝龙皱着眉头不说话,他只觉得,天家对他郑家的恩宠太重了,尤其是太子。想到那个睿智的小人儿,郑芝龙心中就有些不安,目光看向儿子,只见郑森已经翻身上了玉狮子,坚定的一甩马缰,向前奔驰而去……</p>
同一时间,朱慈烺正在视察北郊水利。</p>
原本他想要亲自去送郑森的,但想一想不妥,放弃了。</p>
这一次郑家兄弟父子进京,朝廷给他们的荣宠已经够多了,如果太子再亲自相送,就等于是到了极点,现在郑家父子还没有立功,朝廷就如此,如果立了功,朝廷又该如何奖励呢?</p>
何况天下总兵这么多,尤其还有左良玉、吴三桂这种实力雄厚的军头,朝廷独厚郑家,如果日后他二人进京的待遇不如郑家,肯定会心生不满,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为大局着想,朱慈烺放弃了亲送的想法,改派田守信和佟定方,相信以郑家父子的聪明,应该能明白他的苦心。</p>
宝马赠英雄,一匹照夜玉狮子,足够表达他对郑森的器重了。</p>
但愿下一次和国姓爷相见时,国姓爷的身后已经有了千船万帆了……</p>
宋应星、工部两个主事连同五城兵马司的百户孟文龙等人在道边迎接。</p>
见礼完毕,眼见宋应星脸色憔悴,鬓角的白发好像又增加了不少,朱慈烺心中满是愧疚,原本他答应宋应星要调其兄宋应升进京,以为宋应星的辅助,但因为吏部的阻挠不能做到,加上另外两位人选,通晓农业的陈之龙,和有机械鬼才之称的薄钰迟迟没有进京,以至于让宋应星一个独自承担“北郊水利”和“水力锤锻机”,以及编写新型农作物播种纲要的重任。</p>
细问一下更是知道,宋应星每天深夜才休息,早上卯时就准时起床,几乎是一刻不得闲。这些日子,除了帮毕懋康制造出了缠丝机,番薯马铃薯播种纲要也写了不少,唯独水力锤锻机没有太大的进展。</p>
从水力鼓风到水利锤锻,乍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区别,但其中的细微之处却有很大的不同。</p>
宋应星绞尽脑汁,精密计算,翻阅众多的资料,画出了几张图纸,并请工匠们照着图纸做出实物。不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现在磕磕碰碰,工匠们连一件实物也没有做出呢,宋应星每天盯着工匠,丝毫不敢懈怠,只恐工匠们一个不慎,一切就都得重来。</p>
所幸北郊水利工程已经迈入正途,又有工部官员的协理,不需要他太多操心了。</p>
见到太子,宋应星颇为惭愧。</p>
朱慈烺温言安慰。</p>
这也是他除非必要,否则不轻易召见宋应星和毕懋康的原因--两位实用科学大家,对自身要求太高,他不能再给他们添加额外的压力了。</p>
“殿下,今日已经是四月初十,到下种时间了,林增志迟迟没有消息传回……”</p>
宋应星忧心忡忡。</p>
詹事府左中允林增志奉朱慈烺的钧令,到福建采购玉米番薯马铃薯的种子,眼见春播在即,林增志还没有回来,宋应星不免有些担心。</p>
朱慈烺点头:“先生勿忧,林增志近日就会有消息。”</p>
虽然没有接到林增志本人的书信,但却有福建巡抚张肯堂的奏疏,张肯堂说,林增志在福建采买种子一切顺利,并已经启航返京,张肯堂的奏疏是前日到京的,算算日子,最多再过十天,林增志就会回到京师。</p>
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天灾,天灾导致粮食减产,百姓食不果腹,从而造成流贼四起,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北方的流贼就不会火星燎原--在朱慈烺的战略中,新型农作物的推广是重中之重,京营清出的三十万亩官田,要拿出两万亩种植玉米,林增志能不能按时按量的将种子运回京师,关系到事情的成败。</p>
“那就好。”宋应星松了一口气。</p>
在水利工程现场巡视了一圈,朱慈烺非常满意,不止是对工程的进度,也是对孟文龙的个人能力。</p>
孟文龙是五城兵马司的百户,原本只负责城门治安,并维持城外“粥厂”赈灾的秩序,但朱慈烺眼见他能力不俗,所以特地调他来统领灾民,管理工地,在他的弹压和管理之下,工地现场井井有条,施工队,运输队,后勤队都能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工作,虽然看不到多少持枪的士兵,但纪律井然,隐隐然已经有了小军队的模样。</p>
朱慈烺想着,也许可以把孟文龙调到军中,专门管理修建部队,也就是作为工兵将领使用。</p>
孟文龙当然不能知道太子的心思。得了太子的夸奖,他又是惶恐又是激动,这一月多以来,他连家都没有回过,全天都待在工地上,出现任何事情,都立刻解决,他清楚的知道,太子令他管理工地,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做好了,飞黄腾达就在眼前,因此他拼命表现,一点都不敢懈怠。</p>123xyq/read/3/3060/ )
抬起头来,眼眶已微微泛红。</p>
田守信将马牵到他身边,深深望着他,语有深意:“太子殿下对游击的器重,咱家从未见过,游击一定要努力,莫辜负了殿下的厚爱啊。”</p>
郑森用力点头,接过马缰,心潮澎湃。太子赐马,这可是本朝武将从来没有过的荣耀啊,如果他立了大功也就罢了,但到现在他都寸功未立,不明白太子殿下为何如此器重?惶恐中,心志更加坚定,无论如何,也要把登州水师搞起来,绝不能耽搁朝廷渡海东攻的大计!</p>
