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襄阳地界百姓,组成复杂,极少数是原住民。</p>
被自家老爹从南阳郡迁来的,被徐庶从曹仁那里哄骗来的。</p>
要么就是汉中百姓和关中百姓,为了逃避关中战事,被关平通过武关故意放进来的。</p>
他们大多是为了逃避战事,想要迁徙到和平的地区过日子。</p>
这些百姓故而对于官府发布征兵事宜,一点都不上心,甚至是厌恶和畏惧的。</p>
再加上被徐庶很好的安置下来,关平想要吸收流民和游民进如部队,大抵上是不行的。</p>
关平想了想,决定要提高士卒的待遇,以此来扩招的目的。</p>
“老邢,你继续在这盯着,我回去与元直军师商议一二,这征兵的事情。”</p>
“少将军放心。”</p>
邢道荣看着过往的百姓,自己要不要拦住他们,跟他们说一说这当兵的好处?</p>
府衙内,徐庶依旧在处理政务,关羽虽然是襄阳太守,但军政是分开的。</p>
“元直军师!”关平急冲冲的走了进来:“可忙?”</p>
“忙是忙的很。”徐庶头也没抬:“不过耳朵是不忙的,少将军有事,尽管说。”</p>
“征兵不顺,百姓极少征召。”</p>
“我知道,这些百姓大抵上都是想着要好好过日子,躲避战事,逃亡了这么多地方,</p>
现在你想让他们当兵,那早就被曹操或者其他人拉去了,还轮得到你。”</p>
徐庶放下手中的竹简,又从桌子上拿起另一个,仔细观看。</p>
“但是北伐中原之事,我军士卒太少,急需扩充,况且深入北地,再也没法子取巧了。</p>
每次兵少,那就只能给曹操扫扫痒,下一次想要在抓住好时机,怕是极难了。”</p>
“所以少将军,是想要我给你解决兵源的事情?”</p>
徐庶放下手中的竹简,两手一摊:“我也不能强行征兵啊,要不然又该发生逃户现象!”</p>
关平嘿嘿笑了笑:“元直军师放心,我不是跟你要人,是跟你要政策来的。”</p>
“要政策?”</p>
徐庶眨了眨眼睛,这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p>
关平总是能给他整出新鲜想法来。</p>
“你想怎么个要法?”徐庶顿时就来了兴趣。</p>
“我听闻北方实行的是兵士当兵,终身当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为国家尽当兵的义务。”</p>
徐庶听完关平这个提议,脸色微变,只能耐着心思解释道:</p>
“我的少将军哎,此举怕是不妥。</p>
你光知道这是曹操的主要兵源,可是这些兵士不得解除世代当兵的义务,</p>
除非在作战当中有突出表现,经过特殊手续批准,得到奖赏方可。</p>
如此一来,一般士卒想要解除当兵的义务,几乎不可能。”</p>
徐庶又耐心的给关平科普:“曹操此举,虽然让兵与民分离,成为军户。</p>
他的治下大抵分为三户,一个是普通的民户,一个是屯田户,再一个便是军户。</p>
前两个不用在服兵役,但是要成为军户,便不能在转为民户了。</p>
况且军户家属,要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实则作为人质。</p>
为了保证军户人口增多,只需军户之间内部通婚,不和平民通婚,而且在他们不够岁数入军前,要从事屯田。”</p>
关平点点头,在曹老板手底下当兵,有兵家和屯田身份,可谓是受到双重压迫和剥削。</p>
“况且我们的情况与曹操不同,曹操占据北方,皆是群雄盘踞,属于众家兵将,极其容易发生叛逃,举部叛乱。</p>
他为了进行防范,达到如臂指使的指挥效果,曹操多要挟兵将家属。</p>
待到他攻陷邺城后,大局已定,为表明无二心,许多在外将军都把家族前往邺城。</p>
雄踞一方的臧霸、孙观送去子弟以及麾下诸将的父兄家属。</p>
李典更是送来部曲宗族上万人,田畴送来家属、宗族三百多家。</p>
并州刺史梁习送来曹军中原豪酋,私家部曲家属数万口。</p>
自此,曹操开始实行大规模的质任制度,令军户家迁往邺城。</p>
