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黄小**的一顿饭上,陆舟帮忙的时候还是上了点心的。
下午上完了课,他便顺路去了一趟刘教授的办公室,和老先生打了声招呼,并且当面说了这件事儿。
“就这事儿啊,”还以为找自己是什么事情,在听到陆舟的请求之后,刘教授笑眯眯地说道,“好说,这么喜欢数学建模的话就来上课吧。把你那同学的名字留纸上,我一会儿去教务处的时候,顺路把他名字给加上去。”
对于他来说,这点小事儿简直是举手之劳,相当于白捡的人情。
也许陆舟并没有注意到,但刘教授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再把他当成一名学生了,而是当成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或者换个说法,是个值得结交的同事。
其实说同事也没错,反正过个两三年,从普林斯顿回来之后,这小子的身份直接就是金大最年轻的海归教授
再一看身份背景,什么CERN的正式研究员,卢院士的高徒,菲尔茨奖预备提名……无论是哪一个名头拿出来,放在国内都是相当吓人了。
也就这小子自己没注意到罢了。
不过,可能这也是他的优点之一吧。
虽然做出的成绩像他这般靓眼的在国内几乎没有,但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却也不算少数,哪怕刘向平他自己见过的,都得用两只手去数了。只是很多人早年小有名气,最后却是泯然众人了。
之所以这样,倒不完全是因为江郎才尽,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被外物迷住了眼睛,被恭维的声音浮躁了心性,变得不再向曾经那般纯粹。
归根结底,便是膨胀了。
而这也正是刘教授最奇怪的地方。
就他取得的那些成就,随便挑一个拿出来,安在其他人身上,恐怕都够那个人吹一辈子了。
但这小子不一样。
他会激动,也会兴奋,但那兴奋劲过了之后,却又会很快安静下来,过后甚至不会把它太当一回事,与人相处的时候也没有那种恃才傲物的怠慢。
当初拿下高教社杯的时候,他就觉得很奇怪了,总觉得这小子和他带过的其他学生都不一样,现在这种感觉却是越来越明显。
可能……这便是伟人的潜质?
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刘向平自己都被自己这个想法给吓了一跳,因为他也说不清楚,这个想法究竟是怎么冒出来的。
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找遍了他教过的学生,让他产生这种感慨的人,似乎也就这小子一个……
陆舟笑着说:“那就谢谢教授了。”
“不客气,”回过神来,刘向平教授摆了摆手,笑着问,“对了,听说10月份你要去上京?”
虽然有些疑惑刘教授为何问这件事儿,陆舟点了点头:“是啊……卢院士说是要带我去。”
刘教授感兴趣问:“哦?那老卢和你说了什么没?”
陆舟:“没有……只是说带我去拜访邱成桐院士,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大好事儿啊,”见陆舟似乎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刘向平教授忽然哈哈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那我就先提前恭喜你了。”
陆舟:“……?”
恭喜?
这10月份除了国庆节,还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大事吗?
