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最快更新寻唐最新章节! 李泽从自己的大案之后走了出来,从李澎手中接过了一杯茶,亲手递给了一名两鬓略有些斑白的中年官员。
这名官员明显有些被惊到了,楞怔了一瞬,这才深深地弯下腰去,双手过顶,从李泽手中接过了这一杯茶。
“辛苦了,坐吧!”李泽拍了拍这名官员的肩膀,温言道。
这名官员叫吴进,一直在沧州为候震的副贰,这一次,奉调进京。
李泽之所以对吴进如此厚待,则完全是因为其人本身。
吴进,其家本来小有资财,亦可算得上中产之家,但在与本地豪绅的一场冲突之后,家破人亡,考上过秀才的吴进自此也完全沦为了赤贫。这人是第一批加入义兴社的人,而且与最初义兴社绝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最下层百姓不同,他是具备有一定的学识的。所以在进入义兴社之后,他是被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其人,也不负上司对他的厚望,功绩着著,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义兴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还当不起李泽亲自敬他一杯茶,而李泽格外看重此人的,是此人的清廉与正直。
这或许与吴进早年的那些经历有关。
吴进身在的沧州,是如今大明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因为海兴港的存在,沧州人的富裕,便是比起武邑,也是不惶多让的。
但吴进在沧州,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
此人是真正的清廉,除了自己的俸禄与应得的福利之外,其它一概不取。他不置办店铺,不投资生意,当官多年,唯一的一次置产,是买回了他曾经的祖产一共五十亩地以及一个小院子。
事实上这都算不上是置产,更像是对去世的父母亲人的一个交待。
不仅仅是在沧州,即便是在整个大唐官员体系之中,吴进是一个真正的异类,一个让所有人侧目,也让所有人害怕的异类,当官当得连他的上司都又敬又怕了的一个人。
李泽治下的官僚体系,应当说在清廉程度之上创下了前无古人的成绩的。对于贪腐,李泽的容忍度极低。抓住一个,便处罚一个,绝不留情,绝不手软,便连昔日最早跟随李泽,属于李泽心腹嫡系的沈从兴,事发之后,也难逃一死,更别说其它人了。
所以李泽麾下的官员,愈是接近李泽的人,便愈在这在一点上把持得极严。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官员们通过合法的途径为自己谋取更多的财产。
比方说置办店铺,投资各类生意。
不管是当年李安国的麾下,还是后来投奔了李泽的许多前唐官员,他们都是身家丰厚的。在限田令之后,这些人退出了几乎所有超过政策允许的田产之后,他们将手里多余的钱财,投入到了各类生意之中。
李泽对于当时的这种状况是默许的。
商人过去虽然有钱,但却一直是一个被人歧视的阶层,这些人的加入,有力地提升了这个阶层的地位,商人阶层的兴起,对于李泽打击地主阶层的战略目的是有极大价值的。
而且当时李泽也需要用商业的繁荣来保证自己政权的财赋收入。在极大地降低农民的负担,赢取这一阶层人的拥护的同时,李泽需要另一个阶层来补足自己财赋上的损失,所以,商人便成为了不二人选。
稳农,兴商,兴工,是李泽政策之中的几个核心要素。
但是,这样的政策,也是有着致命的弱点的。
那就是官商之间的勾结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都不需要作弊,便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海量的资源。而现在对于大唐举足轻重的几大商社,背后无一不是有着大唐高官们的身影。
吴进对这种状况是深恶痛绝。他公开向李泽上过折子,直言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必将对大唐造成致命的伤害。
这一份折子,使得吴进立时便成为了大唐朝廷几乎所有官员的对立面,让人对其侧目而视。而李泽也将这份折子摁了下来,甚至没有让其进入到讨论的程序当中。
但吴进在沧州的官宦生涯也进入到了极大的困境当中。
几乎所有的中枢部门在对沧州的考核考查之中都是戴上了另外一副眼镜过去的,这让沧州上下叫苦不迭,明明沧州在各个方面的政绩都名列前茅,但最终却总是得不到他们该有的奖赏和荣誉。
明里暗里的打压之下,让沧州的官员们对吴进亦怨声载道起来,候震已经几次向李泽叫过苦了。
对于这些打压,李泽是没有办法去管的,你真要把这些官员叫来询问,保管他们能给你有理有据地怼得你哑口无言。
只要是在做事,哪里有挑不出来毛病的呢?
