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p>
永兴帝展开文书,仔细审阅着双方的“协议”,协议内容繁杂,涉及到的细则极多,第一个条件不变:</p>
自永兴一年起,大奉每年向云州进贡白银五十万两,绢六十万匹。</p>
细则上的延伸、改动:</p>
头一年只需要进贡十五万两,绢三十万匹,来年必须还清。</p>
第二个条件不变,和谈结束后,大奉朝廷要立刻朝各地衙门发邸报,承认云州一脉是中原正统,并张贴告示,昭告天下。</p>
第三个条件,扯皮最久。</p>
云州方面要求朝廷割让雍州、禹州和漳州。</p>
雍州再往北,就是京城地界,因此雍州是不可能割让的,这是原则性问题。</p>
谈判过程中,姬远再次以云州超凡强者施压,但这一次不管用,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卿死不松口。</p>
禹州和漳州,前者铁矿资源丰富,后者是大奉三大粮仓之一,此二洲若是割让给云州叛军,可想而知会有什么结果。</p>
但保下了雍州,禹州和漳州就不得不让出去,从地理位置来说,这两州距离京城还算遥远,不及雍州这般致命。</p>
第四个条件,监正的炼器手札。</p>
永兴帝昨日已经派人去司天监取,出乎意料,司天监的宋卿很痛快的就给出来了。</p>
痛快的仿佛这不是亡师的遗物。</p>
“陛下,虽然和谈顺利达成,但云州叛军狼子野心,不能轻信啊。”</p>
年迈的历王,此刻也在御书房内,他是在场唯一被赐座的人。</p>
“叔公放心!”</p>
永兴帝的脸上终于有了几分以往的笑容,语气轻松的说道:</p>
“此事,朕早已与诸公商议过,等送走了云州使团,朕会亲自找许银锣,让他去南疆搬救兵。蛊族和妖族都有不少超凡强者。让许银锣把他们请来便是。</p>
“再有一月便是春祭,春祭后,大地回春,寒灾可解,局面一定会好起来的。”</p>
历王闻言,微微颔首:</p>
“本王听说前些日子,陛下与许银锣闹的不愉快?”</p>
永兴帝摆摆手:</p>
“小事而已,朕平日里敬他三分,但国家大事,朕自有主张。不容他逞匹夫之勇。。”</p>
至于搬救兵的事,永兴帝完全没想过许七安改怎么请,难不难请,似乎一切都是许七安应该做的。</p>
就像他把蛊族和妖族发展成盟友。</p>
厉王“嗯”了一声,脸色稍松,缓缓道:</p>
“原来陛下早有计较,那本王就放心了。”</p>
永兴帝打的是什么主意,刚才说的一清二楚,先议和,稳住叛军,再让许银锣豁出脸去请南疆盟友援助。同时等待开春,消退寒灾。</p>
厉王同样也没考虑过任务难度。</p>
..........</p>
城门外,六骑策马狂奔而来,他们披着斗篷,骑乘快马,呼啸着穿过城门。</p>
入城门,马匹奔驰速度锐减,为首一骑勒住马缰,回首望向城墙。</p>
他脸色僵硬,缺乏表情,像是石头雕刻而成。</p>
杨砚!</p>
楚州屠城案后,杨砚便留在了那里,朝廷任命他为楚州总兵兼楚州都指挥使。</p>
即使在魏渊死后,他也一直留在那里楚州,不曾回京。</p>
“召集所有潜伏在京城的兄弟,等待命令。”杨砚侧头,看向左边的下属。</p>
“是!”</p>
下属双手抱拳,接着拽住马缰,轻轻一拽,与队伍分离,朝另一条道疾驰而去。</p>
义父生前没能扶上六皇子登基,如今,该是我们这一派执掌乾坤了..........杨砚移动视线,顺着宽敞的主干道,眺望皇宫方向。</p>
...........</p>
打更人衙门。</p>
四名金锣齐聚一堂,门窗紧闭。</p>
金锣赵锦盯着对面的银锣宋廷风,眯了眯眼,道:</p>
“许银锣真的这么说?”</p>
许银锣已经成为一种称号,而非官职了。</p>
在大奉,只要说出“许银锣”三个字,谁都知道指是哪位。</p>
宋廷风笑道:</p>
“如今中原动荡,朝廷也处于危机之中,几位金锣能否在这场洪流中抓住机会,就看今日选择。</p>
“宁宴是魏公的弟子,四位大人与他亦有交情,并不陌生,还怕他坑你们不成。再说,讲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如今大奉,效忠谁最有前途?</p>
“不是坐在金銮殿里,向云州叛军摇尾乞怜那位,而是我的兄弟。”</p>
赵锦和其他三位金锣对视一眼,沉吟一下,道:</p>
“许银锣为什么不自己来?”</p>
宋廷风不答,而是取出一张纸条:</p>
“看完你们自然知道。”</p>
赵锦接过,展开纸条看了一眼,先是松口气,评价道:</p>
“是他的字迹。”</p>
接着,眸光一凝,盯着纸面看了许久。</p>
赵锦深吸一口,压下内心翻涌的激动情绪,不动声色的把纸条交给另外三名金锣,传阅完毕后,他说道:</p>
