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被夸大的战果
温盖特这个人喜欢使用非常规作战手段,也就是特种作战行动,来对付他的敌人,所以堪称特种作战行动的先驱者。
但是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插手不应该由军人插手的政治活动,在东非又惹祸了,因为他又插手地方政治事务,结果又被英国政府免职,调回了英国国内。
现在他又被独眼龙韦维尔请到了印度,令他组建英国驻印第77旅,也就是在后世印度和缅甸很出名的坎迪队。
这支坎迪队除了招募了印度人之外,还招募了大量缅甸人和克钦族人,同时还招募了廓尔喀人,组建了坎迪队。
他鼓吹应该用特种作战的方式,把英国的军队派回缅甸,在丛林中跟日军展开作战行动,即便在无条件发动战略反攻的情况下,也要用特殊手段打击日军在缅甸的统治,破坏他们的交通线,袭击他们的哨所据点。
在这一点上,现在温盖特可能也受到了101特遣队的影响,使得他急于建功,向世人展示他的高超的特种作战指挥艺术。
所以就在今年二月初特务连还在进行特训的时候,温盖特便将他麾下的第77旅用运输机空投或者是在地面潜入的方式,派到了缅甸境内,渡过了亲敦江,潜入到伊洛瓦底江沿岸展开霖面行动。
而他们的行动规模,比起101特遣队的行动规模可就大多了,这一次温盖特就把他的坎迪队,将近三千饶兵力,分作了很多组,一股脑的投入到了缅甸中部地区,听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结束行动,正在撤回印度英帕尔一带。
而从霍克反馈给方汉民的信息之中,温盖特宣称这一次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据英国方面宣称,这一次坎迪队各个分队,在为期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缅甸境内,一共袭击了一百多处日军的据点,破坏了大量日军的铁路线,击毙击伤了数千名日军,给日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但是目前坎迪队还没有全部撤回印度一方,暂时有些个别的分队还下落不明。
同时霍克还通过他们美军的情报系统,查证了一些坎迪队在缅甸的行动情况,通过他们设在缅甸的情报人员,或者是监听破译日军的电报信息,截获了一些情报,证明实际上坎迪队的战果,可能并不如他们所的那样辉煌,反倒是日军方面,还击毙抓获了不少第77旅的坎迪队成员。
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坎迪队的行动,毕竟三千名英军,被派入到缅甸,而且这些人毕竟也接受过了一定程度上的丛林特种作战训练,这么多人潜入到缅甸,就算是扔过去三千头猪,估摸着也能砸死不少日本人。
再加之他们分散行动,专挑日军的软肋下手,对一些日军兵力较少的据点还是可以构成相当大的威胁的。
同时英军方面也为坎迪队各支分队,提供空中支援,效仿101特遣队的作战方式,为前出的别动队空投补给物资,这样确实大大增强了坎迪队在缅甸活动的能力。
所以温盖特的坎迪队第一次登台表演,并不能是失败,起码他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具体作用到底有多大,现在看来并不算太乐观。
起码霍克通过各种搜集到的情报判断,他们一个旅兵力的整体斩获,恐怕远逊于方汉民的特务连四月份在胡康河谷之中所获得的战果。
不过作为盟友,霍克并不打算揭破这一点,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英国人留的,而且驻印英军目前整体士气十分低落,因为缅甸的丢失,让他们很多官兵对未来的战局持悲观态度。
另外曾经在缅甸和日军交战过的士兵,还带入到印度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他们大大的夸大了日军的战斗力,把日军形容的非常恐怖,结果这种传言,也加大了许多印度境内的英军的担忧,使得他们产生出了畏惧日军的心理。
事情毕竟在哪儿放着,日军自从南下南太平洋地区之后,势如破竹的攻占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日军一举逼降了十三万英军,进而又攻占了缅甸。
如果不是有中国远征军掩护驻缅英军撤退,并且在后面为驻缅英军背锅的情况下,恐怕连整个驻缅英军,都会全军覆没在缅甸。
所以现在印度英军之中,弥漫着一种恐日的情绪,觉得日军是十分可怕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所以也导致了整个印度的驻印英军部队之中的士气十分低落,悲观情绪弥漫的十分严重。
毕竟这里的英军,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尼泊尔人、缅甸人组成,这些人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顺民,效忠英皇的思想并不如英国本土的国民那样。
加之这些殖民地征召的士兵,文化程度也很低,学习能力差,即便是其装备远好于中国国内的军队,物资补给水平也远高于中国国内的军队,可是他们的战斗力却基本上属于是战五渣一级的。
现在温盖特派出他的第77旅潜入缅甸执行任务,不管获取的战果多大,对于英国军队来,都无疑是一种鼓励。
就算是温盖特夸大其词,严重夸大了他们的战果,现在美国人也绝不会跳出来揭破他的谎言,相反还会帮他圆谎,希望以此能提振一下驻印英军的士气。
但是私下里,霍克对方汉民就不会隐瞒什么了,把他的分析结果告诉了方汉民,认为温盖特的坎迪队,实际获取的战果,恐怕远不如他宣称的那么大。
方汉民在看罢了霍克传给他的这些文件之后,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起温盖特这个人。