真要找你的茬子,你即便做得九成九的完美呢,那零点一的不完美仍然会被人用放大镜找出来然后大书特书,成为反面典范。
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会被挑出毛病来。
李泽知道吴进在沧州呆不下去了,他甚至在任何地方都呆不下去了。没有一个地方会欢迎他这位异类的。
但李泽知道吴进是对的。
官商勾结的危害有多大,没有谁比他对这一点更加地心知肚明。
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吴进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把一件对的事情给提了出来而已。
将吴进调走,免去他现在的官职,不是在惩罚他,而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这一次把你调来长安政经济书院当先生,你心中可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果有,说出来,法不传六耳,我不会跟别人说的!”李泽笑呵呵地道。
吴进拱手道:“多谢李相的厚爱,吴进感激不已。”
“免了你的官儿,还算是厚爱?”李泽道。
“吴进现在四面楚歌了。”吴进苦笑着道:“即便是一向对我爱护有加的候刺史,现在对我都是爱搭不理,更别说其他人了。上街没被人打闷棍,吴进已经很开心了。如今离开了官场,去当一个先生,想来那些痛恨吴某的人,也就把我当一个屁一般放了。”
“写这份折子的时候,想到过这个后果吗?”李泽问道。
“当然想到过。吴某也不是一个蠢人。”吴进道:“但吴某还是要说,即便是被所有人痛恨,就此仕途断绝,也要及早地将这个隐患给揭开来。李相,现在大唐方兴未艾,兴兴向荣,所有的矛盾都被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给掩盖住了。但长期以往,这些眼下看起来不算什么的小隐患,必然会成为大唐身上致命的脓疮的。”
“你似乎是有感而发!”李泽问道。
“自然。下官给李相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吧,而这件事情,就是在下官手上发生的。”吴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海兴港扩建项目,是我亲自主持的。”
“既然是你亲自主持的,为何还出了问题?”李泽反问道。
“下官无可奈何。”吴进叹道:“当时共有六家商户进入最后的争标程序,其中一家背后势力极大,另外五家情知敌不过,便五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联盟。如此一来,他们在实力之上便与这一家不相上下,在技术之上甚至犹有过之。”
“标书泄漏?”李泽眉头一竖。
吴进点了点头:“事后才查出来。这五家联盟的标书被泄漏了,而且那一家的标书的标的额也被篡改了,恰恰比这五家联盟的出价,低了一万两银子。”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也忍了这口气。反正不管是谁,在质量之上,绝对是绕不过我这一关的。但那五家经此一事之后,联盟瓦解,其中有两家被那一家给拉了过去,然后在建造的过程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出现,建造成本一升再升,最后完工的之后的部价,超过预估成本的一倍有余。可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不得不打破牙齿往肚子里吞。因为没有人能接手这件事情了。”吴进愤怒地道:“而最后,我们能处理的,只不过是两个微末小吏而已。您说说,这件事,是两个小吏能办成的吗?”
李泽亦是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在绝不只是在我沧州一地发生。”吴进愤怒地道:“李相,长期以往,如何了得?他们不但在侵吞国家财产,他们还在打击那些与他们竞争的商户,如果这些商户都被他们打垮了,以后朝廷岂不是由着他们手拿把攥了?”