“你回复许银锣,只要他没骗我,我赵锦可以把这条命交给他,但我们要和他见一面。”</p>
...........</p>
驿站。</p>
姬远握着传音法螺,道:</p>
“无趣!</p>
“大奉的小皇帝无趣,朝堂诸公也无趣,国子监学子更无趣。</p>
“我听说当初镇北王尸体运回京城时,元景闭宫不见百官,有个叫许新年的庶吉士,堵在午门从早骂到晚,骂的元景妥协开门。</p>
“可惜朝堂上没有见到此子,谈判中亦没见着,许是位卑言轻,没资格与我同案辩论。”</p>
关于许新年的事,他是从这几天的谈判中,偶尔听到有人私底下嘀咕说:</p>
那云州来的小子牙尖嘴利,如果翰林院许大人能来,定骂的他当场痛哭流涕,乖乖滚回云州。</p>
传音法螺里传来葛文宣的笑声:</p>
“那你怕是没机会见到了,许新年此人,是许七安的堂弟,元霜和元槐的堂哥。</p>
“他并不在京城,而是随大奉军在青州打仗,嗯,青州失守后,他被卓浩然砍了一刀,生死不知了。”</p>
姬远啧啧摇摇头:</p>
“一介书生,硬挨卓将军一刀,怕是凶多吉少。不提他了,葛将军,那姓许的至今没有现身。”</p>
葛文宣沉吟一下,道:</p>
“看来与我们之前猜测的差不多,姓许的黔驴技穷了,默认了和谈,想着争取时间熬过寒冬,然后向南疆求援。”</p>
这是很容易就能推理出的事情,大奉超凡战力紧缺,尽是些三品之流,根本不可能与一品、二品强者争锋。</p>
而到了超凡境,从三品开始,再想晋升,那可就难了。</p>
资质差的,就像武林盟寇阳州,五百年才勉强晋升,成为二品武夫。</p>
资质拔尖的,比如国师、洛玉衡之流,年纪轻轻就是二品,但也在二品境卡了足足二十年。</p>
既然短期内无法靠自身晋升来追平战力,那么求援是许七安唯一的选择。</p>
姬远嗤笑一声:</p>
“南疆蛊族受限于蛊神之力,难以诞生一品,七部中只有天蛊婆婆是二品,却不擅长战斗。南妖的超凡强者更是稀少的可怜。</p>
“那具可怕的残尸不可能离开南疆,九尾天狐倒是有可能会插手中原之争,可是,她如果来了中原,那西域便没了牵制,亦可分一部分兵力进攻中原。</p>
“其实唯一的变数在巫神教,纳兰天禄脱困后,巫神教便有了一位大巫师,一位雨师。</p>
“他们如果和大奉结盟,倒是有些头疼。”</p>
“九公子聪明。”葛文宣笑着说:</p>
“我亦是如此认为,但老师说,暂时不用理会巫神教,至于缘由,我便不知了。”</p>
顿了顿,继续说道:</p>
“许七安既然甘愿做缩头乌龟,便由他去吧,一个三品武夫,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明日离京?”</p>
姬远“嗯”了一声:</p>
“明日早朝交换文书,而后便可离京返回云州了。”</p>
这是必要的流程,谈判结束后,双方交换文书,然后在朝会这种公开场合“告别”。</p>
传音结束,姬远把传音法螺交还许元霜,笑眯眯的问一旁的许元槐:</p>
“元槐,京城教坊司里的花魁,个个都是拔尖的美人,今日离京,趁着还有时间,九哥带你去享受享受?”</p>
许元槐并不搭理他。</p>
姬远毫不在意,把玩着折扇出门,他也就随口一说,可不敢真去教坊司,万一遇刺怎么办。</p>
...........</p>
次日,朝会。</p>
卯时,天色漆黑,文武百官井然有序的穿过东西两座侧门,过金水桥,京官候在丹陛、台阶和广场,诸公迈入金銮殿。</p>
今日早朝专为云州使团举行,主角是姬远和一众随行者。</p>
二十多名身穿云州官袍的“谈判团”,迈入金銮殿,趾高气昂,带着胜利者的强势和傲然。</p>
永兴帝高居御座,不痛不痒的聊了几句后,便让人交换文书。</p>
“承蒙陛下和诸位大人款待,本官此行甚是开心。”</p>
姬远笑容满面的朝永兴帝作揖,朝诸公作揖。</p>
金銮殿内,众臣脸色难看,只当看不见他一脸的嘲弄和肆意张扬的气焰。</p>
“对了,京城近来民怨沸腾,公然辱骂朝廷,辱骂陛下。在下建议,该杀就杀,以儆效尤。”姬远笑道。</p>
身侧的许元霜则想起,九哥这几天时常打探民间消息,日日听着京中百姓、国子监学子怒骂云州使团和潜龙城一脉,当时他手摇折扇,看似毫不在意。</p>
原来是暗暗记在心里了。</p>
永兴帝现在只想赶紧送走云州使团,道:</p>
“不劳姬使节操心,朕自会处理。另,银两和绢已经筹备妥当,可由姬使节带走。”</p>
至于割地,后续还有一堆工作,比如通知当地官府,撤走乡绅贵族以及当地军队等等。</p>
不可能立刻完成。</p>
“如此,便谢过陛下........”</p>
姬远话音方落,忽听“轰隆”一声,火炮声从遥远处传来,紧接着,密集的鼓声也同步传来,是宫门方向。</p>
殿内众人大惊失色,其中包括姬远为代表的云州使团。</p>
