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9月28日,天气已经不是很炎热了。</p>
自打五天前过了秋分,就一日凉似一日。</p>
这一天的最高气温大概二十七度。</p>
比起头一阵三十多度,当然很宜人,可又差了那么点意思。</p>
应该说是夏季过后,尚有那么一点余温。</p>
然而和平门外的邮票市场却丝毫没感受到天气的变化,依旧是如火如荼,热闹得简直要爆炸了。</p>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销售鼠年生肖票起,京城邮市就在生肖票的带动一路走高。</p>
随后国家又陆续发行不少好邮票,都得到了集邮爱好者们的充分认可。</p>
尤其是3月份“仕女图”、和7月底“第23届奥运会”这两种邮票和小型张的发行,人们更加疯狂的排队抢购。</p>
于是今年的邮票市场,在经历了三度新邮发行导致行情突然加剧升温后,整个邮市就变成了一口下面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大铁锅。</p>
所有品种,包括小型张、老纪特、纪念邮资封片、低档版票,价格全面暴涨。</p>
只要看看和平门集邮总公司门口的这条马路就可以知道,炒邮热浪的不断膨胀,已经使得本来算得上宽阔的大街达到了超饱和的程度。</p>
人行道都已经容不下那些像做邮票交易的人了,许多人都跑到了马路牙子外讨论价钱。</p>
所以这里经常会有险象环生,比如站在人行道外的人一转身,差点被飞驰而过的自行车剐蹭到。</p>
或者是途经此处的骑车人,为了躲避这些人,又差点被汽车撞到。</p>
怎么形容才好呢?</p>
打个比方,这里就如同一个塞得太紧的午餐肉罐头突然爆裂开来,罐头铁盖周围还溢出了一圈肉酱。</p>
聚集到这里的人物更是形形色色。</p>
比方说,集邮公司大门口的一棵树下。</p>
一个老头正在大声抗议,他长期在这里的固定位置被人强行占去了。</p>
这老头虽然穿着个白色的圆领背心,却怎么看都像是解放前的老夫子。</p>
他认真,激动,但不失基本的礼貌。</p>
持续的,一字一句的讲述摊位属于自己的理由,尽管没人理会。</p>
占了老头摊位的是个流里流气的胖子,大概是个邮票贩子。</p>
他嘴里叼着烟,根本不理会老者。</p>
只顾招揽自己的生意,专心拉经过的人看他的邮票,或者是吆喝他想要的邮票。</p>
只有有人稍微驻足,他就会热情的张罗,然后讨价还价。</p>
“我能让您吃亏吗?我是常年在这儿混的,肯定不能做一锤子买卖……”</p>
这句话基本是他的口头禅,信誉保证。</p>
再过去一点,就是个三十多岁,极有意思的一个家伙。</p>
他穿着铁路系统的制服,专门贩卖解放前的信封。</p>
那些信封都很有来头,功力深厚的毛笔字不是写着“北平军人反省分院xxx院长亲启”就是“北平警备司令部xxx长官亲启”。</p>
由于这些信封的学问太深,他归纳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招揽顾客。</p>
“要国军还是伪军?”</p>
人群川流不息的涌动,他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呐喊。</p>
但因为近来,生肖票和新邮实在是太热了,他不得已增加了点时兴的品种。</p>
于是,他的吆喝声更有意思了。“国军!伪军!耗子!仕女!”</p>
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当然也少不了骗子。</p>
一个戴眼镜的瘦子自称是谋出版社编辑,脸色晦暗,神情诡秘,从无固定摊位。</p>
