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1980 第一千一百章 大胆决定

小说:国潮1980 作者:镶黄旗 更新时间:2023-12-16 15:08:56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心里藏着事儿的人,往往睡不了安稳觉。

  自从中秋家庭聚会上获知了宁卫民真正的状况之后,江惠就失眠了。

  她非常焦虑,深感担忧。

  不为别的,就因为江浩和年京已经达成共识,明确了两人下一步的计划。

  不管用什么办法,他们也一定要通过宁卫民搭上皮尔卡顿公司的这条线,参与到皮尔卡顿大厦的项目工程里,分上一杯羹。

  而她却凭着女人的直觉,认为自己的哥哥和丈夫是在做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非常担心他们会因为利欲熏心,做出什么不合适的事情来,再激怒宁卫民。

  且不说宁卫民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已经充分说明了他能力超群,不是平常人。

  就说头几天见面,宁卫民对她误会了自己,还能当面做到滴水不漏,荣辱不惊,就更能证明他的城府之深。

  这样的人是不好去招惹的,激怒对方的后果,未必是他们能承担得了的。

  江惠现在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对于物质的渴望变得平淡多了。

  而且即将成为一个母亲,她现在的全部心思都在未出世的孩子上。

  与更多的财富相比,她其实更需要丈夫守在自己和孩子的身边,需要的是相对稳定的生活。

  她是真心不愿意为自己的亲人提心吊胆,不愿那他们冒险去做自不量力的事,导致现在她已经很满意的生活状态再出现什么变故。

  于是琢磨来琢磨去,江惠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抢先联系宁卫民,把哥哥和年京的想法提前透露给他。

  这不是背叛,而是为了家庭稳定做出的牺牲。

  为了替她即将出生的孩子保住一个安乐生活环境的无奈之举。

  虽然她和宁卫民接触不多,但江惠能够真实地感觉到宁卫民内心的善良。

  对比她身边的那些人,宁卫民无疑是个好人。

  尽管意志坚定,有能力,有心计,但讲信誉,不狠毒,也有肚量。

  甚至还有一点心软,尤其共情能力超强。

  这才是江惠前几天看到宁卫民落魄的样子,为什么想要帮他一把的原因。

  虽然这件事已经证明是江惠冒失了,闹出了笑话。

  但就冲着宁卫民的为人,江惠确信,如果自己能够对其示之以诚,及时阻止了这件事。

  想必看在自己通报消息的份上,宁卫民应该不会过于计较。

  就这样,在没有告诉年京和江浩的情况下,江惠就私自跑到了皮尔卡顿公司去找宁卫民,当面把她所知道的一切都讲的清清楚楚。

  一直讲到她自己希望宁卫民能够对年京和江浩的邀请不予理会,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她才因为尴尬和羞惭说不下去了。

  是啊,她的要求怎么看都不合情理。

  就算人家大人有大量,愿意手下留情,可凭什么算计上人家,还让人什么都不做呢?

  这不是强人所难,硬让人家忍气吞声吗?

  不过,眼巴巴的望着宁卫民的江惠终究没有失望。

  宁卫民考虑一番之后,居然答应了她的要求,甚至给予她的东西比她期盼的还要多。

  是的,宁卫民确实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年京和江浩又给惦记上了。

  他明明已经尽量低调,掩盖锋芒了,可还是没逃过真正有心人的眼睛。

  按理说,他应该予以严惩,才能以儆效尤。

  但问题是,这是他的现实生活,不是什么网络爽文。

  他能随心所欲,像拍苍蝇似的,把人给弄死吗?

  不用担心报复,不用考虑对方的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

  不能吧?

  其实风险成本极大,反倒弄不好就弄巧成拙,后患无穷。

  而且话说回来了,没有江浩和年京,也一定会出现其他的人,以后这种事怕是会越来越多的。

  人怕出名猪怕壮嘛。

  这恐怕就是成功上位的代价,是任何历史年代,任何社会都躲不开的副作用。

  何况江浩和年京这两个人虽然让他讨厌,可就事论事的话,他们提供的盘条对于皮尔卡顿公司却未必是件坏事,毕竟邹国栋还一直为盘条不够发愁呢。

  尤其宁卫民清楚地记得宋华桂曾经触动他心灵的那番告诫,“生活里没有那么多顺心顺意,我们遇到的人,多数都是与自己不太合拍的人。更不可能躲开自己讨厌的,不愿意打交道的人,甚至是怀有敌意的人。所以学会和不喜欢的人合作办事,怎么化解别人的不满和敌意。不但是一种必要的技巧,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更是眼光长远的睿智……”

  正是这个道理,那么既然有人主动送货上门,他干嘛要拒绝呢?

  这个年代的大多数人其实都是在凭胆量和手段在做生意,有脑子的投机者都少,就别说懂得用心的买卖人了。

  难道他拒绝和江浩和年京做生意,不让他们得到好处,皮尔卡顿公司的钱就能省下来吗?

  不可能的。

  国内市场环境使然,现在谁手里有盘条都会从皮尔卡顿公司身上咬下一大块肉来。

  反而办成了,却更有利于公司的大厦尽快建成,而且能顺手还邹国栋一个人情。

  免得这家伙总觉得替他办了多少事,老在他面前,吹嘘自己劳苦。

  另外,从上次见面所产生的误会,还有这次主动提醒,都充分说明江惠在尽力与他修好。

  这个女人和过去不大一样了,或许是因为要当妈妈了,变得成熟了,也朴素真诚多了。

  他乐于见到江惠这种喜人的变化,自然也不好让她提心吊胆。

  所以说,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算计,宁卫民认为眼下,还是存在着坏事变好事的可能性。

  他并不怕他们从自己身上挣钱,眼下真正最重要的,倒是江浩和年京手里的货色质量怎么样?

