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坂坡开始 第128章 本就是大争之世

小说:从长坂坡开始 作者:秋来2 更新时间:2021-03-11 21:29:51 源网站:新笔趣阁
  听完诸葛亮的话,关平陷入了沉思。</p>

  天地良心,自己什么时候与周瑜结下仇了?</p>

  没影的事。</p>

  不应该的!</p>

  周大都督可是气量广大。</p>

  就算程普仗着资格老欺辱于他,他都不在乎的。</p>

  王朗当初在江东厮混,没被小霸王孙策赶出去的时候,赞叹周瑜乃是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p>

  其实也存着心思想要离间孙策周瑜,可孙策并不在乎。</p>

  在小霸王孙策看来,周瑜越厉害,对于他而言才会越有利。</p>

  有雄心壮志的人从不会嫉妒麾下的人比当主公的还厉害。</p>

  他没有本事,你为啥还要用他?</p>

  怎么帮你打天下?</p>

  这更是一种当主公的自信,能笼络的得住麾下文臣武将。</p>

  只是现如今大家都觉得王朗在吹牛罢了。</p>

  周瑜除了与他先主公孙策一同娶了江东二乔,成了一段佳话。</p>

  目前可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战绩!</p>

  毕竟孙家打江东的时候,实际指挥可全都是挂着小霸王孙策的名。</p>

  能让曹操高看他周瑜一眼的战例?</p>

  没有!</p>

  对于王朗,有才名没本事。</p>

  曹操开始也是看不上,甚至还在宴会上嗤笑他丢了会稽之事。</p>

  王朗直到曹丕时代才真正发光发热。</p>

  对于王朗说的话,曹老板的态度也就那样,颇有辩论之才的儒士。</p>

  关平开始仔细回忆,除了当初为了激怒周瑜,喊他的妾室小乔出来一观,没啥过分的举动啊!</p>

  难不成周瑜的这种气量胸襟只是对于自己人的?</p>

  敌意?</p>

  关平搞不明白,周大嘟嘟对自己的敌意是从哪里来的?</p>

  完全没有凭证!</p>

  最重要的是与周瑜见面的次数一巴掌都能数得过来。</p>

  要说俩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了敌意。</p>

  那绝不是我关平的原因。</p>

  肯定是周瑜那厮气量小,容不下旁人。</p>

  这么一想,关平顿时就觉得能解释的通了。</p>

  而且听诸葛亮这意思,是拿我当工具人,专业MT!</p>

  时不时的给周瑜填填油,拱拱火?</p>

  啧啧。</p>

  关平瞥了一眼诸葛亮。</p>

  原来把军师的心一切开,里面也是不全是红的。</p>

  诸葛亮感受到了关平的眼神:“定国,在江东的时候,你是不是准备真的偷摸跑去看周公瑾的小妾被他发现了?”</p>

  “军师,你竟如此想我?”关平瞪大了眼睛:“我能干出那么没品的事情吗?”</p>

  “你年少轻狂,直接在周公瑾的家里叫他的妾室小妾出来与你看看,与那曹操何异?”</p>

  “我当时是为了激怒周瑜。”关平一脸愤慨的道:“我与曹操是有本质区别的。</p>

  毕竟我单纯的是真想看。</p>

  曹操那是单纯的只想干!”</p>

  诸葛亮哼哧忍住笑意,指了指关平道:</p>

  “定国,你父不在身边,你就跟换了人一样,一点都不尊礼法,结亲前少与简中郎走动。”</p>

  关平哼哼两声,连简郎中都跟不上自己开车的速度,还用的着与他少走动?</p>

  若真是与简雍走动,说不定自己还没用力开,他就该倒履相迎。</p>

  “好的,军师。”关平从善如流。</p>

  诸葛亮拽着缰绳,望着江边:“定国,虽世道纷争,但礼不可废。”</p>

  关平望着江边无意识的笑了笑:</p>

  “当今天下乃是乱世。</p>

  乱世就是大争之世!</p>

  本就是群雄逐鹿,你死我活。</p>

  多少人怀揣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p>

  又有多少人有着皇帝轮流转,明天到我家的心思?</p>

  什么四世三公。</p>

  什么宦官之后。</p>

  什么文坛盟主。</p>

  亦或者~当今天子。</p>

  在实力面前。</p>

  通通不管用!</p>

  没有实力,还去讲礼法?</p>

  那曹操就不该挟天子以令诸侯。</p>

  袁术他怎敢悍然称帝?</p>

  依我言,讲礼法,这事,得往后排啊。”</p>

  关平一吐胸中长气。</p>

  “哦?”</p>

  诸葛亮皱着眉头,实在是没有想到,关平竟然能说出这番话来。</p>

  关平却是起了话头:“若是礼法一直被人遵从。</p>

  那大家作战还得跟春秋的时候搞一波流。</p>

  两方排开阵势,主将一挥剑,士卒车兵骑兵对冲。</p>

  谁能赢,谁就是天命之子。</p>

  也别用什么正奇结合。</p>

  孙子兵法就不该出现。”</p>

  关平随后摇摇头:“这就是孔夫子他为何周游列国且没有被君主采纳他的主张的缘由,固执己见可不是好事。</p>

  我们得结合实际,实事求是,方能立于不败之地。”</p>

  结合实际。</p>

  实事求是?</p>

  诸葛亮听得关平的话,不禁感慨唏嘘一番。</p>

  此等言论。</p>

  当真是耳目一新!</p>

  其实诸葛亮他是个外儒内法的人。</p>

  这种思维是汉代统治政策的指导思想,而且一直沿用在封建王朝。</p>

  儒学重仁政,讲究以伦理劝导实施统治。</p>

  而法家讲法制,重在政治事功。</p>

  始终倡导人治而不是法治。</p>

  法家倡导的法治也是以君主为中心。</p>

  可如今本就是大争之世。</p>

  谁的拳头硬,谁的兵多,谁才能让天下人都听他的话。</p>

  如曹操,天下十三州,雄厚的实力占据三分之二的土地,挟天子以令诸侯。</p>

  试问天下,还有几个敢反抗的?</p>

  在此大环境下,刘皇叔能实行仁的主张,当真是世间少有。</p>

  诸葛亮瞥了关平一眼。</p>

  这小子是从哪里学来的这般诡辩之术?</p>

  听起来还蛮有道理的!</p>

  诸葛亮呵呵一笑:“那依照定国之言,你说什么该时候讲礼法?”</p>

  “一统天下后!”</p>

  关平看着诸葛亮的眼神,又加了一句:“最低层次咱们也要有一块稳定的地盘。</p>

  没有实力,匡扶汉室始终只是个口号罢了。”</p>

  没得本事做出改变还自怨自艾,真的让人厌恶。</p>

  诸葛亮瞥了一眼关平:“定国,你是个务实的人。”</p>

  “诸葛军师,您同样也是一个务实的人。”</p>

  “哈哈,那咱们是同一类人。”</p>

  “匡扶汉室,人人有责!”</p>

  关平干笑了两声。</p>

  匡扶汉室,人人有责?</p>

  诸葛亮既无奈又认同的摇摇头,这话明明很正确。</p>

  可从关平嘴里说出来,总让人感觉会有其他含义。</p>

  也许是自己想太多,诸葛亮感慨一句。</p>

  鲁肃是个实诚人,至少不会去偷听队友他们之间说了什么话,还特意留出一段距离,在前头带路。</p>

  直到此时,鲁肃才回过头来,继续叮嘱道:“孔明,可千万记住我的话!”</p>

  </p>sxbiquge/read/0/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