李泽微微点头。“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了,但事有轻重缓急,眼下,我却还顾不过来,吴进,你先去政经书院教一段时间的书,避避这个风头,过一段时间,我会有新的任命给你。”
吴进叹道:“李相,我已成众矢之的,不管到哪里任职都不行的,只会坏事,难以成事,我愿意一直在政经书院教书,我相信那些学生,还是能听得进去我所说的。”
李泽一笑道:“放心吧,你的位置,我会有安排的。你现在的确已经不适合再地方上任职了,但有个地方,绝对最适合你这样的人去,且先去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地调养调养身体再说吧,你还不到四十岁,却已经两鬓斑白了。”
这名官员明显有些被惊到了,楞怔了一瞬,这才深深地弯下腰去,双手过顶,从李泽手中接过了这一杯茶。
“辛苦了,坐吧!”李泽拍了拍这名官员的肩膀,温言道。
这名官员叫吴进,一直在沧州为候震的副贰,这一次,奉调进京。
李泽之所以对吴进如此厚待,则完全是因为其人本身。
吴进,其家本来小有资财,亦可算得上中产之家,但在与本地豪绅的一场冲突之后,家破人亡,考上过秀才的吴进自此也完全沦为了赤贫。这人是第一批加入义兴社的人,而且与最初义兴社绝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最下层百姓不同,他是具备有一定的学识的。所以在进入义兴社之后,他是被重点培养的对象。
而其人,也不负上司对他的厚望,功绩着著,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义兴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还当不起李泽亲自敬他一杯茶,而李泽格外看重此人的,是此人的清廉与正直。
这或许与吴进早年的那些经历有关。
吴进身在的沧州,是如今大明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因为海兴港的存在,沧州人的富裕,便是比起武邑,也是不惶多让的。
但吴进在沧州,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
此人是真正的清廉,除了自己的俸禄与应得的福利之外,其它一概不取。他不置办店铺,不投资生意,当官多年,唯一的一次置产,是买回了他曾经的祖产一共五十亩地以及一个小院子。
事实上这都算不上是置产,更像是对去世的父母亲人的一个交待。
不仅仅是在沧州,即便是在整个大唐官员体系之中,吴进是一个真正的异类,一个让所有人侧目,也让所有人害怕的异类,当官当得连他的上司都又敬又怕了的一个人。
李泽治下的官僚体系,应当说在清廉程度之上创下了前无古人的成绩的。对于贪腐,李泽的容忍度极低。抓住一个,便处罚一个,绝不留情,绝不手软,便连昔日最早跟随李泽,属于李泽心腹嫡系的沈从兴,事发之后,也难逃一死,更别说其它人了。
所以李泽麾下的官员,愈是接近李泽的人,便愈在这在一点上把持得极严。
但这,并不妨碍这些官员们通过合法的途径为自己谋取更多的财产。
比方说置办店铺,投资各类生意。
不管是当年李安国的麾下,还是后来投奔了李泽的许多前唐官员,他们都是身家丰厚的。在限田令之后,这些人退出了几乎所有超过政策允许的田产之后,他们将手里多余的钱财,投入到了各类生意之中。
李泽对于当时的这种状况是默许的。
商人过去虽然有钱,但却一直是一个被人歧视的阶层,这些人的加入,有力地提升了这个阶层的地位,商人阶层的兴起,对于李泽打击地主阶层的战略目的是有极大价值的。
而且当时李泽也需要用商业的繁荣来保证自己政权的财赋收入。在极大地降低农民的负担,赢取这一阶层人的拥护的同时,李泽需要另一个阶层来补足自己财赋上的损失,所以,商人便成为了不二人选。
稳农,兴商,兴工,是李泽政策之中的几个核心要素。
但是,这样的政策,也是有着致命的弱点的。
那就是官商之间的勾结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们都不需要作弊,便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海量的资源。而现在对于大唐举足轻重的几大商社,背后无一不是有着大唐高官们的身影。
吴进对这种状况是深恶痛绝。他公开向李泽上过折子,直言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必将对大唐造成致命的伤害。
这一份折子,使得吴进立时便成为了大唐朝廷几乎所有官员的对立面,让人对其侧目而视。而李泽也将这份折子摁了下来,甚至没有让其进入到讨论的程序当中。
但吴进在沧州的官宦生涯也进入到了极大的困境当中。
几乎所有的中枢部门在对沧州的考核考查之中都是戴上了另外一副眼镜过去的,这让沧州上下叫苦不迭,明明沧州在各个方面的政绩都名列前茅,但最终却总是得不到他们该有的奖赏和荣誉。
明里暗里的打压之下,让沧州的官员们对吴进亦怨声载道起来,候震已经几次向李泽叫过苦了。
对于这些打压,李泽是没有办法去管的,你真要把这些官员叫来询问,保管他们能给你有理有据地怼得你哑口无言。
只要是在做事,哪里有挑不出来毛病的呢?