他卖一种加字的《万里长城》小型张,这枚小型张是1979年发行的,图案为群山中蜿蜒伸展的万里长城。</p>
当时为纪念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召开,特将一部分《万里长城》加上烫金字样。</p>
因此,这枚小型张分加字的或不加字的两种,加字的当然要贵得多。</p>
这位“编辑”显然有几分技术。</p>
他把没有字的《万里长城》自己印上“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1979年”的烫金字样,于是应该卖四块的邮票就卖到十二块。</p>
“编辑”的生意很好。</p>
这个小小的骗局在这个年代,还不易被识破。</p>
除非比他水平更高超的宁卫民来到市场,还得碰巧看到,才有可能揭穿他。</p>
当然,即使有人上当受骗十二块买走了,多年后也一定会释然的。</p>
无非是多赚少赚罢了。</p>
邮票就是这么奇妙,这样的假邮票比起假古董更有价值。</p>
还有一些人仿佛是替补队员,跃跃欲试想到绿荫场上施展身手。</p>
其中有个十三四的半大小子,一看就是旷课来凑热闹的。</p>
但做出的姿态,却老道得像个混社会多年的邮贩子。</p>
他从背着的书包里,拿出一本书举在空中摇晃,用与他年龄不相称的粗嗓吆喝。</p>>
“谁要林妹妹?谁要林妹妹?”</p>
有人好奇来问,敢情他卖的是几张1981年发行的《红楼梦》小型张,还有几套同时发行的《金陵十二钗》的邮票。</p>
大人们听他叫得可笑,便故意呵斥。</p>
“小小年纪就出来卖林妹妹,你懂得什么?”</p>
这半大小子乌溜溜的眼睛一翻,露出若大一块眼白,回嘴。</p>
“我什么不懂?时代不同了,现在小孩什么都懂!”</p>
有邮票贩子想占便宜,来与他做生意,他便迅速地翻开书取出小型张或邮票。</p>
但价格却没多大的让头,这小子坚持说早就做过调查。</p>
邮票贩子并不死心,就故意问他邮票哪儿来的?是不是偷家里的。</p>
却不料这半大小子冷哼一声,“我跟同学收上来的。你到底要不要?别占便宜没够。已经给你留了利了,连白给的钱都懒得捡,那就拉倒呗。”</p>
然后就扭头跟其他经过的人继续介绍。</p>
“各位看看,看看啦,我的货绝对整个市场最低价。我这枚小型张叫‘双玉读曲’,男的是贾宝玉,女的是林黛玉,他们正在桃花丛中读《西厢记》,当时这算一本黄色书籍。《金陵十二钗》邮票名堂更多了。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可卿春闲、妙玉奉茶……”</p>
这不禁引得一个路人惊讶。</p>
“哟,这孩子不得了,好好读书将来准有出息!别旷课了,赶紧上学去吧。”</p>
哪知孩子却坚决地予以鄙夷。</p>
“读书有什么用?我爸一月工资,还不如我来三趟这儿呢……”</p>
邮票贩子这时还发现这本夹邮票的书恰恰是《红楼梦》第一卷,心知这孩子故意这样做。</p>
就有心收个小老弟,便开始笑着掏钱,嘴里一个劲跟孩子套磁。</p>
还有一些人做的是大生意的,这些人往往三五成群。</p>
而且他们一到邮市即竖起牌子。</p>
上面基本都是这么写的。</p>
“大量收购生肖版票,鼠票每版八十元。其他品种面谈。”</p>
要不就是“收购各种老纪特、小型张、邮资片,数量越多,价格从优。”</p>
其实有一些人并非本地人,是津门口音。</p>
这些人还是比较聪明的,他们专吃京城和津门之间的差价。</p>
这就是和前几年相比,京城邮市最大的变化。</p>
一日比一日高涨的行情,已经在邮市催生出第一代资金相对充裕的大户了。</p>
也吸引了不少从其他渠道来的资金在这里滚雪球,堪称第一代游资。</p>
这就是京城邮票市场的现状。</p>