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p>
永兴帝眼里慌张一闪而逝,强作镇定,望向赵玄振:</p>
“去看看是怎么回事。”</p>
赵玄振领命退去,他跨出金銮殿,俯瞰殿外广场,下方官员一片大乱,脸色惶急,宫中禁卫一部分涌向宫门,一部分奔向金銮殿,保护陛下和诸公。</p>
金銮殿内,姬远眉头紧皱,握紧银骨这扇,沉吟不语。</p>
许元霜和许元槐,前者蹙眉,后者频频朝外张望。</p>
殿内文武官员,皇室宗亲,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p>
直到赵玄振狂奔着返回,他拎着衣袍下摆,跑的像是一条丧家之犬,尖叫道:</p>
“大事不妙,大事不妙.........</p>
“陛下,叛军打进来了,打进来了。”</p>
殿内众人脸色大变,下意识的看向姬远,自云州起事开始,“叛军”这个词就和云州挂钩,听了两个多月,骤闻叛军二字,本能的反应是,云州叛军杀进京城了。</p>
姬远等人也愣了一下。</p>
旋即便听赵玄振喘了一口气,续上话来:</p>
“高喊着清君侧.........”</p>
喧哗声再次于殿内掀起,永兴帝猛的看向皇室宗亲所在之处,接着一愣,因为他看见了炎亲王。</p>
按理说,此刻炎亲王应该不在此地才对,莫非不是他?</p>
一众亲王、郡王同样用怪异的眼神看着炎亲王。勋贵中,有几个修为在身,不动声色的向炎亲王靠拢。</p>
如果说,朝廷里有谁能造反、敢造反,大概只有这位太后所出的亲王了。</p>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没人不懂。</p>
炎亲王懵了。</p>
“什么叫打进来了?可有攻破宫门?”</p>
勋贵里,一名国公大步出列,恶狠狠的瞪着赵玄振:</p>
“把话说清楚。”</p>
脸色苍白的赵玄振正要说话,殿外忽然传来喊杀声,兵刃碰撞声,以及惨叫声。</p>
这下不用说了。</p>
叛军有内应,而且规模不小..........殿内众人立刻做出判断。</p>
把守宫门的是禁军,守皇城的是十二卫,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连续攻下皇城和宫城,除非叛军就是十二卫和禁军。</p>
什么人竟然能策反禁军和京城十二卫?</p>
众人念头闪烁间,喊杀声越来越近,直到有大内侍卫惨叫着摔入金銮殿。</p>
殿门外,人影闪动,一马当先杀进来的,是穿着打更人差服的两名金锣,以及穿轻甲拎长枪的杨砚,再往后则有银锣铜锣、羽林卫、御刀卫等。</p>
成员非常复杂,但他们手臂上都缠着一条红绸。</p>
他们提着带血的刀,将殿内诸公、宗室、勋贵,团团围住。</p>
“杨砚?</p>
一位郡王认出了他,又惊又怒:</p>
“乱臣贼子,你敢行谋逆之事,不怕诛你九族吗!”</p>
永兴帝压下所有情绪,维持着君王的镇定,撑案而起,看一眼炎亲王,转而望向杨砚和几位金锣,强作冷静,道:</p>
“你们的主子是谁。”</p>
与此同时,两位勋贵一左一右,钳制住了炎亲王。</p>
看到杨砚和几位金锣现身,明眼人就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p>
这些魏渊的党羽,当初可是支持六皇子的。</p>
若非魏渊死的早,许七安杀了贞德后,登基的绝对不会是太子,而是当初的六皇子。</p>
姬远很懂得在关键时刻低调,握着折扇冷眼旁观。</p>
“九公子,大奉朝廷内乱了。”</p>
一位绯袍官员半喜半忧的说道。</p>
这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和谈能让朝廷内部乱起来,那么成与不成,都无所谓了,甚至比谈成议和效果更好。</p>
一旦中枢乱了,大奉朝廷会以让人惊喜的速度崩溃、瓦解。</p>
当然,使团的生命安危就有些不受保障,所有是一半喜一半忧。</p>
“静观其变。”另一位绯袍官员低声说:</p>
“不管谁胜谁负,如果不想国破家亡,必定要与我们客客气气。”</p>
依目前大奉的局势,与云州撕破脸皮,那是死路一条。造反的人不会看不到这个事实。</p>
“这,这和我没关系.........”</p>
炎亲王只是练气境修为,被两位修为高深的勋贵制住,毫无反抗能力。</p>
这时,殿外的厮杀声停了下来,似是分出胜负。</p>
当然,远处依旧有火炮声和鼓声,其他处的战斗还在继续。</p>
“不必为难六皇兄,此事与他无关。”</p>
清冷悦耳的声音传来,殿内众人或回头,或侧目,看见金銮殿外,一袭素白长裙的倩影,跨过高高的门槛,裙摆拖曳于地,走了进来。</p>
长公主?</p>
不明真相的人一脸愕然。</p>