如今的邺城周遭怕是有数十万人口,曹操在前线败了,还可以在后方征召。”</p>
不过经历过如何的动乱,如今北方中原依旧是人口打州,不是孙刘所能比拟的。</p>
徐庶顿了顿又道:“而我军,也就是先前所有的士卒的家属,全都迁徙进了新建造的江陵城和公安城。</p>
当初少将军定下相亲大会,为军中士卒解决夫人和后代的法子,大受欢迎。</p>
但是随着战事的进行,寡妇增多,新的士卒还没有成长起来。</p>
而迁徙来的百姓,也不愿意把子女嫁给我军士卒,亦或者是迎娶这些寡妇。”</p>
关平颔首,为了增加人口,大抵上各地是鼓励这些寡妇再嫁人的。</p>
况且在大汉,基本上是相对的婚姻自由,除非是世家豪族,有条件讲条件。</p>
只不过曹老板做的过分一些,要求各郡县必须上报寡妇的名单,他命人给牵线搭桥,重新组建家庭,充实人口。</p>
有些官员为了讨好上官,增加己方名单数量,根本就不在乎本郡县的寡妇是否已经重新缔结婚姻了。</p>
直接上报,然后强行拆散她新组建的家庭,搞得此番政策,被百姓所抵触。</p>
“这也是一个问题。”</p>
关平点点头,部队采取轮休制。</p>
大抵上是每个月有十分之二的人,会有一个月的休假时间,返回江陵和公安与家人团聚。</p>
“但是不得不承认,曹操的这招是非常适应环境的。”</p>
“嗯。”</p>
徐庶也赞同,当今天下残破,户口锐减,征募难以实现,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解决兵源的新办法。</p>
他又给关平诉说了一下曹操利用此法的利弊。</p>
如此有利于保证曹操能够获得固定的兵源,提高兵源质量。</p>
从东汉立国以来,天子罢郡国兵,临时有事就征兵,来不及训练就带去打仗。</p>
所以每战常败,王师不振。</p>
相比上面,曹老板选择军户,世袭的职业兵,作战经验丰富,作战技能也有所提高。</p>
父兄辈都会传授子弟战场上保命的手段,以及杀敌小技巧。</p>
恢复了强大的战斗能力,且吸引了大批游民和流民,举户依附曹操。</p>
这些人从饿死的死亡线回来,找到了安家立命之地。</p>
他们通过终身当兵和家属屯田解决生计,对他们是有利的。</p>
毕竟饿死跟有口吃的选择,大多数人都会知道怎么选。</p>
而曹老板通过世兵制,以众将部曲的家人为人质,加强了对众将的控制。</p>
抑制住了军中豪强拥兵割据的倾向,保证了军队的集中统一。</p>
所以现在曹老板能够得到麾下普通士卒的拥戴,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p>
一代士兵衰老后,子弟未曾长大,兵源也出现了断层。</p>
最为重要的是,过了这么多年,这些士卒也已经不再满足为一口吃的拼命的时代了。</p>
但军户的身份并没有得到提升,反倒继续遭到曹老板的剥削,故而极大的挫伤了士卒作战的积极性。</p>
关平听明白了,大抵上曹老板觉得这个制度好,想要一直实行下去。</p>
但殊不知,以前跟你混的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你给口馒头,他就跟你卖命,心甘情愿让你剥削整个家族。</p>
可是你当你家大业大,再创辉煌后,</p>
你还给他一口馒头,想让他继续给你卖命,继续剥削他整个家族。</p>
那是个人就有小情绪了!</p>
总而言之,政策不错,但是就是待遇没有提升上去。</p>
这就让人产生心理落差了。</p>
通过徐庶如此一科普,关平更是觉得自己要政策是要对了。</p>
“元直军师,既然这世兵制的法子是有利于如今的环境,</p>
那我们不如把它拿过来用一用,改造成适合我们的形状,因地制宜。”</p>
“那你说说怎么改?”</p>
“主要就是要提高士卒的待遇,我来的时候想了几个点,军师给参谋参谋。”</p>
“好。”徐庶拿起笔,铺开纸张:“少将军先说几点,我记录下来,再研究研究。”</p>
“第一个便是伤残士卒的待遇,要给与一定的照顾,</p>