不过再怎么样,这些大户也是表面风光,是一盘可以吃进嘴里的菜。</p>
因为这年代的人普遍都没有坐庄的意识。</p>
大户也无非是盘子大点,还是搭顺风车,迷恋一买一卖之间的快乐。</p>
也只有宁卫民率领这潜伏起来一伙儿,才称得上是这个市场里真正的食人鳄。</p>
宁卫民他们联手作战成果显著。</p>
基本上控制了生肖票在北方的流通数量,也备足了货源。</p>
他们既不用每天在大太阳底下晒着,也各安其职,谨守各自的本分。</p>
虽然不能说从年初到现在,彼此的相处没有一点波折。</p>
毕竟几次行情暴涨,每一次这个小集体里看着价钱猛蹿,总有人耐不住性子想要抛售。</p>
但好在宁卫民有言在先。</p>
他完全掌握着决策权,也早就针对盲目买卖问题给大家打了预防针。</p>
而且制度方面他设计的也比较完善,任何人都必须得共进退。</p>
不可能不经过其他人允许,把大家一起囤积的邮票和资金拿出去私下交易。</p>
于是当事实几度证明了宁卫民奉行的稳坐钓鱼台是最好的选择后,再没人不服气了。</p>
如今他们在一起,除了相互请客,喝茶聊天。</p>
就是彼此互道哥们义气,说不尽的豪言壮语,和睦得不能再和睦了。</p>
本月初,坛宫北神厨宴会厅答谢宴,这些高管们也基本都出席了。</p>
有些人甚至是推了其他的要事,提前赶过来帮忙的。</p>
为此,当突然接到宁卫民通过罗广亮和小陶发布的通知,要大家来玄武门饭店606开会。</p>
这些皮尔卡顿公司的高管们,更是不惜请假也要来。</p>
甚至见面之后宁卫民出人意料的亮明了来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决定开始提前抛售生肖票。</p>
这些人里也没有一惊一乍的。</p>
大家都是像在公司开例会一样认真思索,考量,提出自己的疑问。</p>
不能不说,这个投资团已经很有几分正规的模样了。</p>
</p>sxbiquge/read/2/2459/ )
1984年9月28日,天气已经不是很炎热了。</p>
自打五天前过了秋分,就一日凉似一日。</p>
这一天的最高气温大概二十七度。</p>
比起头一阵三十多度,当然很宜人,可又差了那么点意思。</p>
应该说是夏季过后,尚有那么一点余温。</p>
然而和平门外的邮票市场却丝毫没感受到天气的变化,依旧是如火如荼,热闹得简直要爆炸了。</p>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销售鼠年生肖票起,京城邮市就在生肖票的带动一路走高。</p>
随后国家又陆续发行不少好邮票,都得到了集邮爱好者们的充分认可。</p>
尤其是3月份“仕女图”、和7月底“第23届奥运会”这两种邮票和小型张的发行,人们更加疯狂的排队抢购。</p>
于是今年的邮票市场,在经历了三度新邮发行导致行情突然加剧升温后,整个邮市就变成了一口下面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大铁锅。</p>
所有品种,包括小型张、老纪特、纪念邮资封片、低档版票,价格全面暴涨。</p>
只要看看和平门集邮总公司门口的这条马路就可以知道,炒邮热浪的不断膨胀,已经使得本来算得上宽阔的大街达到了超饱和的程度。</p>
人行道都已经容不下那些像做邮票交易的人了,许多人都跑到了马路牙子外讨论价钱。</p>
所以这里经常会有险象环生,比如站在人行道外的人一转身,差点被飞驰而过的自行车剐蹭到。</p>
或者是途经此处的骑车人,为了躲避这些人,又差点被汽车撞到。</p>
怎么形容才好呢?</p>
打个比方,这里就如同一个塞得太紧的午餐肉罐头突然爆裂开来,罐头铁盖周围还溢出了一圈肉酱。</p>
聚集到这里的人物更是形形色色。</p>
比方说,集邮公司大门口的一棵树下。</p>