永兴帝愣住了,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人会是她。</p>
“怀庆?”</p>
永兴帝指着她,怒道:</p>
“你想干什么,回答朕,你想干什么?!”</p>
他用力一拍大案,气势猛的高涨了几分。</p>
怀庆一步步走到御座之下,望着永兴帝,语气平淡,声音却不低:</p>
“请皇兄退位!”</p>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p>
姬远瞠目结舌,端详着怀庆的背影,眼里有着难以掩饰的惊艳。</p>
“你?怀庆.......”</p>
永兴帝仿佛听见了天大的笑话,他双手撑在案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大逆不道的皇妹,突然咆哮道:</p>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p>
永兴帝重拳出击。</p>
换成任何一个兄弟,他会既小心又警惕,但现在要求他退位的、造反的,是一个女流之辈。</p>
笑话!</p>
他没再去看怀庆,而是望向杨砚和金锣们,以及围住殿内群臣的叛军们,怒斥道:</p>
“尔等疯了不成,陪一个女人造反?你们有几个头可以砍。</p>
“凭她也能成事?问问这满殿诸公,谁会支持她。问问天下人,谁会支持她一个女流之辈。”</p>
这时,刘洪默默出列,作揖,高声道:</p>
“请陛下退位!”</p>
然后是钱首辅,他与刘洪并肩而立,作揖,大声道:</p>
“请陛下退位!”</p>
接着,右都御史张行英、刑部孙尚书、兵部尚书一起出列,齐声道:</p>
“请陛下退位!”</p>
仿佛引发了群体效应,顿时,一大片的官员作揖出声:</p>
“请陛下退位!”</p>
人数占了殿内人数近一半。</p>
王党和魏党,第一次如此齐心。</p>
永兴帝脸色陡然僵住,继而缓缓苍白,他怔怔的望着殿内躬身作揖的官员,好半天,嘴唇颤抖着喃喃道:</p>
“疯了,你们都疯了..........”</p>
皇室宗亲这边,亲王和郡王们茫然无措,唯独炎亲王,欣喜若狂,激动的浑身颤抖。</p>
大理寺卿难以置信,挨个儿的去扶作揖的官员,训斥道:</p>
“你们都疯了吗,陪一个女流之辈发疯,谁给你们的胆子,莫要逞一时之快,成不了事的。”</p>
现在只是打了个突袭,后续呢?</p>
皇室宗亲数量庞大,只需登高一呼,就能平了叛乱。</p>
因为没有人会支持一个女流之辈。</p>
跟着一个公主造反,不是疯子是什么?</p>
怀庆双手交叠于小腹,淡淡道:</p>
“带下去,让他写退位诏书。”</p>
杨砚领着几名银锣大步上前,朝着御座上的永兴帝走去。</p>
“不得放肆!”</p>
掌印太监赵玄振张开双臂,挡在杨砚几人面前,他脸色微微发白,疾言厉色道:</p>
“临安殿下与许银锣有婚约,尔等造反,许银锣不会放过你们!”</p>
这句话,宛如暮鼓晨钟,惊醒了犹豫不定的皇室宗亲、勋贵、以及王党魏党除非的官员。</p>
永兴帝灰败的眼神里,陡然迸发出亮光,就像绝望之人,看到了一缕曙光。</p>
没错,他还有许七安。</p>
只要许七安支持他,任凭怀庆和炎亲王再怎么嚣狂,也成不了大事。</p>
那些徘徊犹豫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p>
永兴帝定了定神,环顾杨砚等人,朗声道:</p>
“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悬崖勒马,朕可既往不咎。拿下逆贼怀庆,朕还要赏你们。</p>
“否则,尔等应该知道谋逆是何下场。”</p>
赵玄振胆儿一壮,朝着喝道:“还不退下!”</p>
“乱臣贼子,还不悔改。”</p>
“跟着一介女流造反,嫌命长吗。”</p>
“速速拿下怀庆,不然,等禁军杀来,等许银锣杀来,你们都要死。”</p>
那些拥趸永兴帝的官员、勋贵,大声呵斥。</p>
“唉!”</p>
巨大的叹息声回荡在殿内,怀庆身后的影子里,一道人影膨胀、伸展,正是刚刚镇压了禁军五营的许七安。</p>
刚才还把许七安挂在嘴边,正主下一刻就来了,永兴帝眼里喜色刚有浮动,便见这位大奉第一武夫,冷冰冰的望着自己,道:</p>
“永兴,退位吧,我可以保你不死。</p>
“不然,先帝就是你的下场。”</p>
永兴帝脸色煞白如雪,身子一晃,像是失去了力气自称,跌坐在龙椅上。</p>
那些拥趸永兴帝的官员、勋贵,脸色齐齐僵硬。</p>
姬远手里的银骨这扇,“啪嗒”摔在地上,他瞳孔如遇强光,剧烈收缩。</p>
要造反的,是许七安...........</p>
……</p>