这些人因战事受伤退役之后,是活着的宣传册,绝不能寒了这些人的心。”</p>
“在理。”徐庶快速记下这点,以前是没得条件,照顾伤兵。</p>
现在主公占据大片土地,有足够的资本可以照顾这些人。</p>
“第二个便是阵亡者的待遇,像战死安葬,收录子孙,家庭抚恤。”</p>
对于安葬之事,关平通过接触身边的士卒,发现他们非常重视。</p>
“收录子孙为兵?这谈不上什么好待遇!”徐庶顿了顿,军户本就是世代为兵。</p>
“不是,有选择的,可以收录子孙前往讲武堂学习,也算是有一个好出身,亦或者是下放到郡县为小吏。”</p>
“嗯,如此安置,倒是能让许多人喜出望外。”徐庶点点头,在这点上画了个重点标注。</p>
“还有对士卒阵亡后,无所依靠的家属,终身给予救助!”</p>
“少将军仁义啊!”</p>
“算不上仁义,我称之为等价交换!”关平端起茶杯,又放下:</p>
“总得给些补偿,毕竟是为了你拼命的,让他安心。”</p>
“继续。”徐庶又画了一下重点。</p>
“平时士卒的抚恤,比如因病而亡的,若是生病无钱看病,也要及时给予救治。</p>
平日士卒若是有生病,也要送药医治,免费治疗。”</p>
关平提出这点,主要是因为感冒就能病死人,听起来实在是吓人!</p>
索性就一次性给这些士卒把心放在肚子里。</p>
听到这里,徐庶抬头道:“这条所耗费银钱,怕是要多出以上两条很多。”</p>
“写上吧,小钱钱都是劳动换来的,让百姓赚钱的法子,我还是有的。”</p>
“百姓赚钱了,那官府就不赚钱了吗?”</p>
徐庶反问一句,他相信关平嘴里赚钱的法子是真的。</p>
“你收税啊,官不与民争利,他们都是小头,官府拿大头。”</p>
“倒也不是不行。”</p>
徐庶在这条上加了标注,政策的最终决定权,还得由大王来定夺。</p>
他要详细的给出解释,阐明如此做的后续办法。</p>
“然后便是军中淘汰的士卒。”关平掰着手指头道:</p>
“自从我大伯父起兵以来,跟着他的士卒怕也是五六十岁,头发花白了。</p>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同黄汉升老将军一样龙精虎猛的,那是少数人。”</p>
“你想如何安排?这些人可都是大王的心腹。”</p>
徐庶知道这样的老卒,总共也没有多少人。</p>
“我并不是要我大伯父驱逐他身边的老卒,</p>
而是军中其他老弱,并不能剔除军队,就不管他们了。</p>
再强壮的士卒,也会慢慢变老,就以五十岁为分水岭。</p>
首先尊重个人的意愿,要是不愿意离开军队,便不任征戊,俸禄加倍。</p>
平日里主抓新卒训练等杂事,传授战场经验,也可以通过讲述自身经历过的战事,告诫新卒。”</p>
徐庶只是觉得关平让老卒给新卒讲战事的思维,着实是让人意想不到,应该大有搞头。</p>
特别是当初跟随张飞的那十八名骑兵,足可以吹一辈子。</p>
关平紧接着说道:“其次是想要解甲归田者,没有土地的要分给上好的田地。</p>
并且给与良种,还要给牛,用来耕种田地,家中免赋税几年,具体几年需要军师参谋。”</p>
“好。”</p>
徐庶顺势写了一个十年免赋税,若无连续三年灾荒情况。</p>
能活到这岁数的,一般不是运气好,那就是精锐士卒了。</p>
他们值得的得到厚重的回报。</p>
“最后,便是对待出征士卒的家属安置,如何让他们拥军爱军。”</p>
“自然是保护好这些士卒家属,使其不受到欺辱,如此,出征士卒,方能在前方安心作战。”</p>
徐庶自认为在这方面,他做的很好,尤其是云长,也十分善待士卒。</p>
“远远不够,总之就是要再提高他们的认同感。”</p>
关平敲了敲桌子说道:“如有特别困难的士卒家属,要给与帮扶。</p>
其次,士卒出征,俸禄可以由家属领取,最好是十户人家作保,一同来领,避免出现差错。</p>
以便平日里能够养活家小,使他们的生活有基础的保证。</p>
然后便是对家属,官府要给予照顾,有病者官府为其看病,死亡也要有官府安葬。</p>
还有,这世代为兵的政策,也可以改一改。”</p>