陆舟一脸莫名其妙,不明白这老先生在说些什么。
然而不管他怎么追问,刘教授也不肯透露一个字,只是一个劲儿的说“提前透露了就没意思了”,“实在好奇就去回去找你老板”之类的云云。
看着一脸笑眯眯的老刘,陆舟是一阵无语,心说你不想说就别卖关子啊。
搞的他现在一头雾水的。
……
波利尼亚克猜想的研究陷入了瓶颈,陆舟了很多文献,尝试了很多方法,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行之可效的思路。
最近Arxiv上面倒是有不少有趣的论文,引用了他发表在《数学年刊》上的那篇论文,讨论了他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时用到的方法,并且对证明波利尼亚克猜想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其中有一些观点很有意思,但总感觉还是差了点什么。
就在陆舟打算把这个问题放两天,换换脑子的时候,一封从CERN寄来的电子邮件,漂洋过海飞进了他的邮箱。
【LU:
CERN最近的研究成果令人激动,750GeV的特征峰愈渐清晰,在ATLAS、CMS探测器上的置信度分别达到了1.9sigma和2.1sigma,相信随着碰撞次数的累计,我们一定会发现藏在这个能区特征峰背后的秘密……所以我们的工作得加快了。
我这边时刻关注着强子对撞机实验的动向,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会第一时间告知你。
另外,根据LHC最新收集到的数据,我推测那里存在的粒子可能正式我们寻找的标准模型上的最后一块拼图。而这块拼图,已经超出了陈旧的超对称轮的预料。
如果这种可能性确凿,毫无疑问,我们的工作将是伟大的。
关于超对称论的补充理论,我和我的学生目前的工作进度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在研究关于750GeV能区信号理论时,几个探测器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
无论你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些数据,我希望你能够尽快给我一个回复。毕竟现在盯着这个能区的信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
另外,虽然并不是怀疑你的学术品德,但按照惯例我还是得说明一下,关于附件中的内容请一定保密,不得给第三人过目。如果有人因此而为难你,请务必告知我。
】
因为是工作邮件,老先生写的言简意赅。
至于行不行,这时候陆舟当然不会说不行。
想了想,他在键盘上敲下了一行字,回复道:【……我会尽快处理这些数据,大概三天时间就够了。至于您的顾虑,我用我的学术声誉担保,您可以完全放心。】
给第三人看这种蠢事儿,陆舟当然不会去做。
这不但是学术声誉,更是涉及到人品问题了。
按下了回复键后,陆舟从柜子里取出了那台已经退役了的二手笔记本,拿纸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然后插上电源开机。
邮件附件中的压缩文件不大,但也有百来兆的样子,其中纯文本数据不多,占用空间大的主要是一些图片和图表文件等等。
解压完之后,陆舟点开了文本文件,看着里面的内容打开瞧了两眼。
然而这时,他的眉头却是微微皱了起来。
感觉有点……
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下午上完了课,他便顺路去了一趟刘教授的办公室,和老先生打了声招呼,并且当面说了这件事儿。
“就这事儿啊,”还以为找自己是什么事情,在听到陆舟的请求之后,刘教授笑眯眯地说道,“好说,这么喜欢数学建模的话就来上课吧。把你那同学的名字留纸上,我一会儿去教务处的时候,顺路把他名字给加上去。”
对于他来说,这点小事儿简直是举手之劳,相当于白捡的人情。
也许陆舟并没有注意到,但刘教授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再把他当成一名学生了,而是当成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学者,或者换个说法,是个值得结交的同事。
其实说同事也没错,反正过个两三年,从普林斯顿回来之后,这小子的身份直接就是金大最年轻的海归教授
再一看身份背景,什么CERN的正式研究员,卢院士的高徒,菲尔茨奖预备提名……无论是哪一个名头拿出来,放在国内都是相当吓人了。
也就这小子自己没注意到罢了。
不过,可能这也是他的优点之一吧。
虽然做出的成绩像他这般靓眼的在国内几乎没有,但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却也不算少数,哪怕刘向平他自己见过的,都得用两只手去数了。只是很多人早年小有名气,最后却是泯然众人了。
之所以这样,倒不完全是因为江郎才尽,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被外物迷住了眼睛,被恭维的声音浮躁了心性,变得不再向曾经那般纯粹。
归根结底,便是膨胀了。
而这也正是刘教授最奇怪的地方。
就他取得的那些成就,随便挑一个拿出来,安在其他人身上,恐怕都够那个人吹一辈子了。
但这小子不一样。
他会激动,也会兴奋,但那兴奋劲过了之后,却又会很快安静下来,过后甚至不会把它太当一回事,与人相处的时候也没有那种恃才傲物的怠慢。
当初拿下高教社杯的时候,他就觉得很奇怪了,总觉得这小子和他带过的其他学生都不一样,现在这种感觉却是越来越明显。
可能……这便是伟人的潜质?