ps:四千章节,两千加更。</p>
</p>sxbiquge/read/2/2039/ )
永兴帝展开文书,仔细审阅着双方的“协议”,协议内容繁杂,涉及到的细则极多,第一个条件不变:</p>
自永兴一年起,大奉每年向云州进贡白银五十万两,绢六十万匹。</p>
细则上的延伸、改动:</p>
头一年只需要进贡十五万两,绢三十万匹,来年必须还清。</p>
第二个条件不变,和谈结束后,大奉朝廷要立刻朝各地衙门发邸报,承认云州一脉是中原正统,并张贴告示,昭告天下。</p>
第三个条件,扯皮最久。</p>
云州方面要求朝廷割让雍州、禹州和漳州。</p>
雍州再往北,就是京城地界,因此雍州是不可能割让的,这是原则性问题。</p>
谈判过程中,姬远再次以云州超凡强者施压,但这一次不管用,礼部尚书和鸿胪寺卿死不松口。</p>
禹州和漳州,前者铁矿资源丰富,后者是大奉三大粮仓之一,此二洲若是割让给云州叛军,可想而知会有什么结果。</p>
但保下了雍州,禹州和漳州就不得不让出去,从地理位置来说,这两州距离京城还算遥远,不及雍州这般致命。</p>
第四个条件,监正的炼器手札。</p>
永兴帝昨日已经派人去司天监取,出乎意料,司天监的宋卿很痛快的就给出来了。</p>
痛快的仿佛这不是亡师的遗物。</p>
“陛下,虽然和谈顺利达成,但云州叛军狼子野心,不能轻信啊。”</p>
年迈的历王,此刻也在御书房内,他是在场唯一被赐座的人。</p>
“叔公放心!”</p>
永兴帝的脸上终于有了几分以往的笑容,语气轻松的说道:</p>
“此事,朕早已与诸公商议过,等送走了云州使团,朕会亲自找许银锣,让他去南疆搬救兵。蛊族和妖族都有不少超凡强者。让许银锣把他们请来便是。</p>
“再有一月便是春祭,春祭后,大地回春,寒灾可解,局面一定会好起来的。”</p>
历王闻言,微微颔首:</p>
“本王听说前些日子,陛下与许银锣闹的不愉快?”</p>
永兴帝摆摆手:</p>
“小事而已,朕平日里敬他三分,但国家大事,朕自有主张。不容他逞匹夫之勇。。”</p>
至于搬救兵的事,永兴帝完全没想过许七安改怎么请,难不难请,似乎一切都是许七安应该做的。</p>
就像他把蛊族和妖族发展成盟友。</p>
厉王“嗯”了一声,脸色稍松,缓缓道:</p>
“原来陛下早有计较,那本王就放心了。”</p>
永兴帝打的是什么主意,刚才说的一清二楚,先议和,稳住叛军,再让许银锣豁出脸去请南疆盟友援助。同时等待开春,消退寒灾。</p>
厉王同样也没考虑过任务难度。</p>
..........</p>
城门外,六骑策马狂奔而来,他们披着斗篷,骑乘快马,呼啸着穿过城门。</p>
入城门,马匹奔驰速度锐减,为首一骑勒住马缰,回首望向城墙。</p>
他脸色僵硬,缺乏表情,像是石头雕刻而成。</p>
杨砚!</p>
楚州屠城案后,杨砚便留在了那里,朝廷任命他为楚州总兵兼楚州都指挥使。</p>
即使在魏渊死后,他也一直留在那里楚州,不曾回京。</p>
“召集所有潜伏在京城的兄弟,等待命令。”杨砚侧头,看向左边的下属。</p>
“是!”</p>
下属双手抱拳,接着拽住马缰,轻轻一拽,与队伍分离,朝另一条道疾驰而去。</p>
义父生前没能扶上六皇子登基,如今,该是我们这一派执掌乾坤了..........杨砚移动视线,顺着宽敞的主干道,眺望皇宫方向。</p>
...........</p>
打更人衙门。</p>
四名金锣齐聚一堂,门窗紧闭。</p>
金锣赵锦盯着对面的银锣宋廷风,眯了眯眼,道:</p>
“许银锣真的这么说?”</p>
许银锣已经成为一种称号,而非官职了。</p>
在大奉,只要说出“许银锣”三个字,谁都知道指是哪位。</p>
宋廷风笑道:</p>
“如今中原动荡,朝廷也处于危机之中,几位金锣能否在这场洪流中抓住机会,就看今日选择。</p>
“宁宴是魏公的弟子,四位大人与他亦有交情,并不陌生,还怕他坑你们不成。再说,讲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如今大奉,效忠谁最有前途?</p>
“不是坐在金銮殿里,向云州叛军摇尾乞怜那位,而是我的兄弟。”</p>
赵锦和其他三位金锣对视一眼,沉吟一下,道:</p>
“许银锣为什么不自己来?”</p>
宋廷风不答,而是取出一张纸条:</p>
“看完你们自然知道。”</p>
赵锦接过,展开纸条看了一眼,先是松口气,评价道:</p>
“是他的字迹。”</p>
接着,眸光一凝,盯着纸面看了许久。</p>
赵锦深吸一口,压下内心翻涌的激动情绪,不动声色的把纸条交给另外三名金锣,传阅完毕后,他说道:</p>
“你回复许银锣,只要他没骗我,我赵锦可以把这条命交给他,但我们要和他见一面。”</p>
...........</p>
驿站。</p>
