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口气,险些没顺过来。
“一小时?!”
手指一个哆嗦,险些把手机掉在了地上,周承福的眼睛瞪大了,老脸因为上升的血压而涨得通红。
“怎么可能!”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就算是螺旋石7-X的最新成果,也才做到了接近30分钟而已。
拿着13年退役的WEGA装置改了改就做到了1小时?
你**怎么不上天?
贾良才满头大汗地说道:“我,我也是刚听说这事儿,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您了……要不,我去一趟金陵,谈谈他们的虚实?”
“……不用了。”
深呼吸了一口气,周承福渐渐冷静了下来。
虽然不敢相信,但《金陵日报》都这么大书特书的报道了,想来这事儿也不太可能是假的了。
倒不是说没有作假的可能性,只是在这种事情上作假,除了让金陵市委领导班子白高兴一场之外,对那个人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毕竟在国内做这种东西,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基本上可以忽略,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而国家科研经费的审批,是不可能参考《金陵日报》这种非专业性报纸的评价,甚至说的极端点,连国内期刊都不会考虑……
所以,风声是从《金陵日报》那边最先放出来,消息的可信度反而很高。
只怕就在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篇准备投稿《自然》或者《科学》的论文,也已经在准备中了。
想到这里,周承福的眼中不禁浮起一丝深深的忌惮。
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般心计,故意没有对他的挑衅作出直接回应,而是挖了个坑等着他自己往里面跳。
也幸好自己没干出更出格的事情,否则的话就不太好收场了……
然而,在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周承福似乎并没有考虑到另一种情况。
那便是从一开始,陆舟便没有将他放在眼里,也根本没考虑过打他的脸,只不过是按部就班地推进自己的研究计划罢了。
贾良才小声问道:“周,周主任,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周承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
怎么办?
他也想问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陆舟和他是一个系统的到还好解决,但问题是他既不是核工业集团的,也不是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
说白了,他管不到他头上去。
那些对别人用得上的手段,对他来说自然是派不上用场了。
当然,这些其实都是次要的了。
最关键的是,这一小时的磁约束时间,已经将世界甩开了一大截。
这份成果本身,实在是太惊人了……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承福先前在节目中的分析确实也没错。
水冷偏滤器是可控聚变装置上最关键的部件之一,也是国内在可控聚变领域相对劣势的短板。无法解决这个关键性的问题,STAR装置在理论上不可能比WEGA装置做的更好。
换句话说,如果水冷偏滤器的问题得到解决,国内的托卡马克装置的约束时间也能提升不少……当然了,虽然等离子体内部电流的磁面撕裂等等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就是了。
然而,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实现长时间等离子体约束的方法,必须解决第一壁材料的散热,但解决散热问题的方法,却不只有提高降温速度一条。
改进控制方案,通过对外场线圈的精准控制,以减少等离子体与第一壁材料的直接接触,就结果而言也能达成一样的效果。
虽然这条途径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比水冷偏滤器要大得多,但反过来在工程学上的难度却几乎没有。
在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控制方案的问题之后,实现三十分钟的长时间约束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了,至于最后为什么从半个小时变成了一个小时,就不得不说到小艾了。
当时在完成了超算搭建之后,他履行了和小艾的约定,便给它换了个新家。
而原来的那台服务器,则作为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牵线搭桥的“中继器”,存放在他的家中,方便他通过移动设备直接与小艾取得联系。