一个老头正在大声抗议,他长期在这里的固定位置被人强行占去了。</p>
这老头虽然穿着个白色的圆领背心,却怎么看都像是解放前的老夫子。</p>
他认真,激动,但不失基本的礼貌。</p>
持续的,一字一句的讲述摊位属于自己的理由,尽管没人理会。</p>
占了老头摊位的是个流里流气的胖子,大概是个邮票贩子。</p>
他嘴里叼着烟,根本不理会老者。</p>
只顾招揽自己的生意,专心拉经过的人看他的邮票,或者是吆喝他想要的邮票。</p>
只有有人稍微驻足,他就会热情的张罗,然后讨价还价。</p>
“我能让您吃亏吗?我是常年在这儿混的,肯定不能做一锤子买卖……”</p>
这句话基本是他的口头禅,信誉保证。</p>
再过去一点,就是个三十多岁,极有意思的一个家伙。</p>
他穿着铁路系统的制服,专门贩卖解放前的信封。</p>
那些信封都很有来头,功力深厚的毛笔字不是写着“北平军人反省分院xxx院长亲启”就是“北平警备司令部xxx长官亲启”。</p>
由于这些信封的学问太深,他归纳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招揽顾客。</p>
“要国军还是伪军?”</p>
人群川流不息的涌动,他就这样反反复复的呐喊。</p>
但因为近来,生肖票和新邮实在是太热了,他不得已增加了点时兴的品种。</p>
于是,他的吆喝声更有意思了。“国军!伪军!耗子!仕女!”</p>
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当然也少不了骗子。</p>
一个戴眼镜的瘦子自称是谋出版社编辑,脸色晦暗,神情诡秘,从无固定摊位。</p>
他卖一种加字的《万里长城》小型张,这枚小型张是1979年发行的,图案为群山中蜿蜒伸展的万里长城。</p>
当时为纪念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召开,特将一部分《万里长城》加上烫金字样。</p>
因此,这枚小型张分加字的或不加字的两种,加字的当然要贵得多。</p>
这位“编辑”显然有几分技术。</p>
他把没有字的《万里长城》自己印上“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1979年”的烫金字样,于是应该卖四块的邮票就卖到十二块。</p>
“编辑”的生意很好。</p>
这个小小的骗局在这个年代,还不易被识破。</p>
除非比他水平更高超的宁卫民来到市场,还得碰巧看到,才有可能揭穿他。</p>
当然,即使有人上当受骗十二块买走了,多年后也一定会释然的。</p>
无非是多赚少赚罢了。</p>
邮票就是这么奇妙,这样的假邮票比起假古董更有价值。</p>
还有一些人仿佛是替补队员,跃跃欲试想到绿荫场上施展身手。</p>
其中有个十三四的半大小子,一看就是旷课来凑热闹的。</p>
但做出的姿态,却老道得像个混社会多年的邮贩子。</p>
他从背着的书包里,拿出一本书举在空中摇晃,用与他年龄不相称的粗嗓吆喝。</p>>
“谁要林妹妹?谁要林妹妹?”</p>
有人好奇来问,敢情他卖的是几张1981年发行的《红楼梦》小型张,还有几套同时发行的《金陵十二钗》的邮票。</p>
大人们听他叫得可笑,便故意呵斥。</p>
“小小年纪就出来卖林妹妹,你懂得什么?”</p>
这半大小子乌溜溜的眼睛一翻,露出若大一块眼白,回嘴。</p>
“我什么不懂?时代不同了,现在小孩什么都懂!”</p>
有邮票贩子想占便宜,来与他做生意,他便迅速地翻开书取出小型张或邮票。</p>
但价格却没多大的让头,这小子坚持说早就做过调查。</p>
邮票贩子并不死心,就故意问他邮票哪儿来的?是不是偷家里的。</p>