冒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刘向平自己都被自己这个想法给吓了一跳,因为他也说不清楚,这个想法究竟是怎么冒出来的。
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找遍了他教过的学生,让他产生这种感慨的人,似乎也就这小子一个……
陆舟笑着说:“那就谢谢教授了。”
“不客气,”回过神来,刘向平教授摆了摆手,笑着问,“对了,听说10月份你要去上京?”
虽然有些疑惑刘教授为何问这件事儿,陆舟点了点头:“是啊……卢院士说是要带我去。”
刘教授感兴趣问:“哦?那老卢和你说了什么没?”
陆舟:“没有……只是说带我去拜访邱成桐院士,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大好事儿啊,”见陆舟似乎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刘向平教授忽然哈哈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说,“那我就先提前恭喜你了。”
陆舟:“……?”
恭喜?
这10月份除了国庆节,还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大事吗?
陆舟一脸莫名其妙,不明白这老先生在说些什么。
然而不管他怎么追问,刘教授也不肯透露一个字,只是一个劲儿的说“提前透露了就没意思了”,“实在好奇就去回去找你老板”之类的云云。
看着一脸笑眯眯的老刘,陆舟是一阵无语,心说你不想说就别卖关子啊。
搞的他现在一头雾水的。
……
波利尼亚克猜想的研究陷入了瓶颈,陆舟了很多文献,尝试了很多方法,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行之可效的思路。
最近Arxiv上面倒是有不少有趣的论文,引用了他发表在《数学年刊》上的那篇论文,讨论了他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时用到的方法,并且对证明波利尼亚克猜想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其中有一些观点很有意思,但总感觉还是差了点什么。
就在陆舟打算把这个问题放两天,换换脑子的时候,一封从CERN寄来的电子邮件,漂洋过海飞进了他的邮箱。
【LU:
CERN最近的研究成果令人激动,750GeV的特征峰愈渐清晰,在ATLAS、CMS探测器上的置信度分别达到了1.9sigma和2.1sigma,相信随着碰撞次数的累计,我们一定会发现藏在这个能区特征峰背后的秘密……所以我们的工作得加快了。
我这边时刻关注着强子对撞机实验的动向,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会第一时间告知你。
另外,根据LHC最新收集到的数据,我推测那里存在的粒子可能正式我们寻找的标准模型上的最后一块拼图。而这块拼图,已经超出了陈旧的超对称轮的预料。
如果这种可能性确凿,毫无疑问,我们的工作将是伟大的。
关于超对称论的补充理论,我和我的学生目前的工作进度已经进行到了关键阶段。在研究关于750GeV能区信号理论时,几个探测器上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
无论你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些数据,我希望你能够尽快给我一个回复。毕竟现在盯着这个能区的信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
另外,虽然并不是怀疑你的学术品德,但按照惯例我还是得说明一下,关于附件中的内容请一定保密,不得给第三人过目。如果有人因此而为难你,请务必告知我。
】
因为是工作邮件,老先生写的言简意赅。
至于行不行,这时候陆舟当然不会说不行。
想了想,他在键盘上敲下了一行字,回复道:【……我会尽快处理这些数据,大概三天时间就够了。至于您的顾虑,我用我的学术声誉担保,您可以完全放心。】
给第三人看这种蠢事儿,陆舟当然不会去做。
这不但是学术声誉,更是涉及到人品问题了。
按下了回复键后,陆舟从柜子里取出了那台已经退役了的二手笔记本,拿纸擦了擦上面的灰尘,然后插上电源开机。
邮件附件中的压缩文件不大,但也有百来兆的样子,其中纯文本数据不多,占用空间大的主要是一些图片和图表文件等等。
解压完之后,陆舟点开了文本文件,看着里面的内容打开瞧了两眼。
然而这时,他的眉头却是微微皱了起来。
感觉有点……
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