至于安全问题……
说实话,如果能把系统送他的人工智能都给黑掉,那他也认了。
毕竟能干出这种事情的,多半也不太可能是地球人。
总之,搬进新家之后的小艾,总算是干了点正事儿。
通过对超算内原有的等离子体控制方案的算法进行了学习,以及对等离子体实验数据的分析,它在原来那套算法的基础上,对安装在超算内部的控制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
再然后到了实验的当天,陆舟按照计划中的那样开始进行实验。
原本的计划是进行到三十分钟结束,结果没想到在实验进行到三十分钟的时候,各项探测器检测到的腔内环境出乎意料的良好。
再然后,他的手机收到了小艾发来的【(??????)??】……
于是,在与小艾短暂的交流之后,陆舟便临时改变了实验计划,向他的助手盛宪富同志下令,继续实验,并且将实验目标重新定在了一个小时以上……
以上,便是那震撼人心的一小时,背后发生的故事。
……
此时此刻,一片纯白的系统空间内。
站在那张半透明的全息面板前,陆舟确认了任务完成的情况。
【恭喜宿主,完成“人工智能”分支科技支线任务!】
②【“聚变之光”任务链】
【可选支线:1小时高密度等离子体约束(完成!)】
第一个是分支科技的支线。
时隔这么多年,他差点都快忘了这茬了。
根据系统的经验奖励规则,在将“人工智能”的分支科技升级到LV2的同时,同步奖励了他一万信息学经验,将他的信息学等级也提升到了LV2。
至于第二个任务,则奖励了他5万工程学经验,正好够他再升一级。
除此之外,还有500点积分的奖励。
这次的实验成果,简直可以用大丰收来形容了。
随手关闭了任务栏,陆舟开口下令道。
“系统,打开属性面板。”
淡蓝色的光芒从屏幕上扫过,很快更新之后的属性面板,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
A.数学:LV7(14.4万/120万)
B.物理学:LV5(83215/30万)
C.生化学:LV4(74000/20万)
D.工程学:LV4(0/20万)
E.材料学:LV5(1.3万/30万)
F.能源学:LV2(0/5万)
G.信息学:LV2(3000/5万)
积分:5475(一次抽奖机会)
】
【
分支科技:
人工智能LV2(0/5万)
】
看着更新之后的属性面板,陆舟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自从开启了可控聚变的任务链之后,感觉升级就像是坐火箭一样。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数学经验一直没什么变化。
对于身为数学家的自己而言,多少还是让他感觉到有点小遗憾就是了……
“一小时?!”
手指一个哆嗦,险些把手机掉在了地上,周承福的眼睛瞪大了,老脸因为上升的血压而涨得通红。
“怎么可能!”
不可能!
这绝对不可能!
就算是螺旋石7-X的最新成果,也才做到了接近30分钟而已。
拿着13年退役的WEGA装置改了改就做到了1小时?
你**怎么不上天?
贾良才满头大汗地说道:“我,我也是刚听说这事儿,第一时间就打电话给您了……要不,我去一趟金陵,谈谈他们的虚实?”
“……不用了。”
深呼吸了一口气,周承福渐渐冷静了下来。
虽然不敢相信,但《金陵日报》都这么大书特书的报道了,想来这事儿也不太可能是假的了。
倒不是说没有作假的可能性,只是在这种事情上作假,除了让金陵市委领导班子白高兴一场之外,对那个人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
毕竟在国内做这种东西,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基本上可以忽略,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而国家科研经费的审批,是不可能参考《金陵日报》这种非专业性报纸的评价,甚至说的极端点,连国内期刊都不会考虑……
所以,风声是从《金陵日报》那边最先放出来,消息的可信度反而很高。
只怕就在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篇准备投稿《自然》或者《科学》的论文,也已经在准备中了。
想到这里,周承福的眼中不禁浮起一丝深深的忌惮。
没想到这小子还有这般心计,故意没有对他的挑衅作出直接回应,而是挖了个坑等着他自己往里面跳。
也幸好自己没干出更出格的事情,否则的话就不太好收场了……
然而,在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周承福似乎并没有考虑到另一种情况。
那便是从一开始,陆舟便没有将他放在眼里,也根本没考虑过打他的脸,只不过是按部就班地推进自己的研究计划罢了。
贾良才小声问道:“周,周主任,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周承福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的笑容。
怎么办?