姬远握着传音法螺,道:</p>
“无趣!</p>
“大奉的小皇帝无趣,朝堂诸公也无趣,国子监学子更无趣。</p>
“我听说当初镇北王尸体运回京城时,元景闭宫不见百官,有个叫许新年的庶吉士,堵在午门从早骂到晚,骂的元景妥协开门。</p>
“可惜朝堂上没有见到此子,谈判中亦没见着,许是位卑言轻,没资格与我同案辩论。”</p>
关于许新年的事,他是从这几天的谈判中,偶尔听到有人私底下嘀咕说:</p>
那云州来的小子牙尖嘴利,如果翰林院许大人能来,定骂的他当场痛哭流涕,乖乖滚回云州。</p>
传音法螺里传来葛文宣的笑声:</p>
“那你怕是没机会见到了,许新年此人,是许七安的堂弟,元霜和元槐的堂哥。</p>
“他并不在京城,而是随大奉军在青州打仗,嗯,青州失守后,他被卓浩然砍了一刀,生死不知了。”</p>
姬远啧啧摇摇头:</p>
“一介书生,硬挨卓将军一刀,怕是凶多吉少。不提他了,葛将军,那姓许的至今没有现身。”</p>
葛文宣沉吟一下,道:</p>
“看来与我们之前猜测的差不多,姓许的黔驴技穷了,默认了和谈,想着争取时间熬过寒冬,然后向南疆求援。”</p>
这是很容易就能推理出的事情,大奉超凡战力紧缺,尽是些三品之流,根本不可能与一品、二品强者争锋。</p>
而到了超凡境,从三品开始,再想晋升,那可就难了。</p>
资质差的,就像武林盟寇阳州,五百年才勉强晋升,成为二品武夫。</p>
资质拔尖的,比如国师、洛玉衡之流,年纪轻轻就是二品,但也在二品境卡了足足二十年。</p>
既然短期内无法靠自身晋升来追平战力,那么求援是许七安唯一的选择。</p>
姬远嗤笑一声:</p>
“南疆蛊族受限于蛊神之力,难以诞生一品,七部中只有天蛊婆婆是二品,却不擅长战斗。南妖的超凡强者更是稀少的可怜。</p>
“那具可怕的残尸不可能离开南疆,九尾天狐倒是有可能会插手中原之争,可是,她如果来了中原,那西域便没了牵制,亦可分一部分兵力进攻中原。</p>
“其实唯一的变数在巫神教,纳兰天禄脱困后,巫神教便有了一位大巫师,一位雨师。</p>
“他们如果和大奉结盟,倒是有些头疼。”</p>
“九公子聪明。”葛文宣笑着说:</p>
“我亦是如此认为,但老师说,暂时不用理会巫神教,至于缘由,我便不知了。”</p>
顿了顿,继续说道:</p>
“许七安既然甘愿做缩头乌龟,便由他去吧,一个三品武夫,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明日离京?”</p>
姬远“嗯”了一声:</p>
“明日早朝交换文书,而后便可离京返回云州了。”</p>
这是必要的流程,谈判结束后,双方交换文书,然后在朝会这种公开场合“告别”。</p>
传音结束,姬远把传音法螺交还许元霜,笑眯眯的问一旁的许元槐:</p>
“元槐,京城教坊司里的花魁,个个都是拔尖的美人,今日离京,趁着还有时间,九哥带你去享受享受?”</p>
许元槐并不搭理他。</p>
姬远毫不在意,把玩着折扇出门,他也就随口一说,可不敢真去教坊司,万一遇刺怎么办。</p>
...........</p>
次日,朝会。</p>
卯时,天色漆黑,文武百官井然有序的穿过东西两座侧门,过金水桥,京官候在丹陛、台阶和广场,诸公迈入金銮殿。</p>
今日早朝专为云州使团举行,主角是姬远和一众随行者。</p>
二十多名身穿云州官袍的“谈判团”,迈入金銮殿,趾高气昂,带着胜利者的强势和傲然。</p>
永兴帝高居御座,不痛不痒的聊了几句后,便让人交换文书。</p>
“承蒙陛下和诸位大人款待,本官此行甚是开心。”</p>
姬远笑容满面的朝永兴帝作揖,朝诸公作揖。</p>
金銮殿内,众臣脸色难看,只当看不见他一脸的嘲弄和肆意张扬的气焰。</p>
“对了,京城近来民怨沸腾,公然辱骂朝廷,辱骂陛下。在下建议,该杀就杀,以儆效尤。”姬远笑道。</p>
身侧的许元霜则想起,九哥这几天时常打探民间消息,日日听着京中百姓、国子监学子怒骂云州使团和潜龙城一脉,当时他手摇折扇,看似毫不在意。</p>
原来是暗暗记在心里了。</p>
永兴帝现在只想赶紧送走云州使团,道:</p>
“不劳姬使节操心,朕自会处理。另,银两和绢已经筹备妥当,可由姬使节带走。”</p>
至于割地,后续还有一堆工作,比如通知当地官府,撤走乡绅贵族以及当地军队等等。</p>
不可能立刻完成。</p>
“如此,便谢过陛下........”</p>
姬远话音方落,忽听“轰隆”一声,火炮声从遥远处传来,紧接着,密集的鼓声也同步传来,是宫门方向。</p>
殿内众人大惊失色,其中包括姬远为代表的云州使团。</p>
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事。</p>
永兴帝眼里慌张一闪而逝,强作镇定,望向赵玄振:</p>