  他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因为皮尔卡顿公司的大厦寄予着全公司上上下下的期待,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在翘首以盼,绝对不能变成豆腐渣工程的。

  谈合作的前提要以货物的质量为重,这个过关才能谈其他。

  于是想到这里,他便态度温煦地安慰起江惠来,顺便也探听相关情况。

  “你能告诉我这些,我很宽慰。请你放心好了,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原谅他们。这件事我不会跟他们计较的。”

  这样的表态顿时让江惠如释重负,好像吐出了憋在胸口的大口淤血。

  然而她压根就没来得及表示些什么,宁卫民就又说出了更让人吃惊的话来。

  “其实,这件事也不是不可以谈谈。他们有货,我们有需求,正常的交易嘛。从我本人来讲,过去的那些不愉快我已经忘记了,都是经商之人,他们迫切的心情我也能体谅。说真心话,你哥哥他们要真是想为我们公司服务,如果你能作保的话,我不介意和他们谈谈。”

  “什么?你不生气?还愿意给他们机会?“江惠吃惊了,“这……这真是我没想到的。你……你太……太有气量了……”

  “别这么说,我又不是无理由的做烂好人,都是冲你的面子嘛。何况我是商人,商业的本质还是互惠互利。”

  宁卫民先被江惠吃惊的神色逗笑了,跟着神色一正,很认真的说。

  “所以我们干脆挑明了说吧,这件事的关键问题是,他们手里的东西质量怎么样?真的是他们自己的吗?现在外面可是很混乱。我虽然不是很了解这行,也知道到处都是骗子。我一是担心他们的货物质量不靠谱,二就是怕他们空手套白狼。你知道的,虽然我们公司可以用合同把风险抵消掉,货到才付款,但我很忙的,实在不愿意随便浪费自己的时间。他们到底怎么回事,你了解不了解?”

  江惠也想了一会儿,然后清了清嗓子,“货物的质量肯定没有问题。你应该也知道,年京过去是建筑公司的。虽然他不负责主要业务,但基本建筑材料的标准他是清楚的。所以他才有路子搞到这么紧俏的货。至于具体情况,我只知道是春节的时候,年京带着我哥去拜访了他原来的上级。回来都喝多了,就搞了一仓库的货,但年京和我哥他们现在手里还剩下多少,什么价格拿到手的,我是真不清楚了……“

  跟着面色又有些为难的说。

  “年京其实还好说,他做生意耳根子软,有时候也抹不开面子。只要有的赚,他其实不太计较。但但我哥那个人你知道的,他是个有准主意的人,认准的事不会轻易改变。做生意也总是喜欢耍手段,不占尽便宜不肯罢休的。我就担心,你们万一价钱上谈不拢……”

  然而此时宁卫民却优雅地靠在了沙发上,毫不担心的阻止了江惠继续说下去,继续安慰道。

  “好,既然你能确定货色不错,那我认为就可以谈谈。其他的事儿,咱们都没必要担心。因为价格怎么样,我不想插手,也不能做主,这些事不是我们的问题,就让别人去烦恼吧。说白了,我们只负责具备可谈的条件,为双方合作引荐就好,这多么省心。至于成与不成就是顺其自然的事儿了。只要让别人怪不得我们就行了。你说呢?”

  宁卫民的回应简直轻松极了,简简单单就为这件事定下了调子。

  江惠频频点头,她被宁卫民完全说服了。

  想来想去,她也觉得这样是最好不过的了,不过还有一件事她还感到有些为难。

  “那……我怎么去跟我哥他们说呢?他们还怕被你拒之门外呢?我忽然间就越俎代庖都跟你联系好了,这不是很奇怪吗?”

  “嗨,那你就说我们街上偶然碰见了,聊了一会儿不就好了。反正我们也确实是在荣宝斋那儿邂逅过的。”

  “哎,你不说,我还忘了问你了。那天到底怎么一回事啊?当时你怎么那副样子?”

  “你问那个啊?我和别人办了一个读书社,当时是等着搞装潢的师父来量尺寸,我就动手收拾了一下店面。”

  “读书社?你还开书店了?”

  “其实也不算了,主要是租书。十二块钱办个会员,一年之内,店里书随便看。”

  “啊,不是卖书,是租书啊,收费还这么少,那……那能挣钱吗?”

  “我就不是为了挣钱,预计的目标是每月赔个两三千块,真能不赔就知足。哎,我也送你一个会员吧,平借几本书在家也能解解闷。”

  “啊,那你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吗?图什么呀?”

  “图高兴呗,商人是最市侩的人,赚钱是市侩的事儿。我浑身上下都是市侩的,可人活一辈子也得干点不那么市侩的事儿啊。否则不就真成钱串子了?我也不瞒你,我个人最欣赏的,就是看到别人努力和上进,我认为这样的人理应获得奖励。所以我既然有点经济能力了,对那些想看书又借不到的年轻人,能帮就帮一把喽。”

  人和人真的是不能比,无形的杀伤力也最为巨大。

  宁卫民说出这番话,不禁令江惠再度对其刮目相看。

  她目光闪烁,就好像看到了多年前去她应征入伍时,部队文工团那个负责招兵,一再鼓励她的英俊干事。

  (本章完)

  ()