真要找你的茬子,你即便做得九成九的完美呢,那零点一的不完美仍然会被人用放大镜找出来然后大书特书,成为反面典范。
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会被挑出毛病来。
李泽知道吴进在沧州呆不下去了,他甚至在任何地方都呆不下去了。没有一个地方会欢迎他这位异类的。
但李泽知道吴进是对的。
官商勾结的危害有多大,没有谁比他对这一点更加地心知肚明。
只是现在不是时候。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吴进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把一件对的事情给提了出来而已。
将吴进调走,免去他现在的官职,不是在惩罚他,而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这一次把你调来长安政经济书院当先生,你心中可有不舒服的地方?如果有,说出来,法不传六耳,我不会跟别人说的!”李泽笑呵呵地道。
吴进拱手道:“多谢李相的厚爱,吴进感激不已。”
“免了你的官儿,还算是厚爱?”李泽道。
“吴进现在四面楚歌了。”吴进苦笑着道:“即便是一向对我爱护有加的候刺史,现在对我都是爱搭不理,更别说其他人了。上街没被人打闷棍,吴进已经很开心了。如今离开了官场,去当一个先生,想来那些痛恨吴某的人,也就把我当一个屁一般放了。”
“写这份折子的时候,想到过这个后果吗?”李泽问道。
“当然想到过。吴某也不是一个蠢人。”吴进道:“但吴某还是要说,即便是被所有人痛恨,就此仕途断绝,也要及早地将这个隐患给揭开来。李相,现在大唐方兴未艾,兴兴向荣,所有的矛盾都被一个接着一个的胜利给掩盖住了。但长期以往,这些眼下看起来不算什么的小隐患,必然会成为大唐身上致命的脓疮的。”
“你似乎是有感而发!”李泽问道。
“自然。下官给李相讲一个真实的例子吧,而这件事情,就是在下官手上发生的。”吴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海兴港扩建项目,是我亲自主持的。”
“既然是你亲自主持的,为何还出了问题?”李泽反问道。
“下官无可奈何。”吴进叹道:“当时共有六家商户进入最后的争标程序,其中一家背后势力极大,另外五家情知敌不过,便五家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联盟。如此一来,他们在实力之上便与这一家不相上下,在技术之上甚至犹有过之。”
“标书泄漏?”李泽眉头一竖。
吴进点了点头:“事后才查出来。这五家联盟的标书被泄漏了,而且那一家的标书的标的额也被篡改了,恰恰比这五家联盟的出价,低了一万两银子。”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也忍了这口气。反正不管是谁,在质量之上,绝对是绕不过我这一关的。但那五家经此一事之后,联盟瓦解,其中有两家被那一家给拉了过去,然后在建造的过程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出现,建造成本一升再升,最后完工的之后的部价,超过预估成本的一倍有余。可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不得不打破牙齿往肚子里吞。因为没有人能接手这件事情了。”吴进愤怒地道:“而最后,我们能处理的,只不过是两个微末小吏而已。您说说,这件事,是两个小吏能办成的吗?”
李泽亦是皱起了眉头。
“这样的事情,我相信在绝不只是在我沧州一地发生。”吴进愤怒地道:“李相,长期以往,如何了得?他们不但在侵吞国家财产,他们还在打击那些与他们竞争的商户,如果这些商户都被他们打垮了,以后朝廷岂不是由着他们手拿把攥了?”
李泽微微点头。“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了,但事有轻重缓急,眼下,我却还顾不过来,吴进,你先去政经书院教一段时间的书,避避这个风头,过一段时间,我会有新的任命给你。”
吴进叹道:“李相,我已成众矢之的,不管到哪里任职都不行的,只会坏事,难以成事,我愿意一直在政经书院教书,我相信那些学生,还是能听得进去我所说的。”
李泽一笑道:“放心吧,你的位置,我会有安排的。你现在的确已经不适合再地方上任职了,但有个地方,绝对最适合你这样的人去,且先去休息一段时间,好好地调养调养身体再说吧,你还不到四十岁,却已经两鬓斑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