“去看看是怎么回事。”</p>
赵玄振领命退去,他跨出金銮殿,俯瞰殿外广场,下方官员一片大乱,脸色惶急,宫中禁卫一部分涌向宫门,一部分奔向金銮殿,保护陛下和诸公。</p>
金銮殿内,姬远眉头紧皱,握紧银骨这扇,沉吟不语。</p>
许元霜和许元槐,前者蹙眉,后者频频朝外张望。</p>
殿内文武官员,皇室宗亲,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p>
直到赵玄振狂奔着返回,他拎着衣袍下摆,跑的像是一条丧家之犬,尖叫道:</p>
“大事不妙,大事不妙.........</p>
“陛下,叛军打进来了,打进来了。”</p>
殿内众人脸色大变,下意识的看向姬远,自云州起事开始,“叛军”这个词就和云州挂钩,听了两个多月,骤闻叛军二字,本能的反应是,云州叛军杀进京城了。</p>
姬远等人也愣了一下。</p>
旋即便听赵玄振喘了一口气,续上话来:</p>
“高喊着清君侧.........”</p>
喧哗声再次于殿内掀起,永兴帝猛的看向皇室宗亲所在之处,接着一愣,因为他看见了炎亲王。</p>
按理说,此刻炎亲王应该不在此地才对,莫非不是他?</p>
一众亲王、郡王同样用怪异的眼神看着炎亲王。勋贵中,有几个修为在身,不动声色的向炎亲王靠拢。</p>
如果说,朝廷里有谁能造反、敢造反,大概只有这位太后所出的亲王了。</p>
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没人不懂。</p>
炎亲王懵了。</p>
“什么叫打进来了?可有攻破宫门?”</p>
勋贵里,一名国公大步出列,恶狠狠的瞪着赵玄振:</p>
“把话说清楚。”</p>
脸色苍白的赵玄振正要说话,殿外忽然传来喊杀声,兵刃碰撞声,以及惨叫声。</p>
这下不用说了。</p>
叛军有内应,而且规模不小..........殿内众人立刻做出判断。</p>
把守宫门的是禁军,守皇城的是十二卫,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连续攻下皇城和宫城,除非叛军就是十二卫和禁军。</p>
什么人竟然能策反禁军和京城十二卫?</p>
众人念头闪烁间,喊杀声越来越近,直到有大内侍卫惨叫着摔入金銮殿。</p>
殿门外,人影闪动,一马当先杀进来的,是穿着打更人差服的两名金锣,以及穿轻甲拎长枪的杨砚,再往后则有银锣铜锣、羽林卫、御刀卫等。</p>
成员非常复杂,但他们手臂上都缠着一条红绸。</p>
他们提着带血的刀,将殿内诸公、宗室、勋贵,团团围住。</p>
“杨砚?</p>
一位郡王认出了他,又惊又怒:</p>
“乱臣贼子,你敢行谋逆之事,不怕诛你九族吗!”</p>
永兴帝压下所有情绪,维持着君王的镇定,撑案而起,看一眼炎亲王,转而望向杨砚和几位金锣,强作冷静,道:</p>
“你们的主子是谁。”</p>
与此同时,两位勋贵一左一右,钳制住了炎亲王。</p>
看到杨砚和几位金锣现身,明眼人就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了。</p>
这些魏渊的党羽,当初可是支持六皇子的。</p>
若非魏渊死的早,许七安杀了贞德后,登基的绝对不会是太子,而是当初的六皇子。</p>
姬远很懂得在关键时刻低调,握着折扇冷眼旁观。</p>
“九公子,大奉朝廷内乱了。”</p>
一位绯袍官员半喜半忧的说道。</p>
这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如果和谈能让朝廷内部乱起来,那么成与不成,都无所谓了,甚至比谈成议和效果更好。</p>
一旦中枢乱了,大奉朝廷会以让人惊喜的速度崩溃、瓦解。</p>
当然,使团的生命安危就有些不受保障,所有是一半喜一半忧。</p>
“静观其变。”另一位绯袍官员低声说:</p>
“不管谁胜谁负,如果不想国破家亡,必定要与我们客客气气。”</p>
依目前大奉的局势,与云州撕破脸皮,那是死路一条。造反的人不会看不到这个事实。</p>
“这,这和我没关系.........”</p>
炎亲王只是练气境修为,被两位修为高深的勋贵制住,毫无反抗能力。</p>
这时,殿外的厮杀声停了下来,似是分出胜负。</p>
当然,远处依旧有火炮声和鼓声,其他处的战斗还在继续。</p>
“不必为难六皇兄,此事与他无关。”</p>
清冷悦耳的声音传来,殿内众人或回头,或侧目,看见金銮殿外,一袭素白长裙的倩影,跨过高高的门槛,裙摆拖曳于地,走了进来。</p>
长公主?</p>
不明真相的人一脸愕然。</p>
永兴帝愣住了,没想到出现在眼前的人会是她。</p>
“怀庆?”</p>
永兴帝指着她,怒道:</p>