</p>sxbiquge/read/0/242/ )
被自家老爹从南阳郡迁来的,被徐庶从曹仁那里哄骗来的。</p>
要么就是汉中百姓和关中百姓,为了逃避关中战事,被关平通过武关故意放进来的。</p>
他们大多是为了逃避战事,想要迁徙到和平的地区过日子。</p>
这些百姓故而对于官府发布征兵事宜,一点都不上心,甚至是厌恶和畏惧的。</p>
再加上被徐庶很好的安置下来,关平想要吸收流民和游民进如部队,大抵上是不行的。</p>
关平想了想,决定要提高士卒的待遇,以此来扩招的目的。</p>
“老邢,你继续在这盯着,我回去与元直军师商议一二,这征兵的事情。”</p>
“少将军放心。”</p>
邢道荣看着过往的百姓,自己要不要拦住他们,跟他们说一说这当兵的好处?</p>
府衙内,徐庶依旧在处理政务,关羽虽然是襄阳太守,但军政是分开的。</p>
“元直军师!”关平急冲冲的走了进来:“可忙?”</p>
“忙是忙的很。”徐庶头也没抬:“不过耳朵是不忙的,少将军有事,尽管说。”</p>
“征兵不顺,百姓极少征召。”</p>
“我知道,这些百姓大抵上都是想着要好好过日子,躲避战事,逃亡了这么多地方,</p>
现在你想让他们当兵,那早就被曹操或者其他人拉去了,还轮得到你。”</p>
徐庶放下手中的竹简,又从桌子上拿起另一个,仔细观看。</p>
“但是北伐中原之事,我军士卒太少,急需扩充,况且深入北地,再也没法子取巧了。</p>
每次兵少,那就只能给曹操扫扫痒,下一次想要在抓住好时机,怕是极难了。”</p>
“所以少将军,是想要我给你解决兵源的事情?”</p>
徐庶放下手中的竹简,两手一摊:“我也不能强行征兵啊,要不然又该发生逃户现象!”</p>
关平嘿嘿笑了笑:“元直军师放心,我不是跟你要人,是跟你要政策来的。”</p>
“要政策?”</p>
徐庶眨了眨眼睛,这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p>
关平总是能给他整出新鲜想法来。</p>
“你想怎么个要法?”徐庶顿时就来了兴趣。</p>
“我听闻北方实行的是兵士当兵,终身当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为国家尽当兵的义务。”</p>
徐庶听完关平这个提议,脸色微变,只能耐着心思解释道:</p>
“我的少将军哎,此举怕是不妥。</p>
你光知道这是曹操的主要兵源,可是这些兵士不得解除世代当兵的义务,</p>
除非在作战当中有突出表现,经过特殊手续批准,得到奖赏方可。</p>
如此一来,一般士卒想要解除当兵的义务,几乎不可能。”</p>
徐庶又耐心的给关平科普:“曹操此举,虽然让兵与民分离,成为军户。</p>
他的治下大抵分为三户,一个是普通的民户,一个是屯田户,再一个便是军户。</p>
前两个不用在服兵役,但是要成为军户,便不能在转为民户了。</p>
况且军户家属,要集中居住,集中管理,实则作为人质。</p>
为了保证军户人口增多,只需军户之间内部通婚,不和平民通婚,而且在他们不够岁数入军前,要从事屯田。”</p>
关平点点头,在曹老板手底下当兵,有兵家和屯田身份,可谓是受到双重压迫和剥削。</p>
“况且我们的情况与曹操不同,曹操占据北方,皆是群雄盘踞,属于众家兵将,极其容易发生叛逃,举部叛乱。</p>
他为了进行防范,达到如臂指使的指挥效果,曹操多要挟兵将家属。</p>
待到他攻陷邺城后,大局已定,为表明无二心,许多在外将军都把家族前往邺城。</p>
雄踞一方的臧霸、孙观送去子弟以及麾下诸将的父兄家属。</p>
李典更是送来部曲宗族上万人,田畴送来家属、宗族三百多家。</p>
并州刺史梁习送来曹军中原豪酋,私家部曲家属数万口。</p>
自此,曹操开始实行大规模的质任制度,令军户家迁往邺城。</p>
如今的邺城周遭怕是有数十万人口,曹操在前线败了,还可以在后方征召。”</p>
不过经历过如何的动乱,如今北方中原依旧是人口打州,不是孙刘所能比拟的。</p>