他也想问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陆舟和他是一个系统的到还好解决,但问题是他既不是核工业集团的,也不是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的。
说白了,他管不到他头上去。
那些对别人用得上的手段,对他来说自然是派不上用场了。
当然,这些其实都是次要的了。
最关键的是,这一小时的磁约束时间,已经将世界甩开了一大截。
这份成果本身,实在是太惊人了……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承福先前在节目中的分析确实也没错。
水冷偏滤器是可控聚变装置上最关键的部件之一,也是国内在可控聚变领域相对劣势的短板。无法解决这个关键性的问题,STAR装置在理论上不可能比WEGA装置做的更好。
换句话说,如果水冷偏滤器的问题得到解决,国内的托卡马克装置的约束时间也能提升不少……当然了,虽然等离子体内部电流的磁面撕裂等等问题依然无法解决就是了。
然而,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实现长时间等离子体约束的方法,必须解决第一壁材料的散热,但解决散热问题的方法,却不只有提高降温速度一条。
改进控制方案,通过对外场线圈的精准控制,以减少等离子体与第一壁材料的直接接触,就结果而言也能达成一样的效果。
虽然这条途径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比水冷偏滤器要大得多,但反过来在工程学上的难度却几乎没有。
在按部就班地解决了控制方案的问题之后,实现三十分钟的长时间约束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当然了,至于最后为什么从半个小时变成了一个小时,就不得不说到小艾了。
当时在完成了超算搭建之后,他履行了和小艾的约定,便给它换了个新家。
而原来的那台服务器,则作为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牵线搭桥的“中继器”,存放在他的家中,方便他通过移动设备直接与小艾取得联系。
至于安全问题……
说实话,如果能把系统送他的人工智能都给黑掉,那他也认了。
毕竟能干出这种事情的,多半也不太可能是地球人。
总之,搬进新家之后的小艾,总算是干了点正事儿。
通过对超算内原有的等离子体控制方案的算法进行了学习,以及对等离子体实验数据的分析,它在原来那套算法的基础上,对安装在超算内部的控制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
再然后到了实验的当天,陆舟按照计划中的那样开始进行实验。
原本的计划是进行到三十分钟结束,结果没想到在实验进行到三十分钟的时候,各项探测器检测到的腔内环境出乎意料的良好。
再然后,他的手机收到了小艾发来的【(??????)??】……
于是,在与小艾短暂的交流之后,陆舟便临时改变了实验计划,向他的助手盛宪富同志下令,继续实验,并且将实验目标重新定在了一个小时以上……
以上,便是那震撼人心的一小时,背后发生的故事。
……
此时此刻,一片纯白的系统空间内。
站在那张半透明的全息面板前,陆舟确认了任务完成的情况。
【恭喜宿主,完成“人工智能”分支科技支线任务!】
②【“聚变之光”任务链】
【可选支线:1小时高密度等离子体约束(完成!)】
第一个是分支科技的支线。
时隔这么多年,他差点都快忘了这茬了。
根据系统的经验奖励规则,在将“人工智能”的分支科技升级到LV2的同时,同步奖励了他一万信息学经验,将他的信息学等级也提升到了LV2。
至于第二个任务,则奖励了他5万工程学经验,正好够他再升一级。
除此之外,还有500点积分的奖励。
这次的实验成果,简直可以用大丰收来形容了。
随手关闭了任务栏,陆舟开口下令道。
“系统,打开属性面板。”
淡蓝色的光芒从屏幕上扫过,很快更新之后的属性面板,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
A.数学:LV7(14.4万/120万)
B.物理学:LV5(83215/30万)
C.生化学:LV4(74000/20万)
D.工程学:LV4(0/20万)
E.材料学:LV5(1.3万/30万)
F.能源学:LV2(0/5万)
G.信息学:LV2(3000/5万)
积分:5475(一次抽奖机会)
】
【
分支科技:
人工智能LV2(0/5万)
】
看着更新之后的属性面板,陆舟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
自从开启了可控聚变的任务链之后,感觉升级就像是坐火箭一样。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数学经验一直没什么变化。
对于身为数学家的自己而言,多少还是让他感觉到有点小遗憾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