却不料这半大小子冷哼一声,“我跟同学收上来的。你到底要不要?别占便宜没够。已经给你留了利了,连白给的钱都懒得捡,那就拉倒呗。”</p>
然后就扭头跟其他经过的人继续介绍。</p>
“各位看看,看看啦,我的货绝对整个市场最低价。我这枚小型张叫‘双玉读曲’,男的是贾宝玉,女的是林黛玉,他们正在桃花丛中读《西厢记》,当时这算一本黄色书籍。《金陵十二钗》邮票名堂更多了。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可卿春闲、妙玉奉茶……”</p>
这不禁引得一个路人惊讶。</p>
“哟,这孩子不得了,好好读书将来准有出息!别旷课了,赶紧上学去吧。”</p>
哪知孩子却坚决地予以鄙夷。</p>
“读书有什么用?我爸一月工资,还不如我来三趟这儿呢……”</p>
邮票贩子这时还发现这本夹邮票的书恰恰是《红楼梦》第一卷,心知这孩子故意这样做。</p>
就有心收个小老弟,便开始笑着掏钱,嘴里一个劲跟孩子套磁。</p>
还有一些人做的是大生意的,这些人往往三五成群。</p>
而且他们一到邮市即竖起牌子。</p>
上面基本都是这么写的。</p>
“大量收购生肖版票,鼠票每版八十元。其他品种面谈。”</p>
要不就是“收购各种老纪特、小型张、邮资片,数量越多,价格从优。”</p>
其实有一些人并非本地人,是津门口音。</p>
这些人还是比较聪明的,他们专吃京城和津门之间的差价。</p>
这就是和前几年相比,京城邮市最大的变化。</p>
一日比一日高涨的行情,已经在邮市催生出第一代资金相对充裕的大户了。</p>
也吸引了不少从其他渠道来的资金在这里滚雪球,堪称第一代游资。</p>
这就是京城邮票市场的现状。</p>
不过再怎么样,这些大户也是表面风光,是一盘可以吃进嘴里的菜。</p>
因为这年代的人普遍都没有坐庄的意识。</p>
大户也无非是盘子大点,还是搭顺风车,迷恋一买一卖之间的快乐。</p>
也只有宁卫民率领这潜伏起来一伙儿,才称得上是这个市场里真正的食人鳄。</p>
宁卫民他们联手作战成果显著。</p>
基本上控制了生肖票在北方的流通数量,也备足了货源。</p>
他们既不用每天在大太阳底下晒着,也各安其职,谨守各自的本分。</p>
虽然不能说从年初到现在,彼此的相处没有一点波折。</p>
毕竟几次行情暴涨,每一次这个小集体里看着价钱猛蹿,总有人耐不住性子想要抛售。</p>
但好在宁卫民有言在先。</p>
他完全掌握着决策权,也早就针对盲目买卖问题给大家打了预防针。</p>
而且制度方面他设计的也比较完善,任何人都必须得共进退。</p>
不可能不经过其他人允许,把大家一起囤积的邮票和资金拿出去私下交易。</p>
于是当事实几度证明了宁卫民奉行的稳坐钓鱼台是最好的选择后,再没人不服气了。</p>
如今他们在一起,除了相互请客,喝茶聊天。</p>
就是彼此互道哥们义气,说不尽的豪言壮语,和睦得不能再和睦了。</p>
本月初,坛宫北神厨宴会厅答谢宴,这些高管们也基本都出席了。</p>
有些人甚至是推了其他的要事,提前赶过来帮忙的。</p>
为此,当突然接到宁卫民通过罗广亮和小陶发布的通知,要大家来玄武门饭店606开会。</p>
这些皮尔卡顿公司的高管们,更是不惜请假也要来。</p>
甚至见面之后宁卫民出人意料的亮明了来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决定开始提前抛售生肖票。</p>
这些人里也没有一惊一乍的。</p>
大家都是像在公司开例会一样认真思索,考量,提出自己的疑问。</p>
不能不说,这个投资团已经很有几分正规的模样了。</p>
</p>sxbiquge/read/2/2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