徐庶顿了顿又道:“而我军,也就是先前所有的士卒的家属,全都迁徙进了新建造的江陵城和公安城。</p>
当初少将军定下相亲大会,为军中士卒解决夫人和后代的法子,大受欢迎。</p>
但是随着战事的进行,寡妇增多,新的士卒还没有成长起来。</p>
而迁徙来的百姓,也不愿意把子女嫁给我军士卒,亦或者是迎娶这些寡妇。”</p>
关平颔首,为了增加人口,大抵上各地是鼓励这些寡妇再嫁人的。</p>
况且在大汉,基本上是相对的婚姻自由,除非是世家豪族,有条件讲条件。</p>
只不过曹老板做的过分一些,要求各郡县必须上报寡妇的名单,他命人给牵线搭桥,重新组建家庭,充实人口。</p>
有些官员为了讨好上官,增加己方名单数量,根本就不在乎本郡县的寡妇是否已经重新缔结婚姻了。</p>
直接上报,然后强行拆散她新组建的家庭,搞得此番政策,被百姓所抵触。</p>
“这也是一个问题。”</p>
关平点点头,部队采取轮休制。</p>
大抵上是每个月有十分之二的人,会有一个月的休假时间,返回江陵和公安与家人团聚。</p>
“但是不得不承认,曹操的这招是非常适应环境的。”</p>
“嗯。”</p>
徐庶也赞同,当今天下残破,户口锐减,征募难以实现,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解决兵源的新办法。</p>
他又给关平诉说了一下曹操利用此法的利弊。</p>
如此有利于保证曹操能够获得固定的兵源,提高兵源质量。</p>
从东汉立国以来,天子罢郡国兵,临时有事就征兵,来不及训练就带去打仗。</p>
所以每战常败,王师不振。</p>
相比上面,曹老板选择军户,世袭的职业兵,作战经验丰富,作战技能也有所提高。</p>
父兄辈都会传授子弟战场上保命的手段,以及杀敌小技巧。</p>
恢复了强大的战斗能力,且吸引了大批游民和流民,举户依附曹操。</p>
这些人从饿死的死亡线回来,找到了安家立命之地。</p>
他们通过终身当兵和家属屯田解决生计,对他们是有利的。</p>
毕竟饿死跟有口吃的选择,大多数人都会知道怎么选。</p>
而曹老板通过世兵制,以众将部曲的家人为人质,加强了对众将的控制。</p>
抑制住了军中豪强拥兵割据的倾向,保证了军队的集中统一。</p>
所以现在曹老板能够得到麾下普通士卒的拥戴,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p>
一代士兵衰老后,子弟未曾长大,兵源也出现了断层。</p>
最为重要的是,过了这么多年,这些士卒也已经不再满足为一口吃的拼命的时代了。</p>
但军户的身份并没有得到提升,反倒继续遭到曹老板的剥削,故而极大的挫伤了士卒作战的积极性。</p>
关平听明白了,大抵上曹老板觉得这个制度好,想要一直实行下去。</p>
但殊不知,以前跟你混的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你给口馒头,他就跟你卖命,心甘情愿让你剥削整个家族。</p>
可是你当你家大业大,再创辉煌后,</p>
你还给他一口馒头,想让他继续给你卖命,继续剥削他整个家族。</p>
那是个人就有小情绪了!</p>
总而言之,政策不错,但是就是待遇没有提升上去。</p>
这就让人产生心理落差了。</p>
通过徐庶如此一科普,关平更是觉得自己要政策是要对了。</p>
“元直军师,既然这世兵制的法子是有利于如今的环境,</p>
那我们不如把它拿过来用一用,改造成适合我们的形状,因地制宜。”</p>
“那你说说怎么改?”</p>
“主要就是要提高士卒的待遇,我来的时候想了几个点,军师给参谋参谋。”</p>
“好。”徐庶拿起笔,铺开纸张:“少将军先说几点,我记录下来,再研究研究。”</p>
“第一个便是伤残士卒的待遇,要给与一定的照顾,</p>
这些人因战事受伤退役之后,是活着的宣传册,绝不能寒了这些人的心。”</p>
“在理。”徐庶快速记下这点,以前是没得条件,照顾伤兵。</p>