郑鸿逵凑了过来,看着玉狮子,笑的合不拢嘴:“好马啊,好马!”爱马是男人的天性,即使是水军出身的郑家兄弟看见好马也都是爱不释手。</p>
郑芝龙不动声色,悄无声息的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到了田守信手中,田守信也不客气,收了银票,向郑芝龙一拱手,上马离开。郑家父子兄弟三人躬身相送。</p>
等田守信带着东宫的人走远了,郑鸿逵直起腰,笑开了花:“大哥,简在帝心,福松这一回是没跑了。太子绝对是把福松当成自己人了。”</p>
郑芝龙皱着眉头不说话,他只觉得,天家对他郑家的恩宠太重了,尤其是太子。想到那个睿智的小人儿,郑芝龙心中就有些不安,目光看向儿子,只见郑森已经翻身上了玉狮子,坚定的一甩马缰,向前奔驰而去……</p>
同一时间,朱慈烺正在视察北郊水利。</p>
原本他想要亲自去送郑森的,但想一想不妥,放弃了。</p>
这一次郑家兄弟父子进京,朝廷给他们的荣宠已经够多了,如果太子再亲自相送,就等于是到了极点,现在郑家父子还没有立功,朝廷就如此,如果立了功,朝廷又该如何奖励呢?</p>
何况天下总兵这么多,尤其还有左良玉、吴三桂这种实力雄厚的军头,朝廷独厚郑家,如果日后他二人进京的待遇不如郑家,肯定会心生不满,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为大局着想,朱慈烺放弃了亲送的想法,改派田守信和佟定方,相信以郑家父子的聪明,应该能明白他的苦心。</p>
宝马赠英雄,一匹照夜玉狮子,足够表达他对郑森的器重了。</p>
但愿下一次和国姓爷相见时,国姓爷的身后已经有了千船万帆了……</p>
宋应星、工部两个主事连同五城兵马司的百户孟文龙等人在道边迎接。</p>
见礼完毕,眼见宋应星脸色憔悴,鬓角的白发好像又增加了不少,朱慈烺心中满是愧疚,原本他答应宋应星要调其兄宋应升进京,以为宋应星的辅助,但因为吏部的阻挠不能做到,加上另外两位人选,通晓农业的陈之龙,和有机械鬼才之称的薄钰迟迟没有进京,以至于让宋应星一个独自承担“北郊水利”和“水力锤锻机”,以及编写新型农作物播种纲要的重任。</p>
细问一下更是知道,宋应星每天深夜才休息,早上卯时就准时起床,几乎是一刻不得闲。这些日子,除了帮毕懋康制造出了缠丝机,番薯马铃薯播种纲要也写了不少,唯独水力锤锻机没有太大的进展。</p>
从水力鼓风到水利锤锻,乍看起来好像没有多大区别,但其中的细微之处却有很大的不同。</p>
宋应星绞尽脑汁,精密计算,翻阅众多的资料,画出了几张图纸,并请工匠们照着图纸做出实物。不过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到现在磕磕碰碰,工匠们连一件实物也没有做出呢,宋应星每天盯着工匠,丝毫不敢懈怠,只恐工匠们一个不慎,一切就都得重来。</p>
所幸北郊水利工程已经迈入正途,又有工部官员的协理,不需要他太多操心了。</p>
见到太子,宋应星颇为惭愧。</p>
朱慈烺温言安慰。</p>
这也是他除非必要,否则不轻易召见宋应星和毕懋康的原因--两位实用科学大家,对自身要求太高,他不能再给他们添加额外的压力了。</p>
“殿下,今日已经是四月初十,到下种时间了,林增志迟迟没有消息传回……”</p>
宋应星忧心忡忡。</p>
詹事府左中允林增志奉朱慈烺的钧令,到福建采购玉米番薯马铃薯的种子,眼见春播在即,林增志还没有回来,宋应星不免有些担心。</p>
朱慈烺点头:“先生勿忧,林增志近日就会有消息。”</p>
虽然没有接到林增志本人的书信,但却有福建巡抚张肯堂的奏疏,张肯堂说,林增志在福建采买种子一切顺利,并已经启航返京,张肯堂的奏疏是前日到京的,算算日子,最多再过十天,林增志就会回到京师。</p>
明朝最大的问题就是天灾,天灾导致粮食减产,百姓食不果腹,从而造成流贼四起,如果有足够的粮食,北方的流贼就不会火星燎原--在朱慈烺的战略中,新型农作物的推广是重中之重,京营清出的三十万亩官田,要拿出两万亩种植玉米,林增志能不能按时按量的将种子运回京师,关系到事情的成败。</p>
“那就好。”宋应星松了一口气。</p>
在水利工程现场巡视了一圈,朱慈烺非常满意,不止是对工程的进度,也是对孟文龙的个人能力。</p>
孟文龙是五城兵马司的百户,原本只负责城门治安,并维持城外“粥厂”赈灾的秩序,但朱慈烺眼见他能力不俗,所以特地调他来统领灾民,管理工地,在他的弹压和管理之下,工地现场井井有条,施工队,运输队,后勤队都能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工作,虽然看不到多少持枪的士兵,但纪律井然,隐隐然已经有了小军队的模样。</p>
朱慈烺想着,也许可以把孟文龙调到军中,专门管理修建部队,也就是作为工兵将领使用。</p>
孟文龙当然不能知道太子的心思。得了太子的夸奖,他又是惶恐又是激动,这一月多以来,他连家都没有回过,全天都待在工地上,出现任何事情,都立刻解决,他清楚的知道,太子令他管理工地,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做好了,飞黄腾达就在眼前,因此他拼命表现,一点都不敢懈怠。</p>123xyq/read/3/3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