首先他绝不会鄙视温盖特,现在亚洲这边,驻扎在印度的英军之中的将领,像温盖特这样具有进击精神的将领并不多,这种积极出击的勇气,已经超出了很多英国军官,这一点绝对值得肯定。123xyq/read/0/815/ )
温盖特这个人喜欢使用非常规作战手段,也就是特种作战行动,来对付他的敌人,所以堪称特种作战行动的先驱者。
但是他还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插手不应该由军人插手的政治活动,在东非又惹祸了,因为他又插手地方政治事务,结果又被英国政府免职,调回了英国国内。
现在他又被独眼龙韦维尔请到了印度,令他组建英国驻印第77旅,也就是在后世印度和缅甸很出名的坎迪队。
这支坎迪队除了招募了印度人之外,还招募了大量缅甸人和克钦族人,同时还招募了廓尔喀人,组建了坎迪队。
他鼓吹应该用特种作战的方式,把英国的军队派回缅甸,在丛林中跟日军展开作战行动,即便在无条件发动战略反攻的情况下,也要用特殊手段打击日军在缅甸的统治,破坏他们的交通线,袭击他们的哨所据点。
在这一点上,现在温盖特可能也受到了101特遣队的影响,使得他急于建功,向世人展示他的高超的特种作战指挥艺术。
所以就在今年二月初特务连还在进行特训的时候,温盖特便将他麾下的第77旅用运输机空投或者是在地面潜入的方式,派到了缅甸境内,渡过了亲敦江,潜入到伊洛瓦底江沿岸展开霖面行动。
而他们的行动规模,比起101特遣队的行动规模可就大多了,这一次温盖特就把他的坎迪队,将近三千饶兵力,分作了很多组,一股脑的投入到了缅甸中部地区,听现在他们已经开始结束行动,正在撤回印度英帕尔一带。
而从霍克反馈给方汉民的信息之中,温盖特宣称这一次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据英国方面宣称,这一次坎迪队各个分队,在为期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缅甸境内,一共袭击了一百多处日军的据点,破坏了大量日军的铁路线,击毙击伤了数千名日军,给日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但是目前坎迪队还没有全部撤回印度一方,暂时有些个别的分队还下落不明。
同时霍克还通过他们美军的情报系统,查证了一些坎迪队在缅甸的行动情况,通过他们设在缅甸的情报人员,或者是监听破译日军的电报信息,截获了一些情报,证明实际上坎迪队的战果,可能并不如他们所的那样辉煌,反倒是日军方面,还击毙抓获了不少第77旅的坎迪队成员。
不过也不能完全否认坎迪队的行动,毕竟三千名英军,被派入到缅甸,而且这些人毕竟也接受过了一定程度上的丛林特种作战训练,这么多人潜入到缅甸,就算是扔过去三千头猪,估摸着也能砸死不少日本人。
再加之他们分散行动,专挑日军的软肋下手,对一些日军兵力较少的据点还是可以构成相当大的威胁的。
同时英军方面也为坎迪队各支分队,提供空中支援,效仿101特遣队的作战方式,为前出的别动队空投补给物资,这样确实大大增强了坎迪队在缅甸活动的能力。
所以温盖特的坎迪队第一次登台表演,并不能是失败,起码他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具体作用到底有多大,现在看来并不算太乐观。
起码霍克通过各种搜集到的情报判断,他们一个旅兵力的整体斩获,恐怕远逊于方汉民的特务连四月份在胡康河谷之中所获得的战果。
不过作为盟友,霍克并不打算揭破这一点,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给英国人留的,而且驻印英军目前整体士气十分低落,因为缅甸的丢失,让他们很多官兵对未来的战局持悲观态度。
另外曾经在缅甸和日军交战过的士兵,还带入到印度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他们大大的夸大了日军的战斗力,把日军形容的非常恐怖,结果这种传言,也加大了许多印度境内的英军的担忧,使得他们产生出了畏惧日军的心理。
事情毕竟在哪儿放着,日军自从南下南太平洋地区之后,势如破竹的攻占了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日军一举逼降了十三万英军,进而又攻占了缅甸。
如果不是有中国远征军掩护驻缅英军撤退,并且在后面为驻缅英军背锅的情况下,恐怕连整个驻缅英军,都会全军覆没在缅甸。
所以现在印度英军之中,弥漫着一种恐日的情绪,觉得日军是十分可怕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所以也导致了整个印度的驻印英军部队之中的士气十分低落,悲观情绪弥漫的十分严重。
毕竟这里的英军,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尼泊尔人、缅甸人组成,这些人作为英国殖民地的顺民,效忠英皇的思想并不如英国本土的国民那样。
加之这些殖民地征召的士兵,文化程度也很低,学习能力差,即便是其装备远好于中国国内的军队,物资补给水平也远高于中国国内的军队,可是他们的战斗力却基本上属于是战五渣一级的。
现在温盖特派出他的第77旅潜入缅甸执行任务,不管获取的战果多大,对于英国军队来,都无疑是一种鼓励。
就算是温盖特夸大其词,严重夸大了他们的战果,现在美国人也绝不会跳出来揭破他的谎言,相反还会帮他圆谎,希望以此能提振一下驻印英军的士气。
但是私下里,霍克对方汉民就不会隐瞒什么了,把他的分析结果告诉了方汉民,认为温盖特的坎迪队,实际获取的战果,恐怕远不如他宣称的那么大。
方汉民在看罢了霍克传给他的这些文件之后,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起温盖特这个人。
首先他绝不会鄙视温盖特,现在亚洲这边,驻扎在印度的英军之中的将领,像温盖特这样具有进击精神的将领并不多,这种积极出击的勇气,已经超出了很多英国军官,这一点绝对值得肯定。123xyq/read/0/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