现在主公占据大片土地,有足够的资本可以照顾这些人。</p>
“第二个便是阵亡者的待遇,像战死安葬,收录子孙,家庭抚恤。”</p>
对于安葬之事,关平通过接触身边的士卒,发现他们非常重视。</p>
“收录子孙为兵?这谈不上什么好待遇!”徐庶顿了顿,军户本就是世代为兵。</p>
“不是,有选择的,可以收录子孙前往讲武堂学习,也算是有一个好出身,亦或者是下放到郡县为小吏。”</p>
“嗯,如此安置,倒是能让许多人喜出望外。”徐庶点点头,在这点上画了个重点标注。</p>
“还有对士卒阵亡后,无所依靠的家属,终身给予救助!”</p>
“少将军仁义啊!”</p>
“算不上仁义,我称之为等价交换!”关平端起茶杯,又放下:</p>
“总得给些补偿,毕竟是为了你拼命的,让他安心。”</p>
“继续。”徐庶又画了一下重点。</p>
“平时士卒的抚恤,比如因病而亡的,若是生病无钱看病,也要及时给予救治。</p>
平日士卒若是有生病,也要送药医治,免费治疗。”</p>
关平提出这点,主要是因为感冒就能病死人,听起来实在是吓人!</p>
索性就一次性给这些士卒把心放在肚子里。</p>
听到这里,徐庶抬头道:“这条所耗费银钱,怕是要多出以上两条很多。”</p>
“写上吧,小钱钱都是劳动换来的,让百姓赚钱的法子,我还是有的。”</p>
“百姓赚钱了,那官府就不赚钱了吗?”</p>
徐庶反问一句,他相信关平嘴里赚钱的法子是真的。</p>
“你收税啊,官不与民争利,他们都是小头,官府拿大头。”</p>
“倒也不是不行。”</p>
徐庶在这条上加了标注,政策的最终决定权,还得由大王来定夺。</p>
他要详细的给出解释,阐明如此做的后续办法。</p>
“然后便是军中淘汰的士卒。”关平掰着手指头道:</p>
“自从我大伯父起兵以来,跟着他的士卒怕也是五六十岁,头发花白了。</p>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同黄汉升老将军一样龙精虎猛的,那是少数人。”</p>
“你想如何安排?这些人可都是大王的心腹。”</p>
徐庶知道这样的老卒,总共也没有多少人。</p>
“我并不是要我大伯父驱逐他身边的老卒,</p>
而是军中其他老弱,并不能剔除军队,就不管他们了。</p>
再强壮的士卒,也会慢慢变老,就以五十岁为分水岭。</p>
首先尊重个人的意愿,要是不愿意离开军队,便不任征戊,俸禄加倍。</p>
平日里主抓新卒训练等杂事,传授战场经验,也可以通过讲述自身经历过的战事,告诫新卒。”</p>
徐庶只是觉得关平让老卒给新卒讲战事的思维,着实是让人意想不到,应该大有搞头。</p>
特别是当初跟随张飞的那十八名骑兵,足可以吹一辈子。</p>
关平紧接着说道:“其次是想要解甲归田者,没有土地的要分给上好的田地。</p>
并且给与良种,还要给牛,用来耕种田地,家中免赋税几年,具体几年需要军师参谋。”</p>
“好。”</p>
徐庶顺势写了一个十年免赋税,若无连续三年灾荒情况。</p>
能活到这岁数的,一般不是运气好,那就是精锐士卒了。</p>
他们值得的得到厚重的回报。</p>
“最后,便是对待出征士卒的家属安置,如何让他们拥军爱军。”</p>
“自然是保护好这些士卒家属,使其不受到欺辱,如此,出征士卒,方能在前方安心作战。”</p>
徐庶自认为在这方面,他做的很好,尤其是云长,也十分善待士卒。</p>
“远远不够,总之就是要再提高他们的认同感。”</p>
关平敲了敲桌子说道:“如有特别困难的士卒家属,要给与帮扶。</p>
其次,士卒出征,俸禄可以由家属领取,最好是十户人家作保,一同来领,避免出现差错。</p>
以便平日里能够养活家小,使他们的生活有基础的保证。</p>
然后便是对家属,官府要给予照顾,有病者官府为其看病,死亡也要有官府安葬。</p>
还有,这世代为兵的政策,也可以改一改。”</p>
</p>sxbiquge/read/0/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