“你想干什么,回答朕,你想干什么?!”</p>
他用力一拍大案,气势猛的高涨了几分。</p>
怀庆一步步走到御座之下,望着永兴帝,语气平淡,声音却不低:</p>
“请皇兄退位!”</p>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p>
姬远瞠目结舌,端详着怀庆的背影,眼里有着难以掩饰的惊艳。</p>
“你?怀庆.......”</p>
永兴帝仿佛听见了天大的笑话,他双手撑在案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大逆不道的皇妹,突然咆哮道:</p>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p>
永兴帝重拳出击。</p>
换成任何一个兄弟,他会既小心又警惕,但现在要求他退位的、造反的,是一个女流之辈。</p>
笑话!</p>
他没再去看怀庆,而是望向杨砚和金锣们,以及围住殿内群臣的叛军们,怒斥道:</p>
“尔等疯了不成,陪一个女人造反?你们有几个头可以砍。</p>
“凭她也能成事?问问这满殿诸公,谁会支持她。问问天下人,谁会支持她一个女流之辈。”</p>
这时,刘洪默默出列,作揖,高声道:</p>
“请陛下退位!”</p>
然后是钱首辅,他与刘洪并肩而立,作揖,大声道:</p>
“请陛下退位!”</p>
接着,右都御史张行英、刑部孙尚书、兵部尚书一起出列,齐声道:</p>
“请陛下退位!”</p>
仿佛引发了群体效应,顿时,一大片的官员作揖出声:</p>
“请陛下退位!”</p>
人数占了殿内人数近一半。</p>
王党和魏党,第一次如此齐心。</p>
永兴帝脸色陡然僵住,继而缓缓苍白,他怔怔的望着殿内躬身作揖的官员,好半天,嘴唇颤抖着喃喃道:</p>
“疯了,你们都疯了..........”</p>
皇室宗亲这边,亲王和郡王们茫然无措,唯独炎亲王,欣喜若狂,激动的浑身颤抖。</p>
大理寺卿难以置信,挨个儿的去扶作揖的官员,训斥道:</p>
“你们都疯了吗,陪一个女流之辈发疯,谁给你们的胆子,莫要逞一时之快,成不了事的。”</p>
现在只是打了个突袭,后续呢?</p>
皇室宗亲数量庞大,只需登高一呼,就能平了叛乱。</p>
因为没有人会支持一个女流之辈。</p>
跟着一个公主造反,不是疯子是什么?</p>
怀庆双手交叠于小腹,淡淡道:</p>
“带下去,让他写退位诏书。”</p>
杨砚领着几名银锣大步上前,朝着御座上的永兴帝走去。</p>
“不得放肆!”</p>
掌印太监赵玄振张开双臂,挡在杨砚几人面前,他脸色微微发白,疾言厉色道:</p>
“临安殿下与许银锣有婚约,尔等造反,许银锣不会放过你们!”</p>
这句话,宛如暮鼓晨钟,惊醒了犹豫不定的皇室宗亲、勋贵、以及王党魏党除非的官员。</p>
永兴帝灰败的眼神里,陡然迸发出亮光,就像绝望之人,看到了一缕曙光。</p>
没错,他还有许七安。</p>
只要许七安支持他,任凭怀庆和炎亲王再怎么嚣狂,也成不了大事。</p>
那些徘徊犹豫的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p>
永兴帝定了定神,环顾杨砚等人,朗声道:</p>
“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悬崖勒马,朕可既往不咎。拿下逆贼怀庆,朕还要赏你们。</p>
“否则,尔等应该知道谋逆是何下场。”</p>
赵玄振胆儿一壮,朝着喝道:“还不退下!”</p>
“乱臣贼子,还不悔改。”</p>
“跟着一介女流造反,嫌命长吗。”</p>
“速速拿下怀庆,不然,等禁军杀来,等许银锣杀来,你们都要死。”</p>
那些拥趸永兴帝的官员、勋贵,大声呵斥。</p>
“唉!”</p>
巨大的叹息声回荡在殿内,怀庆身后的影子里,一道人影膨胀、伸展,正是刚刚镇压了禁军五营的许七安。</p>
刚才还把许七安挂在嘴边,正主下一刻就来了,永兴帝眼里喜色刚有浮动,便见这位大奉第一武夫,冷冰冰的望着自己,道:</p>
“永兴,退位吧,我可以保你不死。</p>
“不然,先帝就是你的下场。”</p>
永兴帝脸色煞白如雪,身子一晃,像是失去了力气自称,跌坐在龙椅上。</p>
那些拥趸永兴帝的官员、勋贵,脸色齐齐僵硬。</p>
姬远手里的银骨这扇,“啪嗒”摔在地上,他瞳孔如遇强光,剧烈收缩。</p>
要造反的,是许七安...........</p>
……</p>
ps:四千章节,两千加更。</p>
</p>sxbiquge/read/2/20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